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酒楼有三绝,首先是菜肴。由于李毅三人遍游天下,先下江南,又走了趟西域,收集了众多调料。煎炒烹炸,闷溜熬炖将现代的各色菜系,搬到了汉代,让倒了胃口的三人,能再次享受美味。

    其次就是花样繁多的主食,风味不同的炒饭,口味各异的面条、面片,还有油饼、炊饼、煎饼、熏肉大饼等一系列的饼食三人能想起来的花样,都准备写上玉海酒楼的主食谱,服务于四面八方的客人。

    最后一个就是酒水了。李毅不善饮酒,张英、于冰又是女扮男装,二人也不想把什么白酒、啤酒研制出来。二女奉献给众位客官的是葡萄酒,西域是葡萄的原产地,这一次带回了数袋葡萄干,虽然中途损失了一些,但余下的还是酿了数坛美酒。

    玉海酒楼开业头三天,二女推出免费大酬宾活动,由李通一手操办,向各界人士广发餐卷,在开业的前三天,只要持此卷,便可以免费享受美味。

    这一策略果然收到了奇效,待蔡邕、贾诩、甄豫、阎忠、阮瑀、赵云、素利、太史慈等人剪裁之后,张英、于冰将众人请上酒楼,来到三楼的雅座,还未等坐定,各层的客人就已经爆满。

    随着菜肴一道道摆上桌案,香溢四座,客人食欲大动。见美味就在眼前,太史慈、素利等人再无矜持,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享受着人间美味。贾诩、蔡邕等也是啧啧称赞,对这从未品尝的佳肴,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于冰一声吩咐,上来了新酿制的葡萄酒,但由于数量所限,每人只能尝上一口。见太史慈、赵云等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样子,于冰微微一笑道:“这酒是从西域采购的葡萄所酿制,因远隔万里,葡萄数量十分有限,酿的酒也只有几坛。若想喝个痛快,只能耐心的等几年,葡萄发芽成树,结出葡萄酿出酒水,再来我玉海酒楼做客!”(。)

第三百零四章 灭贼惩贪杀腐祭旗() 
酒不醉人人自醉,遍尝美味,有客人道出了质疑之声:“贪官污吏抓了一大堆,为什么不明正典刑!”

    这个问题憋在建平百姓心中许久了,以至于动摇了对李毅的信任,因而借此良机,道出了疑问。

    “老乡们,你们不要误会。面对这些蛀虫,主公更是切齿痛恨,将其砍头示众,也是主公的心愿。但为什么不杀他们人,是要留他们的脑袋祭旗!”这风言风语危害不可小视,传人于冰的耳朵,她立即给了众人一个合理的答复。

    要用贪官污吏的头祭奠出征的军旗!当客人从玉海酒楼离去,把这一消息传播四方,那些抱怨、质疑的声音终于平息了下来。

    “乡亲们,快去看啊,贪官终于押赴断头台了!”流言蜚语还未完全平息,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

    原来就在客人自酒楼散去的同时,一骑快马飞驰而来,毫无阻挡的进入了建平城,这是位斥候,他自幽州而来,送来了李毅期盼已久的消息,黄巾起义爆发了。

    建平早已厉兵秣马,为这场大战做下了最为充分的准备,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自贾诩来到建平,大败高句丽,凯旋班师而回,他确立了军中的地位,便依照李毅的命令,建立一支新军。

    这支队伍挑选十分严格,都是二十左右的棒小伙,身高也要在七尺五寸以上,意味着刘备加入此军,他将是最矮的。

    身大力不亏,腿高臂展长,同等条件下出手,倒下的一定是对手。

    除了身体极为严格,还有一个更具体的要求,需要操同一口音的结成部曲,为什么要这样呢?没有解释,因为这是最高机密。

    经过严格筛选,一万人的队伍组成了,接下来就是严酷的训练。当然这不需贾诩插手,而由赵云、素利等负责。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训练场贴着类似的横幅,激励着将士们,付出,付出,再付出,要竭尽全力,投入到训练之中。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队伍已经具有战斗力,只是缺少实战经验。李毅一声令下,集合了一万新兵,又带出了五千老兵。新老结合,一万五千精骑,用以对付非正规的黄巾军,还有日落西山的大汉官兵,李毅信心十足。

    李毅义正言辞的道:“中原烽烟四起,黄巾贼军克城拔寨,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我等虽偏安一隅,但中原是咱们的根,为了亲朋好友,为了拯救苍生,我等义无反顾,要救万民于水火!这一次黄巾贼是我们公开的敌人,但贪官污吏也绝不放过,因而我们肩负了两项众人,灭贼兵惩贪官,责任深重啊!”

