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远行招揽人才,将家里的军事事务全权托付给赵云,如今出来这么多的乱扎,让他一个十九岁的青年,感到压力山大,有些透不过气来。而主公对贾诩十分推崇,而观其也似有一定的才能,其是否名副其实,通过此事一问便知。

    赵云想到此处,扫视一眼屋中之人,将目光落到贾诩身上,微微一笑道:“贾先生博学多才,谋略过人,如今建平命运多舛,还需先生扭转乾坤。”

    “贾诩才疏学浅,真是愧不敢当。蒙主公抬爱,能与诸位相识,乃贾诩之幸事。”贾诩拱手一番客套之后,这才镇定自若的问道:“敢问赵将军,我建平出了何事?”

    “我主领有二县,一曰建平,另一个便是伊通。此次是伊通生出滔天大祸,有强敌高句丽入侵,其军事大,势如破竹,而我军却毫无准备,以至于节节败退,令我等一筹莫展。”赵云面露难色,是因为敌人太强大,也太棘手了些,若尽起建平之军,是可以平灭此次祸乱,但固有的根基空虚,又恐怕外敌趁虚而入。但所领兵马不足,又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此进退两难,不能左右逢源。

    “高句丽?”贾诩虽有所耳闻,但对这个异邦却知之甚少。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方几乎一无所知,这仗便充满了悬疑。(。)

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内奸伊通城陷落() 
若论作战薛信却是一员虎将,但他缺乏未雨绸缪,不能居安思危,被敌军迅速突破也不足为奇。刘平是有些鬼点子,但他也缺乏在实战中锻炼,不能因形势而改变防御策略,屡战屡败一发而不可收拾。

    若单纯防御正面之敌,刘平、薛信和可支撑一段时间,但一见要命的事情发生了,将使两人遭受灭顶之灾。

    扶余王欧末被擒,能够积极配合,使得绝大部分城池和平解放,使建平军伤亡大大降低,也算立下了功绩。李毅遵当初的承诺,对其不做处置,仍居住在原来的王宫,妻妾田产不动分毫,小日子过得是逍遥自在。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高句丽人下手了,男武派来使者,与降将赫拉取得了联络,双方谈妥的条件是将李毅赶走,助扶余复国。而割给高句丽相应的地域,作为其出兵的酬劳。

    两方一拍即合,赫拉成了高句丽的内应,做好了部署,延优一旦兵临城下,便将伊通拱手献出。

    延优一路高奏凯歌,信心满满,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最大的城池伊通。另一个好消息传来,赫拉已经答应了谈判条件,有这个内应在,攻克这座最坚固的城池,延优充满了信心。

    欧末文不能献策,武拿不动大刀,他本有自知之明,想安于现状了此一生。但赫拉软磨硬泡,而复国的诱惑力也不小,欧末虽然拥有原来的一切,但被他人监视,不能随心所欲,这个逍遥王当得并不自在。

    在巨大的诱惑下,欧末动摇了,他与赫拉站到了一起,背叛了李毅。有扶余王的支持,赫拉更加的放心,此时可以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了。

    延优兵临伊通城下,数万之众势大令人恐惧,薛信、刘平如临大敌,二人已经孤注一掷,若再丢了此城,将失去立足之地。

    攻城战开始了,场面异常的惨烈,汉、扶余联军誓死抗击,打退了高句丽的一次次进攻。凭借坚城防守,薛信有一定的经验,当初檀石槐率领二十万大军围困建平城,也是落得无功而返,陨落异地的悲惨命运。这高句丽五万人马,又算得了什么?

    但刘平、薛信万没想到,在杀得最激烈的时刻,赫拉打开了城门,将高句丽军放进来了。

    坚固的屏障失去了,守军寡不敌众,薛信、刘平不得不率领残兵突出重围,向建平方向退却,等待援军会合,再适时反扑。

    贾诩、素利领五千人马,不敢有丝毫的耽搁,马不停蹄的赶到伊通境内,得到前方战报,伊通城失陷,刘、薛二人引残兵惨败而逃。

    战况如此不利,令贾诩大为痛疼,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五千人马反扑,再加上败下来的残兵,不足万人的队伍,士气不振,斗志丧失,能与敌一战吗?

