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娱乐超级奶爸-第4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呢?

    人刘子夏只不过靠着一首歌就当上了裁判,这种差别对待,让蒋一舟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是白费了。

    当然了,刘子夏靠着一首歌当上裁判,也是蒋一舟想当然的想法。

    他觉得,自己好歹也是一个文化人,好歹一个副处级干部,怎么就不如一个只能靠卖唱、卖才艺为生的戏子呢?

    就因为一直抱着这样的想法,所以他怎么看刘子夏怎么不顺眼,刚才听到他们两人的谈话,那句话也是脱口而出。

    现在刘子夏这么怼他,他当然不乐意了。

    不过蒋一舟也就只能自己生生闷气了,因为比赛已经开始了。

    只听坐在舞台正对面的主考官,郭强说道:“好,接下来,咱们的比赛正式开始。”

    “那么现在呢,我们可以看到,复赛第一场的比赛呢,即将开始。”主持人董晴,介绍道:“让我们一起来期待选手们的表现。”

第五百六十章 作死的蒋一舟() 
“请第一位选手到答题台前听题!”郭强开口邀请第一位选手上台。

    “这位小女孩,是来自疆省奎屯第二中学的,名字叫王雅琪!”

    董晴在一旁介绍起了这位小姑娘,她说道:“王雅琪小同学,在奎屯初试的时候,取得的是中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很期待她这一次的表现。”

    “准备好了吗?”郭强和蔼地问道。

    王雅琪凑近麦克风,回道:“准备好了。”

    “好,请听题!”郭强点点头,说道:“光绪,对这个词的解释是这样的,清德宗,爱新觉罗……”

    随着郭强的叙述,董晴点开了主持台的电脑程序,说道:

    “光绪皇帝,华夏字当中,有好多是同音不同义的,还要简单听一下,这个光绪,它指的是哪一个光绪,是皇帝,还是年号……”

    “应该是年号吧?”裁判长王一心和董卿互动了起来,他说道:“如果是讲皇帝的话,要讲到德宗,或者说光绪帝,这才指地是他这个人,现在说的光绪呢,应该是年号!”

    两个人在互动的时候,王雅琪已经开始在答题台上写字了。

    四四方方的四个田字格,王雅琪只写上了‘光绪’两个字,然后就点了提交键。

    “这个,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简单一些了!”董晴说道。

    刘子夏他们三个裁判看了一下答案,立马按了正确键。

    他们面前的裁判台亮起了绿灯,表示正确。

    叮咚!

    王一心这位裁判长,做了最后的判断。

    “恭喜,书写正确!”郭强很鼓励地说道。

    “我听说,这个王雅琪对文学和历史,还是很感兴趣的。”蒋一舟这个时候摆着自己学者的架子,说道:“这应该是她最擅长的部分。”

    郦博还记得刚刚蒋一舟怼刘子夏的话,就说道:“我听说蒋先生是金陵文字博物馆的副馆长,那应该对光绪很熟悉吧?不如就请蒋副馆长为我们讲讲光绪皇帝,还有光绪的字吧?”

    嘿,刘子夏就想给郦博这个神助攻点个赞,他刚要怼蒋一舟,没想到让郦博给抢了先!

    而且郦博比较狠,特意把‘副’字说得贴别重,傻子才听不出来两人之间的那种味。

    因为刚刚郦博说的话,并不是小声说的,所以传遍了整个演播大厅。

    甭管是舞台上的四支参赛队伍,还是大厅里的观众们,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见一舟,同时那些摄像机的镜头也转移到了他身上。

    蒋一舟没想到郦博会给他挖个坑,咬牙看了郦博一眼,他说道:“光绪帝名叫爱新觉罗·载湉,出生于同治十年,也就是(1871年)6月28日,于光绪三十四年……”

    蒋一舟先是把百渡百科上,有关于光绪的介绍笼统地说了一遍,然后就开始介绍光绪的书法。

    只不过在光绪的书法方面,蒋一舟说起来有些磕磕绊绊,并不是那么太清晰,甚至还有停顿好一会的时候。

    没办法,打从蒋一舟开始踏入行政行列,就把自己的专业给丢了个七七八八,要不是早就听说《中华汉字听写大会》在筹备,他很是恶补了一下知识,恐怕他连光绪的来历都介绍不清楚。

