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一梦之凤鸣朝阳-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琏见凤姐脸色大变,忙伸手拉住她,道,“这是怎么了,莫不是今儿累得狠了?”

    凤姐微微摇头,道,“我只是想着,战功哪里是那么好得的呢。想咱们老太爷那时都是在死人堆里挣命出来的,二爷自小是锦衣玉食的,真能去吃那些苦么。”

    记得前世这场仗朝廷大败而回,贾琏若是跟着同去,漫说战功,只怕连性命都有关碍,竟要教他打消了这个念头才是。

    怎奈贾琏竟是铁了心的,虽是凤姐谆谆叮嘱了数回,到底不肯歇了这心思,竟是在衙门里挂了号,不日便要出征。

    朝廷大事,凤姐自是不敢和旁人说出此战必败的话来…若是传出去一句半句的,只怕荣国府当下便要粉身碎骨。只得往邢夫人和贾母处婉转劝解,只巴望着这两个长辈能帮着劝贾琏回心转意。

    可惜如今贾母是撒了手不肯管事的,邢夫人又只看贾赦的脸色行事。贾恩侯这几年越发看的开了,听说长子要金戈铁马建功立业,只觉得自己这两个儿子眼瞅着便要文武双全了,立马便应了。

    更教凤姐诧异的是,贾环听闻此事,竟立志说要弃笔从戎,随着贾琏一道去西海沿子。

    因上回秋闱之时体弱无法赴考,贾环许是痛定思痛,便苦苦求了贾政,在外头请了个拳脚师傅回来,每日只在自己院里舞弄些枪棒拳脚,只说要将身子练的强健些。

    贾政见他练武之外并不耽误温书,也就不再管了。王夫人巴不得这个庶子将心思用在念书之外的别处,听说他要习武,自然恨不得再推一把,只将那师傅的月钱又提了一提,反教贾政赞了几声贤良。

    只赵姨娘有些不舍得儿子吃苦,曾劝了几回。怎奈贾环执意如此,也就罢了。且瞧着儿子习武之后委实身子骨强健许多,也就不理会了。

    独探春察觉有异,私下里细细的问了一回。贾环自那回中毒之后,和探春亲近了许多,也知自己这个姐姐是个有成算的,并不瞒她,说道,“我不似琮弟那般聪慧,当年能考个秀才已属侥幸。且太太虎视眈眈,哪能容的我科举晋身。倒不如似先祖当年,便是九死一生,也是一条出路。日后总能照拂你和姨娘。”

    探春也知他说的俱是实情,只是觉得如今四海升平,要寻个机缘只怕也不易。不想天遂人愿,竟出了这么一场战事,倒教贾环这两年的苦心不必白费。

    贾环如今虽说顶着二房的名头,却是跟在贾赦羽翼之下,只拿大伯当至亲的。听闻朝廷征兵点将,立时便和贾赦贾琏吐露了心思。

    探春犹怕不成,便悄悄来寻凤姐说话,趁便提起此事。

    凤姐也知贾环如今脱胎换骨一般与前世大不同,却不想他竟有这般心志,听探春说罢,竟也怔了一怔。

    细思起来,如今许多东西与前世已大不同了。自己竟是太过拘泥于那些旧事,有些想左了。或许此番出征,未必也与旧事相符。贾环如今对二太太恨之入骨,若是真有出头之日,倒是省了自己许多手脚。

    想了半日,方对探春笑道,”这倒是极好的事。俗话说,打虎还靠亲兄弟呢,你二哥哥自然是愿意的。环儿有这般志气,也是你们姨娘有福。也不辜负你这些年对他的关照。“

    探春放下心来,方笑道,”我只是忧心他从未出去历练过,只怕不知深浅有些闪失。只求凤姐姐和二哥哥说一说,多少照应他一些罢。“

    凤姐笑道,”都是自家兄弟,原是分内应当的,妹妹不必多虑。只怕你们姨娘有些舍不得环儿。“

    探春微微点头,道,”姨娘委实有些舍不得的,只是环儿心意已决,且已和父亲说妥当了的,姨娘纵使不肯也无法。“

    探春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那边厢赵姨娘已恨得目疵欲裂,只恨自己不中用,竟教儿子要以身涉险方能博得前程。

    她也曾想着苦求贾政,断了贾环这个念头。怎奈王夫人听闻此事,大赞贾环品性坚毅,肯为家族出力云云,教贾政听得十分喜悦,反倒觉得赵姨娘终究是奴婢出身,不识大体,隐隐生了厌弃之心,一连数日都不肯过来。

