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鱼头的思想-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作红辣酱要选大红的牛角椒,它是肉厚的那一种,没有皮薄的那么辣,还略有甜味。一般而言,乡里自种的辣椒,面积不会有三分地大,辣椒一次红不了很多,尤其是还要等牛角椒红,种植面积较大的却是灯笼椒,这是种辣椒的习惯。有这个前提,我只要见到有一堆牛角椒摘回来,做红辣酱是断不可能放过。    
    我就做吧。做红辣酱不复杂,先把辣椒洗净,晾干,然后剁碎,拌上蒜蓉,生姜和盐,装进坛子里密封起来,其过程就完了,吃时用无菌筷子把红辣酱挑起来,淋上花椒油。这种红辣酱吃起来有点酸、甜而不是特别的辣,所以吃白米饭时,将其挑在碗里,那雪粒般洁白的米饭,上面是艳红的红辣酱,就像霞光万丈的太阳搁在白云之上,云也是濡染得红了,看一眼就让人想大口大口地吃。    
    辣酱好吃手难过。就是这个剁辣椒的过程,它几近于恐怖,小时候既不知在剁辣椒的时候,手套上塑料袋子,当然也没有现在的橡胶手套,干脆开始一点也不知道保护自己的手,反正就是拿着菜刀,当当当地乱剁一气,把辣椒剁碎了,自己的脸上、手上溅得到处是辣椒水,也不可能免掉眼睛被溅上辣椒水的,那辣得就十分难受了。最难受的就是手,不论别处怎么样,这一下午到晚上,手被辣得火烧火燎是免不了的,一晚上睡不着也正常。但只要……这个辣熬过去,吃起辣酱来就十分香了。后来,我找到一个窍门,剁辣椒之前在手上抹上猪油,或茶油也可,这样辣椒水就不能直接渗入毛孔,不会火烧火燎地辣手。此法最妙的是,只要打肥皂把油洗去,手就一点不辣了。    
    为了吃红辣酱只好牺牲自己。有一次剁辣椒,忽然要小解了,就跑到菜园角落,没加思索就用剁辣椒的手去掏鸡鸡……忽然就烈火熊熊地从命根燃起,烧得我哇哇大哭!想来这手,它还不是最怕辣的呢。    
    以后我做红辣酱,就戴上橡胶手套,也学会不用刀剁了,只用细细地切,先切辣椒为丝,再横切一刀,辣椒也就碎了,其实粗细也无妨,并不要十分精确。这种红辣酱要加一样东西才好,炒黄豆,是干黄豆炒熟,香香的,拌了辣椒装进坛子里,封存十天打开,辣椒水也进入黄豆了,黄豆已经浸软,这黄豆绵,辣辣香,吃起红辣酱来,就还有了一份嚼头。    
    做红辣酱确实是太方便了,在北京遇到红辣椒,心情又还算好的时候,就会自己做一瓶红辣酱,装罐头瓶子,也可以吃三五天。如今不如从前,那时候剁辣椒,剁一次就是好几斤红辣椒,有时候辣得手只能浸在冷水里,到现在点湘菜的剁椒鱼头时,仍会回想起剁辣椒的日子。    
    辣椒愈是辣手,却愈是好吃,怎么办呢?