    越是艰险,就越能体现主将的价值,贾诩沉吟不语,他要把握好这个机会,树立自己的威信,在李毅麾下占据一席之地。

    要以弱胜强,就需兵行险招。兵力上存在较大的劣势,就必须强化队伍其余各个方面。保障、机动力都不在话下,情报也由刘平、薛信带回,余下最为重要的,便是收复民心。

    扶余人心思变,在此混乱的局面下,如何争取更多民众的支持,才能征收更多的新兵,弥补兵额不足,加强战斗力。

    昔日作威作福的奴隶主和贵族,除了被欧末、赫拉煽动反叛的,其余的要尽量争取,那些获得新生的奴隶,以及得到耕地的平民,是牢牢抓住的中坚力量。

    有了稳定的基础,下一步是组织临时自卫军,军情紧急,训练出一支精兵纯是扯淡,能让手拿刀枪的士兵向前冲,就已经很不错了。

    招募的五千新军,被贾诩排在了最前沿,由刘平带领,试探性的开向伊通。刘平胆小怕事,武功低微,他做了开路先锋,心里便忐忑不安起来,行进的速度缓慢,一日还走不上百里。

    但进军的速度再慢,也要与敌相遇,才行出一天,便遭遇敌之前锋,此人正是扶余大将赫拉。

    此时的扶余和高句丽两方,正处于蜜月期。顺利攻陷伊通,使这对合作伙伴终于见了面,并达成了共识,趁敌军颓废,狠追猛打,共同的利益,把他们拴在了一起,大有牢不可破之势。

    两军会师并未停顿,赫拉为先锋,延优为主将,立即转向西进,欲将薛信、刘平绞杀于辽河之东。

    当得知敌军转瞬便到,刘平感觉自己的腿肚子有些转筋,细小的胳膊也酸软无力,拖着一条木杆枪,流露出惊慌失措的样子,不但没有起到安定军心的效果,反而令全军动摇,大有不战而逃之势。

    “兄弟们,列阵迎敌!”望着尘沙荡漾,滚滚而来,刘平心中突突乱跳,但还是硬着头皮,传达了拼死一战的命令。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五千将士也都心惊胆战,不要说与敌一决雌雄,便是握刀拿枪的手,仍是颤抖个不停,这样的士气,根本无法进入战斗状态。

    “敌兵就在眼前,不能放过一人,杀啊!”赫拉一声呐喊,这些军心正盛的斗士,发出了冲天呐喊,如狼似虎的冲了出了。

    我的妈呀!这是人吗?刘平只觉得头皮发炸,心脏突突乱跳,手心脚心全是冷汗,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跑!”

    其手下将士好像懂得主将的心思,不知谁喊了一声:“快跑!”只是这一个不高的声音,只见士卒灵活转身,拔腿便飞也似的逃遁。

    跑吧。见士兵们如决堤洪水,一发而不可收拾,刘平不怒反喜,他正愁没有逃的台阶,一声喊叫:“三军儿郎,扯呼。”便催动战马,借助脚力的速度,跑得比谁都快。

    “全军追击,杀他个鸡犬不留。”刘平领军溃败而逃,可乐坏了敌将赫拉,他看到对方那狼狈的样子,不禁仰天大笑。(。)

第二百五十九章 施巧计城失而复得() 
一路追下去,刘平军损兵折将,伤亡十之二三,逃出数十里,才收住了脚步。敌军已经得胜回兵,刘平小脸蜡黄,请点着将士,凝眉沉思下一步如何作战。

    首战挫了锐气,接下来的仗已经没法再打了,就是换赵云为将,也无法扭转乾坤。那么只有继续撤退,除此而外别无他法。愁眉不展,欲哭无泪的刘平,只能用逃跑的办法,与敌兵周旋。

    这五千兵马战力薄弱,战斗意志极不坚定,那么说应该派一位敢打敢拼的将领,比如说大将素利,退而求其次也可以用薛信为将,即便冒险启用猛将柯杰,也比刘平要强出许多。

    那么说是贾诩不会用人?不对,贾诩眼光独到,他识人知人无一不精准,但为何要用刘平来统御新军呢?那自然有他的道理。

    此时贾诩率领近万人马,已经悄悄绕过敌我两军,来到了伊通城南,而此时的伊通放守松懈,扶余大将赫拉向西一路狂飙,高句丽主将延优也尾随而去,留下万余人马,看护着这座固若金汤的坚城,延优自觉无后顾之忧,他才敢痛打落水狗,一战将李毅军赶出松辽平原。

