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战旗-第5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科长,可把你盼到了。”李明远一边热情的招呼,一边站起来迎了上去。

两人紧紧的握手,盛山亮倒是乐呵呵的反问:“老李,我敢肯定你不是盼我,而是盼电台。”

“都一样,都一样……”李明远压根就没有被心思戳破的尴尬,反而笑呵呵的跟盛山亮询问:“你们怎么会和我的警卫连在一起?”

“遇上了,看到你的警卫连对上700多鬼子,还硬顶着,要不是我,这一百多号人就要报销了。”

李明远爽朗的笑道:“等到战斗结束了我请你喝酒。”

“先不忙这些。”盛山亮苦笑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纵队主力已经将日军第5联队的两个大队围困在青山镇以北15公里处。而整个战场两边是沼泽,日军逃不了。不过由于战场比较大,纵队主力两个旅正在从外围发起进攻,压缩日军的防区。总攻需要在第二天黎明打响。”

盛山亮带来的这份情报,让李明远心中咯噔一下子,一种不好的预感。

……

第一卷泣血年代第三九零章一战定音(上)

更新时间:201271222:28:03本章字数:5132

第一卷泣血年代'第三九零章一战定音(上)

第三九零章一战定音(上)

“你是纵队侦察科长,别说你不知道其中的凶险。我这个团刚刚从阎王殿走回来一遭,在嫩江边上的时候,我还以为230团会全军覆没。没想到,最后侥幸渡过嫩江,但这次……”李明远双眼通红的盯着盛山亮,意思在明白不过,别想用什么觉悟来糊弄我。

“纵队后勤医院中的四百多轻伤的伤病,经过治疗,大部分都可以重返战场。司令员已经将这些康复的伤兵都划给你指挥。战斗结束后,也不会返回原部队。这也是纵队现阶段能够给你的最大补偿。”盛山亮心里是雪亮的,纵队的命令已经下达,无法更改,重要的是要让担任阻击任务指挥的李明远尽量的保存力量,还要为纵队主力争取时间。

每一分,每一秒,对李明远来说都好难!

千钧之压,一下子都压在了他的胸口,完全无法承受的。

从个人来说,李明远自己早就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但230团的800多战士,其中不乏一些加入部队才一两个月,甚至半个月的新兵。

打顺风仗,这些新兵也许能发挥不小的战斗力。

但是一场一面倒的战斗,这些新兵会怎么想?到时候,战场上难道要让他动用战场纪律吗?

绝对不可能。

一旦动用战场纪律,等同于**之中的执法队,新兵的士气必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受到影响的还有老兵的情绪。但要告知部队,他们面临的是一支什么样规模的日军,这话李明远说不出口。

因为,一场仗下来,230团已经不用撤退,等着直接重建吧!

正因为情况危急,李明远才会急了。盛山亮当然能够体会这种焦急背后的心情,指挥官不是无情的战争机器,他们也是人,对于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士,每一个牺牲的战士,在他们心里都会有一个位置,等到心里所有的位置都被占据的满满的,再也不能承受的时候,也会绝望。李明远已经站在绝望的边缘,需要盛山亮的宽解,当然这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能够暂时让李明远躲过这一劫。

盛山亮踌躇了一会儿,接过李明远递过来的香烟,两个人就这么站在山坡上,闷声不响的抽着香烟,周围是热火朝天的战斗场景,230团的两个营投入战场之后,隐隐占据战场主动的日军顿时混乱起来。

战线已在的被压制,一场胜利即将到来。

但是李明远却无法让心情愉悦一些,才几分钟的沉默,李明远的嗓音一下子沙哑了起来:“老盛,现在他们还不知道。”说完,李明远指着远处不断地冲击日军放心的1营进攻梯队。

“等到他们知道,这是一场注定要绝望的战斗,你说该怎么办?”

