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池春-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扬的身后跟着几个小太监,手里还抱着从昭德宫带出来的东西,那是要送到国公府去的。。。

    刘铭一眼瞧见了,又不知内情一样,哟了声:“这趟受了委屈,娘娘这是安抚你呢?”

    郑扬把眼一眯,神色一凛,又是那个不可一世的提督太监了。

    他朝着身后摆摆手:“到宫门口去等着吧。”

    三五个小太监知道事儿,这两位祖宗不对付,明眼的都瞧得出来,谁还敢在这里多站?听得多了看得多了,自己脖子上的这颗脑袋还要不要?

    于是三五个人又同刘铭见了礼,见刘铭没有拦着,脚下便极快的往宫门方向而去了。

    郑扬手背在身后,一直没说话,眼风扫着,上上下下的打量刘铭。

    刘铭叫他看的浑身不自在,可是没有退让半步:“怎么着?”

    “我离开京城的这几年,你得意的很啊?”郑扬啧了声,“按理来说,你见了我,就是给我磕个头,我也受得起,是不是?”

    刘铭脸色登时难看极了。

    郑扬是在恶心他,但说的也是实话。

    按资排辈,他跟郑扬还放不到一起去,不过是娘娘高看他,宫里的小子们不敢胡说八道,见了他也就一口一个祖宗的叫着。

    他跟郑扬年纪是差不多,但大太监里头掰着指头数,算完了郑扬,底下也绝对不会是他。

    刘铭吸了吸鼻子:“要不然这个话,下回你同娘娘说,就说我没规矩,见了你,连个头都不磕?”他一面说,一面又嗤笑,“正好近来娘娘要安抚你嘛,毕竟前阵子叫你吃了那么几回闭门羹,这趟进宫,封赏给了你这么多,你要告我一状,娘娘还能不骂我?”

    他提封赏,郑扬眼皮微跳了跳:“你真不知道?”

    这一问没头没脑的,刘铭摸不着头绪:“你说什么呢?”

    不应该啊……

    刘铭现在俨然成了娘娘身边最得脸的第一人,不要说他,连宫里的太监宫女儿都看得出来,不然今儿个他能在昭德宫外,干等那么半天?

    他本来以为,叫他走一趟肃国公府,是刘铭的主意,可眼下再见刘铭,怎么倒像是一概不知?

    他们这些从小在宫里长大的人,不说练的火眼金睛,也差不离,刘铭目下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郑扬心中自有分辨。

    他许久未语,刘铭等的不耐烦:“你到底说什么?”

    郑扬却不同他多做纠缠,一侧身:“你不是要到昭德宫去请安?”他又扬了唇,显然是讥讽,“快去表你的孝心吧。”

    刘铭叫他倒噎住,本想理论几句,可这毕竟还是禁廷中,跟郑扬争执起来,惊动了人,对他没好处。

    他自问是个趋利避害的人,自然不会干傻事。

    翻了白眼瞪郑扬一回,刘铭鼻子里挤出来吭吭哧哧的哼声,绕过了郑扬,径直往昭德宫方向而去,没有再理会郑扬。

    而郑扬盯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下隐有不安。

    看样子,娘娘不是因为先有了刘铭,才要对他动手,而是一早就防着他,不信任他了,才会抬举出一个刘铭来,想叫刘铭分一杯羹,跟他抗衡。

    可是他不懂,这其中的差错,究竟是出在了哪里?

    ……

    肃国公府内外,透着的是一股子悲痛和阴郁,家下人迎着郑扬进府,他满目只见一片素白。

    世子妃是出嫁女,设灵堂这种事情,轮不到肃国公府来办,可国公爷爱女心切,大抵是同武安伯府通过了气儿的,在正堂以东的偏堂里,为世子妃设了衣冠棺,叫世子妃一母同胞的亲弟跪于堂中,为她守着一盏长明灯。

    郑扬见状更是倒吸凉气,只怕今天他得不到什么好脸色了。

    郑阶是在正堂见的他,彼时这国公府正堂中,还坐着一个谢池春。

    郑扬带着小太监进了门,一眼看见谢池春,先愣了下,旋即回了身,同郑阶拱手礼一回,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又叫小太监把徐贵妃的封赏放下去,就打发了他们退出去。

    郑阶看着摆了一地的东西,面无表情,连句谢恩的话都不曾有:“东西放下了,贵妃娘娘的恩典,你也带到了,可以走了?”

