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如玉君子+番外 作者:蓝莲君子(起点2013-10-06完结)-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海知道这位年轻帝王定不是主和派的,被倭人欺到了自己国土上,这对于一个有心做明君的帝王来说,无疑是让他震怒的。尤其是当今皇上登基还不到三年,就被之前一直看不起的人狠狠的打了一巴掌,这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一个耻辱。要是北方的鞑子来犯或许这位皇上还没有这么愤怒,毕竟和北方的战,那是大战小战年年都在打。

    既然内阁的大臣还有朝廷的重臣都在,那么他这个翰林院小官说的意见对皇帝来说,想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说的话是不是皇上想听的。

    “微臣认为该打的理由有三,一是我泱泱大朝,怎能允许此等小人来犯?二是百姓困苦,为官者总是希望百姓生活安康。三是不能让倭人以为我朝当真软弱好欺,此等事情有一便有二,纵容不得。”林海的语气慷慨激昂宛如要是他能领兵他就上了的样子“只倭人大多零散,若是大举派兵不仅耗费兵力财力,还要引起百姓恐慌。所以,微臣以为,对福建的倭人不是打与不打的问题,而是该怎么打才更有效,更能对那些倭人有震慑作用。”

    “荒谬!”林海的话刚刚一落,内阁大学士陈大人就立马反对的出声了!咳咳,这位就是陈家的家主,自从陈家的嫡长孙被杀一案,被林老爷,额,准确的说是被林海给搅合了后,陈家人就信奉着两个凡事。

    凡事林家支持的,他们都要全力反对;凡事林家反对的,他们都要全力支持。

    林海只是略略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林海心里很清楚,皇上看上自己才华之类的原因那都是假的,这朝上有多少能人,有多才饱学之士,他现在这点能耐,顶多是不丢了林家脸面罢了,若真要帝王另眼相待,却不能够的。或者说是作者的金手指给的还不够强大,主角光环现在还不够的耀眼,王八之气还没有爆发出来。

    因此唯一的可能便是皇上需要由他表明某种态度,或者像让某些人看到这种场面。为人臣者,被君王利用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至少这证明了某种价值,只是作为利用的对象,却要好好想想怎么做才能不会为自己招来更大的祸患。

    作为一个靠着‘忍功’坐上皇位的帝王,林海相信他是有抱负的也是有谋算的。想想当年的隋炀帝三征高丽的事,虽然隋朝对高/丽的连年征战不仅使隋国力锐减,民不聊生,也使隋炀帝丧失民心。但是这就充分的说明了一个皇上对于脸面的看重,尤其是一个有作为有野心的皇帝。

    “如海所言深得朕心,对朕而言,福建倭寇之事,怎么打才是朕之心事。”皇上将刚刚给林海看过的奏扔到御案角落上“这是福建上报的奏章,各位卿家不若看看上面写了什么,朕不希望我们君臣在京城锦衣美食时,福建的百姓还受倭人之苦!”

    几位大人都是人精哪里听不出皇上的言中之意,但凡他们说出一个不字,只怕便得了一个不体恤百姓的罪去。见到几位大人跪下了,林海怎能还好好站着,只好跟着几人一起跪了下来。

    “罢了,你们都退下去好好想想如何对付这些倭寇,别的朕不想看。如海留下。”皇上对林海的称呼一变再变,先是小林卿家,再是林卿,现在却是直接称呼其字:如海,由此可见他对林海的态度有多大变化。

    林海深信这天底下没有白吃的早餐、午餐、晚餐外加宵夜,皇上如此待他必然是有所求的,但愿这宣德帝只是想利用他,儿不是想整他。

    ps:感谢妙妙虎、星月飘萍童鞋的粉红票,感谢开心日子童鞋的打赏! 

第一百二十二章 君子之道

     宣德帝看着老老实实跪在地上的林海说道:“如海无需多礼,朕让你留下,便是想与你聊一聊有关倭寇的事情。”说完,招了招手,让一个小黄门端了矮墩过来。

    在御书房被帝王赐座,谁能安安稳稳坐着?准确的说是谁敢这么安安稳稳的坐着,谁有这么粗大的神经呀!

