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谢长留-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长留》 
作  者:菖蒲 
谢长留 
我的名字叫长留。 
谢长留。 
谢家长留,名满京华。 
圣朝开国一百余年,圣宗、太宗、孝宗,接连三代君主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到如今四野升平,百业共兴,真真是铁铸的江山。史书上说的“太平盛世”怕也不过如此罢。 
我出生的那一年,圣朝大军大破外族联军,乘胜向北追击了二千余里,九百里明媚的塞上风光一并归入了我朝的版图。打了大胜仗,战功彪炳的靖北军元帅、世袭一等忠武公、护国大将军谢标,就是我的父亲。也是那一年,孝宗皇帝改元“大平”,史论“大平之治”正式接开了帷幕。 
大平十三年七月癸丑,孝宗驾崩,年方二十的新帝登基,改年号万统。 
屈指一算,如今已是万统七年。 
“长留!” 
“长留!” 
作噩梦的时候,常常会看到那张英挺得让人痛恨的脸,一迳的靠过来,死死地盯着我看,然后猛的咧开嘴一笑,气定神闲—— 
“这小孩子真俊!就叫他长留吧!” 
周围一片人声,轰然叫妙。 
我照例骇了一跳,睁开眼睛,他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恨不得把自己埋进奏折堆里。 
“醒了?”他头也不回的问。 
这家伙,知道我醒了,为什么看也不看一眼?新愁旧恨一起涌上心头,我先颇有气势的斜瞪他一眼——可惜他还是不看我,白白浪费了一记卫生眼。换一种斗争方式,我恶声恶气的开口:“可恶,我为什么得叫这种名字?” 
“我不是说过好多次了?那天在书房看《山海经》,父皇让人来叫我一道上将军府看奶娃儿的时候,正好看到长留山这一节。五岁问到现在,你不烦我也烦了。” 
“啧,我爹不识字?要你替我取名字?” 
他把手里的奏折搁到一边,又拿了一份新的,顺口敷衍:“这名字有什么不好?大家也都说好啊!” 
我骂到:“白痴啊你!你取的名字,怎么会有人敢说不好?” 
“那不就结了?有我在,谁敢说一个字?” 
玩着桌上的镇纸,半晌,我说:“我要改名字。” 
重华终于回过头,危险地眯起眼盯着我:“你敢!你有胆量就试试看啊!” 
有点被他威胁的语气吓到,吞了口口水,我假装不经意的离开他身边,在书房里踱步。半晌,还是不死心,喃喃的数给他听:“你看,户部林尚书的儿子叫林玉齐、临海侯的儿子叫平波,就连今年那个新科状元叫什么杨明德的,不也比长留强些?还有卫大学士的儿子卫原……” 
重华冷笑一声,打断我:“卫原?姓卫的小子都被我弄去浙江了,你还对他念念不忘?”他顿了顿,加上一句:“长留,改名字的事以后不许再提!还有,再让我听见你嘴里说出卫原两个字,我就让他去岭南。” 
我没有回答。他又开始批奏折,但时不时的回头看看我,说几句话,又叫进来几个小太监给我说笑话。我忍着不笑,很严肃的木然着一张脸。于是他有点着急,频频看过来——我就是要他看我! 
知道他是怕我不高兴了,恼了,生气了,但,他那样的反应,我才知道他在乎我,又怎么会恼他、生他的气?他总是什么都不说,所以,虽然知道他爱我,却还是忍不住在某一个他没有注意的时刻,偷偷的玩着小花招,引他说想听的话。猜到的和听到的,毕竟还是不一样的…… 
我走到窗边,风清爽地拂在脸上,远远的,可以看见我住的嵌春殿,一层一层楼阁亭台像泼墨山水渲染在和风里。再回头,他又已经专注于他的江山,他的臣民,把那一点点小小的争执先放到了一边。 
这个时候,我知道他是看不见我的。就像在朝上,站得太远,我常常也看不清他。 
重华坐在那把高高的龙椅上,认认真真的作着他的圣明天子,满朝文武都诚惶诚恐,唯恐头一抬高,就会把天家容颜看得太清。我是不怕,但毕竟官卑职小,想看都无从看起。就算两只眼睛都瞪到红肿,看到的也不过是个虚虚实实的影子。 
我一个人忙着训练目力的时候,大殿上已吵成一片。 
“陛下,我朝以十万大军团团围住大小榆谷,西羌兵马通共不到六万人,然而久攻不下,可见将军王皓阳有失职守。恳请陛下召回王皓阳,另选贤能。” 
一片附和声中,有人来力排众议:“陛下,李大人之言有失公允,王将军用围城战术虽然耗时颇久,却不失为稳妥之计,阵前换将,恐怕军心涣散,弊大于利!”说完,退开一步,得意洋洋看着政敌,周围的官员不失时机啧啧称许。 
“此言差矣。兵贵神速,如此围下去,若是拖个三年两载,何以收场?大军在外,迟则生变啊皇上!” 
