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九十七章 赵子龙请命争先锋() 
“我们手握两万铁骑,周边的几个小县,谁敢说半个不字?就是逼着他们筹集粮草,又有谁敢当面拒绝?”于冰得报诸侯杀官催粮,她才有如此一说,不过能够自力更生,李毅军便不会把负担强加给那些苦不堪言的百姓了。

    杀官催粮以孙坚为甚,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他在镇压黄巾军时作战悍猛,常置生死于度外,屡次击败黄巾军。更在与汝颍的黄巾军一战时攻下了宛城,朱儁把孙坚的事迹全部呈报给朝廷,朝廷任命孙坚为别部司马。其后又在平叛边章、韩的在凉州之乱中建立功勋,被朝廷拜为议郎。长沙人区星反叛,又为孙坚所平,其官职升为长沙太守,并被封为乌程侯。

    孙坚手下有四员大将,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接到讨贼檄文;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祖茂字大荣,吴郡富春人。四将跟随孙坚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沙场老将。

    因孙坚西征边章、韩遂之时,见董卓扰乱军纪、傲慢无礼,便建议张温依军纪将其斩首。张温未听取他的意见,反而重用董卓,致使孙、董二人产生罅隙。

    此次孙坚接到讨伐董卓的檄文,他欲擒拿董卓,以泄当年之愤。便招募大军,一路北进。

    长沙距离洛阳甚远,在行军途中,孙坚行事跋扈。孙坚兵到荆州后,他先逼死曽轻慢过自己的荆州刺史王睿;行到南阳时,又杀掉了不肯供粮的太守张咨。

    甄逸等毋极头面人物出动,与新市、九门、真定、下曲阳、汉昌等几县协商,得荒芜田地数十万亩,李毅便将将士化整为零,前往各地屯田。此时正逢春耕季节,而李毅军延续着良好的军屯习惯,这种自力更生,秋收后又能按照收收获的粮食多寡,得到一定的奖励,将士们都积极投入到春耕生产之中。

    这种带有一定的奖励,是李毅所独创,这也是借鉴分田到户,民众的热情被激发,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建州连获丰收。而军屯的兵士干劲较差,同样的土地,距离城池又近,在一群壮汉的侍弄下,收获却明显低于百姓。为了提高军屯收获,李毅也把军田分配到个人手中,并设立了奖赏机制。果然在利益的驱使下,将士们都甩开了膀子大干,秋后进行结算,扣除奖赏屯田兵将的粮米,所得粮食增加了三成,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赵云乃是常山真定人,为了照顾他,李毅把他的将士分至真定。赵云官拜辽西太守,封为乐亭侯,可谓衣锦还乡,真是风光无限!赵家庄的父老乡亲,见赵云出息了,都来给他贺喜,而村中青壮,更是羡慕赵云的威风八面,求他参军入伍。赵云真是应接不暇,邻里乡亲的,他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这十几个热情奔放的小伙子,其中便有他的远房弟弟虎子与铁蛋。

    虎子、铁蛋太俗气,赵云为两个弟弟起了新名,虎子叫赵虎,铁蛋为赵铁。这两个孩子大的十八,小弟赵铁才十六岁。但这也比赵云当年闯素利大营,还要大上一岁。叔叔、婶子将两个弟弟托付给赵云,他感到了深深的压力。

    为了增强赵虎、赵铁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赵云亲自教授他们武功。虽然两位弟弟的天资不如自己,但在赵云耐心的指导下,功夫进步神速,在他人看来,有一日千里的感觉。

    种子都播入地中,接下来也等待十天左右,粮种才能吸收水分,发芽破土而出。

    身为终于大汉的臣子,赵云每日都在为小皇帝刘协,如何遭董贼欺凌而忧心忡忡。这与李毅三人,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李毅是无官一身轻,汉帝遭受董卓摆布,那是他必须经历的劫难,小孩子坐上龙椅,当然要受大人的控制了!他之所以恨董卓入骨,是因为此贼鱼肉百姓,把穷人当畜生一般对待。

    如今刘宏暴毙,李毅所发的誓言已然破解。于冰想利用出兵讨董的机会,弄个一官半职的,也就不虚此行了。

    张英与于冰的想法大体一致,只是她谋划的更深远些,欲借机谋求幽州,为一统天下做好准备。那便需要多歼敌,用战功换得幽州牧。

    “我军来到冀州多日,却在毋极按兵不动,赵云深受皇恩,心中难免惴惴不安,望主公体谅云忠君之心,令云领军进兵洛阳!”赵云终于沉不住气了,他赶往毋极去见李毅。

    “董卓盘踞京师已经近年,他根深蒂固,除了数万西凉精锐,还掌控着十余万京师兵马。子龙只有五千人马,如何与二十万大军抗衡?群雄信誓旦旦,要将董贼置于死地,他必然重兵防守各个要塞,而且我家多以智取胜,从未尝试过攻坚战。不能采取偷袭,又无粮草支撑,子龙如何破敌擒贼?”

