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出太过突然,谁会料到树立了强大的敌人,若是有这个前后眼,在赶回来的一路上,总还能打听到的!”于冰微笑道:“我们不会筑城术也不打紧,堆土造墙大家总还会吧!咱们就来个最笨最实在的办法,用笨力气堆成一座土城,只要挡住的人,能有效的实施战略战术,再丑再笨咱们也认了!”

    于冰的话倒是实在,庄稼人时时刻刻与土打交道,哪个能不会砌墙?

    听到笨力气也能派上用场,傻大黑粗的薛信来了精神,他嘿嘿一笑道:“挖土垒墙那还不简单,我十几年前与小哥们和尿泥过家家,就玩这东西了!”说完望向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宋智等也觉甚是可乐,但见张英神情异常严肃,各自强行控制,尽可能不让自己笑出声来。只李毅无所顾忌,他哈哈大笑道:“薛信,难得有你这个早熟青年,既然你有十几年的经验,负责筑城便顺理成章了!需要技术支持,可以来问我。短缺人工材料,则向水寒讨要。就这么说定了,没什么疑问,可以讨论下个议题了!”

    “我?不成的!我没长那个脑袋,好事也会办糟的!”薛信的脸像吃了苦瓜一样,他心中暗骂自己,嘴怎么这样贱!他恨不得打自己顿嘴巴子,方消心头之怨!

    面对人才凋敝的窘境,启用薛信是迟早的事。对薛信进行一番锤炼和雕琢,他才可担当大任。

    “有薛信牵头,筑建进度将无悬念!我们进行下一环节。”对薛信的懊悔抱怨,于冰仿佛没有听见,她自顾言道:“建城需要占用耕地,这是咱们面临的最大困难。首先要乡亲们自愿出让,当然地价可以商谈,不过时间无多,在胡人进兵前,要把城建起来,因而要越快越好!”

第一百零六章 征地建城明争暗斗() 
民以食为天,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在古人的思想里,富足殷实之家,要大量购置田地。而卖房押地,则是家业破败的象征。这个尖锐的问题,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再无人理会一脸苦相的薛信。

    会场上沉默良久,仍是无人出言。这是要冷场啊!张英心中泛起些许忧虑,她将眼睛盯向了王仁:“怀德,你对征地建城持什么看法?”

    作为太平村的首户,王仁家有良田百顷,其中三成在村庄与小河之间,是建城必占的土地。自听到这一策略,王仁心中便是一动:建城是对敌的唯一途径,已是大势所趋,那几百亩良田是保不住了,如何换取些利益呢?他暗暗打起了小算盘。

    王仁还未想出良策,便见张英目光如炬,盯得他浑身上下十分的不爽。而随即王仁成了大家的焦点,众人都心知肚明,只有王仁松了口,才好对其他人言明此事,否则怎好侵占别人的耕地?

    在众目睽睽之下,王仁意识到箭在弦上,而不得不发。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言我王仁仗义疏财,那已是从前。而自从三位师父二入太平村,其声望日隆,而他们兢兢业业,其态势明显要在太平村扎根。如今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了,我又该当如何呢?

    王仁性情使然,让他原地急转弯,那也是难为他了。区区几百亩地,与前途命运相比,可说是无足轻重!舍不了孩子套不住狼!王仁踌躇片刻,他打定了主意,微笑道:“土地无价,情谊更无价,王仁愿献出村西田产,用于建城御敌!”

    “几百亩地,说不要就不要了,这可真是个大手笔!”

    “王大哥为人真是仗义!”

    其话音未落,会场上便响起了一阵唏嘘之声。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王仁的高尚情怀。

    “无价有两种解释,其一为一文不名,其二是价值连城!不知你这是哪层含义?”张英听出来其话中有音,立即追问了一句。

    王仁本意是刀切豆腐两面光,在众人面前说下漂亮话,在暗中点醒师父,这地也是有价的,没想到被张英当众戳穿。

    “几亩薄田而已,如何谈得上价值连城?”王仁干笑了一声:“那自然是前者了!”

    张英微微一笑道:“闻怀德行事磊落,今日果然名副其实!怀德对一村乡亲恩同日月,我便在此谢过了!”