    “灭贼惩贪,责任深重!”“灭贼惩贪,责任深重!”一万五千人齐声呼应,声音震动袁野。

    李毅摆了摆手,待声音平息下来,一脸严肃的道:“大军开拔前,为了表示我等惩恶扬善的决心,要用这批贪官的头颅,祭奠我建平的军旗,使兄弟们铭记,惩治恶人,造福百姓!”

    “惩治恶人,造福百姓!”“惩治恶人,造福百姓!”“惩治恶人,造福百姓!”三军齐呼,一旁聚拢的百姓也跟随高喊,数万军民声音响彻云霄。

    待众人情绪稍有平静,于冰一声怒喝:“押解死囚犯,当众施刑!”

    十名贪腐分子,被二十彪形大汉架着双臂,有人拖死狗一般,压上了断头台。

    为了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能观摩到罪犯的下场,李毅临时搭起了数丈的高台。用绳索将罪犯吊上刑场,一字排开,跪倒在数万军民的眼前,给每个人短暂谢罪的机会,片刻后十条大汉,轮动十把鬼头大刀,随着阴风挂过,十颗沾满罪恶的头颅,离开了肮脏的身躯。

    高台之下便是鲜红的军旗,那十腔鲜血喷射而下,溅到了迎风飘摆的旗帜上,祭旗仪式达成。

    “好啊!”“贪官得到惩处,大快人心啊!”

    随着人头滚落,台下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以及雷鸣般的掌声,一时间军情激愤,百姓欢欣鼓舞。

    李毅满意的点了点头,预想的效果达到了,乡亲们可以安心生产,军人也能奋勇杀敌了。

    “路粹先生到!”李毅正要下令开拔,一名军士来至他的身前。

    路粹!李毅闻言大喜过望,这也是一位名士,并且他还是蔡邕的一位高才生。

    “快快有请!”李毅一声吩咐,竟然顾不得一身甲胄,跟随在士兵的身后,向人群之外奔去。

    “路粹慕名而来,望李将军收留!”说罢路粹一揖到地。

    “久闻先生大名,能为我出谋划策,李毅深感荣幸!”李毅喜不自胜的拉住了路粹。

    二人谈了几句,但大军还等在原野之上,若时间过长,恐怕伤了众将士的心。李毅微微一笑道:“我建平少一县令,不知先生是否愿意赴任?”

    “多谢主公知遇之恩,路粹定不辱使命!”初来乍到,路粹就得委以重任,心中感激无语言表。

    自刘平返回,六司各具其位,唯独建平县令职位空缺,但宋智离去后,还真就找不出合适的人选。大军即将出发,只能由赵云兼任。但此次讨贼铲奸行动,赵云是中流砥柱,他只能暂时留下。

    路粹的到来,对李毅来说无疑是及时雨,由他接替赵云后,大军便多了个强有力的保证。

    “李清达,引路先生入城!”李毅一眼看到了人群中的三弟,见他一头的汗水,看起来是来晚了,挤得满脑袋大汗。

    其实李通哪是来晚了,他是看到十颗落地的人头,再想想自己,若不是早一步把钱还上,把账目消掉,他的脑袋也保不住了。看到贪官的下场,惊得他满头的冷汗。

    “李通遵命,请主公放心!”李通边擦着汗水,边挤出人群,直奔李毅和路粹而来。

    简单作了介绍,把路粹交给了李通,李毅便拱了拱手,军令下达:“大军即刻出发!”(。)

第三百零五章 黄巾乱起兵进渔阳() 
红旗昭昭,鼓号齐鸣,讨贼铲奸大军,浩浩荡荡,奔赴战场。

    此次先行官被太史慈抢得,此时的他可以说是志得意满。凭借辽西立下的功劳,太史慈从军侯升为司马,王源也抢在黄巾起义爆发前,把太史慈等众位兄弟的家人接到了建平,母亲能永祥太平,令太史慈十分的欣慰。