    观众们可不知道这一点,再加上真正懂书法的人,又不会在意蒋一舟说了什么,他们只不过是单纯地想要了解一下而已。

    可郦博不一样啊,听着蒋一舟在那瞎扯淡,他早就看出来了:

    这货根本就是个草包,兴许肚子里是有点东西,但也就那么点而已。

    趁着蒋一舟在介绍光绪书法的时候,郭强这边开始了第二题:“请第二位选手,到答题台前听题。”

    这次出场的,是来自豫师大附属中学的学生,名字叫做张陶然。

    郭强直接开始念题了:“甲胄,对这个词的解释啊,是这样的!盔甲……”

    刚说到这里的时候,张陶然就开始下笔了。

    “看来他对这两个字很有信心!”

    王一心看着大屏幕上,张陶然很快下笔的模样,说道:“哎,他是先写的第二个字,这个字很有把握,但是第一个字,已经反复改了好多次了。”

    蒋一舟终于等到了报仇的机会,就说道:“郦先生,你是我们华夏汉语言文化的权威,不知道对这个‘胄’字有什么理解?”

    刘子夏看了蒋一舟一眼,心说这货还真是睚眦必报啊!

    郦博只是淡淡地看了看蒋一舟,就说道:“这个胄字,从由从月,头盔。起引申义,是指受到保护的帝王或贵族的子孙,不过……”

    比起蒋一舟这个最新仕途,已经把自己的专业忘了个差不多的半吊子,郦博可是要比他强百倍,对‘胄’的理解是信口说来。

    蒋一舟针对郦博的这个坑没挖成,就把目标转向了刘子夏,只听他说道:

    “刘先生,你是国内知名的作家,能不能以甲胄为题,创作一首古体诗啊?我们大家可都是很期待的。”

    刘子夏本来不想搭理他的,不过想到这里是直播现场,就没有diss他,而是说道:“我创作一首诗没问题,不过蒋副馆长,你是古文字的专家,那应该是很擅长我们华夏的古体字吧?”

    蒋一舟脸上出现了一丝得色,点头道:“刘先生过誉了,我只不过是单纯地喜好小篆而已。”

    刘子夏淡淡的说道:“哦,既然蒋副馆长喜欢小篆,那不如咱们合作一把!我以‘甲胄’为题创作一首古体诗,你用小篆写出来,就算是今天大赛的一个调剂品了,你看怎么样?”

    这个老家伙,还真是吃饱了撑地没事干,老盯着他做什么啊?

    好,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要是一会写不出的话,可别怪我!

    “对啊!”郦博也跟着说道:“早就听说蒋副馆长写了一手好书法,今天也让我们品鉴品鉴,也让全国的观众朋友们,看看咱们华夏的汉字之美!”

    谁说搞文学研究的,就是闷葫芦,就不会说话了?

    郦博这不挺会说的吗?

    而且他还直接把这件事给上升到了全国层面上,就算蒋一舟想要拒绝,也要顾及一下影响了。

    再一个,《中华汉字听写大会》每一场节目录完了,可都是要送到文化宣传部的,如果你姓蒋的敢在这个时候作夭,别说升迁当馆长了,能保住这个副馆长的位置,就已经算不错了。

    想通了这一点,蒋一舟哪里还不知道自己又被这俩人给设计了?

    不过现在已经容不得他拒绝了,只能咬牙说道:“好!希望刘先生能够创作出一首能够让我们大家都觉得好的古体诗来!”

    《中华汉字听写大会》这才刚开始,就有这么精彩的序幕?

    甭管是现场的观众们,还是守在视频软件app前头的观众们,全都兴奋了起来,这场直播是真的没白看。

    “真好啊,又能看到我夏的新作品了。”

    “开始的时候我还不乐意来参加,现在我开始庆幸了。”

    “小篆啊,应该就是繁体字吧?用繁体字写一首诗,好期待……”

    现场的观众们小声地议论了起来,对他们来说,刘子夏的出现就是一个意外之喜,没想到现在还能看到刘子夏的现场创作,而且还不是音乐方面的,是文学方面的!