    林海坐着小半边墩子,深深庆幸自己往日读书时不曾忘记好好锻炼身体,不然这般折腾不定要在圣驾前露出什么狼狈的形态。按照林海的想法这赐座还不如不赐了,保持这个姿势坐上一两个小时,林海保管自己的双腿不是自己的了——麻了!

    “朕听说户部尚书和你有亲!”待御书房里安静下来后,宣德帝突然开口,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让林海吃了一惊,不过随后想来这事都是上上辈的事了,虽然不说是世人皆知但是顺便一打听也是能知道的,因此林海平静的说道:“回皇上的话,是的,户部尚书杨大人是微臣的二舅太爷。”

    “今个户部尚书可是主和派!”宣德帝似笑非笑的看着林海。

    林海嘴角轻轻挑,沉声回道:“微臣不是杨大人不知道他心里想着什么, 不过微臣以为杨大人也必是有自己的考虑在里面的,臣只求一个问心无愧罢了!”

    “好一个问心无愧!”宣德帝倒是极和气的一笑,说道:“朕素闻如海有经世之才,魏爱卿更是对你赞不绝口,今日朕召你来便是想问一问,你对君子之道是如何看待的?”

    林海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宣德帝口中的魏爱卿不就是他的师座魏成励嘛,也不知道那老头没事提他干什么,还是这只是宣德帝的借口?但是还是恭敬的回道:“自是圣贤之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那你可知君子有不?”宣德帝含笑望着林海。

    “君子四不,不妄动,动必有道。不徒语,语必有理,不苟求。求必有义,不虚行,行必有正。”林海掷地有声的回道。

    宣德帝微微一笑:“听如海所言,似乎很是推崇君子之道啊!”

    林海嘴角牵起了一抹笑,很柔和,在月色下犹如盛开的莲“微臣自幼学习君子之道,对于奉行君子之为者甚是敬重,自然推崇君子之道。”笑话。这么多年来,他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装逼的,要是他自己都不推崇君子之道。还能骗到别人呀!

    “你能推行君子之道,朕心甚慰。”宣德帝凝视着林海的发顶“前些时候岳鹿书院的山长被人告了,那可是父皇都称赞的大儒。如今这案子也审出结果来了,如海知道他的下场吗?”宣德帝轻飘飘的说着,好像这事与他无关一些。

    这事是三司会审,林老爷是大理寺卿,林海自然是知道那位于山长的下场——被斩首示众。

    宣德帝的声音严厉起来“可见整日读那些君子仁义者也不皆是真正的君子。”

    林海的心头微惊,也不知道宣德帝这个时候说起这个来,到底是想干什么。

    宣德帝见林海面色惊疑,露出三分笑意道:“如海不必如此惊恐,朕知你品性,你且放下心罢。”

    “得万岁此言,微臣万死不辞。”林海起身下跪得毫不犹豫,在皇权面前,他向来明白何为能屈能伸。

    “如海不必如此。”宣德帝走离御案前,走到林海面前,弯下腰伸出手“你乃朕钦点探花;不必这般拘谨。”

    林海看着伸到眼前的手,额头一阵冷汗直冒,他一个小小五品官员,哪里受得皇帝这般对待。别人他了,就是当朝的一品大员又有哪几个人,受过这待遇呀!

    说句不恰当的这简直是vip的帝王级服务。

    另外这姿势实在是让林海恶寒呀!为什么这个姿势让他想起,那些在后宫宫殿门口迎接皇上临幸的妃子呀!貌似要是地点人物不对,还真是那姿势。

    可是就在林海在心里吐槽的时候,面前的手又伸近了些许,林海不敢再犹豫,只好把指尖递了过去,谁知这位帝王便直接拉着他的手让他站起身。若是别的臣子,遇到帝王亲手扶他起身,恐怕高兴得夜里都睡不着觉,可惜林海心里承受能力实在好了些,所以站起身后,退后一步,恢复了老老实实听帝王言的模样。

    御膳房又安静了下来,就在林海以为宣德帝会让自己退下的时候,宣德帝突然让一个小黄门递给了他一样东西,仔细一看,竟然是自己殿试的试卷。

    “这……”林海吃惊的看了宣德帝所在的方向一眼,搞不清楚宣德帝的想法。

    宣德帝眼尖的看到了林海的小动作,微微一笑到底没有指明“这是如海殿试的试卷,朕特意让他们在昨天找出来的!”

