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战旗-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4o军军部研究的时候,曾一阳就对当下的形势分析过,日军想通过保留晋绥军的主要战斗力,将其他侧翼部队个个击溃,最后逼迫阎锡山投降。淞沪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已经让整个日本国内大为震惊,抽调不出更多的兵力支援华北战场。那么,日军对收编阎锡山的4o万晋绥军也是战略需要。

可以说,日军只能抉择,华北和淞沪两个战场上,只取得一个战场的成功。

虽然,石原莞尔等参谋部的官员都表示反对的态度,但日军高层,尤其是军部的高层,却是自信满满的认为,只要拿下南京,国的战事就可以结束,到时候,利用整个国的国力,南下则是资源丰富的南亚,北上可以和苏联一较长短。

被自己画的一个大饼给噎傻了的日军高层,不但从华北抽调大量兵力支援淞沪战场,至本来战事不利的华北战场于不顾,而且还命令寺内寿一迅稳定华北战场。

要想稳定华北战场,无法逃避的一个事实就是占领山西。

寺内寿一迫于国内的压力,动了一场注定要悲剧的战役。用两个缺编的师团,进攻有十几万大军的晋东防线。前期的顺利,不过是黄绍竑指挥的部队不多,加上有4师团的增援,才顺利从太行山部进入山西。

这两个师团,一下子就成了**队围猎的对象。

八路军个师,在西北三省的兵源补充下,已经展到了每个师,至少万人的大部队。加上山西当地的兵源,已经顺利突破了十万大军。

武器装备上,也比华北日军估计的好很多。加上装备精良的4o军和东北军精锐o5师,近7万大军,被曾一阳调动,进入晋东防御,整个正太线沿线的**队过了o万。

才两万日军,很快就淹没在**队的人海之。

七里河歼灭战,和昔阳大捷之后,山西的形势已经开始稳定起来。日军占领了北部山西,而晋绥军为主导的二战区占领南部山区,加上吕梁山和太行山区。

曾一阳当时的判断就是,华北日军必然进入一个阶段的守势,这段时间不会过半年,加上央军无力顾及华北,这是4o军展河南,河北和山东的最佳时机。

虽然,陈光等人对曾一阳的判断有所疑惑,但对进入河南并不反对。

河南地处原腹地,北通山西,西进可以进逼潼关,接壤山东,北拒黄河,是一个四战之地。尤其是作为西北的门户,河南的重要性更是不容置疑。

4o军进入河南后,立刻就对周围友军的调查,现47军的物资都没有补充,马上就有断粮的危险。

李家珏四处寻找补给,都被战区的后勤部门以战区司令未到任为由,而拒绝。

将情况上报央,请示后,央通过4o军做出了一个惊天之举。

将47军的后勤补给都由西北负担,从关用火车起运,让4o军前期组织一部分物资赠送给47军。

“军长,你决定吧”罗荣桓也知道情况棘手,47军的情况,很有可能出现哗变,哄抢当地老百姓。

李家珏还能控制住军队,已经实属不易。

两天后清晨,李家珏处在两难之境地,差点在昨天晚上就答应其弟,47军o7师师长的要求,让部队自己筹粮。这几乎和抢没有区别,一旦生,那么川军在抗战道路上,必然会越来越艰难。

李家珏消瘦的脸庞已经笼罩在烟雾,地上一地的烟头,显然是一夜未睡。

“4o军,曾一阳将军到——”

李家珏茫然的抬头看了一眼门口,就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后生,打着绑腿,穿着灰色军装,皮带倒是挺新的,不过连一把配枪都不带,是否有些托大?

李家珏暗暗打量,这就是曾一阳?

第二卷保卫长城第五十三章变相收编

更新时间:201182020:10:10本章字数:5130

第五十三章变相收编

曾一阳放弃了原来喜欢穿的德**官服,北洋时期的将校服大都是依照德军的样式裁剪,比**的大气,比西北的用料考究。

又拉风,穿着又舒服,自然成了曾一阳的选,不过在一干将领显得很突兀。

但是一次意外,让曾一阳再也不敢穿的与众不同了,反而是有多普通,就穿多普通。用彭总的话来说,就是不骚包了,更贴近工农了,这其的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五联队,消灭的鬼子不多,但却是缴获物资最为丰富的一次伏击战。

