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保富法-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从道德上责备起来,这简直是间接的杀人。积钱最多,力量最大,而不肯布施
的,他所负的杀人罪就更重了。譬如见到一个极小的孩子,站在井边,快要落井
了;有一个人在旁站著,全不开口,也不拉开这个小孩,而让他落井死了。我们一
定会说,这个孩子算是被他杀死了一样。而富人见灾不救,正是一样。何况是大富
如此,连利息的一小部分都不肯舍,那么马路上死的几千几万的饥民,岂不是要算
他杀死的一样吗!杀死几千几万人的罪过,难道是用骄慢心,以信佛作为幌子,勉
强化点挥霍不尽的小钱,作点专卖面子的善事,就以为自己已经是作了功德,便可
以免除一切的罪过么?我想恐怕天地鬼神,决不会如此含糊的宽恕他。所以我说这
一段事实,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分别真伪,打破心里的悭贪,切不可蹈积财不施的覆辙!

 

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现在社会的人,左手进了一百万元,右手布施了
一、二元,就称为是大慈善家。’由此可知这种行为,是世界的通病。

 

总而言之,保富的方法,必须要有智慧的眼光,也就是要有辽远的见识、与宏大的
心量;以上所说范文正公等几位,就是属于此类。而其余不善于保富的人,普天之
下滔滔皆是啊!他们不能使子孙长保富厚,止因为是自己的智慧不够;能见到一
点,却遗漏了万端;止看见表面,而看不到内涵;简单点说,他们看历本,止看见
初一,还不知道明天有初二,更不会晓得年底有除夕,但是像这等愚痴的人,虽然
很多,而社会有慧根的人也不少,一经人点拔,即可觉悟,智慧的眼光忽然就会开
朗了。

 

再讲到如何是智慧的作法,请细细玩味老子《道德经》上的两句话如下:‘既以为
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本篇文所叙述的范文正诸公的几个例子,就是
这两句话的注脚。须知老子是世界最高哲学中的一个,(《道德经》与道士的道教全
无干涉,不可误认老子即是道教。)他的政治、经济、军事学也都极为高明,他的
人生哲学,是不能为时代所摇动的。老子学说的精义,有一句是:‘反者,道之
动。’大意是要反转过来,就是翻然觉悟的动机;他的书,全部多半是说明这个道
理。再引两句如下:‘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雄者,譬如是有钱有势,可以骄傲,乃人人所贪图的;惟有智慧的人,反过来,却
是要避免这样炫赫的气焰,极力的向平淡卑下的方面作去,免招他人的嫉恨。‘为
天下溪’这句话是众人反而归服他的意思。‘白’者的意思,譬如作大官,享大名,
体面荣华,别人羡慕,这也是人人所求之不得的。但是有智慧的人,反过来,却要
避免体面荣华,极力的韬光养晦退让谦虚,《中庸》说:‘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
也。’譬如穿著锦绣的衣服,却要加上罩衫,不愿意使锦衣露到外面。这是表明了
君子实修善义,不务虚名,以避免产生负面的影响,此种人更为社会所敬重。这些
见解,都是与世俗之见相反的。换句话说,违背了情感欲望,以求合乎理智,这种
话,多数人是不入耳的,或者以为这是讲天文学,不能懂。然而社会上也有不少具
有慧眼的人,当然是会赞许的。

 

中篇

 

天道是什么呢?《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阳,不是虚玄的,一一都
有事实可以做为依据:譬如,有日必有夜,有寒必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
就有潮落。由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来观察,一一都是一盈一虚,一消一长。从这个道
理推及到人事,也是如此:例如说人事的一盛一衰,一苦一乐,一忧一喜,一治一
乱等等。但是天时的阴阳,有一定的标准,是万古不变的;而人事的盛衰,则是随
著人心的动向,变化无常。这种无常的变化,乃是依著天道一阴一阳有一定的标
准,发动出来的。我们试说如下:

 

