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李毅的解释,警戒人员收起了彩旗,山谷就此畅通无阻,这也更便于人员的往来。

    还未到达小李庄,便迎头遇到了李二。还是那个样子,仍穿着那件衣服,只是颜色更浅了一些。因而李毅一眼便认了出来,他催马飞赶几步,双腿用力跃至李二身前,一把握住了他的手,上下打量着这位兄弟。

    “大哥,是你!”李毅骑着高头大马,其精神气质大异于前,李二远远的瞥了一眼,虽觉得有些面熟,但他并未多想。直到兄长下马亲热,他才认出是日思夜想的大哥:“可想死小弟了!日夜都盼望哥哥回来,没想到今日终于如愿以偿了。”

    “是啊,哥哥远在他乡,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二弟!”李毅紧紧攥住李二的手:“我临行时,反复叮嘱的事,不知你做得如何?”

    李二愣了一下,他抽出手,擦了擦那双带着泪花的眼,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强挤出一丝笑容道:“大哥每一句话,都是金玉良言,小弟已经牢记于心中。从春种到秋收,兄弟每一步都不敢有半分差错,经过这精心的侍弄,这庄稼果然与别人家大不相同。咱们的庄稼干壮叶茂,长势喜人,自不必细说。穗大粒多,粮食饱满,令所见之人各个叫绝!不少人追问,我是如何侍弄的,小弟便如实告知,估计下一年,将有许多人学到大哥的先进技术,也可以从中获得利益了!”

    下一年!鲜卑人若是盯住太平村不放,来年的庄稼,还种得下去吗?李毅听着兄弟的讲述,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但听到他的预期,便不觉心中黯然。

    沉默片刻后,李毅轻轻拍了拍二弟的肩头道:“你的粮食呢?不能就这么点吧!”他向李二夫妇肩上的袋子努了努嘴。

    李二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收的粮食多了一倍不止,但遭受盘剥也翻了番!南胡刮完北胡抢,已经所剩无几了!”他苦着脸叹了口气,又接着道:“都说北胡要大举犯进,左邻右舍都跑了,我们公母俩也沉不住气,拿了三成粮食,赶往太平村避一避。剩下的都埋起来了,等到风头过去后,在回去挖出来!”

第九十八章 李丰受命推广农技() 
“这么沉,扛了如此远的距离,你们俩也犯不着这么吃苦。哎!若是再等一阵子,大哥就赶到小李庄了。”两袋子粗米,李毅一手一袋,拎起来放到了马背之上。李毅用力一挽,将两个袋子口紧扎在了一起。

    “这怎么使得?”王氏轻声说道。

    “怎么使不得?走吧,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句话,边行边唠家常嗑!”李毅牵着马的缰绳,笑盈盈的望了眼李二的媳妇,又把眼光转动李二的身上:“哥哥这一次回来,要做一件大事。这件事耗时耗工又耗力,不是三、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哥哥想到二弟这个好帮手,需要你全力助我一臂之力。”

    “兄弟孤陋寡闻,无才无能,如何能帮得上忙?恐耽误了哥哥的大计,望大哥另谋他人吧!”李二是个实在人,他说的也都是实在话。

    “二弟,你为人忠诚守信,这便是哥哥看重你的原因。”李毅伸手拉住了李二:“放心,我不会难为你的。种庄稼是你的老本行,新技术你已经尝试过,就冲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哥哥便不会让花落旁家的。”

    “种庄稼?这算什么大事?”李二现出疑惑不解之色。

    “填饱肚皮不是大事?你顶风冒雨,没日没夜的辛劳半年,不就为了这几袋子米吗?”李毅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李二,将他盯得低下了头:“你们夫妇吃饱饭,是你李二家的大事;小李庄的人不挨饿,是全村二十余口的大事;太平村以及附近,千千万万父老乡亲不饿肚子,是我李毅所面临的挑战。事情千头万绪,只靠我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这就需要你这个好兄弟帮把手,分担大哥的一份责任!”

    “好!兄弟能办到的,必会竭尽全力!”李二勇敢的抬起了头,他的语气极为坚定。

    “好兄弟,大哥就拜托你了!”李毅紧紧握住李二的手,他又转头对王氏道:“弟妹也是个明白人,二弟的担子不轻,就需要你当好这个贤内助,里里外外帮把手,不要分散他太多的精力,大哥就代二弟谢谢弟妹了!”