    师父的行事光明磊落,今日怎么风格大变了?见过不要脸的,却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这么耍无赖吗?王仁懊悔不已,他心中暗骂:真是吃人不吐骨头!但表面上仍若无其事,王仁强挤出一丝微笑道:“王仁只是尽些微薄之力,岂敢当此夸赞!”

    “有怀德的以身作则,乡亲必积极响应,若救下几千百姓,你将功不可没!”与张英对视了一眼,于冰微笑着说道:“形势迫在眉睫,咱们需分秒必争,薛信,你这个筑城行家里手,陪我走一趟吧!”

    薛信不知所为何事,但他建城负责人已然确定,什么事都不能放过他,也只好凝着鼻子喏了一声,跟着于冰离开了会场。

    “筑城御敌,也需要扩大军队的规模。为了尽快训练出一支合格的守城兵,王仁,你负责招募新兵,并尽快投入训练!”见于冰的离去,没有引起他人特别的注意,张英嘴角上流露出一丝笑容。

    王仁还在为自己的草率而纠结,忽听叫他的名字,忙稀里糊涂的喏了一声,方才听出是让自己募兵操练。军权是重中之重,只要把军队掌控在自己手中,终会有翻身之日,王仁回过神来后,他强打着精神,领命而去了。

    “李通,你负责物资调配供应,保证工程进度,若出现闪失,将拿你是问!”张英语气毋庸辩驳,但神色却和颜悦色。

    李通答喏了一声,也自行离去。

    “宋智,你组织现有百姓,按照乡、亭、里为单位,有序进入工地,保证筑城质量和进度!”张英的声音逐渐低沉下来。

    管理数千百姓,宋智所肩负的担子,也极为沉重,不过经这一段时间的锻炼,他已大有进境,逐渐走向成熟。宋智点头答喏,召集三老、啬夫、游徼、亭长等安排事务去了。

    众人相继离去,只剩下李恒等人,李毅一笑道:“所谓水涨船高,队伍壮大了,军职才能攀升!你们还等什么,赶快随王仁招兵训练吧!”

    李恒、张盛等已是军中主力,他们听李毅之言,都是满面春风,在欢声笑语中,离开了太平客栈。

    “纯手工作业,劳动效率十分低下,制造些简单机械,倒是可以帮上忙。时间不等人,快一刻就多一分胜机。我去找王衡,跟他研究一下,尽快把机械弄出来!”与王衡合作密切,其能够心领神会,默契配合,李毅对这个合作伙伴十分欣赏。

    张英微微一笑道:“哥哥,去忙你的吧,我关注一下谈判的进程,若是谈得顺利,今天便可以破土动工了!”

    趁着王仁未及反应,带领薛信找到诸位临近村落的乡亲,于冰便开门见山,把利害关系摆到众人面前:筑城可以与敌一战,并能轻松获胜。若是与敌野战,将全军覆没,失去子弟兵的保护,地道直接暴漏在胡人面前,将失去隐身作用。到那时,谁都无法幸免!

    于冰讲了清晰明了,她最后说道:“乡亲们出让土地,便可保全一城人的平安。若是惜土如金,我们将面临绝境!何去何从,大家快给个主意!”

    “各位叔伯兄弟们,你们不用担心,把胡人赶走,拆除了城墙,田地还原封不动的还给所有者!”薛信翻腾着大眼睛,瓮声瓮气道:“王仁大哥已经应承了!”

    王仁的地最多,有他抻头,还有什么好怕的?而且保命最重要,命若是没了,要土地还有什么用?有几人沉不住气,先后在合同书上签了字。

    就在此时,张英笑盈盈的来了,她拿起单子扫了一眼,环视了众人一圈后,便已心中有数,她微笑道:“王仁言分文不取,他这样好爽的精神可以称颂,但不能让这种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寒心,我们将视情况发给一定金额的补偿,其额度将不少于与之相邻土地的产出!”

