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张辽、高顺甚为勇猛,各领人马杀入曹军之中,西凉军的虎狼之性,又得以恢复,将曹操这支组建不久的弱旅,冲击得七零八落。

    见败局已定,无力翻转,曹洪大叫道:“主公快走!”便带领亲随保护着曹操向东撤退。

    “孟德兄,别来无恙啊!”吕布一路猛杀猛砍,终于寻到了败逃的曹操,他与曹孟德是老相识,虽是生死冤家,言语上却也客气。

    吕奉先!曹操听到这熟悉的喊叫,心中猛然一颤。吕布之能独步天下,夏侯惇、夏侯渊两员猛将,都不是吕布的敌手,而自己身旁只要曹洪,他的功夫在本家四将中处于最末,岂是战神的敌手。

    曹操的身材与张英仿佛,他又未下苦功练习武艺,此时只能选择逃跑。来而不往非礼也,曹操大喝一声:“奉先兄,曹操要事缠身,改日再与兄台叙旧!”便催动坐骑拼命逃窜。

    曹洪护主心切,他大喝一声:“休伤我主,曹洪在此!”明知不是吕布的敌手,却催马奋勇向前,挥刀斩向吕布。

    吕布躲过大刀,哈哈大笑道:“无名小辈,也敢阻我,真是自不量力!”说话间大戟已经攻出。

    曹洪拼了性命,与吕布苦斗,怎奈技不如人,勉强支撑了数着,便被一画戟扫掉头盔,吓得他亡魂皆冒,催马落荒而走。吕布舍弃曹洪,直奔曹操追了下去。

    曹操正没命的猛跑,却听身后马蹄声响,回头望去只见吕布赤兔越追越近。曹操心中暗叫:“真是天亡曹操!”(。)

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清刚横空救孟德() 
见猎物就在眼前,吕布甚是得意,他大叫道:“孟德兄,你休要惊慌,你我相交至厚,便是到了义父面前,兄弟也会好言相劝,保全兄台性命的!”

    曹操与董卓乃是死敌,不要说吕布满嘴胡说八道,便是他真全力相护,董老贼也难饶自己性命。?ranwe?n??。?曹操也不答话,他拼命的打马逃窜。但曹操骑的是普通战马,怎比吕布赤兔之速?片刻间便被吕布追了个马头衔马尾。

    吕布仍顾及旧日情面,他不想曹操伤在自己的戟下,而生擒曹操功劳更大,他又清楚曹操的武功,在自己面前不值一提。便生了轻视之心,把方天画戟交于左手,他右臂探身前抓。

    曹操武功再弱,也不会束手就擒,他拔出倚天剑,反手斩向吕布的臂膀。见曹操还想负隅顽抗,吕布微微一笑,随着他手臂极速缩伸,轻而易举的让过宝剑,手臂再次抓向曹操的腰间。

    就在吕布摸到曹操腰带的一瞬间,突觉一股恶风扑面而来。有人突施冷箭!吕布不必抬眼,便知此人为谁。这个人便是张英,她曾一箭救下王匡,令吕布记忆尤深。

    以拜祭光武帝之名,巧妙的回绝了曹操,使其无话可说。但曹操追击董卓,乃是自不量力,李毅势力在群雄之中,只有曹操、孙坚、刘备、马腾等为数不多的友善者。不能看着曹操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而坐视不理。

    张英、于冰、李毅火速赶回函谷关,三人带领万名精锐,一路不敢停歇,紧赶慢赶正与曹操遭难。见相距甚远,若曹操被吕布擒获,再想施救便如虎口拔牙一般,张英急中生智,又故伎重演,一箭射向吕布,令其不得不自救。

    吕布心中暗骂,但若不躲闪,自己性命不保,他也只好闪身躲开来箭。但吕布这一停顿,曹操拨马转向,他的战马冲出丈余。

    上次托大放走了孙坚,这一次使曹操逃脱,吕布心中暗自悔恨,他也拨转马头,但身前多了一名大汉。

    此人正是李毅,二人曾经交锋,吕布略胜一筹,却没能获得胜利。这一次狭路相逢,正可以一雪前耻。

    “李毅匹夫,你坏我大事,真真的可恨!”吕布话音未落,方天画戟便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直戳李毅面门。

    “奉先休要动怒,你死心塌地,在一棵树上吊死,岂不是埋没了你这绝世之才?若你回心转意,我仍会厚待兄台!”李毅躲过吕布的画戟,仍不失时机的劝说吕布反正。

    上一次西凉军虽处于劣势,但对比矛盾重重的关东联军,还有利于不败之地的可能。吕布自信能凭一己之力反败为胜,并不正眼去瞧李毅,他那无休无止的劝降,被吕布认为是奇耻大辱。

    但随着董卓集团的节节败退,李毅军则高歌猛进,吕布扭转了固步自封的思想,对李毅等生了佩服之心。但吕布的思想还未发生根本的转变,他绝不会背叛投敌。吕布反唇相讥道:“李清刚,我敬佩你英雄了得,若是能化敌为友,投至我主帐下,天下草寇任我等驱使,岂不是一件快事!”