    “大哥,您这是怎么说的!侍候好夫君,是妾身应该应份的事!”王氏迈着小碎步,紧跟在李二的身后,她已是气喘吁吁,热汗直淌了。

    “弟媳有喜了!”李毅此时才发现,王氏的身子明显胖了两圈,在这吃不饱的年月里,穷人能胖那真是见鬼了,因此断定她怀有身孕,忙减慢了行走的速度。

    “山野之人皮拉惯了,家里的是怀了孩子,但什么也不影响,咱们照常走,甭去管她!”看了一眼妻子,李二若无其事的说道。

    “兄弟,你都这么大了,还跟个孩子似的,就是不知道疼惜人!”李毅摇了摇头道:“走路快与慢,能差多少时间,此无关大局,咱们先不去管它!我们慢些走,好与你交代一下,近期要完成的事情。”

    “大哥只管吩咐,小弟定牢记于心。”李二目不转睛的盯着李毅。

    李毅见识过二弟的记忆力,比自己要强出许多,他微微一笑道:“二弟,你到了太平村,要抓住一切机会,宣扬你的成功经验,多一个人知道,你就多一分功劳。”

    “就这些?”见李毅停住不说,李二忍不住追问。

    “目前就这些,你嫌少是吗?我就讲一下,你明年要做的事情。从洛阳回来的路上,我们买了大量的种子,有谷子、高粱、豆子和黍子,这些庄稼在异地长势相当的好,但挪了地方,就不得而知了。只有进行试种,地域性的差异才能显现出来。你要分门别类,将每一个品种,都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一任务繁杂无趣,但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关系到千、万百姓能否吃上饱饭,兄弟,你的担子不轻啊!”李毅拍了拍李二的肩头。

    李毅简单的说了下此次远行的经过,只是隐去了刺杀那一段。听了李毅那神奇的经历,以及和张英、于冰相逢,李二夫妇真是又惊又喜。

    见还距离太平村尚远,李毅索性讲了种子培育的知识。如何育种只是书本上有所介绍,李毅对其很感兴趣,不经意间便记了个大概,没想到如今竟然用上了。并不曾理论联系实际,若是碰到问题,也只能慢慢推敲研究,李毅提前打了个预防针,让二弟思想上有所准备。

    其中涉及了众多现代名词及概念,如胚芽、子叶、无霜期、生长期、发芽试验、雌蕊、雄蕊等等,只要李二有所疑惑,他就立即耐心细致的给予解释。谈笑风生之间,三人不知不觉来到了太平村。

    “果然是立竿见影!”李毅望着那空落落的大街,不禁脱口赞叹。“薛信的能力不错,宋智这个滑头,也算是卖了力,将满满登登的一街人,全部疏散出去了!走,咱们去太平客栈!”

    “大哥,兄弟还要求你个事!”见李毅收住了话匣子,李二犹豫片刻,终于开了口。

    “咱们兄弟有啥客气的,有话尽管说,若是哥哥能办到的,一定帮兄弟的忙!”李毅表面上大包大揽,但内心中却忐忑不安,恐李二抛出难题,让他左右为难。

    “听太平村人讲,薛信、宋智的名字,都是大哥所赐。小弟还没个像样的名字,请大哥费费心,也为小弟赐一雅名。”有自己的雅名几乎是每个人的梦想,只是阶级的差异,哪一个读书人,会正眼去瞧下地锄禾的穷汉子?而李毅却是不同,他没有等级观念,为穷苦人敞开了一扇大门。

    是啊,二弟在人前抛头露面,被人“李二”的呼来唤去,是显得有些不雅,应该为李二起个名字,叫什么好呢?李毅皱着眉头,缓步向前走着,他突然灵机一动,微微一笑道:“有了!李丰怎么样,丰是丰收的丰,昭示着兄弟喜获丰收,事业有成!”

    “好!太好了!”不识字的李丰,没有更多的判断力,但他视大哥为神灵,李毅又讲到了他的心坎里,当然是欣喜若狂,欢呼雀跃了。

第九十九章 鲜卑人二次犯太平() 
“夫君,小声点,旁人瞧着呢!”李丰的得意忘形,引来了路边行人的侧目,王氏的脸上挂不住了,忙出言提醒。

    李丰脸上一红,他搔了搔头,对着李毅憨憨的一笑,却马上转头回了一句:“笑几声怎么了,老娘们家家的,瞎操心个啥!”