第四部分  一辣天下红第52节  泡椒

    在辣椒的天空上,有我世俗生活的歌声回荡。    
    我在地质队的时候,有位同事叫薛正南,他的古文底子在队里是最深的,我们一直很要好,他还专门把分队长挤出去,让我跟他同住一屋,分别很多年了,他还打电话专请我去给他烧田鸡,他教会了我泡菜。他的夫人,据说是609地质队的,609地质队是从四川集体迁到湖北的,皆会泡菜,夫人就教了他。    
    首先,我们乘车几十公里去买回泡菜坛子,这种坛子是坛口还加一个围边的,这个围边与坛口之间构成一个V型的圆槽,在泡制菜的过程中,V型槽中加水,将钵状的坛盖盖下来,埋没在水里,就形成了一种较原始的水密封体系。    
    有了一个泡菜坛子,洗净,烧了开水灌进去,投盐,冷却。这就可以加菜进去了。小泡菜坛不宜多投和投入大型的菜,像我们流浪的日子,要有一些松散,不切实际,散漫而不失美好的向往。几瓣蒜、一砣姜、几根豆角、蒜苗、包菜根、几只辣椒,不宜泡得过多。    
    初泡的菜不怎么样,有半个月,你会发现菜开始酸了。坛子里也可以投几粒花椒、几个干红辣椒进去的。泡椒主要是泡青椒,切对半,晾干水,投进坛子里。也不妨投一点白萝卜胡萝卜条进去。泡菜坛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大染缸,就是人感觉在多元社会里生存更具有美好与自由的空间一样,泡菜坛里多放一些味道不同的菜,它们相互浸润,各得其所,泡出来的菜就有味道。    
    据称,正宗的川人泡菜,必须专门辟出一室,以为防菌。泡菜是用大缸泡,要用百年陈的泡菜水,那水中就如人生岁月沧海桑田一任尽有,百年百味哦。我们通常百姓,有个五年十年的陈泡菜水,那就牛得不得了,遂成为一方名泡。    
    备一双专用筷子,保持无水无菌无油清洁状态,用它夹坛子里的泡菜。青椒泡出来是脆的,酸脆,淡淡一绿,搁在白瓷的碟子上,边上有一条金色的姜条,两根白玉的萝卜,三几根红胡萝卜条,或者一根长长的泡豆角弯弯的绕在其间……搁一碗白米饭边上,啊,我亲爱的日子,我因为泡椒我要拥抱你!    
    泡椒的坛子应该酌情续水,加盐。凉开水,盐可以炒过。它最要防范长白毛,很多业余泡椒选手都被长白毛打败,泡菜水长了白毛,先是菜绵了,色暗了,再腐了。消灭泡菜水长白毛的办法,适时倒入高度白酒两盅约六钱左右,若已经长白毛了,就加量。白酒是消灭泡菜水长白毛的好东西,倒入酒以后,泡椒还脆。    
    事实上泡椒,川湘鄂辣椒三角区都流行,以前还见人家小孩子哭,大人就搬出泡菜坛子,小丫就给一根泡豆角,大丫就给一只泡青椒,两厢都破涕为笑。至于北非那地带,是否专用红辣椒当糖哄孩子乖,未曾亲眼目睹,此地泡椒哄小孩是目睹了的。    
    泡菜坛子其实就是一个零食罐子,它应有尽有,虽然一酸以概之,却是酸出百味,在酸分子共同致酸的号召下,所有的菜系都在坛子里平等地获得相同的酸份。川麻辣、湘鲜辣、鄂咸辣……泡椒之辣在其中,不是那么麻,不是那么鲜,不是那么咸……咸的辣椒,我再另文介绍。    
    一只辣椒,它有多种可能性。


第四部分  一辣天下红第53节  米粉辣椒

    米粉辣椒的做法是,将成熟未红的小型灯笼椒切成两半,蘸上盐水,然后将它裹上米粉,搁在蒸笼里蒸熟,再放在阳光下晒干,吃之前就把裹米粉、蒸熟、晒干的米粉辣椒用油炸了,以茶油炸者为佳。    
    米粉辣椒完全做好后,是十分酥脆的。它是辣的,但已不是那种直接的辣了,辣劲要比红辣椒厚一些,包含了青辣椒的青气,我以为赣南吃辣椒,讲究个青辣椒,四川和湖南都是以红为主,兼吃别样。米粉和青辣椒的香气,加上阳光照晒与油炸的芳香,它是令人向往的。    
    米粉辣椒有的也要视油炸的程度保持它的辣度。有的本身是老青椒了,快要发白变红了,它奇辣无比,恰好在油炸时,又将它炸得有些枯黄,便炸焦了去,这家伙嚼一口,它会在口腔崩得遍地是辣的碎片。会极辣,钻入舌头的一侧,辣到心里面去。吃者往往大口喝茶,或吃糖姜来压一压辣劲。没有敢蔑视米粉辣椒的,虽嚼青辣椒不比嚼红辣椒那么英勇壮烈。    
    米粉辣椒油炸以后,我觉得搁在蒸肉里面或蒸腊鸭里面一起蒸,让它的辣味串到蒸肉里面去,让蒸肉的油又浸到米粉辣椒里面来,这也十分有味道。印象中,我小时候总是喜欢把它放进蒸腊鸭里,蒸出来的腊鸭油有一种腊味的奇香,米粉辣椒吸足了这样的油,它又被蒸得有些绵软,有了韧劲,而它本身所应有的芬芳却是没有失去,这当然是很美好的啦。    
    米粉辣椒油炸以后,就不能装进口袋里边走边吃了,这是所有油炸类点心的共同缺陷,当不是米粉辣椒独有的。米粉辣椒自是很酥香辣脆地吃,或绵软柔韧地吃,有了那一股子青葱的辣劲,也有了南国米粉独有的芬芳,它确实是一客极有个性的茶点,它埋伏着的辣劲,是庸常生活里的一个突兀和神奇而至的玩笑,其实赣南那地方,现在想起来是一个亚麻辣地带。    
    米粉系列食品,实际是稻文化圈的美食,所以北方是不怎么能够见到的,近年来只有米粉蒸肉能够北上进入麦文化圈,这个迹象当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北方种植水稻的热情也在有增无减,种植水稻同时也是在拓展更广阔的湿地。消灭了湿地,是中国生态体系日益恶劣的一个因素。    
    在南方的稻文化圈,客家人都有一个七星盘,底是木制的,上面用竹片围成一个大圆,中间围成一个小圆,大小圆之间,隔出六个等分,这样就有了七个格,是专门用来盛放点心的,这些点心是用来喝茶。以后我再专谈这七个格都放什么,但有一个格,会用来放米粉辣椒。