    这要搁在以前,简直想都不敢想啊!

    节目组也暂时把注意力转移向了刘子夏和蒋一舟的方向。

    舞台上的四个代表队,全都充满期待地看向了刘子夏。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刘子夏不论是在艺术造诣、还是在文学成就上,都已经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当然了,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的,还是刘子夏明星的身份!

    大明星哎,而且还是当场创作,真是太特么地激动了!

    ……

    现场,很快有工作人员送上了笔墨纸砚,铺在了裁判台上。

    就冲着看这家伙出丑,郦博站起来让开了一个位置,以方便蒋一舟的书法表演。

    刘子夏见他准备得差不多了,就张口说道:“我做的这首诗,名字叫《战城南》!”

    这几个字倒是简单,蒋一舟直接挥毫泼墨,开始写了起来。

    还别说,也不怪蒋一舟刚才一脸得瑟、自信的模样,这家伙写的毛笔字还真有几分宋体的风骨。

    如果真要说的话,蒋一舟也勉强算得上是一个书法家。

    刘子夏懒得再去看蒋一舟的表情和书法,而是一字一顿,充满感情地诵读道: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刘子夏念的这首诗,来自前世初唐诗人杨炯,诗虽然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但已不同于汉乐府里面的《战城南》那样,写得血流成河、惨不卒读。

    诗中的主人公,在叙述战争时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利的希冀,而且诗的格调雄浑激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

    刘子夏之所以选这首诗,并不仅仅是因为这首诗里面有‘甲胄’这两个字,而是因为这首诗里面充斥着满满的爱国情怀!

    “好!”

    在刘子夏一首诗吟诵完之后,郦博第一个拍手称好。

    之后就是裁判长王一心了。

    只见他站了起来,脸上表情灿烂地说道:“这首五言律诗,给我一种神情激昂的感觉!让我想起了雨村先生在《雨村诗集》里面的一句话,‘浑厚朴茂,尤开国风气’!”

    “王院士说得对!”

    董晴不仅仅人漂亮,更是一位很有文化底蕴的主持人,她笑着说道:“刘先生所作的这首诗,大气磅礴,充满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听地我这么一个女子都是心潮澎湃,恨不得去战场上冲杀一番!”

    “哈哈哈,董女士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郦博哈哈笑了起来,然后就把目标转移向了蒋一舟。

    我们的蒋大副馆长,已经卡壳了!

    洁白的宣纸上,只写了一句‘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然后就没有了,一片空白!

    这下尴尬了!

第五百六十一章 按港岛的规矩办() 
裁判台前,蒋一舟手里拿着毛笔在那不停地皱着眉头,额头上都开始冒冷汗了,看得出来,这家伙确实是在绞尽脑汁地琢磨。

    “哎,蒋馆长不是要用小篆写这首诗吗?”

    “谁知道呢?这才写了一句就卡壳了,是不是有什么字不会写?”

    “应该不至于吧?再怎么说他也是文字博物馆的副馆长,专门研究古文字的,怎么会忘记字怎么写呢……”

    原本,因为刘子夏的一首《战城南》而变得热闹起来的号演播大厅,气氛一下子变得凝滞了起来。

    紧接着,大厅里的观众们开始低声议论了起来。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纷纷登陆了视频app,开始发各种弹幕。

    当然了,基本就是两种声音,一个自然是高度赞扬刘子夏的才华,另外一个就是在嘲讽蒋一舟的自不量力。

    就刚刚几个人的对话,傻子才看不出来他们之间怼起来了,现在刘子夏已经完成了承诺,但是蒋一舟却是卡壳了。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笑话了!

    “我想蒋副馆长肯定是被刘先生创作的这首诗,感动到难以自抑吧?”董晴不愧是央视的主持一姐,立马开始救场了,“蒋副馆长,不如您说说对这首《战城南》的感受吧?”

    蒋一舟正在那尴尬着,听到董晴的话之后,立马说道:“是啊,刘先生这首诗听得我热血澎湃,甚至我都觉得,如果我生在那个时代的话,肯定会穿上盔甲、拿起兵器,来为我的国家而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