    王氏遭丈夫的抢白,低眉垂头默不作声了。

    从夫妻两个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李毅无奈的摇了摇头:“咱们言归正传,二弟以后将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了,只有名还不够,我再为你表个字。”李毅沉思片刻,眼睛又是一亮,微微一笑道:“只有风调雨顺,才能人寿年丰。润便是雨水滋润禾苗之意,就为二弟表字清润!”

    “真是太好了!”这一次李丰虽是喜笑颜开,但他却有所节制,音容笑貌都未过分表露。

    见二弟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崇拜,又含有一分羡慕,李毅微笑道:“如今即将进入冬季,闲着也是闲着,二弟也是有心人,要多用闲暇时间,多读书多认字。”

    认字读书?李丰脑袋都大了,但看到大哥那充满期望的眼神,他鼓足了勇气,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大哥请放心,小弟一定谨记在心!”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谁为二弟启蒙呢?自己吗?还是算了吧!捧起书来就头疼,来到汉朝半年多,没有丝毫进展,若是为人师便要做出表率,自己下不了这个苦功夫,还是不要误人子弟了!

    那让谁带一带李丰呢?张英还是于冰,两个人忙得脚打后脑勺,还是别去惹麻烦了。王仁也不行,他现在正处于思想波动期,尽可能少给他压力。刘平倒是不错,但他整日四处奔波,谁能见到他的影子?

    薛信!李毅突然想到这个忠诚的大汉,他刚刚有些起色,又饱尝此中艰辛,还有富余的时间。让两个忠厚人进行交流,说不定能相互促进也不无可能!

    “大哥,太平客栈!”见大哥还在闷头思索,李丰轻呼了一声。

    “喔!”李毅应了一声,这才回过神来,对着二弟一笑道:“这就是咱们临时的家,走,我让你长一长见识,你看到那样新东西,定然是大开眼界!”

    “是不是火炕!”李丰的眼睛盯着大哥,希望从他神态变化上,判断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

    “兄弟,你真是神了,简直成了哥哥肚子中的蛔虫!”李毅称赞二弟的同时,也感叹传自己的影响力。

    “大哥造出了火炕,这已是家喻户晓,方圆几十里没有不知道的。小李庄离此并不远,全村人早已得知了消息,并学到了搭建的方法,各家各户都建起了火炕,兄弟当然也会不落人之后!秋夜寒气袭来,睡到那火炕之上,甭提有多舒服了!乡亲们无人不称颂大哥功德无量!”李丰侃侃而谈,不停的赞颂着李毅。

    李毅充满了成就感,乐得合不拢嘴,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缝。

    两天过去了,太平村平静如一潭秋水,只有不断涌来的人流,而且随着刘平接到指示,他趁夜点着了一处无人小村,又一处片瓦无存的惨状,呈现在人们面前。流言蜚语随即接踵而至,说得神乎其神,从烧了一个无人村,但鲜卑人灭绝人性,将所到村落屠杀殆尽!

    谣言收到了奇效,增加了人们的恐惧心理,又有太平村铁的事实,没人去核实被屠的村落,也没有时间去刨根问底,畏胡如虎的百姓,都争抢着涌向太平村。

    但刘平出手还是晚了,百姓还在源源不断涌来,天空中已经飘起了一个又一个风筝!

    这是李毅的鬼点子。上一次预警不利,让人不得不重新摆上台面。考虑到斥候在近期内,难于超过鲜卑人,继续闷头训练,便是给敌军送肉。没了侦查骑兵,预警变得更加单一。李毅便来个另辟蹊径,琢磨出风筝预警的土办法。

    这一独创的办法,具备行动灵活,不易暴漏的优点,只是存在受限于风的局促性。

    辽西是个多风的地域,秋天的风更是一刮一整天,这就为风筝预警提供了先决条件。

    “鲜卑人来了!”这一呼喊声,几乎在太平村和龙凤二山同时响起。这一次,村里村外都井然有序,因为太平村有了更充分的准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探知鲜卑军的情报,张英等提审了俘虏,但不出预料,审讯工作进展并不顺利。

    审讯俘虏禁止使用暴利,不打不骂不动刑,鲜卑人焉能开口?尤其是鲜卑军对汉人具有着一边倒的战绩,心理上的优势不言而喻。鲜卑兵心里不屈服,他们一致认为,是一时的疏忽大意,才导致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