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太平村的父老,李毅便想起那贫瘠的土地,在那十年久旱,靠天吃饭的半干旱地区,收集培育耐旱的良种,是确保百姓填饱肚皮的关键。

    培育良种需要多年的努力,但选种却省时省力,只要一路下去,边走边看,遇见长势喜人的作物,便购买以作备用,这不失为一条捷径。

    张英、于冰忙着分门别类,将物品分作三个包裹,以便日后用起来方便。而李毅早转过了身去,他在着手准备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金秋到来,十里飘香。田野山川之间,树林花草丛中,都穿上或黄或紫的彩衣。一阵清风袭来,田野中麦浪翻滚,高粱头谷子穗随风飘摆,李毅一头扎进了农田中,他摆弄着饱满的粮食穗头。

    “又去实现梦想了!”于冰努了努嘴:“钻进庄稼地,就不出来了,看那挪不动步的样子,恐怕要带些种子走了!”

    “毋极土地肥沃,有滋水和虖沱河的哺育,确实是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难怪人精一般的甄老伯,却还是选中这里!”

    见张英、于冰忙完了手上的事,李毅对她俩招了招手,喊道:“快过来,看看这谷子,穗长粒饱码子密,产量一定不会错!”

    两女相视一笑,前后走入田地之中。张英紧走了两步,弯下身子,捏了捏那坚实的谷穗道:“这品种真是不错,比起咱们小时候的谷子地,确实一点不差!”

    李毅点了点头,他笑着道:“这谷子品种是不错,但与塞外存在着经纬度的差异,无霜期不同,气候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别,不知道移种过去,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这倒是一个问题,地域上的差异,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很大,由于交通不便,我们不可能多次往返,只能采取广集多购的办法,每到一地都要购买好的品种,通过试种从中选优了。”张英思索片刻,也没有想出好的办法。

    “这个办法不错!”没想到李毅却极为赞许:“品种齐全,有利于杂交育种,只要把眼前的困难时期撑过去,两种培育出来,乡亲们日后便不会为收成发愁了!”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六十九章 构想未来充分准备() 
“你们都有事可做了,剩下我一个人,要多无聊有多无聊!接下来的日子,可怎么打发啊?”于冰无奈的感叹着。

    是啊!于冰生活在城里,对农作物知之甚少,就是想帮把手,恐怕也是越帮越忙!让她干些什么呢?李毅眼珠一转,他笑着道:“封建社会,男耕女织,我们挑选种子,你可以对织布技术发起攻击啊!”

    改进织布技术!于冰闻言有一种拨云见雾的感觉,自己早早走出校门,便进入了纺织企业,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织布的主要程序了如指掌。但于冰马上疑惑了,她眉头上结了个大疙瘩,苦笑一下道:“组建纺织厂,需要先进的设备,还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可如今一无所有,要我怎么弄?”

    先进设备?李毅亲手尝试过铁器的打制,那小小的工器具。都是一锤锤砸出来的,一个简单的犁铧,都要一天多的时间,这还是为赵能配置了风匣,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指望他做出现代化的纺织机械,简直是天方夜谭!

    虽然所学的是电力专业,也清楚发电的整个流程,但那先进的设备,哪一件不是高精尖技术做为后盾,就算忙得自己白了胡子,掉了牙,一件也制造不出来啊!别的都不讲,结构极为简单的白炽灯,自己制造出来,也不知要多少年,这还要从罗马人那里学到,制造玻璃的技术为前提。

    李毅哈哈一笑道:“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头做起。你的任务就是研究,现有的织布设备,想办法加以改进,哪怕提高一成,也是重大突破!”

    “怎么是一成?太保守了吧!”于冰曾经见过,那蠢笨的木制织布机,还有简陋的纺车,只是她没想过,这东西需要自己改进,便未曾留意,心里并没有成算。不过效率只提高一成,未免太小瞧自己了!

    “一成是少了点,效率倍增当然更好了!”李毅笑着道:“我不是怕你压力太大,目标才定得低了!”

    改进机械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于冰学的那点都还给了老师,她想到此处,不住了摇头叹气,只恨自己当初为什么时时刻刻想着玩。

    李毅看出了她的小心思,笑着道:“纺织技术我一窍不通,半点都帮不上忙,但机械是我的拿手好戏,遇到困难你只管说,李毅定会来者不拒,全部为你摆平的!”