两派人马互不相让,登时吵作一团。 
我站在队尾怡然自乐,上朝是件苦差事,还好常常有好戏可以看。环视一周,队首居然还有一人,捻须带笑,像是要和我比比谁是最佳看客。那个一把雪白胡须老而弥坚的老头子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司空卞无穷,我的曾祖父。真是奇怪,平时明明最是得理不饶人的,今天怎么不吭声?曾祖父看见我,胡子翘得更高,趁人不备,居然还做了个鬼脸。 
兵部的刘大人百忙之中回身问:“未知司空大人作何高见?” 
谁不知道卞司空见解高明,圣眷方浓?顿时安静下来,都盼着他开口帮忙。 
司空大人却只是一笑:“圣上已有明断,还请陛下明示。” 
重华只是微笑,目光挨个扫过诸位大臣:“这件事原本明白得很,各位爱卿,何以争论不休?虽说敌寡我众,但大小榆谷是西羌的根本之地,我军既不熟悉地形,又没有‘人和’之利,王将军围而不攻是谨慎之举。何罪之有?只不过,大小榆谷,西羌经营多年,物资、战马、粮草、兵源必然充足,为求稳妥只围不攻,恐怕这场仗就有的拖了。十万大军,粮草和军饷耗费为数不少,天长日久,百姓不堪其苦,就算打了胜仗,也得不偿失。因此,朕的意思,王将军为人审慎,出征西羌有功,召他回来受赏,官升一级,赏银五千两,另选人手前去接替。也不必务求速战,只要半年之内拿下大小榆谷,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一番话说的满朝文武心悦诚服。 
曾祖父点着头:“陛下所言极是。带兵作战,没有必胜的道理,因此主将在外最忌好大喜功急切冒进,王皓阳用兵谨慎,理当褒奖。而两军僵持不下,又不利军心,所以也要求进取。说到另选人手,大平元年护国大将军谢标与御史李佑一起征讨北夷,李御史于行军打仗颇有心得,屡立战功,谢将军曾在先帝面前说过李御史有儒将之风,臣以为派李御史前去必能全胜而归。” 
“陛下。”李裕走出队列,视线轻轻从我身上滑过,末了还一笑。像有一只黑猫在心上慢慢磨爪子,大有不祥的预感。 
李裕说:“文臣带兵又隔了一层,将在外,号令军心,多有不便之处。臣推荐一人——忠奋侯谢标之子,谢长留。” 
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谢长留》 二 
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我登时在心底狂叫起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何尝不知道自己生来便是高危险人群?自问平时已经尽量收敛,努力温良恭俭让,居然还是逃不过暗算!出征蛮荒之地,九死一生,可是人干的差事?李大人,亏你还是我曾祖父的门生、我爹的知己,何以如此歹毒?有负故人托孤之意啊!! 
再听他怎么说的——:“臣和谢将军是刎颈之交,谢将军逝世之前,曾要我好生照顾长留。如今看着长留大有谢将军当年的风采,臣也十分欣慰……”说到这里还感慨似的顿了半天,这才接着说:“长留精于骑射,熟读兵书,而且三军之中谢将军余威犹在,若是能让长留当主将,一定军心大振。再说,长留如今虽然袭着世袭爵位,但毕竟还太年轻,正是需要磨砺的时候,多给他一些机会,将来必然成为朝廷可以倚重的人才。” 
我抢上一步,先恭恭敬敬地向他行了礼:“长留多谢李大人厚爱,只是长留年少浅薄,恐怕不能担当大任了。” 
李裕看着我,露出标准的长辈和蔼可亲的笑容:“自古以来,多的是年纪轻轻就创下一番大事的人物。” 
“才疏学浅,怎么敢和先代的英雄志士比较?” 
“长留,你也不用这么谦虚,我还记得去年冬天你和各位老将谈论用兵之道,言语中大有可观之处,谁不称赞你是将门虎子?” 
——老狐狸,还装着不懂! 