    没想到吕布也会劝说自己,李毅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己岂能堕落到与衣冠禽兽为伍?李毅知多说无益,便抖大枪刺向吕布。

    二人话不投机,马打盘旋,枪戟并举,爆发了一场酣战。两个人都清楚了对手的套路,明白不可能迅速分出输赢。但二人的心情却迥然不同,吕布知道李毅兵马所向披靡,自己被他绊住,西凉军前景堪忧。

    李毅则有恃无恐,不要说手下将士以逸待劳,收拾手下败兵稳操胜券,更有两夏侯、双曹、李典、乐进带领曹军助战,完胜吕布兵马早无悬念。李毅便气定神闲,拿出看家本领,与吕布缠斗不休。

    见李毅立于不败之地,张英、于冰并未参战,二女在一旁边观战,边寻找吕布招式上的破绽。

    吕布见李毅大军铺天盖地压上,将自己的人马逼退,他哪还有心情分输赢争高下,还是整顿人马,把损失降到最低,也好回兵教令。想罢,吕布虚晃一招,催赤兔马向回败退。

    李毅三人则不依不饶,催动大军一阵掩杀,两万西凉兵折损过半。曹操的兵马也损失惨重,只有半路杀出的建州兵,付出极其微弱的代价,却取得极为丰硕的战果。

    曹操逃过一劫,千恩万谢后,与李毅拱手告别。但曹操精于算计,已经窥探李毅的伎俩,以友军作诱饵,被张英反复利用,而且是屡试不爽,曹操虽得李毅相救,但心中却甚为不快。而曹操只剩下不足五千兵马,也没有资本相助李毅,又因群雄无一不是尔虞我诈,致使其心灰意冷,带领兵马退出战场,一路向东扬长而去了。

    吕布领败军退至黾池,与樊稠的守城兵马会合一处,二将得董卓之命,死守黾池阻止李毅军西进。

    探知黾池屯兵两万,而李毅只有万人,此攻坚战有败无胜,李毅便见好就收,引兵退至新安。招降俘虏扩充兵力,李毅军兵马总数迫近五万。

    李毅军每战必胜,逐渐发展壮大,联军却不思进取,并成四分五裂之态势。首先是孙文台,他兵进洛阳后,纵容将士抢掠,把王侯公卿的府邸洗劫一空,得了大量资财。

    一件意外更令孙坚窃喜,其手下将士,在皇宫废墟中寻宝,得到一件稀世之宝传国玉玺。意想不到的收获,令孙坚惴惴不安,他心情忐忑,恐被他人得知,再不敢多做逗留,也顾不得向曹操逃回人马,立即领兵撤出洛阳,回奔了他的老巢长沙。

    纸里包不住火,孙坚得宝之事不胫而走,令盟主袁绍大为不满,便派出快马,传信荆州牧刘表,令其截击之。

    洛阳沦为一座空城,袁绍便迫不及待的调动河内兵马,过黄河进驻都城。但此时的洛阳已被其余群雄洗劫一空,面对一群肩不能担担,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弱,袁绍空得京畿之地,却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第四百四十二章 众群雄各怀心腹事() 
由于虎牢关被早早攻破,董卓并未将洛阳百姓全部迁走,巩县、偃师、缑氏等几县民众仍在。见洛阳空空荡荡,哪有个帝都的模样?袁绍便下令,将东部几县的百姓,大半迁至京师。

    在袁绍屯兵洛阳之际,曹操兵败而回,匆匆赶往起兵之地陈留。此时的曹操虽然功败垂成,但他终于汉室的美名遍布天下,也算是收获巨丰。

    曹操、孙坚两位有见识的群雄退走,公孙瓒也看出联盟名存实亡,再逗留下去有害无益,便带领人马,与刘、关、张回兵北上了。公孙度见公孙瓒北归,他也与老友徐荣打道回府,得了一个能战胜孙文台的新部下,公孙度也是不虚此行。

