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4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吏多是地方长官自己任命的僚属,算作是吏,这些吏以地方长官为唯一听命的对象,以长官利益为行为导向,根本不把朝廷和天下民众放在眼里,这样的制度比后来的垂直任命制更加有害。

这是从秦朝时期蔓延到南北朝的劣政,地方长官可以自辟僚属,实际上是将地方的部分用人权交给了地方主官。地方主官可以在所管辖的区域内选官,由于是自辟,权力大,很容易使地方主官用自己的亲信组成官府体系,当地方割据时,就成为脱离于zhōng yāng的职能机构。

汉代的削藩、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战乱,都是因为地方权力太大。关键是地方有用人权,所用都是自己的人,zhōng yāng是天高皇帝远的虚制,地方则是现用现管的实利,zhōng yāng权威受到威胁。

从文官管理制度的角度讲,秦汉地方可以自辟僚属,选用之官虽然属于zhōng yāng官制系列,但与地方官有更强的依附关系,出现管理的“双轨制”,政行两端,zhōng yāng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

吕布想通了这个问题后,便下定决心,要强化zhōng yāng的人事权,以有效地遏制地方zhèng fǔ的权力。

吕布上表给天子刘辩,强调了收回地方自辟僚属的权力统一官制的重大意义。

吕布在表文里阐述道:“大汉地域辽阔,区域间的差别较大,给大一统的实现带来挑战,但如果不实现大一统,四方割据,各自为政,就会使整个国家陷入杀伐争夺、混乱黑暗的灾难之中。要想保证大一统的政制稳定,就要有一个稳固的zhōng yāng朝廷,最关键之处便是在用人上,要由zhōng yāng朝廷统筹安排,特别是作为执政根基的地方政权,其人事任免要由zhōng yāng朝廷掌握。

zhōng yāng朝廷的权力必须要能有效制约地方势力。地方官是zhōng yāng权力的代表,是政令下达和民情上达的关键环节,必须脱离地方豪强势力,并对其进行制约。

基层乡里组织往往是在血缘和地缘结合的情况下建立的,人们依靠土地为生,很少迁徙,一般比较稳定,却让地方豪强容易坐大。乡间豪族势力如不加控制,往往猖狂地兼并土地、荫庇人口、收养私从,当社会发生动荡时就会由患而生乱,与朝廷利益发生直接的冲突。

所以一定要谨慎选取临民官,既要考虑到对民众进行善治,还要加大对地方豪族势力的控制,可若是任由各级行政长官自行征辟僚属,那些长官就会以笼络地方豪强去征辟豪强子弟为僚属,从而使得地方长官跟地方豪强勾结在一起,形成尾大不掉的地方割据势力,如现在的袁绍、陶谦、公孙度都是如此。

朝廷权威的树立是社会稳定的保证,朝廷必须要掌握人事权,收回地方自辟僚属的权力,统一官制。”

刘辩自然是看不懂,便跟内阁其他辅臣聚在一起商议,卢植重病奄奄一息不能理事,蔡邕、黄琰等内阁大臣身处zhōng yāng朝廷,自然是希望zhōng yāng朝廷权威能够树立起来,便同意了吕布的意见。

刘辩便签发天子圣旨,在颁发了官吏任职回避制度之后,又诏令收回了地方官员自辟僚属的权力。

吕布让内阁签发施行圣旨细则时,强调不再严格划分官与吏,同时把从事、书佐等地方长官拥有的僚属转化为正式官职。

zhōng yāng朝廷收回地方官员自辟僚属的权力,没有野心的地方官员自然是配合的,那些有野心的地方官员则阳奉yīn违,各有各的对策。

那些野心官员的对策都瞒不住吕布安插在地方的情报特工们犀利双眼,吕布也借这次机会好好观察一下,到底那些官员是心怀野心必须要铲除的,等幽州战事完全结束后,就对他们进行雷霆打击。

让吕布觉得诧异的是东郡太守曹cāo、泰山郡太守刘备,他们接到朝廷命令后二话不说就把所有从事解雇,一副满怀期待的样子等着朝廷任命的从事官。

吕布一时之间感到十分迷惑,这两个鬼东西对大汉是真的忠心还是假的忠心啊,若是他们一直那么忠心,自己还真找不到名正言顺除掉他们的机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第606章 精简机构小科考