“长留也有心报效朝廷,只是,磨砺的机会很多,而这次关系重大,长留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坏了朝廷的大事。” 
他叹了口气,脸上明明白白写着“恨铁不成钢”几个字。谁在乎?我正洋洋得意,他已经转向重华:“既然如此,陛下,请让长留担任副将随军出征。” 
话说到这一步,他是铁了心要送我去打仗了!我慌忙用求救的眼神看向曾祖父。曾祖父扭过头,故意避开我的视线。哼,原来是串通好了的! 
我再看向重华——敢让我去的话就试试啊! 
所有人都屏着呼吸,看着龙椅上的人。那个人却只看着我,眼神有些纠葛。好半天,他缓缓开口:“这次,就让都尉黄涛去吧。” 
就知道他一定不舍得让我去! 
我松了一口气,曾祖父叹了一口气,李御史一口气几乎没背过去。 
散了朝,两位长辈在大殿外叫住我。李裕铁青着脸,问:“长留,你到底怎么想的?大好的机会,居然拱手让给了别人?你知不知道,我和司空大人好不容易才想出这个办法,一心要让你把握时机建功立业,你倒好!” 
“你这个孩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你看看朝上,多少人跃跃欲试?多少人想毛遂自荐?我和你李伯父拚了老脸帮你搭桥,要替你谋个前程,你却……唉……”曾祖父也沉着声音。 
我说:“我也不要什么前程,现下袭着忠奋侯,那就不错了。” 
曾祖父不知为什么,露出混杂了怜惜和无奈的神情:“长留,你记得赵太后和长安君么?你记得汉武帝和陈娇么?” 
我只是木然,我不是长安君,他也不是刘彻。我是长留,只要有重华,就有长留。 
一进嵌春殿,就毫无预警地落进一个温热的怀抱,我微微侧过头,熟悉的味道带着佛手的淡淡香气,漫漫袭卷而上,像从脚底升起的晨雾,间中还夹带着湖风,一点一点裹住我,纠缠着我…… 
总是这个味道,常常刹那间就让人忘记了一切,。 
忘了此生是谁,此身又在何处…… 
“挨骂了?” 
“你又知道?” 
“刚刚两位老人家在朝上一唱一和,傻子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一时怒火中烧,回头正视他:“你刚才为什么不帮我说话?害我差点就被弄到大小榆谷去打仗!你希望我做‘无定河边骨’?还是‘春闺梦里人’?” 
他依旧温煦地笑:“司空和御史也都是为了你好,希望你能像你爹那样做个功在社稷光耀门楣的好儿郎。你曾祖父从来不偏私的,这次也不惜和李御史一起演戏,一心要帮你争这个大功劳,你倒是一再驳他的面子,不是让老人家伤心么?” 
我更加生气:“我要那功劳有什么用?你只管别人,就不管我怎么想了么?” 
“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你知不知道,我要是去了,有可能回不来?” 
他有些无奈,我瞟他一眼,又再冷哼一声:“我知道了,上个月林尚书他们不是才上了折子请立皇后么?我死了才好呢,那就没人碍手碍脚了!唔,柳家的女儿,阳城公的孙女,宫里的彩妃、徐妃、梁贵人,哪一个不是国色天香温柔恭顺?哪一个不比我强?……” 
“长留!”他怒喝一声,大步走过来,脸上的神色是我没有见过的严厉。我不甘示弱,抬起头,一脸倔强的迎着他的视线。 
他紧紧抿着唇,手攥成拳,肩膀微微起伏着,半晌,他深深吸了口气,闭上眼睛。 
再睁开的时候,重华伸手摸上我的脸,拇指轻轻抚着我的眉头:“长留,不要说这种话了,好吗?我不喜欢你说这样的话……” 
“答应我,不要再说这种话了,好吗?不要再说了……”重华把头埋在我肩上,反反复复地说着。略一低头,正巧看见他微蹙的眉尖。 
有点心痛。《谢长留》 三, 
有点心痛。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想伤害他。 
居然一语成谶。接连几道折子送上来,都是请立皇后,忠心耿耿的老臣们一个个涕泪满襟,忧虑之情溢于言表,到后来,措词慢慢严厉起来。我在御花园的水阁里找到重华,他锁紧眉,站在栏杆边上,不知道在想什么。奏章扔了一地。我大步走过去,一一捡起来放回桌上。 
他叹口气,走过来把我拉起来:“你不用管,他们都糊涂了……立后是我自己的事,用不着别人操心。” 
我甩开他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