    “吹牛皮!你就不害臊?”于冰微微的撇了下嘴。

    “冰儿说得好,俗话说:牛皮不是吹的,高山不是堆的!没有金刚钻,咱不揽瓷器活!放眼全人类,有谁能出我之右?在天下第一工科男面前,这点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汉代人当然不值一提,于冰、张英当然无法与他相比,而李毅也只有这么点优势,长期的压抑之下,他稍加释放,以舒缓自己愤懑的内心。

    张英了解他的心里,知道李毅的强项得不到发挥,用短板与他人竞争,其压力可想而知。张英神情严肃的道:“哥哥说得不错,在理工方面,我甘拜下风。日后的军民器械,就全靠哥哥了。”

    “那是自然,遇到机械方面的困难,我是当仁不让,责无旁贷!”李毅脸上充满了自信。

    三人各司其职,走走停停,这一日进入了幽州涿郡。李毅想起来,这是刘备的家乡,好像张飞的家也住在涿郡,他边行边道:“赵云找了一段遭,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想起来就满腹的遗憾!现在路过刘备和张飞的家乡,我们再找一找,如何?”

    于冰曾听李毅说过,刘玄德除了爱哭,便是喜欢换东家;张飞虽是一员猛将,但他脾气暴躁,又嗜酒贪杯,贻误战机,不是理想的部下。于冰皱了皱眉头道:“几次三番搭救蔡先生,他都不领情,没有与咱们同路。将刘备、张飞寻到,他们又能如何?”

    招揽蔡邕而不得,是李毅最大的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块伤疤逐渐愈合。没想到于冰哪壶不开提哪壶,又重言旧痛,李毅心中气恼,他气哼哼的道:“不是我们搅闹洛阳,老先生岂能遭奸人陷害?是我们对不起人家,救他出火坑,那是我们应该应分!蔡先生不来辽西,那更是他的本分,你又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

    “你别好心当成驴肝肺!我是怕再走冤枉路,耗时耗力,到头来却是枉费心机!”于冰被无故抢白,立即反唇相讥,语调也高了几分。

    “冰儿说得不无道理,以我们现在的身份,有谁会买咱们的账?初时我也未能参透,蔡先生给咱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哥哥怎么这样快就忘了?”恐怕伤了于冰的心,张英站在了她的一边。

    李毅仔细一想,两女说得不无道理,但他还是不甘心,与名人失之交臂,岂不是天大的遗憾!李毅叹了口气道:“两位爱妻所言不差,我也没什么奢望,只想目睹猛将的尊荣,了却自己小小的心愿罢了!”

    仰慕英雄是人之常情,与其见上一面,是李毅的最低要求,任谁也不好再予以反对,张英踌躇片刻道:“好吧,在不影响赶路的情况下,咱们就拜访拜访张飞和刘备!”

    想到兄弟和徒儿,李毅早已是归心似箭。既然两位英雄不可能归依,耽误时间也无必要,李毅同意了张英的观点。

    三人边行边询问,这一天来到涿郡城。李毅等漫不经心的打听,不想只问了两人,便得知城内有一姓张名安的屠户,其子只有十四岁,但身体十分强壮,最喜爱惹是生非,其窜房上树如履平地,他的父亲为其取名张飞。

    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花柳成荫。没想到这么轻松,便问到了张飞的下落。李毅便迫不及待的问了路径。

    路人告知:张安家住在城中心的闹市区,沿着主街前行,过两个十字路口,在向右侧胡同一拐,便能看到张屠户的肉摊。

    李毅与张英、于冰相视一笑,三人按照那人的指点,一路来到张安的摊位。三人与张安打了招呼,相互见了礼后,于冰笑道:“令公子可叫张飞?他是否在家?”

第七十章 拜访二杰无疾而终() 
张安不由吃了一惊,他暗自想道:那小兔崽子又惹祸上身,祸主找上了门,定是来兴师问罪的。

    看着李毅身高体壮,不是一个好相与,又有张英、于冰两位帮手,不论软硬都十分难缠的主。张安便眼珠一转道:“犬子确是张飞,不过他并不在家,是随贱内远去了娘家!”