吕布一言而决,各级县令、郡太守、州刺史的属官都有zhōng yāng统一任命,升迁黜免依凭于zhōng yāng统一考核,很多仅凭裙带关系做从事的家伙都走了,一下子就空出了很多官位,不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寒庶子弟都跃跃yù试,靠原来的茂才、孝廉的举荐已经不能满足官位的需求,于是吕布顺应民意,推出了小型科举考试。

之所以说成小型科举考试,是因为这次的考试只是为了选拔出各级行政长官的从属官吏,比如州刺史的属官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功曹从事、簿曹从事、兵曹从事、郡国从事、文学从事、武猛从事、督邮、主簿、帐下督、门亭长、书佐、计吏等,太守属官功曹掾、五官掾、上计掾、门下掾、文学掾、文学祭酒、督邮、主簿、主记、门下书佐、纲纪、循行等,以及县令的属吏各类掾史祭酒等。

吕布深度觉得地方行政长官们的属官太过繁多,极度不习惯,便效仿后世的制度,让各级设置多个衙门,对应zhōng yāng内阁六部,这样一来,也算是改革了地方官制。

州一级行政长官为州刺史,行政副长官为治中,军事长官为州将军,从属于军务院军政部,人事衙门为吏曹,亦从属于政务院吏部;财政衙门为户曹,亦从属于政务院户部;刑法衙门为刑曹,亦隶属于政务院刑部;文教衙门为礼曹,亦从属于政务院礼部;工商建设衙门为工曹,亦从属于政务院工部;治安jǐng备衙门为兵曹。亦从属于政务院兵部。

各衙门负责人皆以从事为名,如工曹衙门的负责人便是工曹从事,这些衙门一方面隶属于州刺史、州治中的管辖。但同样受内阁政务院各部的管辖,这双重管辖也极大地增强了zhōng yāngzhèng fǔ对地方的控制,

唯一特殊的是兵曹从事。他领部分州兵做地方治安jǐng备,是州将军的副手,最直接的上司便是州将军,并不完全受州刺史的管理。

至于每个衙门里面的书佐、计吏等小吏,根据吕布的指示,已经不能算作吏,都是有品级的官,不过他们多是十品官罢了。

郡一级行政长官为郡太守。行政副长官为郡丞,军事长官为郡尉,郡太守管辖各个衙门同样是吏曹、户曹、刑曹、礼曹、工曹、兵曹,这些衙门一方面隶属于郡太守、郡丞的管辖,但同样受州一级上级衙门的管辖,同样的郡兵曹从事领部分郡兵做地方治安jǐng备,并配合刑曹衙门的行动。是郡尉的副手,最直接的上司是郡尉,并不完全受郡太守的管理。

下面的县、乡的行政衙门跟州、郡一样,都是一个行政长官、一个行政副长官、一个军事长官加上六个衙门,总共是九个衙门。

吕布做完这个行政机构改革后。想起某个时代的行政机构改革。

从国家到地方,行政机构都有二三十个,其实除了国家层面的外交、国防、安全几个部外,交通运输一个口、农林水利一个口、文化教育一个口、商务一个口、能源及国土资源一个口、人社一个口,科技产业一个口,就足够了,整那么多部干嘛?医疗卫生计生都可以归并到人社口,还整什么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不会归入到文化部啊,放到旧社会完全可以跟外交部、教育部一起整合到礼部去,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都可以化入工部,公安部、司法部都可以划归到刑部。下面的省市县,机构更是臃肿,一个小小的县,几十万人,光局就有几十个!

