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民们是非常富裕的。他们加速偿还着按揭,大量贷款购置新土地。1920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信用和货币紧缩使他们大批破产。1920年所发生的一切(农民破产)与应该发生的完全相反。”'4。20'

   对于因为战争而过多发放的信贷,本应在若干年里逐步解决,但是美联储董事会在1920年5月8日聚在一起开了一个公众完全不知情的秘密会议。他们在一起密谋了一整天;会议记录多达60页,这些记录最终于1923年2月19日出现在参议院的文档中。(美联储)A类董事,美联储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参加了会议,但是B类董事,代表商业、贸易和农业的董事没有被邀请。C类代表美国人民的董事同样没有被邀请。

   只有大银行家参加了这个秘密会议,而他们当天的会议直接导致了信贷紧缩,并最终导致了第二年国民收入减少了150亿美元,几百万人失业,土地和农场价值暴跌了200亿美元。

   威尔逊的国务卿布莱恩一语点破了问题的根源:“美联储银行本应是农民最重要的保护者,却成为了农民最大的的敌人。对农业的信贷紧缩是一次蓄谋的犯罪。”'4。21'

   在对农业的“剪羊毛”行动喜获丰收之后,中西部地区附隅顽抗的中小银行也被清剿得满目苍夷,美联储又开始放松银根。

   7。国际银行家的1927年密谋

   本杰明。斯特朗是在摩根公司和雷波库恩公司联合扶持下坐上了美联储纽约银行的董事长的宝座,他与英格兰银行的董事长诺曼(Montagu Norman)一起密谋了盎格鲁…萨克逊金融业的许多重要事件;其中包括1929年世界范围的大衰退。

   诺曼的爷爷和外祖父都曾担任过英格兰银行的董事长,这样显赫的身世在英国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在《金钱的政治》一书中,作者约翰逊写道:“作为亲密朋友的斯特朗和诺曼经常在法国南部一起度假。1925年到1928年,斯特朗在纽约的货币宽松政策是他和诺曼之间的一个私下协定,目的是使纽约的利率低于伦敦。为了这个国际合作,斯特朗有意压低纽约的利率一直到无法挽回的后果发生。纽约的货币宽松政策鼓励了美国20年代的繁荣,引发了投机狂潮。”'4。22'

   关于这个秘密协定,众院稳定听证会(House Stabilization Hearing)在1928年由麦克法丹(Louis McFadden)议员领导下进行了深入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国际银行家通过操纵黄金的流动来制造美国的股票崩盘。

   麦克法丹议员:请你简单陈述一下是什么影响了美联储董事会的最后决定(指1927年夏的降息政策)?

   美联储董事米勒:你问了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

   麦克法丹:或许我可以澄清一下;导致去年夏天改变利息的决定的建议是从何而来的?

   米勒:三个最大的欧洲中央银行派他们的代表来到这个国家。他们是英格兰银行的董事(诺曼)、雅尔玛?沙赫特博士(德国中央银行的总裁)和法兰西银行的李斯特教授(Rist)。这些先生们和美联储纽约银行的人在一起开会。大约一两个星期以后,他们出现在华盛顿呆了大半天。他们一天晚上来到华府,第二天美联储的董事们接待了他们,他们下午就回纽约了。

   麦克法丹:美联储的董事们午宴时都在场吗?

   米勒:噢,是的。美联储董事会有意安排大家聚在一起的。

   麦克法丹:那是一种社交性质的活动呢,还是严肃的讨论?

   米勒:我觉得是主要是一种社交活动。从我个人来讲,在午宴之前,我和雅尔玛?沙赫特博士谈了很久,也和李斯特教授聊了半天,饭后,我和诺曼先生与纽约的斯特朗(纽约美联储银行董事长)也谈了一阵。

   麦克法丹:那是一种正式的(联储)董事会会议吗?

   米勒:不是。

   麦克法丹:那只是纽约会谈结果的非正式讨论吗?

   米勒:我觉得是这样。那只是一个社交活动。我所讲的只是泛泛而谈,他们(欧洲中央银行的董事们)也是这样。

   麦克法丹:他们想要什么呢?