这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游击战术的正确性,这不是单单的一场军事胜利,而是游击战作为一种新的战术理论,在实战获得最有利的证明,得到了各界的普遍关注。

旅团的后勤被断后,也在平型关显示出了颓势。

5师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才从日军手夺得了如此大的胜利。但付出的代价远远不止如此,战后5师师长林总,骚包了一回,骑着缴获的东洋马,穿上日军的黄色呢子军官大衣、挎着日军佐官刀,配着崭新的王八盒子,兴冲冲的准备去总部开会,报告战斗总结。

路经晋绥军6军陈长捷部阵地的时候,挨了一枪,直接打在胸口,一条命立刻就去了半条,眼看要活不了。

说起来,这也怪不得6军士兵,熟悉二战区的将领都知道,6军是一支新组建的部队。原来的番号是守卫大同的李服膺的部队,在大同损失惨重,有丢失了天镇后,被阎锡山枪毙。

6军也被解散,这个番号就落到了才新编两个月的预备役陈长捷的第军头上,只有一个7师的编制。

而陈长捷的6军都是地方的保安团,守备部队,加上新兵组建的,新兵比例很高。

组建不到两个月,陈长捷就带着这支部队,支援平型关战役的前线,大部分士兵都是第一次打阵地战。

本来就紧张,看到一个穿着鬼子服,骑着东洋马的‘鬼子军官’出现,不约而同的都瞄准了这个突然出现的奇怪‘敌人’。

要说林总的运气,真是背到了家,被几个新兵,直接从马上打下来。

还是胸口挨枪,被赶来的5师警卫班的战士抢救过来,立刻送往八路军的医院,但是肺部受伤,本来就是大手术,加上正式步枪的口径大,子弹创口也大,野战医院根本就没有条件做这样的大手术,很多医生一看,就直摇头。

无奈之下,只好送了西安,央直属医院的医生做了手术算是把命保住了,想要继续治疗,就不得不送更好的医院。最后还是联系了共产国际,送去莫斯科治疗。

曾一阳原本以为林总受伤,一定是在战场上沉着指挥,要么被日军炮弹冲击波*及;要么就是被日军飞机轰炸受伤。他对这段历史也不是太熟悉,毕竟这方面报道也比较少。

听到消息的曾一阳,惊讶了半天,才想起来,自己其实也挺骚包的,穿的军装也是别出心裁的德军军官服,外表看起来像是北洋的将官服,穿长筒靴,黑漆漆的让警卫擦的油光瓦亮,倒是不太喜欢穿披风,因为披风不好打理。这样的装束,只要一出现在了战场上,就如同黑夜里的萤火虫一般明亮。

曾一阳暗自庆幸,自己的运气实在不错,要不然,挨枪子的就是他了。

随着林总的不幸重伤,不但5师的作战部署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党内也召集干部,加强这方面的认识,军官都必须和士兵穿戴一样。

曾一阳这才将自己的军装换成了普通士兵的军装,如此一来,他的警卫轻松了不少。

这也是在李家珏眼,曾一阳有点其貌不扬。

李家珏站起身热情的迎了上去,隔着十来步,就强颜道:“曾将军将领47军,是李某的荣幸,是47军的荣幸。曾将军的大名,李某在出川之前,就如雷贯耳,今日谋得一见,实乃三生有幸。”

“李将军,谬赞了。曾某不过是做了一个军人的本分,在国家危难的时候,站出来。侥幸获得了一些战功,不值得吹嘘。”曾一阳淡然一笑道。

“好一个军人本分,李某受教了……”

曾一阳和李家珏握手之后,错开身,将身后的罗荣桓让了出来,给李家珏介绍道:“这位是4o军的政委,罗荣桓同志。”

“你好,李将军能主动请战,不远万里从四川到前线,实在让人佩服。”

“李某不才,虽有报国之心,但多方钳制,47军一直在黄河沿线徘徊,而手无寸功,是在惭愧之至。而4o军确实是我辈军人的楷模,佩服之至。”李家珏的话确实是真心话,4o军从长城抗战打出来的名声,已经在军界称为传奇,曾一阳也是一个传奇人物。

“李将军谦虚了——”罗荣桓淡淡一笑。

4o军的威名,甚至在日军,也被关注已久,被称为国西北的近卫军。

要不是围歼4o军的难度实在太大,加上曾一阳已经很少用冒险的战术,反而大开大合的战术,让日军明知是个坑,也只能闭着眼睛往下跳。

双方落座之后,李家珏反而有些坐立不安起来,茶叶早就没有了,这时候拿什么招待人家呢?