    赵云请战另有深意,他希望用自己的热情,引发李毅冲动,从而全军进兵司隶。但李毅无动于衷,令赵云哑口无言。见未能引起李毅的共鸣,赵云只好作罢,等待秋后粮熟,大军再无后顾之忧,那时李毅再无理由按兵不动。

    见赵云要打退堂鼓,张英微微一笑道:“现各路人马均为到达前线,我两万人马与敌二十万大军对阵,即使粮草充裕,也有孤军深入之嫌!不过也不是无法一战,如今董卓实力大增,其在朝中说一不二。而关东诸侯恐董卓势大,均不敢轻举妄动,皆在按兵观望。其西凉守军,必有骄娇二气。子龙可借董军大意之机,对其发动突袭,但一击得胜后,仍需引兵退回真定,否则必被西凉兵马所困!”

    赵云闻言大喜,他抱拳当胸道:“多谢文苑兄指点,云定牢记于心,一击中地后,立即撤出战场。”

    真定至董卓军控制的前沿近千里,往返及寻找战机,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于冰需要筹集粮草,虽说仅仅五千人马,但也颇费心神。(。)

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赵云带领人马,终于踏上了征途。由于前沿未有敢于作战之将,赵云在兵过盐津后,便找到了痛打董卓军的机会。

    赵云引军渡过阴沟水,见原武县城防守松懈,被他抓住战机,偷袭得手攻入城中,占领了董卓的第一座城池。赵云乘胜又下一城,拿下了东南的武阳。荥阳有段煨的两万大军屯驻,而且距洛阳越近,便越是危险。赵云小胜后便不敢轻举妄动,他恐董卓出重兵围剿之,及时撤出了战场。

    充分贯彻了张英的战略意图,尽早出兵做出高姿态,打赢第一仗,在天下群雄面前,彰显了建州威武之师。接下来便可以坐享其成,等待诸侯进兵与董卓拼消耗,进行真刀真枪的对决了。

    待到赵云兵回真定,田里已经是一片绿油油的喜人景象了。那些接替赵云军,在田间侍弄禾苗的将士,又回到了原来的部曲。

    董卓被赵云捅了一刀,不由得勃然大怒,令段煨出兵收回失地。但中郎将段煨兵至原武、武阳时,早没了赵云的影子。段煨趁兖州空虚,顺势占领了数座城池。

    赵云的主动出击,激起了天下群雄的斗志,袁绍、王匡、张杨自冀州攻入河内,与董卓的女婿牛辅对阵,双方大小几战,均已牛辅战败收场。牛辅损兵折将,实力大不如前,无法在河内郡立足,不得不后撤回了洛阳。

    张邈、刘岱、桥瑁、袁遗、鲍信、曹操等诸侯把主战场设在了兖州,与中郎将段煨展开激战。段煨所领均是西凉精锐,其骁勇善战,初时占据上风。但曹操妙计频施,先伏击了段煨的先头部队,折了西凉军的锐气,后又切断了他的粮道。而山东六路大军齐出,或与董军搏杀,或骚扰西凉兵马,使段煨首尾无法兼顾,最终师老兵疲、大败亏输退回了司隶。

    袁术兵发鲁阳,与中郎将徐荣的小股部队交锋,袁术兵多将广,一战全歼了董军,并乘胜夺下鲁阳。同时孔伷兵发颍川,先后攻克了颖阴、阳翟。山东诸侯四处开花,打得董卓军节节后退。

    此时秋粮已经下来,冀州牧韩馥征收粮草,为河内、兖州的各路大军提供后勤保障。袁术也在积极征收荆北和豫州粮草,作为己军的补给。

    李毅军屯收获巨丰,不但偿还了甄家以及各县富商地主的借粮,还余下足够支撑半年的粮草,只是毋极距离司隶接近千里,若是长途运输,其损耗定会过半。李毅权衡再三,将所得进行了灵活处理,他决定只带走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留给了甄家,其余的都分给了地方上的穷苦百姓。