    王夫人乍闻贾环要去从军,先是一惊,再想到这个小孽障这两年重武多过重文,立时便生了警惕之心。

    宝玉如今已是废了,若是贾环小小年纪便懂得筹谋前程,留着终究是祸患。只是当年下手太过仓促反教人识破,如不是自己留有后手圆了过去,后果不堪设想。如今倒不如将计就计顺水推舟,叫那小孽障且去从军。

    当日王子腾也是在战场厮杀过的,王夫人常听兄长提起征战之事。须知沙场上刀剑无眼,死个把人再是容易不过。贾环一个小冻猫子,妄想着出去博个前程,只怕事与愿违,倒要自己将性命葬送出去。

    故而王夫人越发大度贤惠,忙着命人给贾环置办了随军的衣裳盘缠,在贾政跟前又谆谆嘱咐了贾环一番,教贾政觉得这个嫡妻当真是慈母心肠,原先因赵姨娘明里暗里诉苦,对嫡妻的那些不满之意也去了大半。

    只赵姨娘拉着贾环哭的泪人一般。贾环也知姨娘待自己才是掏心掏肺,只强忍着不让自己落泪,低声道,”姨娘不必太过忧心,如今我已长大了,自当披荆斩棘博个前程,姨娘只需好生保重,等我回来。“

    这边贾琏也是铁了心的要建功立业,凭凤姐枕边衾里说了几回,也不肯改变初衷,反拉着凤姐的手说道,“你只放心,我如今已大改了,必不会在外头做出有辱你我情谊的事来。”

    凤姐见他想歪了,也无心和他掰扯,只得说道,“既然二爷主意已定,我也不再多言。只一点须和二爷分说明白,如今家里头一切安好,为妻并无别的攀高往上之心。如今二爷定要从军出征,那为妻只盼着二爷平安归来,一家子在一处平安喜乐便好。”

    贾琏不意她竟说出这番话来,一时只觉得心血翻涌,只看着凤姐半日,方沉声道,“你的心我都知道了。前些年都是为夫的不是,教你受了那些委屈。日后我定当好生补偿你。只是我这一走只怕要不少时日,老爷和太太年纪也大了,府里头还都需倚仗你多多劳心。巧姐如今也大了,教她帮着你些。”

    他肯说出这番话来,凤姐也觉得心里熨帖了好些,道,“府里头二爷只管放心,如今太太和我是一心的,必定不会出乱子。便是外头那些买卖,也有泽儿和芸儿替咱们经管着,也都是妥当的。”

    夫妻两个直说了一夜的话,快五更时才各自朦胧睡了。

    且说贾琏贾环兄弟两个随军出京往西海沿子去了之后,凤姐便命平儿搬过来夜里一道安寝,两人夜里无事说些闲话也可解些寂寥。

    过了数日便是宝钗的吉期。因着王子腾一家都不在京里,王家这边的亲眷边只余了王夫人和凤姐。薛姨妈想着总要给宝钗撑些门面,也顾不得和王夫人先前那些龃龉,亲自上门送了请帖。凤姐这边自然也是得了帖子。

    平儿知凤姐是不大悦意去吃这场酒席的,见她捏着帖子蹙眉,便低声笑道,“奶奶若是懒怠瞧那热闹,只托病了也就罢了。”

    上一世宝钗的亲事,原是自己一手促成。不想这一回竟也是自己出了一把力。凤姐思及至此,便道,“罢了,终归是自家亲戚,若是我也站干岸,只怕外人笑话。再者宝姑娘也是在咱们府里住过些时日的,礼单也不好太过简薄,再添两套头面罢。”

    前世种种,不过今世因,今世种种,却为来世果。自己和宝钗的情分,也就止步于此了。从此之后,薛家事再不与自家相干。

    平儿虽不解凤姐为何反倒添些东西,却并不多问,只转身去私库里瞧了一回,拿了两个匣子出来,打开给凤姐瞧了,道,“这一套是赤金点翠的,这一套是累丝嵌红宝的,这上头的红宝石还是原先林大人送给奶奶的,都是顶好的成色东西,便拿这两套添进去吧。奶奶瞧着可好?”

    凤姐瞧了一眼,道,“便是这些罢。等下命小琴添进礼单里头便是。”

    话尤未落,外头小丫头子在门口回话,“奶奶,外头二门上来回,吕家那位奶奶又来了。”

    这说的便是郑氏了。凤姐忙命,“快请进来。”一面和平儿笑道,“到底是她细心些,知道市场来和我说说话。”

    平儿笑道,“外头不知多少奶奶太太也想常来寻奶奶说话,不过是奶奶瞧不上罢了。”

    说话间郑氏已带了两个吕家的小丫头子走了进来,笑道,“我又冒昧叨扰二奶奶了。”

    凤姐忙命小月倒茶来,一面笑道,“方才还和平儿提起,长盼着你老来和我说说话呢,可巧你老就来了。…可去老太太和太太那边了么?”