    但这个先锋官并不好当,太史慈的武艺超群,但是他是个外来的和尚,念起经来可就不顺利了。首要原因是太史慈年少,又在短时间内坐着火箭青云直上,为众多高级将领所嫉妒。

    其次太史慈所立功劳,都是单打独斗,或者投机取巧,他没有指挥大军的经验,不让将士们信服。

    最后因太史慈与队伍不合拍,他不属于幽州集团,也不在冀州军序列,是一个边缘人士。

    但太史慈何许人也,他是李毅最为倚重的武将,要重点培养,独当一面的,每一次都是对他的磨练与锻造。

    “尽早立功,在将士面前树立威信!”看出些苗条的李毅,给太史慈开了一剂良方。

    作为执行者,于冰亲自奔赴前沿,严令各司马,都由太史慈节制,若有违抗将令者,不论他往日功劳多高,资历多老,都一律严惩不怠。

    权威就是权威,于冰的话掷地有声,暂时没有人敢唱衰先锋大人了,但那股劲憋在心里,没有内力的影响,迟早是要爆发的。

    于冰面授机宜,太史慈明白该如何提振威信,他自不怠慢,立即部署行动方案,要来个开门红。

    中平元年三月,张角、张宝、张梁仨兄弟于巨鹿起兵,黄巾大起义正式爆发。原定于三月初五起义,由于叛徒唐周的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义,致使****义被车裂,教众被捕者甚多,株连数千惨遭杀害。张角三兄弟得知事情败露,派亲信四处通知,将起义时间提前一月。

    而与此同时,辽西的信使,将书信呈递上去,得知辽西郡失而复得,朝野震动,京师惶恐。

    此时,张氏三兄弟也行动了。张角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三兄弟打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起事。

    义军头裹黄巾,自为黄巾军,朝廷称之黄巾贼。义军攻城掠地烧毁官府,杀死贪官污吏,劫掠地主豪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汉境七州二十八郡燃起熊熊战火。

    黄巾军势如破竹,多个州郡失守,**无能的官吏和走卒仓皇逃亡,失陷大片的城池,形势严峻震动京都。

    六神无主的汉帝刘宏,接纳皇甫嵩的建议,大赦党锢冤狱人犯,广发文榜于各州郡,令各郡县有识之士前往京师共讨黄巾贼军。

    委卢植以重任,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发与朱儁军连军。

    中原黄巾军逞能,渔阳太史慈则大展神威。

    看了眼面前的几位兄弟,太史慈一脸严肃的道:“主公待我等恩重如山,这个大家应该心中有数。”

    “大哥说得不错,若不是海上遇到明主,也不会有兄弟们的今天。”诸葛忠附和了一句,不过他的神情也极为感动。

    “主公信任我等,将先锋之职给了咱们兄弟,那么我等不能丢脸,要漂亮的打好第一仗。”太史慈充满激情的望了六兄弟一眼:“我们只有一千人,要打好这一战,还需多动些脑筋。”

    “兄弟们唯大哥马首是瞻!”华晨毫不犹豫的跟了一句。

    “很好,兄弟,你领二百人马,换上黄巾军的装束,前往渔阳讨敌骂阵,将这个贪官引出来,再瞅准时机一勺烩!”太史慈借用了玉海酒楼的一道名菜,却给出了极为形象的比喻。

    “末将得令!”华晨答应了一声,随即又补了一句:“大哥你就瞧好吧!”说罢转头离去。

    二百精锐之师,却穿上了破烂衣衫,头上扎一条黄色的布带,手拿铁锨、镐头、木棍、钉耙等杂七杂八的武器,不过其中还是掺杂几柄明晃晃的钢刀,还有十余杆长枪。

    看到这种装束,太史慈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挥了挥手,大笑道:“不错,可以去了。”

    大哥是满意了,但是华晨却一脸的丧气,头一次独领一军,却如同逃难的灾民。华晨暗气暗憋,发誓要渔阳太守好看。

    这个渔阳太守,花了三千万钱,几乎动用了全部家底,才拿到了一方太守的大印。巨大的投资,需要高额的回报,此贼到任后刮地三尺,对渔阳百姓展开了敲骨吸髓的盘剥,让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