    就在李毅为秋粮忙碌,赵云已经坐立难安,他风风火火的赶到毋极,见到李毅便直截了当道:“天下诸侯频繁出击,杀得西凉军节节败退,如今董贼已是穷途末路,此乃我一战而胜的绝佳良机。”

    如今是兵精粮足,李毅也想立即兵发洛阳。但大军需要集结,粮草更要运输,带着辎重的大部队,其行进速度迟缓,没有一个月,实难抵达前线。李毅军不滥用民力,严禁就地征发民夫,运输粮草的重任要自行负担,这也大军行动迟缓的原因。

    李毅知注重民生,对君王的安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基于以民为本的战略思想,李毅才处处重民利,而对战中中所能得到的利益并不关心。

    见李毅迟迟不作答,张英微微一笑道:“子龙在局部战斗中,可以掌控局面,但放眼全局,还有很大偏差,此次表面上山东诸侯轰轰烈烈,但实际上董卓并未伤筋动骨!而且董卓已做出了新的部署,北方放弃河内,依靠黄河天险,将袁绍等挡在了河北。而东线虽面临巨大压力,但有虎牢关一道险要可守,其在短时间内,也没有后顾之忧。只有南方是唯一的突破口,但袁术无才,他手握重兵,却不知积极进取。孙坚又劳师远征,一路惹是生非,迟迟未接近主战场。不过此时孙文台已经羽翼丰满,他聚集了近十万兵力,虽有乌合之众的嫌疑,但兵多势大,只要十万人齐声高呼,气势也会让人窒息,其威力自然不可小视。但孙坚遇到强手,恐怕弱点便要暴露无遗,为敌军所乘,大败不可避免。子龙可引本部兵马,在孙坚遇危的关键时刻,救他逃出困境。只要保证这支主力军,便可直捣洛阳,擒董卓迎新帝指日可待也!”

    赵云闻言大喜,他辞别张英、李毅、于冰等,飞马回奔真定,点起本部兵将,轻装简从直插荆、豫之间。

    孙坚也许是太想击败董卓,他自长沙起兵,一路上聚集兵马多达十万之众。孙文台统领十万大军,威风不可一世。但十万人消耗巨大,每到一处便需地方官鼎力相助,几乎倾其所有,满足孙坚军的消耗,给沿途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经历重重困难。孙坚终于和袁术不期而遇。两人初次相逢,袁术便显出了宽宏大度,他表孙坚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并大排筵席为孙坚接风洗尘。得到袁术的器重,孙坚志得意满,他带领着大军杀奔洛阳。

    孙坚军刚刚离开鲁阳,便遭遇中郎将胡轸,孙坚谈笑自若,惊走了胡轸大军,使得讨贼兵将军威大振。

    但董卓部下并非全是泛泛之辈,徐荣便是一员名将。徐荣字光耀,辽东襄平人,他勇力并不出众,但所领兵马有如铁板一块,与敌对战无坚不摧,令对手提徐色变。

    自袁术占领荆北重镇鲁阳,便加剧了对洛阳的威胁,虽然袁术按兵不动,但董卓却如芒刺在背,他恐袁术起兵直抵都城,不得不调重兵防御,保证自己的退往关中之路畅通无阻。因此在荆州一线,董卓派出了徐荣与胡轸两员大将。

    胡轸不战而退,便激怒了大将徐荣,他闻孙坚兵进梁县,便带领人马,埋伏在山路两侧。(。)

第三百九十九章 赵子龙援救孙文台() 
自孙坚吓退敌兵,被将士吹捧得飘飘然,以至于傲慢自大,目空一切,不将董卓军放在眼里,如此一来便丧失了警惕性,不知不觉进入了徐荣的包围圈。

    突然间喊杀声大作,徐荣带领两万将士杀出,孙坚军猝不及防,被杀得四散奔逃,虽有十万大军,在这关键时刻,十成发挥不出一成。孙坚带领将士苦战,程普、黄盖、韩当、祖茂,甚至年仅十六的长子孙策,也投入了激战,众将士虽然勇猛,各个都拿出看家本领,与敌浴血奋战,但手下兵士不堪大用,陷入危机便四散奔逃。

    一阵苦战,因兵马散去,战场上只剩下孙坚的数千精锐,与几员久经战阵的老将,终因寡不敌众,被杀得大败。

    就在孙策、程普等保护着孙坚败亡之时,赵云带领精锐骑兵赶到。这支骑兵跟随赵云将近十年了,在这十年中,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在这五千将士枪下做鬼者,已有数万之众!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