   米勒:他们对各种问题很诚恳。我想和诺曼先生谈一下,我们饭后都留下来了,其他人也加入进来。这些先生们都非常担心金本位的运作方式。所以他们渴望看到纽约的货币宽松政策和低利率,这将阻止黄金从欧洲流向美国。

   Beedy先生:这些外国银行家和纽约美联储银行的董事会达成了谅解了吗?

   米勒:是的。

   Beedy先生:这些谅解居然没有正式记录?

   米勒:没有。后来公开市场政策委员会(Open Market Policy mittee)开了一个会,一些措施就这样定下来了。我记得按照这个计划,仅8月份就有大约8000万美元的票据被(纽约美联储银行)买进(发行基础货币)。”

   麦克法丹:这样一个政策改变直接导致了这个国家前所未有的、最为严重的金融系统不正常状态(1927-1929股票市场投机风潮)。在我看来,这样一件重大的决策应该在华盛顿有个正式的记录。

   米勒:我同意你的看法。

   斯特朗众议员:事实是他们来到这里,他们开了秘密会议,他们大吃大喝,他们高谈阔论,他们让美联储降低了贴现率,然后他们拿走了(我们的)黄金。

   斯特格先生:这个政策稳定了欧洲的货币但颠覆了我们的美元,是这样的吗?

   米勒:是的,这个政策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4。23'

   纽约美联储银行事实上完全掌握着整个美联储的运作,美联储在华府的7人董事会仅仅是摆设,欧洲的银行家与纽约美联储银行举行时间长达一周的实质性的秘密会议,而仅仅在华盛顿呆了不到一天,还只是社交活动,纽约秘密会议的决策所导致的价值5亿美元的黄金流向欧洲,如此重要的决策竟然在华盛顿完全没有书面记录,由此可见7人董事会的实际地位。

   8。1929年泡沫破裂:又一次“剪羊毛”行动

   “美联储从1929年到1933年紧缩货币流通量达三分之一注定会造成大衰退。”

   米尔顿。弗里德曼

   秘密会议之后,纽约美联储银行立刻行动起来,利息从4%降到3。5%,仅在1928年就向它青睐的成员银行发放了600亿美元的货币,这些成员银行用它们15天的银行本票作抵押。如果这些钱全部兑换成黄金,将相当于当时世界全部黄金流通量的6倍!通过这种方式发放的美元比纽约美联储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票据所发放的货币量高出33倍!令人更加惊愕的是,1929年纽约美联储银行又向其成员银行发放580亿美元的货币![4。24]

   当时的纽约股票市场允许交易商以1%的资金购买股票,其余的钱由交易商的银行提供贷款。当手持巨额信用燥热难耐的银行碰上了贪婪饥渴的证券商,两者真是一拍即合。

   银行从纽约美联储银行可借到利息5%左右的款子,再一转手以12%的利息贷给证券商,吃足7%的利差,天下竟有如此美事!

   这时候,纽约的股市想不暴涨都不可能了。

   此时的美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人民被鼓励拿出所有的积蓄来进行股票“投资”。甚至连华盛顿的政治家都被华尔街的大佬们发动起来了,财政部长梅龙(Mellon)在一篇正式的讲话中向人民保证纽约的股市不算高,柯立基总统拿着银行家们为他起草的讲稿向全国发表讲话也说股票还很安全。

   1928年3月,美联储的董事在回答参议院的质询时对于证券商贷款是否过高时回答说:“我不好说证券商的贷款是否过高,但是我肯定他们(证券商)是倾向安全和保守的。”

   1929年2月6日,英格兰银行的诺曼再次神秘地来到美国,紧接着美联储开始放弃1927年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英国的银行家们似乎是做好了一件大事的准备工作,美国方面出手的时机来到了。

   1929年3月,美国金融教父保罗。沃伯格在国际承兑银行的股东年会上发出了警告:“如果这种毫无节制的贪婪继续扩大的话,最终的崩溃将不仅会打击投机者自己,而且还会使整个国家陷入衰退。”'4。25'