再说,要是曾一阳留下来吃饭,自己这里就一个南瓜,还是副官特意给自己留的,自己吃也就混个水饱,但要招待人,尤其是友军的高级将领,他不要脸,47军还要脸啊

忽然,李家珏的副官周鼎铭慌慌张张的跑着进屋,在李家珏耳边低语一阵。

愁容满面的李家珏这才有了些笑摸样,起身就要向曾一阳等人道谢,被曾一阳拦住了:“李将军,前两日,我军正好渡河,实在没有时间来拜访在河南的各部,乘此机会,曾一阳特来拜访,正好聊表心意。”

曾一阳随行的还有一个汽车连,运送着部分物资,这些物资虽然只有够47军半个月的粮食。但也能让李家珏缓一缓燃眉之急了。

但就李家珏的人脉,很难在前线筹集到足够的粮草。

47军装备比各地的保安团稍微强一些,但和正规部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即便第三集团军,在装备上也要比47军强上很多。更不用说东北军和晋绥军面前,一露相,就会被那些只看表面的战区长官们忽视。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李家珏心情大好之下,也有心跟曾一阳等人聊起战事。

从一站去在平汉线上的防御重点,到山西的战局的未来走向,李家珏从曾一阳口获得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尤其是日军一些装备配置,和对日军作战需要克服的难题。比方说日军的飞机轰炸,虽然川军也有飞机,但都是一战之后,淘汰的飞机,战斗能力本来就不强,主要的作用还是侦察敌情。

而日军的飞机,战斗机和轰炸机的配置,呈梯队作战,一波接着一波,开战之初,面对日军的空袭,国士兵很多在恐慌,跳出隐蔽物,造成无谓的损伤。加上日军的步兵配置,主要以迫击炮、重机枪、轻机枪构成的火力,反而步兵的步枪却很少使用。

这种战法,在川军是闻所未闻的,尤其是日军的掷弹筒兵,战术灵活,隐蔽性很强。

有不少部队,在对阵日军,还没有交战,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机枪阵地,就被这些掷弹筒给端掉了。

李家珏脸上虽还带着笑容,但心里也是越来越惊,自己的家底,只有自己知道。

士兵,每个人o子弹,这已经是最大的限额了,手榴弹每个人只有两个。

机枪、重机枪不少都是古董货,上了战场,能不能打响都有问题。

李家珏心苦笑,看来他的47军注定要成为敢死队了,能够给日军造成多大的伤亡他不知道,但自己的伤亡已经很清楚。

见李家珏兴趣索然,曾一阳当即就提出47军的补给有西北供应,只要李家珏一个承诺即可。

李家珏诧异道:“什么承诺?”

“坚守抗日统一战线,枪口一致对外。”曾一阳也不相信李家珏能够这么快就答应,但让他不解的是,一听‘枪口一致对外’,李家珏的脸马上就阴了下去,沉声道:“李某是为国而战,枪口自然只对日本人,任何参加抗战的部队,都是47军的友军,何来枪口对兄弟部队之说?”

罗荣桓心里暗惊,李家珏的反应也太大了点,不过其态度来说,还是很诚恳的,连忙解释道:“李将军误会了,从国内的形势来说,还有不少人对日本抱有希望,也有投降倾向。抗战才刚刚开始,但淞沪战场的颓势已经显现,今后抗战的形势将越来越严峻,这需要所有坚持抗战的国人精诚协作,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将抗战进行到底。”

“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李家珏为这个词,还有有些不解。但从字面上来说,却是合乎他的心意。

李家珏叹了口气道:“即便没有军需补充,李某也是带着一个赤子之心,来华北抗日的。”

点了根烟,李家珏接着说:“我接受西北的军需补充,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接受贵军的领导。”

曾一阳等人离开后,47军的军官立刻就炸开了锅,这不是等于整个47军被西北Zg收编了吗?

不过还是有明白人,知道李家珏已经答应了其的协议,即便是口头的,也关系的整个47军的存亡,于是提出了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