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政治史-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班牙万岁!打倒修道士!”这两个典型口号最能体现菲律宾资产阶级的本质。 

改良运动的领导人不敢领导群众斗争,脱离群众,因此不可能取得成功。但 

它在唤起民族觉悟和推动民族运动发展方面还是有历史功绩的。 

      (3)1896—1899年反西班牙统治的斗争 

     1892年7月,安德列斯·波尼法秀(1863—1897年)创立秘密团体“最 

崇高的、最受尊敬的菲律宾儿女协会”,简称卡蒂普南。该组织主张依靠人 

民群众,用武装斗争的方式取得民族独立。他们出版《自由报》,积极进行 

革命宣传,准备进行武装起义。他们主张的“人人平等和反抗西班牙压迫” 

的口号吸引了广大群众,其组织发展很快,后来成为菲律宾独立战争的主力 

军。 


… Page 112…

     1896年8月24日,波尼法秀在巴林塔瓦克发动武装起义,号召人民拿 

起武器,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而斗争。成千上万的卡蒂普南成员和群众响 

应号召,参加战斗,并在许多地方建立了革命政权。西班牙殖民当局疯狂反 

扑,数以千计的群众被杀害,许多资产阶级温和派人士被逮捕,财产被没收。 

殖民者的恐怖政策激起了人民的更大愤怒和反抗,一些动摇不定的资产阶级 

人士也参加了起义的行列。 

     在起义高潮中,以阿奎那多(1869—1964年)为首的资产阶级保守派篡 

夺了革命的领导权,解散卡蒂普南,自任新政府总统,并杀害了波尼法秀。 

阿奎那多的分裂活动极大地削弱了革命力量,致使起义军节节败退。1897年 

11月,阿奎那多公然叛变革命,与西班牙当局签订《比阿克纳巴多条约》。 

按条约规定,阿奎那多率部投降,解散新政府,流亡香港。西班牙当局假意 

许诺在菲律宾实行“改革”,并赠送阿奎那多80万比索,作为交换条件。 

      (4)菲律宾共和国的成立和美国的武装干涉 

     1898年4月,美西战争爆发。美国企图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菲律宾。美国 

诡称“帮助”菲律宾摆脱西班牙的统治,劝诱流亡在香港的阿奎那多与美军 

合作。阿奎那多信以为真。按照美方的安排,1898年6月,阿奎那多乘美国 

军舰返回菲律宾。菲律宾人民利用美西战争的有利时机,解放了除马尼拉及 

南部少数地区以外的大片领土,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指日可待。但是以阿奎 

那多为首的资产阶级保守派,再次篡夺革命的领导权,并于1898年6月12 

日在卡维特(甲米地)宣布菲律宾独立。同年9月,在首都马洛洛斯召开国 

会。1899年1月,正式通过宪法,成立菲律宾共和国,阿奎那多为总统。 

     美国与阿奎那多的“合作”是美国与西班牙争夺的需要。当美国大批援 

军抵达菲律宾时,美国再也不需要他的合作。1898年8月,美国强占马尼拉, 

逼迫菲律宾革命军撤走。同年12月10日,美西签订巴黎和约,西班牙把菲 

律宾割让给美国,遭到菲律宾政府的抗议。1899年2月,美国悍然发动美菲 

战争。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派坚持与美国血战到底,保卫民族独立。阿奎 

那多屈服于买办资产阶级的压力,实行投降主义路线,于1899年5月迫使马 

比尼抗战内阁辞职,6月杀害坚决主张抗美到底的鲁纳将军,严重削弱了抗 

美力量。11月,美军击溃菲律宾正规军,抗美战争转为游击战争。1901年3 

月,阿奎那多被俘,迅即宣誓效忠美国,号召人民停止抵抗。1902年7月, 

美国宣布美菲战争结束。 

     菲律宾独立战争是一次没有完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兴的美帝国主 

义采用欺骗手段,伪装“朋友”,使菲律宾民族资产阶级与之合作,最后背 

信弃义地绞杀菲律宾革命,使菲律宾沦为美国的殖民地。这是一个历史的教 

训。菲律宾革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最早发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菲律宾人民同西班牙殖民者和美帝国主义的顽强斗争,震撼了亚洲。孙中山 