   保罗在整整三年的“毫无节制的贪婪”的岁月里保持着沉默,现在突然跳了出来厉声警告,由于他的影响力和地位,他的讲话一经纽约时报报道,顷刻引起了市场惊恐。

   对股市的最后死刑判决是在1929年4月20日,当天的纽约时报头版头条发布了一个重要消息:

   联邦咨询委员会在华盛顿的秘密会议

   联邦咨询委员会已经形成了决议并提交给美联储董事会,但是他们的意图仍被严加保密。联邦咨询委员和美联储董事会的下一步动向仍然被一种深深的神秘气氛所笼罩。这次不同寻常的会议的保密措施非常严格。记者只能得到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4。26'

   1929年8月9日,美联储将利息提高到6%,紧接着美联储纽约银行将证券交易商的利率由5%提高到20%,投机商们顷刻陷入资金陷阱,除了不顾一切地逃出股市别无出路。股票市场局面急转直下,犹如江河决堤一般卖单在10和11月横扫整个股票市场,1600亿美元的财富立时灰飞烟灭。1600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呢?接近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的数量庞大的全部物资的总和。

   一位当年华尔街的证券商是这样描述的:“经过精确计划,纽约货币市场上投资股票的贷款供应量突然急剧减少所造成的1929年危机;实际上是国际金钱大亨们算计好的针对公众的‘剪羊毛’行动。”[4。27]

   面对满目苍夷的美国经济,纽约时报1930年7月4日不禁发出这样的哀叹:“原材料商品的价格跌落到1913年的水平。由于劳工过剩,工资减少,总共有400万人失业。摩根通过控制纽约美联储银行和华盛顿平庸黯弱的联储董事会来控制整个美联储系统。”

   华尔街不断通过金融危机来翦除异己,从1930年到1933年,共有8812家银行倒闭,绝大部分敢于和纽约5大银行家族分庭抗礼、对美联储系统不买账的银行纷纷破产。

   9。策划大衰退的真正图谋

   毫无疑问,1929年的股票暴跌是在1927年的秘密会议上就敲定的事,由于纽约的利率被人为地压低,伦敦的利率被有益地拔高,两地之间的利差导致美国的黄金流向英国,以帮助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恢复金本位。

   其实,欧洲的金融家早就知道以通货膨胀的手段掠夺财富的效率要远胜于放贷所得到的利息收入。以黄金作为货币发放的基石,并且纸币可自由兑换为黄金,这一切无疑会大大制约银行家放手使用通货膨胀这种高效能武器的效力。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当时以英国银行家为代表的欧洲金融界要恢复金本位呢?

   原来,国际银行家们在下一盘大棋。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战败而告终,庞大的战争赔款当然不能由德国罗斯尔德家族和沃伯格家族银行来承担,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大发一笔国难财。所以,第一步棋,就是由德国银行家启动通货膨胀这部财富绞肉机来迅速掠夺德国人民的积蓄,人类第一次见识了超级通货膨胀的威力。从1913年到1918年,在战争期间,德国货币发行量增加了8。5倍,德国马克相对于美元仅贬值了50%,从1921年开始,德国中央银行的货币发放量呈火山喷发的态势,1921年比1918年增加5倍,1922年比1921年增加10倍,1923年比1922年增加7253万倍。从1923年8月起,物价达到天文数字,一片面包或一张邮票的价格高达1000亿马克。德国工人每天的工资必须支付两次,拿到钱之后要在一个小时之内花出去。[4。28]

   德国银行家血洗中产阶级的储蓄,使大量社会主流人士一夜之间沦为赤贫,从而奠定了日后纳粹上台的群众基础,并深深种下了德国人对犹太银行家的痛恨。比起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的境遇,德国人民所遭受的悲惨苦难要深重得多,下一场更为惨烈的世界大战的所有诱因已在1923年全部到位了。

   当德国人的财富被搜刮得差不多了,德国的马克也该稳定下来了。在国际银行家们的调度之下,美国人民的黄金成了稳定德国货币的救生圈。

   第二步棋轮到英国银行家大展拳脚了。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