    “柯杰听令!”贾诩充满了自信,他拿起一支令箭,望着人高马大的扶余小伙子。

    “末将在。”经过一年的锤炼,柯杰的汉语讲得有些生硬,但大家都能听得懂,尤为重要的是,经过李毅三人的精心培养,他的头脑灵活了许多,不再是从前那个蠢蠢笨笨的脑袋了。

    “你带领一千将士,前往伊通城前讨敌骂阵,切记只许败不能胜,把城内的守军引出来,便是你的一件大功。”恐柯杰领会不到其中深意,贾诩不得不讲得极其的直白。

    “末将遵令。”柯杰脸上现出几分的不情愿,但军令如山,在他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带着一脸的无奈,领命引兵而去。

    柯杰领着一千兵,都是老弱病残,穿着也是破衣烂衫,迈着踢里踏拉的步子,来到伊通城下。除了壮硕的主将,其余人心中毫无自信,即便是柯杰有心一战,也无法与城中士气正旺的守军一决雌雄。

    “城中守军听着,我神兵降临,识趣的赶紧开城投降,可留尔等狗命,牙崩半个不字,让尔等死无全尸”一千将士底气不足,但骂战声也十分的响亮。

    城中无大将,得知敌军突然杀到城下,引起了不小的骚乱,但得知才一千人马,而且大多为老弱残兵,不禁转忧为喜,哈哈大笑戏称柯杰前来送死,竟然争抢着杀出了城来,恨不得都要抢下柯杰的脑袋,以换取高额赏赐。

    见涌出数千兵马,柯杰神色微微一怔,却是毫无惧色,拎起他那条镔铁大棍,迈开大步就往上闯。

    此时柯杰的武艺,经李毅等稍加点拨,比之一年前有了点起色,又加上他进行了系统的力量训练,已经喝羊奶,吃牛肉,练就的一身腱子肌肉,可以说力气狂飙了一大截,轮起的大棍,挂着一股恶风,不要说扫到对手,便是被劲风吹到,面颊便感到火辣辣的疼痛。而直接被大棍扫到的敌军,惨叫连连鲜血四溅,成片的躺倒在地。

    “了不得了,柯杰太厉害了,快逃啊!”尽管出战的大部分是高句丽军,但其中也夹杂着扶余人,见到这第一勇士武功精进,想起他昔日的威风,免不了吓得望风而逃。

    自柯杰苦练基本功,还未有过尝试,如今一展身手,看到了丰硕的成果,带给他的全是惊喜,忍不住一阵大杀四方。杀到痛快之处,才想起此战只能失败不能取胜,不免心中一惊。

    “快撤!”柯杰一声大喝,带着兵马向下便败。

    “快追!”“别放走了柯杰!”

    几千人马随后紧追不舍,一口气跑出了数里,突然间杀出了一哨人马,全是精壮汉子,手中刀枪明晃闪亮,威风八面,杀气腾腾。

    不好!追兵跑得气喘吁吁,有些筋疲力尽,阵型也乱得不成样子,遭遇了敌人的生力军,仓促间迎战不及。

    “杀啊,不要放走一个人,为死去的兄弟报仇雪恨!”为首之将正是薛信,他屡战屡败,憋气窝火,恨自己无能。此时终于有了复仇的机会,便瞄准了面前的敌兵,要来个大杀八方。

    贾诩派出柯杰引蛇出洞,薛信便是二路人马,他负责打蛇七寸,将其至于死地。

    三军儿郎满怀仇恨,纵马冲入敌阵,刀光剑影,血雾弥漫,敌军哀嚎之声不绝于耳,顷刻间由大胜转为溃败,各个抱头鼠窜,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薛信等一阵掩杀,直冲至伊通城下,那些腿脚快的逃兵,看到了希望似的,拼命向城上叫喊:“开城,快开城门!”

    城上旌旗招展,刀枪林立,竟然是清一色的李毅军,突然一声断喝:“尔等已经腹背受敌,不投降便是死路一条!”

    这些机会累得虚脱的败兵,向城头上仰望,之间一员威风凛凛的大将,众多高句丽人不识此人,但是扶余兵却刻骨铭心,这正是一年前攻克扶余城,令人提起便心惊胆战的素利。

    作为贾诩的杀手锏,素利被最后推出,他领命之后,带领一哨人马,趁伊通空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进了城中,以其鼎鼎大名,几乎摧枯拉朽般收回了城池。美中不足的是,让扶余王逃脱了。

    擒贼擒王,尤其是这个反复无常,甘做高句丽内应的欧末,是必须抓捕归案,给予严厉的惩处。如果不是欧末、赫拉这对君臣捣鬼,就不可能一败涂地,几乎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