    至此孙、刘、曹三雄都撤出了司隶,联军之中再无能征惯战之将。有所作为的只剩下袁氏兄弟。但袁术很快便火烧眉毛,他的老巢南阳。遭到张济兵马的突袭,鲁阳、雉县、西鄂接连易主,使得袁术、张济军力出现倒置,张济初时只有五千人马,而此时兵力急增至三万,而袁术的五万余兵马,却接二连三遭受重创,如今不足三万。

    张济兵至宛城,将南阳治所团团包围,而城内只有袁术的万名兵马。得知宛城岌岌可危,老巢南阳堪堪不保,袁术心急如焚,带着他那一万人马,连夜急行军,风风火火的撤出了司隶。

    大军纷纷开拔,袁绍却暗自得意,他占据都城,便谋划着立一个新皇帝,那么自己还可以号令余下的小喽啰,保证着得来不易的成果。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刘虞被任命为幽州牧后,他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刘虞对待乌桓、鲜卑实行怀柔政策。

    袁绍思来想去,选中了宽厚仁慈,德高望重的刘虞。定下来目标,袁绍便极力拉拢追随者。他一面和刘虞取得联系,一面在洛阳大排筵宴,与群雄山吃海喝,增进弟兄感情。而余下主人刘岱、张邈等诸侯,才能十分平庸,又都安于现状,没有崛起一方的野心。若是再有了拥戴之功,还可以加官进爵,便与袁绍称兄道弟,也是大得其乐。

    除了稳住身边的兄弟,袁绍又拉拢李毅、曹操等人。曹操虽遭受打击,忠于汉室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用:“另立新君必会导致天下大乱。如果袁公定要另立新君,我仍把当今皇帝当做国主。”

    天下乌鸦一般黑,谁当皇帝都是一样,李毅不置可否,他即不赞成也未反对。见李毅沉默不语,深谋远虑的张英,及时给出了令人大吃一惊的观点,她对袁绍的使者道:“当今圣上年幼,且为董卓控制,****权倾朝野,一手遮天。与其政令出于董贼,不如另立明主而代之。刘伯安仁德宽善,由他接替汉室江山,乃百姓之福,万民之幸也!”

    张英当然有她的小九九,首先是刘虞定会断然拒绝,其次是局势越混乱,便对己方就越是有利,再者平民百姓的意见,若能够左右朝堂局势,那当真令人汗颜了。

    闻张英之言,于冰茅塞顿开,她附和道:“若拥立刘幽州为帝,我等绝无异议!”袁绍与己相邻,能用言语搪塞过去,总比树立敌人好得多,因此于冰赞同张英之意。

    见两位妻子都站到袁绍的一边,李毅也点了点头道:“只要皇帝宽厚仁爱,拥立谁我李毅都不会反对!”

    只有赵云大是不以为然,但此乃重大决策,仅凭他一人之力,万难撼动主公的决定。

    就在袁绍拉拢李毅的同时,董卓已经一路奔波,至关中定都长安。他采纳李儒的计策,颁布圣旨授予李毅大将军,进封新安侯。张英、于冰、赵云、华雄、李蒙等也都各有封赏。

    这巨大的诱惑,被李毅断然拒绝,并斩杀了使者,将其余人员全部赶出新安。面对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李毅,董卓真是大伤脑筋。李儒也是黔驴技穷了。

    这一耽搁,已是初平二年春,又到了耕作的时节,李毅又发扬他那光荣传统,在函谷关、新安一带播种育苗,做出与董卓死战到底的决心。李毅军中粮草消耗大半,他的军粮本无法支撑至春节,因支持袁绍,得到自冀州的补给。同时又派李蒙出使南阳,与张济结成友好同盟。

    李蒙与张济私交不错,他分析天下形势,将董卓已是失道寡助,众叛亲离,实力大打折扣。而其自顾不暇,正是张济自立的好时机。

    见张济有心无胆,李蒙又乘热打铁道:“兄台毋须明言,只需与丞相若即若离,由于大患未消,董公岂敢与兄台为难?”

    经李蒙点醒,张济茅塞顿开,他立即同意与李毅友好相处,并暗中支援其粮草用度。

    此时南阳局势已经明朗,未等袁术回兵,张济便攻克了宛城。袁术的兵马战斗力差,军心也丧失殆尽,见张济的西凉军,便望风而逃。袁术势力被彻底清出南阳,随着他与李毅交好,有李毅这个强大外援为后盾,他便在南阳站稳了脚跟。

    在袁术与张济激战南阳的同时,孙坚先后与刘表打了两仗,初次是刘表劫杀孙坚,妄想抢走传国玉玺。但被孙坚的兵马,经过与董卓一战后,已炼成百战精兵,又有程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