第四部分  一辣天下红第54节  辣椒的段位

    辣椒分段刻不容缓,辣椒分段必将引来一场餐饮业的革命,包括中国农业商品化的革命。它也可能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复兴历程中,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辣椒的段位制在国外已经实施起来,如澳洲等地区,辣椒的段位是十分明确的。    
    印象中,川味餐馆开到不同的地方,它有不同的辣度,一般来说主要是降低它的辣度,以适应更广泛的人口来享受川辣、湘辣和黔辣。这一个降低辣度的过程,它包含有民主意识,仔细品味一下这种辣椒民主,解开辣椒文化的缆索,自是可以触摸到一个民族的民主意识的悄然觉醒。    
    平均降低辣度,并不是最佳的经营方法,北京这样一个城市,有很多人就特别能吃辣,吃那个平均辣度就很不带劲!北京是一个移民城市,是一个标准化的杂种地带,1500万人等,他们的口味是不可以一刀切的。因此,如果把辣椒分为10个段位,虽然还是粗了一点,却比不分精确化多了。每一个段位如10分,它的一个菜里面应该放多少只辣椒,每只辣椒的辣椒素含量应该达到多少,即很详细地精确与细化,其标准也在全国辣椒协会中达成一个共识,作大家共同遵守的标准,这么一来厨师都省事多了,说来一个10段的鱼香肉丝,他就知道应该放多少辣椒,而不是很不得要领地:多放点或少放点辣椒。多多少?少多少?如果诉讼起来,是永远说不清的,因为它本身没有标准。在信息时代,有效信息的传播,是效率和效益的保证。    
    标准化是商品化的重要关口。制约中国农产品、食品、餐饮品迟迟不能市场化,或者说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因素就是一个标准化问题,西方国家发达,标准化是一个重要的指数。    
    有了标准,就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在这个大规范面前,就不会头脑发热地在大墙上刷标语:正宗川味火锅。争夺正宗亲源确实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一个痼疾,它是世袭制文化的残余,到底谁是正宗?天下真的有正宗的事物吗?    
    麦当劳在全球执行一个标准,麦当劳的工业标准就是它全球推广的依据,工业时代,谁手上握有世界标准,谁将拥有财富。    
    说到辣椒的段位,设段的目的是精确与简化解释辣度的手续,从微辣到大辣,以段位分划,它并非是一种推销餐饮产品的手段,这么说就太过于低俗化了。它其实是一个餐饮的标准化问题,我认为中国餐饮协会(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机构?)应该出台全套的餐饮产品标准了,从辣椒上开始做试点,恰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方法,因为它一出台就会引起公众关注。现在辣椒文化仍是一个有力的扩张者,在北京这座城市,川湘黔的上升势头至今不减,不断地扩展市场份额。    
    假如我获得辣椒10段,我会感到很光荣的,如果还没有达到10段,我将为之努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前面有贵州的七星椒、云南的小米椒,还是有四川的海椒,以及前面有智利红指天椒地狱之火强力狙击,我都要勇往直前,勇夺10段。


第四部分  一辣天下红第55节  落霞如碧两相依

    在无论怎样的春水里,湖、河、塘、堰……总之是有水草的地方,生活着虾的部落,虾们皆透明身体,不易发现,却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可以捕获它们。    
    用一块半公尺见方的纱布,医用纱布那一种就差不多,过去我是拆一只口罩,用铁丝交叉弯弓将纱布撑开,这就成为一个网。铁丝上面有一根长绳,如此做它十来个或数十个,就够了,去到水边,在纱布上抹一点面粉,当然用血腥的鳝鱼肠是绝佳,但不易弄到且令人感觉太不卫生。依次将纱布网放入水中,将上面的绳子固定,如是一字排开。稍等片刻,就拎纱布网,上必有虾数只,大小不一,灵活跳动,偶有银白小鱼,将虾投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