想起那些官僚搞机构jīng简,越jīng简越膨胀,冗员冗官越来越多,发展到后来,二十个纳税人养活一个官,还好吕布现在所处于的东汉末年,官民比例是1比7464,纵然吕布把所有小吏都算成官,官民比例也顶多是2000比1;跟某个时代的20比1,吕布现在所处的旧社会真是好多了。

吕布为了避免出现某个时代悲惨的冗官现象,严格限定了官民比例为一千比一,也以此设定郡、县、乡的行政区域,以前有的乡只有三四千人,根本不足以建立完备的衙门,撤销,并入其他乡里,一个乡里最起码要有两万人,能够把九个衙门立起来,才能算是一个乡,乡下面是亭,至少要够四千人才能算一个亭,而亭里面只有亭长和亭尉两个吃皇粮的官员,不再设其他衙门,算是官府在下面最低的基层单位。亭下面的保、甲都是地方自治,保长、甲长都是地方民众自行选举出来的,不算官员。

乡确立以后,就去确立县,至少五个乡才能立起来一个县,如果一个县的人口不足十万而且在五年内也看不出有达到十万的趋势,就撤掉跟其他县合并起来。

同理,一个郡的人口不足五十万而且在五年内看不出达到五十万的趋势,就撤掉跟其他郡合并。要知道现在可不是三国后期那么人口萧条,那时一个大州有几十万人都算好的了,现在光一个冀州都五百多万。

郡、县的合并当然也要看它的面积,如果实在是地广人稀,但面积已经远远超过其他郡县,就暂不撤。

吕布雷厉风行地搞郡、县、乡撤销合并jīng简,据他估计,未来一年内可以完成这五个大州的所有郡县乡jīng简,估计能jīng简掉七八个郡、三四十个县、一百多个乡,一下子就能jīng简掉三四千个官员。

虽然jīng简了很多郡县乡,剩下来的那些州郡县乡的行政长官们的属官也有留下来的,但这些属官参加了吕布指定的考试,过半都不合格,可见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滥竽充数或裙带关系。

吕布发现各个州、郡、县、乡的官员,现在至少缺员三分之一,现在就任的至少有一半是不合格的。

所以吕布决定推行他蓄谋已久的小型科举考试。

各地的士子不用通过荐举,直接报名考试,先在县城里参加县试,考试合格的继续去郡城参加郡试,郡试考试合格的继续去州城参加州试,州试考试合格的继续到京城参加京试。

京试合格的按照名次优先派往州里做六曹从事,次一点的派往郡里做六曹从事或者留在州里的六曹衙门里面做属官,基本上到这一步,殿试上挑选出来的优秀人才已经用完,便用州试合格但在京试里失败的人才,县、乡的六曹从事及其属官以此类推。

因为这三年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不断发展,造纸场和印刷场的不断扩建,使得纸张印刷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便宜,笔试也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县试、郡试、州试、京试都是笔试,因为是安排到六曹衙门,所以是分成六科考试,分别由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兵部相关人员命题,是专业能力考试,在这个对应的专业能力考试之外,每个考生都要加考一门儒学、一门实事、一门骑shè,儒学是考察道德素养,实事是考察政治素养,骑shè是考察身体素质,每门都是一百分,四门成绩都必须及格且名次靠前者才能进入下一轮的考试,但若有专业成绩特别突出的也可以破格进入下一轮。

六部出四套卷子,从县试、郡试、州试到京试,越来越难,配合着一定的淘汰几率,使得各地缺少的官员在京试、州试就基本补充完毕,至于郡试合格但在州试被淘汰的贤士只能按照名次补入乡里的六曹从事或县六曹从事衙门做属官,而县试合格但在郡试被淘汰的只能按照名次补入乡衙门的属官里面。

笔试合格后,州六曹从事要到内阁六部参加面试,郡六曹从事要到州六曹衙门参加面试,以此类推,都要到上一级衙门参加面试,主要考察身体容貌、言语应对。

笔试成绩占据总成绩百分之六十,面试成绩占据总成绩百分之四十,面试采取严格的回避措施。

作为总考官的蔡邕在给天子刘辩的表文里盛赞了这种科举考试:“由zhōng yāng在选官后统一任命,用科举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选官,继以铨选制度量能授官,再以考核制度评定政绩以供进退黜免,完善了统一的文官管理,既保障了zhōng yāng的权威,又稳定了地方的秩序。

制度化的选官标准,为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理想,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

从历史上看,地方官员的选拔,如果没有具体的、可执行的标准,就会被人为的好恶亲疏所左右,如果人事选拔不能公开进行,就会形成小团体利益,进而使人事权不归于公门,而落入私家之手,必然会导致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人事混乱。科举制度,则以统一的、客观的、制度化的标准,开放了政权,广泛吸收了人才。统一的测试标准为天下所有读书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