比如说一个人若是喜欢骄傲,就一定会有忽然倒架子的时候到来;一个人若是喜欢
懒惰安逸,就一定会有极困苦的日子到来;一个人若是喜欢悭吝贪钱,就一定会有
嫖赌浪费之子孙替他破败;一个人若是喜欢机巧计算,就一定会有糊涂愚笨的子孙
被人欺骗。这些变幻的人事,有智慧的人,自然会留心看得出来,晓得与日月起
落、寒暑往来的道理是一样的。天道是个太极图,半边是黑的,半边是白的,中间
有一个界限;过了这个界限,阴阳失去了平均,就要起变化了,这叫作阳极则阴
生,阴极则阳生;换句话说,就是盛极必衰,消极必长。

 

古今以来的伟大圣哲,都能够洞悉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教人常须自己立在吃亏的地
位,就是要谦卑退让,舍财不贪,克己利人。凡俗之中,没有见识的人,是一定不
肯做这种吃亏事的。在新学家而言,还要讥笑的说,这是消极的道德。要知道一切
伟大积极的事业,都是从这种消极的道德人作出来的:因为惟有消极的克己,才能
够积极的利人;惟有舍财不贪,才能兴办公众的利益;惟有谦卑退让,才能格外的
令人尊敬钦佩,作事也格外的顺利,容易成功。开始似乎是吃亏,后来仍然是会得
到大便宜的。

 

浅见无知的人,止能看见一切事物的表面,不能看见事物的对面。譬如像下棋一
样,止看得一著,看不到第二、三著。不知道世间事都是下棋,我若是动一著,对
方就要应我一著,而且马上就有第二三著跟著来。佛法说明一因一果、感应的道
理,实在是世界上最高的科学跟哲学。我把下棋拿来作譬喻:我们说一句话、作一
件事,都是对人动了一著棋;我们出言作事的时候,心中打定的主意,就是对天公
动了一著棋;一切人、一切物,都是我们下棋的对手。

 

我们对一只狗,表示好意,狗就会对我们摇摇尾巴表示亲热;若是恶声对他,他就
会拖下尾巴走开。对人则更不用说了!我若是对待别人谦和宽厚,别人就会感谢;
若是待人骄傲刻薄,别人就会怀恨在心;这还是小的对手。若是我们欺淩了没有能
力的人物,或是存心害人,或是用巧妙的手段占人家的便宜,他们受了损害还不觉
得。或是藉著特别的地位,例如作官、作公司的经理等职务,暗中谋取私人的利
益;或是自己富厚,而对于灾难不肯救济,自己家里却是享用舒服。这些事,众人
固然是无可奈何,法律也办不到他,他算是棋赢了,他对方的棋都输了。可是天道
却是不许他赢,会替众人作他的大对手,老天只要轻轻的动一著,就叫他满盘棋子
都呆了,到底使得他一败涂地;这叫作‘人有千算,天止一算。’我们天天都是在对
人下棋,实际上是在对天下棋;若是对人赢得愈大,就会对天输得更厉害。反过来
讲,若是人肯让松些,还处处帮旁的人一著,使旁人免得输,而我自己的棋,也是
不会大输的,反而要对天赢了一盘很大的棋呢!

 

上面所说的范文正公,是个最显明的例子,他本来很穷,作了将相几十年,到死的
时候,仍然没有私人的田产园宅。若是从俗人的眼光看起来,他算是白忙了一世,
然而他对天却是赢了一盘大棋,他的子子孙孙,多是贵盛贤才啊!其余的像耶律文
正公、林文忠公、曾文正公几位,都是肯输棋的,到后来都赢了天公一盘大棋。而
那些会赢棋的许多人,发了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几万万财的,却是后来被天
动了一著,就都输完了。古人说的:‘人定胜天,天定亦胜人。’天定就是一定的天
理。阴阳的定律,是要平均的,人们作的事情过了分,就是失了平均。由于我们的
心,先违反了阴阳定律的中和,所以起了反应,受到阴阳定律制裁,使回归到平均
的状态。天公下棋,是不动心,也不动手的,而人们就自然输了。譬如对墙壁抛皮
球,球自然会回抛过来,抛的力量越大,球回的力量也更大,而墙壁本身,亦并未
动手费力。所以《书经》上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孟子》说: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就是自作业,自受报;这跟佛经所说的:‘自造
因,自结果。’正是一样的道理。