先生盛赞菲律宾人民的革命精神,他说:“菲律宾不过数百万人,美国去灭 

它,尚且坚持数岁”。他打算率兴中会会员直接支援菲律宾革命,还曾帮助 

菲律宾革命军购买两船军火,只可惜未能运到菲律宾。 



                 7。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侵略的斗争 



      (1)阿富汗历史 

     15世纪前,阿富汗是欧洲、中东对印度和远东贸易、文化交流的中心。 


… Page 113…

15世纪末,欧洲通往印度的海路开通后,阿富汗变得闭塞了。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阿富汗完成了从氏族公社向封建制度的过 

渡,并打退了伊朗和莫卧儿帝国的入侵。1747年,阿布达里族世袭酋长阿赫 

美德在坎大哈宣布自己为阿富汗国王。在他统治期间,收复了伽色尼、喀布 

尔等地;同时向外扩张,东至旁遮普,南占信德和俾路支,西至里海,北包 

巴尔克。1761年打败马拉特人,初步奠定了阿富汗封建统一国家的基础。 

     阿赫美德去世后,阿富汗分裂为许多独立的酋长国,其中巴拉克塞伊族 

势力最为强大,控制了喀布尔、伽色尼和扎拉拉巴德。1826年,巴拉克塞伊 

的酋长道斯特·穆罕默德自称埃米尔,开始了巴拉克塞伊王朝在阿富汗的统 

治。 

    在资本主义国家疯狂争夺殖民地的年代里,阿富汗成为英俄两国争夺的 

对象。阿富汗人民展开了反对殖民侵略的英勇斗争。 

      (2)第一次抗英战争 

     1837年10月至1838年8月,伊朗围攻赫拉特,英国以武力威胁伊朗撤 

兵,并要求同阿富汗缔结反伊朗和俄国的同盟。但当阿富汗提出收复被侵占 

的领土时,遭到英国拒绝。阿富汗转向俄国求援,于1837年12月接待了俄 

国特使。英国便以此为借口,1838年秋发动了第一次侵略阿富汗的战争。1839 

年8月7日,喀布尔沦陷;9月,道斯特·穆罕默德投降。但是,战争并没 

有结束。1841年11月2日夜,喀布尔爆发起义,许多英国军官被打死,喀 

布尔被夺回。道斯特·穆罕默德的儿子阿克巴尔汗坚定地领导起义群众进行 

抗英斗争,多次拒绝敌人的收买。英国侵略者被迫从阿富汗撤军。1842年1 

月6日,英军仓皇出逃。不久,英国殖民者又卷土重来,三个月后终于逃遁。 

阿富汗第一次抗英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3)第二次抗英战争 

    从19世纪70年代起,英国又加紧对阿富汗的侵略。1878年7月,舍尔·阿 

里汗接见了俄国使团,而拒绝英使进入阿富汗境内。英国又以此为借口,发 

动了第二次侵阿战争。1878年11月,英军占领了坎大哈,进逼喀布尔。舍 

尔·阿里汗进行了抵抗,后逃往北方,1879年初死去。他的儿子亚古柏汗放 

弃抵抗,于同年5月在甘达马克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承认阿富 

汗为英国的保护国,在外交方面受制于英印政府。 

    这个条约激起举国愤怒。9月,喀布尔人民举行声势浩大的起义,要求 

亚古柏汗对英宣战。英国再次调兵到喀布尔,亚古柏汗投降,而阿富汗人民 

的斗志不衰。12月,6万多起义军收复首都,把英军围困在几个据点中。舍 

尔·阿里汗的次子阿尤布汗在赫拉特也举兵起义。在俄国的支持下,1880年 

初,舍尔·阿里汗的侄子阿布杜拉曼从中亚回到阿富汗北部,征集军队,挺 

进喀布尔。但是他害怕人民的力量,很快趋于动摇。处于困难境地的英军, 

急于寻求缓兵之计。结果英国承认阿布杜拉曼为喀布尔统治者;阿布杜拉曼 

承认了甘达马克条约中的重要条款。 

     阿尤布汗则坚持和英国作战,决心把英军驱逐出坎大哈。后来英军虽打 

败阿尤布汗,但不敢滞留坎大哈,撤回印度。1881年秋,阿布杜拉曼将赫拉 

特和坎大哈统一在他的管辖下。 

     第二次侵阿战争失败后,英国千方百计加强对阿富汗的经济渗透和财政 

控制,并开始蚕食阿富汗边境的独立部落,边区人民一直没有停止争取独立 

的斗争。 


… Page 114…

     阿富汗人民两次抗英战争的胜利,粉碎了英国殖民者吞并阿富汗的妄 

想。但是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使英国殖民者得以利用条约控制了阿富汗的对 