“这个……”

盛山亮哑口不言,这话根本就无法接。“情况虽然很糟糕,但是纵队也有难处。兵力上王司令也考虑到了你们的难处,但是你也知道,就纵队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在几个小时内解决战斗。届时日军第5联队损失惨重,但只要建制还在,就会疯狂的向纵队进攻,拖住主力,不消灭这股日军,纵队就是想要撤出战场都很困难。”

却迎来李明远一句沉闷的回答:“我的兵都是好兵。”

盛山亮初听,心里总觉得这话怎么那么耳熟呢?细细一想,原来是王炳南的口头禅,在任何部队中,只有没本事的指挥官,却没有不合格的士兵。

往往在一支军阀部队中,士兵军纪懒散,战斗**不强,还整天想着祸害老百姓,可一旦这支部队拥有一个强势、正直,敢于担当的指挥官,战斗力可以在一夜时间就提升起来。

盛山亮也知道,他的命运已经和230团绑在了一起,早就有了一个不太详细的想法,这时候不说,可就没机会了:“我手上有纵队工兵营中抽调的一个连。我已经派出去,在纳河至于德都的土路上埋下地雷。”

“你手上有多少地雷?这顶多让日军延缓一些进攻时间,但是绝对无法拖延到部队安全撤离的时间。”李明远一针见血的说道了盛山亮计划的可延续性。

地雷很重,一个工兵连携带的数量也不会太多,无法阻止日军重兵的挺进。

而且,一个师团的日军,即便出动一半兵力,也是一个旅团,上万的日军。这支部队必定是多路挺进,绝对不会傻呵呵的在公路上排出几里长的行军路线,等着被偷袭。

各支部队在行军中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一旦有突发事件,一路部队受阻,其他的部队不管是援助,还是迂回身后,都是一场需要实力去对抗的。

李明远试问自己的230团还没有这个本事去阻止一个日军旅团的进攻。

这和在嫩江西岸阻击日军的8师团不同,当时的日军是多点进攻,没有主攻方向。因为战场情况不同,嫩江西岸的作战是日军想将陈光指挥的西路兵团步步碾压,最后将几万大军困在嫩江边上。

最后完成一击。

所以第8师团人数虽不少,但战线拉的太长,分成了三四个进攻方向,就是为了层层推进,将9纵好不容易组织的防线压垮,而不是歼灭。所以重在部队的推进速度,而不是战斗结果。

当时230团受到的压力并不大,最多的一次日军进攻,也不过是拥有炮兵配合的两个大队。兵力上虽然日军占据优势,但作战的主动权还是在230团手中。

打还是跑?

总是往消耗最小的战斗来化解,但固守青山镇的命令却不同。230团要沿着青山镇修建防线。日军一个旅团的部队,虽然行军的时候会分几路行军,可日军大部队一旦靠近青山镇就会重新聚集。

这完全是因为德都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

过来青山镇,就是狭长的通道,南北宽二十公里左右,青山镇北是一条长达一千多公里的纳谟尔河,而在其南是从小兴安岭延伸出来的丘陵地带。

拥有重装备的第8师团是绝对不会一头扎进丘陵地带,把自己的装备优势给消耗干净的。所以控制青山镇是日军第8师团进攻的第一步。好在,在情报中,青山镇的控制权一直被第5联队控制着。

直到,盛山亮带部队的偷袭,将第5联队后勤携带的几辆汽车缴获。

半个小时后,马瑞拿着两把佐官刀兴奋的冲到团指挥部。

“团长,战斗已经结束了。”说完,扬起手中的日军指挥刀。在华北战场,想要缴获日军手中的佐官刀可是稀罕货,一般日军中的佐官大部分都随着部队驻扎在县城内。

李明远不在意的看了一眼,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考虑,部队怎么生存下来?面对可能有一个旅团的日军主力部队,如何将拖延到,天色黑下来,这才是李明远此时最关心的问题。

而在华北平原,那些高大的城建围起来的县城大部分都是明朝修建的。

在明朝,华北北部也被称为九边,城墙更是往更高更大里修,历经四百多年,这些古朴的城墙丝毫没有要罢工的迹象。反而,宽大的城砖还是一如既往的坚硬。

想要攻打县城,即便对9纵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发达的交通网络,加上坚固的防御,没有重炮连破城的机会都没有,除非是用计策偷袭,但鬼子的防御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有漏洞可以找的。

所以,能够缴获佐官刀,对于马瑞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兴奋的事。

李明远看了一眼两把军刀,心说:战斗一旦打起来,到了最后时刻,说不定自己也要上战场,忍不住拿起一把日军指挥刀,掂量了一下,分量还挺足的,对盛山亮说:“你也选一把。”