    郑扬吞了口口水,怎么着?看这意思,就只是不想看见他,没打算拿他怎么样?

    他正想多问两句,谢池春那里已然起了身,与郑阶行了个官礼:“下官要带的话,也带到了,国公爷的意思,下官也明白了,多谢国公爷深明大义,下官不多做叨扰,这就回去交差了。”

    郑阶面色稍有缓和,恩了声,倒没起身,只是目送谢池春:“谢总旗辛苦走这一趟,也替我谢过卫大人的好意吧。”

    郑扬不是个傻子。

    他二人话里话外都说明了,谢池春会出现在这里,是卫箴吩咐她来的。

    而她刚才分明是有心打断他的后话,不愿他再与郑阶有过多的交谈。

    郑扬略一拧眉,连告辞的话都没有说,跟着谢池春一块儿离开了这堂屋。

    等他二人出了门,走出去越有一箭之地,郑扬才扬声叫谢池春:“小旗方才,是什么意思?”

    谢池春脚下一顿,回身看他:“人说郑公揣摩人心的本事,几乎无人能及,难道今日却看不出来,国公爷无意为难你吗?既然国公爷无意与你作难,下了逐客令,郑公自在离去就是了,又为什么要在屋里,与国公爷逞口舌之争?”

    “你今天过来,跟郑国公说了什么?”郑扬愁眉不展,“本公来的路上一直在想,今日少不了挨奚落,难听话是一定有,且本公还没法子还口。小旗是替卫箴来走的这一趟吗?还是这其中,跟本公有关系?”

    谢池春翻白眼,心说你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我来国公府,跟你有什么关系。

    只是她到底按捺住,收回目光:“我来是大人吩咐的,先前国公府派人去了北镇抚司,想把宁玉的卖身契要回去,但是案子已结,陛下也有了发落的旨意,我们大人希望国公爷不要意气用事,害人害己,才吩咐我来一趟,同国公爷分析厉害罢了。”

    郑扬哦了两嗓子:“那你又是如何得知,国公爷无意与我作难的?”

第五十八章:目的() 
第五十八章:目的

    谢池春走在他稍稍靠前些的方向,翻了个白眼,横竖郑扬也看不到。

    她没吱声,是以郑扬便又催问了一回。

    仍旧是方才的问题,只是语调更急促了些。

    谢池春想来,郑扬未必就猜不到的,然则这位位高权重的大太监,时至今日,竟也有了这样不安的时候吗?

    她心下微沉。

    其实对郑扬说不上多厌恶,她同刘铭和郑扬各自接触下来,虽说郑扬在卫箴的事情上,对她诸多试探,就像是寻到了新奇的玩物,可郑扬给她的感觉,和刘铭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至于哪里不同,她也不大说的上来,或许是……

    谢池春吸了吸鼻子,手臂略微抬了一回,在鼻尖上摸了一把:“下人到国公爷面前回话的时候,国公爷沉吟了须臾,后来他问我,觉得你是不是个冒进的人。”

    郑扬哦了声:“郑国公觉得本公不会登门的。”

    “是。”她终于回了头,一眼扫过郑扬,“案子是结了,但国公爷不知内情,也没人敢叫他知道。外人怎么说,那是外头人的事儿,说穿了,国公爷心里怕还记恨着郑公,私以为此事乃是郑公手笔,而今次陛下将所有罪责推到已经死了的徐奉身上去,无非是怕再查下去,对郑公不利,也就是对昭德宫不利。”

    郑扬高高的挑眉:“本公一向都没有看错小旗,也没有赞错小旗。”

    “那郑公还追问下官?”谢池春这才觉得像是上了当。

    事实上,在郑扬面前,她好像总是在上当。

    他三言两语的,她就忘了防备似的。

    她明明刚才就想到了,其实郑扬什么都知道……

    谢池春长叹口气,显得无比懊悔,脚下就快了三分,想同郑扬拉开距离。

    然而郑扬又怎会轻易如她所愿,紧着步子就跟了上去:“所以郑国公在得了通传时,就觉得我是奉了娘娘的命,才会到国公府走这一趟的。那么小旗呢?”

    别的谢池春倒都不想理会,唯独是他最后这一问,叫她一怔:“同下官有何关系?”

    “郑国公既然问小旗,本公是不是个冒进之人,那小旗心中,又是如何想的呢?”