    甄家所赠钱财虽多,但面对迅速膨胀的人口,以及不断扩大的军队,各种消耗直线上升,三人没有能力即刻付账,只能先把这笔账推迟到下一年,期望纺织厂等手工作坊开始运转,用收入填补这巨大的窟窿。

第一百零七章 水寒灯预警鲜卑敌() 
筑城说着容易,但做起来就难了。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所动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不可胜计。

    不过太平城的修筑是保家卫村,数千人力全出于自愿,而且不用支付工钱,也省去了操办伙食的麻烦。

    集体伙食只搞了几天,因为胡人搬走村中的铁锅,没有带走的也被砸得稀烂,为了让全村人吃上饭,只能用硕果仅存的几口锅,操办集体伙食。

    但只几天时间,各种弊端便涌现出来。民众填饱了肚皮,便产生了不吃白不吃的心里,不但各个塞个沟满壕平,还出现私藏、浪费等卑劣陋习。

    李毅三人虽无此等经历,但父辈却有亲身感受,言传身教令他记忆颇深。见这种作死的行为,竟然提前一千八百年出现,李毅果断叫停了集体伙食,并痛下决心,以后也再不浪费感情。

    土可以就地取材,并顺便沿着外城挖掘一条深壕,增加城墙的守卫能力。木材也可就地取材,龙凤两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石料从石场中采取,只是运输大费周折。

    这一浩大的工程,只有铁锭是唯一需要购买的原材料,将动用为数不多的本金。

    修筑城墙需做精心的准备,严格的步续,所建的城池才能坚固。建造最简单易行的土城墙,也是每覆一层土,进行一次夯实,以保证城墙的质量。如果是州城或是都城,都要在土中掺混一定量的粘合剂,以增加城墙的坚固程度。重要都市的城墙,还要在外面砌上一层城砖。

    鲜卑兵不日入侵,时间非常仓促,只能力求简化,一切从权了。第一次建城,没有实践经验,太平村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建造者增长经验。

    城墙上下横截面积,以及城的高度,都有了大致的轮廓,只要敌军不提前到来,便能达到预期。

    随着用草木灰划出两条墨线,固定了下城墙的长和宽,几千男女轮动铁锹、镐头,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只求多快不计好省,这是李毅所提出的口号,又得到张英的坚决支持,她料定鲜卑人不善于攻城,器械能否制造出来,也是个未知数,因此垒起一道高墙,把骑兵阻挡在城外,在根据事态的发展,采取相应策略。

    众人拾柴火焰高,数千男女老少齐上阵,那城墙眼见的疯涨。在李毅作了交代,从王衡处赶到施工现场,墙体已经达到一人的高度,两丈开外的深沟也有半丈左右。

    靠编筐木篓取土,严重阻碍工程进度,运土机械短时间内又无法配备,发现矛盾要及时解决,李毅盯着往复的人流,蹙眉了下头,喊过一旁的薛信道:“人多拥堵事倍功半,裁撤部分体弱人员交给宋智。”

    薛信有虎狼之威,说话掷地有声,将筑城事务进行的顺风顺水。不过这也离不开于冰的点拨,他知道什么叫杀一儆百,如何与各色人物打交道,并实施逐级负责制,推行了定段承包制,做到各项工作明细化,条理化。

    短时间内,薛信改不掉他的暴脾气,做不到尽善尽美。但有师父的照应,又在危急关头,没有人敢逆风而行,碰他这个霉头。

    宋智带走了多余的人员,趁着大地还未冻结,在“城内”搭建房屋,以供外来人员居住。

    为了抢时间保工期,山场中忙碌着更是热火朝天,大小车辆载着条石,川流不息、往来不绝。木料、石材源源不断的运来,挖地基砌石墙,匠人师傅忙得不可开交,城门洞一寸一尺的爬升,逐渐现出了轮廓。

    铁匠炉的风匣拉得“呱嗒,呱嗒!”震天作响,锤头敲击熟铁的声音震耳欲聋,一条条麻花铁链,在匠人的锤下成形。

    木器场砍、锯、刨、凿,忙得不亦乐乎,除了打造运土器械,还要担负制造城门的重任!

    整个太平山村,无一处不如火如荼、豪情万丈,无一人不汗流浃背、神采飞扬!

    “铁锭没了!”铁匠炉告急!

    “石料断供了!”砌墙的工匠告急!

    “水寒灯!!!”一声惊呼响起,引发了连锁反应,无数人齐声惊呼!

    水寒灯是什么?除了太平村人晓得,恐怕地球上也鲜有人知。但提起孔明灯,却是现代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了。

    孔明灯原本出自孔明之手!孔明是诸葛亮的表字,因其有经天纬地之才,博古通今之略,被荆州士人送一雅号卧龙。

    诸葛亮徐州琅琊阳都人,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隆中,自此一心辅佐刘备,为建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