    “去了外公家?不知张兄之岳父居于何处?”于冰心中暗想:真是不凑巧!

    “贱内的娘家远在上谷!”张安陪着笑脸道:“不知三位有何要事?不如与在下言说!”

    远在上谷!那要绕很远的路了,张飞才十四岁,又能有什么能耐?于冰想至此处道:“我等并无要事,只是闻贵公子盛名远播,才生了登门拜访之心,既然事有不巧,便改日再来吧!”

    与张安告辞,出了涿郡城,李毅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

    “看!数丈高的大桑树!”于冰指着远处一株大树,拍了拍低着头的李毅。

    大桑树!李毅闻言立即来了精神,他举目远望,果然在前方村头,有一棵大桑树。“刘备家住楼桑村,难不成这就是他的府上?”李毅已是笑逐颜开:“快走!”他打马如飞,片刻间,便来到大树之下。

    “请问这位兄长,刘备可居于此处?”李毅拦住一个农夫。

    “兄台问的可是耳大臂长,生就了一副富贵相的刘备?他确实住在楼桑村,前边那家就是刘家。”农夫用手指着一户低矮的草房。

    “太好了,多谢这位兄长!”李毅满脸的兴奋。

    “只可惜刘备并不在家,听人言,他与同宗刘德然,拜在卢子干的门下,出外求学去了!”见李毅对人客气,农夫便多说了几句:“卢大人本在朝中为官,不想好端端的出了个刺客,他捉拿不利,遭受了连累,才罢官回了家乡。也是刘备命好,得知卢子干回乡,就立即启程求学了。”

    李毅用失落的眼神,送走了农夫,他气狠狠的道:“真是倒霉催的,喝口凉水也塞牙!”

    张英已经跟了上来,她一笑道:“都说好事多磨嘛,刘备是顶天立地的大人物,怎会轻易让你这个凡夫俗子看到呢!”

    “是啊,人家是皇叔,咱们是草芥寒民,看不到也是正常!”于冰也在一旁开导。

    事事不顺,令李毅心灰意冷,他再不提拜访名人志士,三人安安心心赶路。距离太平村渐近,三人雇了十几辆大车,将部分金银换成五铢钱,又买了几车草药,购得几车精铁,余下的车子塞满了麻布或粮食。

    这些都是太平村民急需的,一切财物齐备,跋山涉水,历经艰险,终于到了大汉边界。

    见关卡拦路,没有通神之钱财,就休想顺利过关。这一点张英、于冰都一清二楚。

    但李毅痛恨贪官,若是让他知道,定闹个鸡飞狗跳墙。张英与于冰使了个眼色,两人点了点头,张英又故伎重演,提到了最敏感的话题:“如果王仁、刘平等得知我们重回太平村,他们定笑脸相迎,大摆筵席为咱们接风洗尘!”

    果然提起这几个得意弟子,真的分散了李毅的注意力,他笑着道:“那是自然!王仁最重义气,刘平机灵乖巧,薛信忠诚憨厚,宋智善于变通。这四个徒弟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若不是咱们一路苦练功夫,他们定会超过我这个师父的!”

    “刘平体质差强人意,不是练武的材料,他跟随着三位兄弟瞎掺和,大半是迫不得已。薛信资质不佳,与哥哥倒有七分相像,他也是吃得下苦的汉子,以后功夫错不了。王仁天生的习武之才,若是加以雕琢,将来必成大器。宋智资质也不错,他好学上进,也会有个不错的前景。”张英逐一做了评价,尽可能拖延时间。

    李毅望着太平村的方向,边听边频频点头,见张英讲完,他大笑道:“知徒者莫如师,你这个半路师父,却比我更了解他们。”

    “货物全部验看完毕,车辆可以通行了,咱们快走吧,我早想见识一下两位兄弟,还有四个徒弟!”于冰对张英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已经通融完毕。

    张英立即会意,她笑着望了望天空道:“好,咱们这就上路,说不定能在中午赶到太平村,让几位徒弟破费一顿午饭呢!”

    不单单是这一次擅自行动,被李毅所忽略,张英和于冰已经用类似的方法,数次骗过李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