    郑氏点头笑道,“自然是先去给老太太和太太请安的。方才太太已经吩咐小厨房预备饭,今儿倒要多扰奶奶一会子了。”

    凤姐笑道,“这是哪里话,我正巴不得。便是巧姐和芾儿想来也喜欢的很呢。”一面向小月道,“你也出去预备几个菜,等下都拿过荣禧堂那边一道开饭。”

    小月笑着应了,自去预备。

    这里郑氏和凤姐说了些闲话,便提起薛家来,道,“前儿郦妹妹和我提起,薛家往他们府上也是送了帖子的。只是他们太太推身上不大好,只命人送了些东西,并未应承那日过去。”

    林夫人和薛家本就无甚么往来,虽是都沾了忠顺王妃四个字,可她不过是王妃娘家的表妹,和她夫家那些人素无往来。且不过是个三房的庶子,林如海如今官高爵显,林夫人心里考量的也细致,只推身上不好,两边的宴席便都不去了。

    凤姐道,“姨妈也不过是病笃乱投医了。她只表妹一个嫡女,自然巴望着她能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却不想林家这位继夫人原是个心里有章程的,哪里会那么容易入彀呢。”

    郑氏点头道,“正是这话了。我虽和那位林夫人只远远见了两回,却也看得出那是个极聪明内敛的人,素日里听郦妹妹和扈妹妹说起,林府里头如今筹画的十分整肃,这位林夫人可不是等闲之辈。”

    凤姐道,“原该如此,林府如今也非等闲人家,若没有个妥当的主母,林妹妹又该多劳心了。”

    郑氏笑道,“林姑娘原是极聪敏能干的,不过是素日里不肯卖弄罢了。说起来,郦妹妹倒是和我透了几句闲话,想来林姑娘是要议亲了。”

第159章() 
书接上回。且说凤姐乍听此言,吃了一惊,却也知道郑氏并非信口开河之人,忙道,“嬷嬷说的可是顽笑话?我竟是未曾听说的。“

    平儿站在凤姐身后,也是一脸困惑之色。

    林如海将黛玉看做眼珠一般,早早便放出话来,若是求娶他的宝贝闺女,便须入赘林家,断断不能教闺女嫁入别人家里,只怕受了委屈。只是能和林家议亲的那些人家,又哪里肯将儿子入赘,便是林家小姐长得天仙一般,那些大家子也丢不起那份脸面。

    只凤姐郑氏这些人却是深知林如海不过是瞧着黛玉岁数还小,且并无合眼缘的男家,有意寻个藉口拖延几年罢了。如今乍闻黛玉的亲事有了着落,凤姐自然十分纳罕。

    郑氏笑道,”奶奶是知道我的,哪里敢拿这样事说笑。说起来也是有趣,林家老爷原是中过探花的,谁曾想日后的姑爷竟也是探花郎呢。“

    凤姐心里一动,想起那日贾琏的话来,道,”莫不是今科那位据说生的十分好的探花郎么?“

    郑氏笑道,“奶奶竟也听说过。这位探花郎如今也算的声名远扬了。”

    凤姐亦笑道,“那日簪花游街,可不是我们二爷一竿子人在边上护卫着的么。二爷那日回来着实夸赞了一番探花郎的品貌才学,倒叫我十分好奇。”

    郑氏道,”这位探花郎名叫孔嘉,原是山东人氏。早先也是大家子出身,可惜父母亡故的早了些,身边无人庇护,少年时候据说吃了不少苦头。亏得这位孔公子心志坚毅,凭着一己之力竟也能有今日。“

    依礼,林如海是今科的主考,今科得中的这些才子,自然也都算是他的门生,高中之后拜谢老师,原是分内事。

    只是谁能想到那个温润如玉的探花郎竟十分郑重的对林大人表明心迹,说他有意求娶林家小姐,情愿入赘林家。

    林如海被唬了一跳,旋即想到这厮父母早亡,如今身如飘萍,难保不是贪图林府清贵起了攀附之心。当下心里便有些不快,脸上并不带出来,只是不肯应下此事。

    孰料孔嘉竟似铁了心的一般,隔两日便要上门苦求一番。如海见他也知维护黛玉清誉,并未将此事对外人提起,心里便渐渐松动了些。

    他也暗地里指派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