盛山亮明白李明远的意思,说不定自己也要冲到第一线,有一把刀在手等到白刃战的时候,就不会因为手上没有趁手的武器,需要人保护。

马瑞眼神微微有些失望,他也想要一把。

虽然这种日军用磨具造出来的军刀算不得稀罕货,但日本生产的军用钢材还是非常不错的。

关键是一把缴获的佐官刀,以后跟战友吹嘘的时候,多少增加些本钱。

“团长,部队已经在打扫战场,完了后,我们往哪里撤?”马瑞光顾着高兴差点把正事给忘了,好在及时的想起来。

“去青山镇。”

“青山镇?”马瑞一愣神,却又惊喜起来:“团长这么说我们是要去抄第5联队的后路?让我们1营担任主攻吧!”

“可以,你们营走在全团的最前列,务必在三个小时之后抵达青山镇,为全团完好整个防御体系。到时候我来检验。”李明远没好气的说,马瑞这个营长确实很好用,但是喜欢争功,战斗部署还没开始就吆喝着要抢主攻。

“啊!”马瑞傻了,挖战壕?以前打仗,1营那次不是享受现成的,除非是野外伏击战,需要自己动手,一般阻击战都是其他两个营帮着挖。还有一个问题让他也非常奇怪,打阻击战?看来230团这次是要当配角了。

但阻击的部队是那一支?

第8师团吗?

一个团阻击一个师团,想到这里,马瑞浑然打了个哆嗦,后背凉飕飕的。

……

第一卷泣血年代第三九一章一战定音(中)

更新时间:20127177:43:29本章字数:5168

第一卷泣血年代'第三九一章一战定音(中)

第三九一章一战定音(中)

“快,快……后面的跟上。”

马瑞脱离行军队伍,站在队伍的边上,对着1营的战士喊着。

有多久没有感受过这么紧张的气氛了,马瑞只知道命令很急,连团长李明远也在队伍中跑步前进,没有骑马。

这在行军中是非常少见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团长的这匹马也要省下来,给需要的伤员和生病的战士使用。一匹马能起多大的作用?

马瑞猜不透其中的道理,但是他记得3年前,太原会战的时候,部队就是这样一路行军,一路奔跑着赶赴战场,甚至有战士累死在行军的途中,部队首长也没有下达一个休息的命令。

“呼呼……,老马,咋了,跑不动了?”刘林义倒是不是来看热闹,说风凉话。他是来和马瑞商量来的,他隐隐的感觉到了一种威胁,但又说不上来这种威胁来于何处?

直到他在命令中听到一个地名,‘青山镇’。

白山黑水之间的这个做小城,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名气。镇子很小,才不到500户的样子,这还是将周围十几个村子都聚集到一起,才形成的这么一个小镇。

不到两千人的镇子发展不起商业来,连鬼子也知道在这个地方设立货栈是一个愚蠢的地方。要不是日军第5联,这三四千人呼啦一下子赶到了德都,青山镇几乎都要被所有人给遗忘了。

但刘林义从仅有的消息中,发现原来威胁就在青山镇。

要不怎么说,在纵队司令部工作,在眼界上要开阔的多呢?

“跑不动?”马瑞一挑眉道:“怎么,想比比?”马瑞昂起头眼神谨慎的看了一眼刘林义,两人根本就没仇,只不过有隔阂。奇怪的是,刘林义根本就不知道,时间长还以为是两人之间由于学识的差距而自然而然产生的距离。

理由很牵强,但刘林义却无法找到更好的解释。

之后战争岁月,两人的交集也少了起来。一个在作战部队,一个在纵队机关,见面的机会也不多,至少表面上还能维持一个和善的一面。可此时,刘林义决心解开这个疙瘩,追问道:“老马,按理说我们都是一个村子里走出来的兄弟,参军之后又在县大队,不说互相照应的话,但也总不能一见面就虎着脸吧?”

过来一会儿,刘明远继续说:“我想知道我怎么得罪你了?县大队的时候我和你争指挥权吗?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你自己做的事,自己知道?”马瑞干巴巴的说道。

“我?”刘林义心说:不带这样给提示的。他一没有打着抗日的旗号给自己谋私利,二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