外关系。 



                           8。缅甸的抗英斗争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16、17世纪,葡萄牙和 

荷兰殖民者先后侵入缅甸,进行掠夺性贸易和海盗抢劫。此后,英国和法国 

东印度公司都力图在缅甸建立贸易据点,争夺贸易垄断权。他们一方面互相 

排挤,另一方面又干涉缅甸内政,插手缅甸的民族纠纷。18世纪中叶,缅甸 

人民在雍籍牙领导下,反抗孟族人的统治,建立新王朝,逐步统一缅甸。 

      (1)缅甸人民抵抗英国侵略的斗争 

     1759年,雍籍牙下令取消英国商站,将英国殖民者全部驱逐出境。但是, 

英国殖民者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在 1785年缅甸和阿拉干王国合并后,英国 

竭力煽动阿拉干封建上层分子脱离缅甸和在边境制造纠纷,挑动内战,破坏 

缅甸的统一。缅甸为了自卫,于1813年和1822年先后合并曼尼坡和阿萨姆。 

英国殖民者遂借此发动第一次侵缅战争 (1824—1826年)。 

     1824年3月,英国在镇压了印度马拉特人起义后,对缅甸正式宣战,缅 

甸军队英勇抵抗。英军在仰光集结优势兵力,先后占领南部各城市,最后缅 

甸军被打败。1826年2月,英国迫使缅甸签订和约,缅甸割让阿萨姆、曼尼 

坡、阿拉干和典那沙冷等地,并赔款1千万卢比,准许英国派遣外交常驻代 

表,英国船舰可以在缅甸港口自由通行。同年11月,英国又迫使缅甸签订不 

平等的通商条约。 

     1837年,缅甸国王孟坑宣布不承认上述条约,并拒绝接受英国的使节。 

1852年,英国驻印度总督戴贺胥借口缅甸官府逮捕两名违法英国商人的事 

件,出动军舰封锁仰光,向缅甸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赔款道歉,接着不宣而 

战,英国蓄谋已久的第二次侵缅战争开始。战事持续了一年左右,未经签约, 

英国就单方面宣布把勃固省并入英印帝国,并强行分割缅甸的大片国土。1862 

年,英国将阿拉干、勃固和典那沙冷合并,称英属缅甸,以仰光为首府,归 

英印总督统辖。 

     第二次英缅战争以后,缅甸国王曼同决心加强国力,准备同英国对抗。 

他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经济和加强军事的措施,如奖励兴办工业和开垦土 

地,建立兵工厂和内河舰队等。曼同死后,新王锡袍继续曼同的抗英政策。 

为了遏制英国的侵略阴谋,缅甸同法国接近起来。1885年5月,缅甸和法国 

签订协定,准许法国修建从曼德勒到东吁的铁路线,开设法缅银行。英国极 

为不满,多方制造借口进行挑衅。 

      (2)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 

     1885年10月19日,英国借口缅甸政府处罚孟买缅甸贸易公司在上缅甸 

偷运柚木事件,发出最后通牒,要挟缅甸同意英国在曼德勒派驻官长,并可 

随时进见国王;孟买缅甸贸易公司争执立即转英印总督裁决;缅甸外交由英 

国监督等。锡袍坚决拒绝这些要求。同年11月,英国侵略军占领曼德勒,俘 

虏国王。1886年1月1日,英国正式宣布吞并缅甸。 

     英国吞并缅甸后,解散缅甸军队,不许缅甸人持有武器,采取“以印治 

缅”的手法,把缅甸变成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归英印总督管辖,并雇佣印度 


… Page 115…

兵镇压缅甸人民的反抗,还利用印度人大量掠夺缅甸资源,剥削缅甸人民。 

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严重破坏了缅甸的社会经济发展。 



                        9。土耳其1876年立宪运动 



     土耳其曾以奥斯曼帝国在15、16世纪称雄世界,版图扩及欧、亚、非三 

大洲,但从16世纪末开始走向衰落。由于西方列强的掠夺,到19世纪中后 

期,土耳其逐渐沦为英、法等国的半殖民地。 

      (1)土耳其沦为英法殖民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