    谢池春心头涌起一股怪异感,目光落在郑扬身上,觉得他说不出的诡异。

    她怎么想,要紧吗?

    要紧的难道不是郑阶看出了他的为难,经此一事后,不会再咬住了他不放吗?

    她没打算回答这个问题,眼看着大门不远,谢池春只一味的冲着郑扬摇了摇头,就要告辞。

    郑扬跟着她,嘴角一直都噙着笑,一直等二人一前一后的迈出了国公府的大门,下了台阶后,他才长臂一伸,拽住了谢池春。

    他力气不算小,谢池春猛然叫外力拉扯,自然走不得。

    她拧眉,显然不悦:“郑公这是何意?”

    “小旗不愿说,不妨本公替你说?”郑扬音调转着往上扬,带着打趣的意味,“郑国公有此一问,证明他心中怀疑本公如今处境尴尬,可是世子妃故去,这笔债,他还是想算在本公头上。人心嘛,都是矛盾又复杂的。而小旗你呢?小旗身在北镇抚司多年,确实难得耿直的一个人,你既知此案内情,必不会让本公蒙这个不白的冤屈,在郑国公面前,大概是替本公说了好话的,只是本公又问到你脸上,你觉得说出来徒增是非,对不对?”。。

    不得不说,揣测人心,再没人比郑扬做得更好。

    也许就像是卫箴从前说过的,他们这些从小在宫里头长大的,能活下来,甚至能够出人头地,总有过人之处,而这个过人的地方,便在于揣摩人心,算计人心了。

    不光是郑扬,怀章、刘铭,甚至于是周吉那样的人……

    她做过的事儿,郑扬没拆穿,大家心照不宣,她不承认,搪塞过去就过去了。

    反正她没打算凭这个在郑扬面前博个好感,也委实没有这个必要。

    但是郑扬现在直白的揭穿了,她还藏着掖着,反倒像是她有别的心思一样。

    于是谢池春咧嘴笑了,看起来倒是个真心实意的笑:“郑公很聪明,也很会猜测人心。不过下官有件事情,一直想不明白。”

    她说着往外抽了把胳膊,反手指了指自己,目不转睛的看着郑扬:“郑公与下官不过几面之缘,又是如何说出,下官是个难得耿直的人这样的话呢?难道郑公这一辈子,就没有看走了眼的时候吗?”

    郑扬的笑声是爽朗的,他笑了好一阵子,直笑的谢池春心里发虚。

    她说错了什么话?还是问了什么傻子一样的问题?郑扬目下这算什么……

    “小旗是女儿家,当年救了陛下和娘娘,就算你不敢贪天之功,可陛下与娘娘感念小旗这份儿功劳——”他把音拖了又拖,从头到脚的打量谢池春,“本公若是小旗,便张口讨得万两黄金,百亩良田,若是再有心眼儿些,皇商的差事上分一杯羹,一辈子吃喝也就不愁了。本公听说过,小旗无父无母,是个孤苦的人,小旗也不要嫌本公说话不好听——”

    他还是拖长音,但是后话不说了。

    谢池春听他提起无父无母,大概也猜到他想说什么,可是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反倒十分坦然的自己接过了这话:“无父无母无所依,想找个好人家实在不容易,我又进了锦衣卫,以后就更难找个好夫家,郑公是想说这个吧?”

    她自己说的云淡风轻的,倒叫郑扬大感意外。

    这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啊……

    他眼中的深思就又多了三分:“小旗若有万贯家财,也就不愁这个了。所以本公说,小旗你啊,是个难得耿直的人。现在回头想一想,小旗当年求着进了锦衣卫,总该有所图才对。话说到这份儿上,本公不遮遮掩掩,小旗也不用再顾左右而言他?”

    他扬声问一句,可没等到谢池春回话呢,就已经又说下去:“小旗当年进锦衣卫,就是为了卫箴吧。”

第五十九章:心下计较() 
第五十九章:心下计较

    谢池春有一瞬间是慌了神的,可她很快平静下来。

    凭什么郑扬可以三番五次的叫她乱了心神,又是凭什么诸多试探的想要拿捏她?

    不过是郑扬这人眼睛毒,只怕早看出来她对卫箴有些别的心思。

    北镇抚司中,似厉霄、乔严他们这几个,虽说不能按五大三粗的来论,但谈及女儿家的小心思,情爱一事,他们几个,可就差的远了去。

    近来卫箴对她态度大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