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现代历史复习资料(上、下)人教版-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籧.制定可行政策,在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强调按市场规律运转,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d.联邦德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②表现:a.50年代,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期;b.60年代初,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3)欧洲共同体: ①成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③影响:随着力量的增长,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并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这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并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3、日本
(1)经济发展原因:①战后,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的扶植和偏袒。  ③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  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⑥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军大批订货,刺激厂日本经济的发展。
(2)表现:①l955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②60年代以来,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80年代以后,经济稳步增长。
   ①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3)谋求政治大国地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70年代中期以后.军费逐年增加.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

4、矛盾与问题
(1)社会矛盾的缓和: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历史教训,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以缓和社会矛盾,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存在的新问题:①阶级矛盾仍然存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表面相对缓和,但贫富差距在拉大,阶级不满情绪也在增长。矛盾冲突时有发生。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的盛行就是典型。②社会危机加深。种族歧视难以消除.毒品泛滥、邪教横行,社会暴力愈演愈烈。
③极右势力沉渣泛起。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余孽难除。德国纳粹在80年代以后再度活跃。日本不断有人为侵略战争开脱.企图重温军国主义旧梦。
第三节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战后初期的苏联
(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①从1946午起.执{亍第四个五年计划.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②1956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1946年的73%,农业总产值接近战前。③国防工业方面.1946年:建成原子反应堆,1949年成功爆炸丁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2)存在的问题:①体制上,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口益暴露。②国家政治生活中,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③思想文化上,在抵制西方思想渗透和反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斗争中,在文艺界和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批判运动。许多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进行批判,给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损害。
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背景和建立:①二战改变了国际形势,使帝国主义力量遭到严重削弱。②在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把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③在苏军的帮助下。建立厂人民民主政权。
(2)政权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
(3)主要人民民主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民主德国。
(4)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①1948—1953年.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东欧建立。②这种体制为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经济曾经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初步改变厂这一地区的落后面貌。③随着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日趋暴露,为日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1)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①1945年10月,蒙古举行全民投票;1946年初,中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②经过十多年的经济建设,到 1958年,蒙古由一个畜牧业国家转变为农业工业国,1959年,完成了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朝鲜半岛的分裂:①日本投降后,苏美以北纬38度线为界进驻朝鲜半岛北部和南部。②1948年8月,南部成立大韩民国;同年9月。北部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
(3)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①1945年8月,越南人民进行了民族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9月.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②不久,法国重新侵入越南.1954年,越南人民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法国被迫签署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越南北方获得解放。
四、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新中国的诞生及世界历史意义: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②其世界历史意义:a.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枷锁,开始逐步走L社会主义道路,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大大改变厂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及其作用:①苏联、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很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厂外交关系并开展了广泛的合作。至此,苏联和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以及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蒙占等12国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②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对巩固社会主义成果,支持民族解放斗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在国际舞台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③到6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间原有的合作遭到破坏。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五、苏联的改革和挫折(1)赫鲁晓大的改革:①背景:a。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苏联政局一度动荡,后来,赫鲁晓夫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地位稳定下来。b。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听取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会后开展了批判斯大林的活动。②改革内容:农业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工业方面采取了一些下放权力,精简管理机构的措施。③结果: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失败。
(2)勃列日涅夫改革:①1964年开始的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是对苏联原有经济体制的某些修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②工业方面,前期取得了某些成效,但仍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③执政期间,军备力量大为增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④后期,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
六、东欧的变革
(1)南斯拉夫:①1948年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处境十分困难。②摆脱了苏联模式,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③自治体制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出现分散主义和自由主义,民族问题也逐渐尖锐起来。
(2)波兰:①1956年发生波兹南事件。②哥穆尔卡改革,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的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③改革未取得明显成效,60年代末出现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
(3)匈牙利:①苏共“二十大”后,人民强烈要求改革,裴多菲俱乐部十分活跃。②国内反共势力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发动武装暴乱,酿成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③仁达尔实行一些新的经济政策。从1968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4)捷克斯洛伐克:①60年代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党内斗争激烈。②1968年,杜布切克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捷共颁布《行动纲领》,捷进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新时期。③8月,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改革中断。
七、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1978年底,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从此,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第四节
美苏争霸

一、美苏争霸格局形成
(1)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提出一套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2)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

二、第一阶段(1)时间: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   (2)特点:既有缓和又有紧张时刻.优势在美国。
(3)缓和方面:a.50年代中期,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签订对奥地利的和约。b.苏联承认联邦德国。c.1959年,赫鲁晓夫第一次访问美国。
(4)紧张局面:a.1961年“柏林墙”的修筑。b.1962年“占巴导弹危机”。
三、第二阶段(1)时间:本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2)特点: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3)苏攻:a.苏联加紧发展军事力量,常年保持巨额军费开支,不仅建成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还使洲际导弹数量多于美国。b,勃列日涅夫在欧洲用“缓和”战略麻痹西方的同时,在亚、非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出兵占领阿富汗。
(4)美守:a.70年代的美国经济增长缓慢,陷于侵越战争泥潭。b。1969年尼克松任总统后,对外战略从进攻转为防御,从越南撤军,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c.军事实力相对下降,同苏联就限制战略核武器等问题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四、第三阶段(1)时间:20世纪80年代前期。   (2)特点:美国强硬态度。
(3)美强硬:a.1981年里根任总统。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b.立足局部战争,排挤苏联势力。c.1983年。提出“战略防御计划”,用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苏联。
五、第四阶段(1)时间:80年代中后期。      (2)特点:苏全面收缩。
(3)苏收缩表现:①80年代中期起。戈尔巴乔夫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②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采取从阿富汗撤军、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等措施。③放弃了70年代的扩张所得,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

☆美苏争霸的重点为什么在欧洲?
   欧洲是美苏争霸的重点地区,欧洲历来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第二次世界大战把欧洲一分为二,西欧经济的崩溃将导致政治的动荡,因此,西欧的稳定和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世界的命运。二战后,苏联的影响进入东欧和中欧。这样.美苏首先在欧洲形成了完全对峙的局面。
   在政治上,谁控制欧洲就意味着谁具备了左右界格局的能力。在经济上,美苏两家的最大经济利益都在欧洲,美国的传统市场、对外投资、对外经济技术和对外文化援助都以欧洲尤其是西欧为主。苏联同在东欧有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在战略上,西欧是美国通向欧、亚、非大陆的门户和推进东欧的桥头堡。东欧则是苏联的屏障和安全带。

   ★第五节
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一、战后初期亚洲、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①二战后初期,印度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②英国推行“分而治之”方针,把印度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③1947年8月。印、巴分别独立,50年代,印、巴都成为共和国。
   (2)以色列建国和巴勒斯坦问题:①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②1948年,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①由于发生阿以冲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国家长期没有建立起来。
   (3)埃及共和国的建立和苏伊士运河的收回:①1952年,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新政府,成立了共和国。②1954年,英军撤走,英国殖民统治结束,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4)阿尔及利亚的独立:①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并组织了反法武装起义,逐步控制大部分地区。②1962年,法国被迫签订《埃维昂协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