 

而所谓的人定胜天,也不是真正的胜了天,这是说人照天的定理,存心作事,究竟
会得到后来的胜利。本来穷困的,后来亨通了;本来忧患的,后来得到安乐。这样
的胜利,便是天理的胜利。我虽然说善人对天赢了棋,实际上就是天赢了;须知天
道是永不会输的。天道一阴一阳的平均,就是中道,又称中和;《中庸》上说;‘致
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世间的人事若是失去了平和,就会引起天道的变
化;就像如战争及饥荒等等的大劫数,都是由于人事的不公平、人心的不中和而引
起的。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国与国之间的斗争,无论暂时的胜负如何,结局仍然是
两败俱伤,就是暂时胜利的,也将终归于失败。请翻一翻世界各国的历史,就知道
赢棋的,到底也都是输了,这就可以知道天理终久是公平的。人心的不平不和,究
竟是会被天理裁制的。

 

世间的人类,男人与女人的数目,永远是平均的。有姓张的一母生十男,也有姓李
的一母生十女,所以合起全世界的计数,男女的数目,不会相差太大的。这就证明
了天道的公平,与阴阳的中和,其中有不可思议、自然调整的能力。若是我们想要
仗恃著我们的本领,来违反天理中和的能力,最后毕竟是要自己吃苦头的。如果若
是天理阴阳没有裁制调整的力量,那么人的男女数目,也不会永远的平均,世间一
切的事情,都会永久失去了公平,而强的、巧的则永远富贵,善人也永远不会抬头了。

 

欧美人用短浅的眼光来观察天理,以为世间只有强的、巧的会得到胜利,安分懦弱
的,应该被人制服,所以名为‘优胜劣败’。这种不究竟的学说,引起了世人的骄满
作恶:骄就是有所恃而无恐,我有势力,不怕你,摆架子,显威风;满就是有势要
用尽,有福要享足,专顾自己的私利,不替他人设想,只管目前快意,不为日后顾
虑。德国、日本等国家的野心侵略,就是被此等学说所误啊!

 

天道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就是过分的,要受到制裁;吃亏的,要受到补益。中国
的圣哲,儒家、佛家、老庄的垂训,都是反覆的叮咛,说明这个道理。《易经》上
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祸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又说:‘惟天福善祸淫。’(这个淫字,
不是单指性欲,而是指一切事情的放纵与过分,可以说就是骄满。又再具体的说,
就是骄奢淫逸,贪狠暴横。)淫字的对面就是善。善字的意义甚为广泛,若是要确
切的说明,众善都含有谦德的意义,都是以谦德为基本。《易经》是说明天道的书,
乾坤两卦是总说天道的大意:乾卦说:‘能利天下,而不言所利’,这就是谦德的意
义。坤卦说:‘坤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不敢成也。’这句的解说,是才华不露,
功名不居,就是不务名,不夸功,也是谦德的意义。《金刚经》说:‘度尽众生,自
觉未度。’又说:‘布施济众,不觉有施。’这是世界最高的道德,也包含了谦德在内。

 

再说,孝弟忠信礼义廉耻,都是义务心重,权利心轻。而义务心,是自己觉得我对
他还有义务应尽,这就是谦。世间作恶的人,不过是权利心重,没有义务心。古语
说,重利轻义,正是谦德的反面。所以,一切道德都在谦德里面:由谦发动,对父
母兄弟,就是孝弟;对社会人群,就是忠信礼义廉耻。凡人对于谦德善行,都是恭
敬欢喜;而对于骄满恶行,都是怨怒隐恨。那么天道的降福降祸,说是天道,实是
人情;说是天降,实由自作啊!上面的文已说过,天道就是人事的表现,《尚书》
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华严经》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
切如来欢喜。’所以,我们为善加福于人,我们自然还得其福;我们为恶加害于
人,我们自然还得其祸。从此可知,我们对面的一切人、一切物,就是天,随处都
是有天理存在其中的。除此以外,更没有别的天理可以表现。

 

那么我们对他们作事、说话,起念头、表示脸色,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