    听到宣德帝这么说,林海连忙起身对着宣德帝行了一礼“微臣惶恐!”

    “如海小小年纪心中便有沟壑,实在是让朕感到欣喜,这篇文章也写的言之有理,不知道如海对着如何增加税收可还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宣德帝指着桌子上的试卷说道。

    林海听了宣德帝这话,倒是先在心里松了一口气,原来是因为海关的事呀!只要有原因就好,像刚才那样不上不下的吊着,实在是让林海的心蹦蹦的乱跳,满头雾水,不知所云。

    略略的沉思了一下,林海开口道:“还请皇上先赎臣大不敬之罪!”

    “但说无妨!”

    “是!古往今来。国家增加税收无非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税率,但这种办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有竭泽而渣之嫌。而且无法长久,非长远之计!二是税率不变,但大力发展工农商业。增加百姓收入。这样即使税串不变,国家税收也会得到大幅增长。这才是一个妥善而长远的税收政策。而且也不会有扰民之嫌!

    第一种方法若是施行起来恐有亡国之照,因此不可取。”林海悄悄地瞧了一眼宣德帝,发现其神色正常,并没有什么异常的神色,不由得松了口气,才继续说道:“因此微臣认为当取第二种方法。要大力发展工家商业,增加百姓收入。无非有几个措施:

    一是大力扶持农业,农业乃国家之根本。要是没有粮食大家连饭都吃不饱还说其他有什么用,但是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农业的税率不能定得太高,不能让百姓没有了活路。

    二是扶持工业,工业乃强国之基。从华朝的历史可以看得出,只要有了强大的工业,便可以制造出先进而实用的农业器械。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税收。而且也可以为军队生产出大量先进而强悍的作战兵器,大幅增加国家抵御外侮,镇压内乱的能力!

    但是据微臣的观察,如今我朝这两项可以说安排的很好了!因此微臣想着既然这两项都已经到达了顶点,所谓开源截支,那么能不能换过思路,开辟一条新的源头了!

    微臣左思右想,突然想到了自己家里摆着的西洋钟,便想到了遥远的西方,那里是不是也有无数的国家了!每个国家的特产是不是也如我们这边一样各有不同了!

    这么一想微臣的思路就宽广了,当年汉武帝不辞辛苦的为后世的子孙们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昔日唐太宗派兵出征高昌还不是为了保住这条丝绸之路嘛!于是微臣就想到,要是这丝绸之路能多几条,岂不是可以无穷无尽的丰满国库的库房,而且这丝绸之路说赚钱的银两皆是别国的,也不会让我国的平民百姓有什么税收负担?”

    丝绸之路那个皇帝敢当他是一个屁呀!不说古代,就是现代大家任然受利,被开发成了旅游的景点。果然宣德帝听到这个两眼放光,但是随后有黯淡了下去,摇摇头说道:“难呀!当年汉武帝也不知道花费了多少人了物力才打通了这条一直延续至今的丝绸之路,而且当时西域尽在汉朝的掌控之中,现在……”宣德帝再次的摇了摇头,自从唐朝后,虽然历朝历代的皇上都出兵征讨过,可是不是自己的地盘了,就是不说自己的地盘了!至今那块土地都没有再次的打上天朝的标志。

    林海微微一笑“皇上只是没有看到而已,其实这条丝绸之路已经有人为皇上您开辟出来了,只是您没有发现而已!”

    “哦!快快说来。”宣德帝来兴趣了,要是能多开辟一条丝绸之路,宣德帝也不用像现在这么干瘪瘪的过日子了!

    用一句俗气的话来说,那就是:有钱以后,包子买两个,可以吃一个,丢一个了!

    “皇上您没有发现如今福建、广州、厦门那边通商很是频繁吗?”林海很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时代的统治者看不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好处,一条旱路的丝绸之路一直福泽至今,难道他们就没有想到过,开辟新的丝绸之路发大财吗?

    这以现代人的角度来说,非常非常难以理解。

    ps:【感谢席祯、雨水中的鹭童鞋的打赏】 

第一百二十三章 朕心动了!

     林海却是不知道,自秦代以来,华夏民族历朝历代都是对北方防御得重一些,那江南还是隋炀帝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