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清晨,风和日丽,温暖如春。李毅等有事在身,不能多做耽搁,用过早饭后便与蔡邕辞行。

    “只相聚短短两人,三位小友便要离去,老朽还真是情意难舍。”蔡邕面露失望之色。

    “小子也是如此,如此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日后便少了一个切磋棋艺的挚友了!”李毅有感而发,神情中有几分凄凉与默然。

    “老朽也是如此,缺了清刚小友,恐再无人与之对弈了!”蔡邕心中凄然,不由自主的附和了一句。

    “若是蔡先生肯屈就建平,便可常与之手谈,也不必空守寂寞,在这荒山野岭中苦修了!”于冰半开玩笑的说道。

    蔡邕好像听出了端倪,他不露声色,故作沉吟不语状。

    “老人家,如今便实话实说了吧,我等此次前来,便是请您老出山的。建平兵强马壮,兵锋指处所向披靡,却少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儒坐镇,你老人家学识渊博,正可胜任此职,不知老先生是否愿意前往?”见不亮出底牌,蔡邕恐怕不会走了,张英最终还是道出了实情。

    “三位小友盛情相邀,老朽再不应允,岂不是不知好歹了!”其实蔡邕早就猜出三人的真实目的,只是不露声色。

    上一次之所以拒绝,那是因为三人太年轻,看不出他们的前景,不可能轻易应允。而此次钟山将建平的所见所闻,全部讲述一遍,那欣欣向荣的气象,那朝气蓬勃的前景,让蔡邕大有耳目一新之感。

    如今又确认了三人的才华,尽管李毅大有歪才之感,但那歪得也太离谱了一点,让他不知所云,一时半刻无法理解。

    经过对三人的观察试探,蔡邕感到十分满意,他觉得三人定能有所成就,于是下定决心,要跟随三位北上了。

    “真是太好了,建平百姓翘首企盼,希望聆听先生的教诲。”听到蔡邕一口应允,李毅第一个喜不自胜,他那一脸的颓废之色尽去,取而代之的是满面笑意。

    “此千真万确,建平数万百姓,都期盼着先生早日到来,尽快得到先生的教化。”于冰忙在一旁帮腔。

    “太好了,终于可以周游天下了!”见父亲同意远行,小蔡琰摆着手蹦蹦跳跳的大叫。

    这都是于冰做的功课,她与蔡琰相处之机,讲述了一路的新奇怪事,曼妙景色,风土人情虽不能面面俱到,却也勾起了少女的无限遐想。

    蔡夫人和钟山也早生了离去之意,只是二人不敢轻易吐露心声,但得知愿望达成后,喜笑颜开之色表露无疑。

    将士早已备好马车,蔡家除了满屋的书籍,便不再有其他可移动之物件,满载数车书籍,蔡家三口乘上车,与前来送行的质朴老乡挥手告别。

    蔡家与乡亲处得极好,临别时依依不舍,尤其小蔡琰在此居住两年有余,她真情留露,不免是泪水盈盈。

    不过小孩子情感转变的极快,刚刚还是满面泪痕,片刻之功就换做了笑脸,欣赏着山路边各异的景色,小姑娘不免问这问那,俏脸上全是天真烂漫。

    而大人的世界则完全不同,李毅等此行任务艰巨,绝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如今得了大儒这件漂亮外衣,便将此后的行程弄得有声有色。

    每到一处,便放出蔡邕的名头,士人闻名而动,都来争相拜访。于是有人借机赠物,得了众多珍藏书籍。

    有蔡邕坐镇,遍访江东贤士,也终于梦想成真了,李毅等三人便可借助大儒的名头,狐假虎威的过府造访。那些不可一世的名士,在蔡邕面前,哪里还敢妄自尊大,有了这位前辈照应,对三人也是礼遇有加。

    不过出了牢笼后,也逐渐真相大白,原来两年前的事情,并没有蔡邕想象的那般复杂。虽说多种间接原因,引出了多条人命,但那一切都化于无形,并没有人追究此事,更不会落到蔡邕的头上。

    当日柳家客栈,羽林军队长林峰身受重伤,放走了李毅等四人。由于羽林军损伤不小,又群龙无首,在柳家客栈盘庚了数日,直到林峰伤势好转,这才赶回洛阳交令。

    林峰本想据实上报,但脑子灵活的伍长贾忠献出计策:“若讲出蔡邕曾一度落网,而后被贼人劫走,那么必适得其反,不但得不到肯定,反而会殃及自身,遭受无端指责,甚至无端送掉性命。不如隐去这段经历,避免羊肉吃不到,反惹一身骚!”

    队长林峰听了甚觉有理,不但采纳了贾忠的建议,还将钟山临阵倒戈之事也一并隐去,并将他归在了阵亡将士之列。

    在回归洛阳的途中,二次搜查芒山,找出孙、赵、王、陈四具尸体。后经官府核实身份,王、陈被定为以身殉职,孙、赵则认定为劫走蔡邕的罪魁祸首,至于蔡家人的下落,在激烈的党争面前,已经无暇问津了。

    朝中格局不是一半的复杂。见追剿钦犯不利,大长秋曹节趁机落井下石,程璜、刘郃、阳球一党失势。程璜中常侍被罢免,刘郃、阳球被诛。

    在这激烈的争斗中,无人顾及核实林峰等人的揍报的真假,让他们的伎俩轻而易举得逞了,不但免于处罚,反而因立有大功而大加褒奖。押送蔡邕的官差暴毙,一切都不了了之。

    林峰抓捕孙、赵二匪,更为上官谎报为刺客,如此与张二等一干人犯结了刺杀皇帝的惊天大案。张二被凌迟处死,孙、赵二人虽死也难免其罪,鞭尸火烧后又挫骨扬灰。林峰、贾忠因谎报而立有大功,林峰被破格提拔为军侯,贾忠也升职队长,其余与刺杀大案有功者,也各有封赏。

    蔡邕得知自己无端藏匿了数年,心中有一种凄凉之感。好在迅速了解了一切,并得到李毅的盛情约请,可以到建平大展宏图,欣喜之情无语言表。

    余姚人虞翻字仲翔,广陵人张纮字子纲,彭城人严畯字曼才,彭城人张昭字子布。在蔡邕的陪同下,拜访了诸多响当当的人物,虽然暂时无法招募,但

    特别是张纮、张昭两人,因效命于江东孙家,被世人合称为二张,两人均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有了前车之鉴,听从张英的忠告,李毅怀着一颗平常心,不敢有非分之想,也不再冒冒失失的暴露身份。只求顺路多认识几个有识之士。不过蔡邕颇具名望,张纮、张昭、严畯、虞翻都是礼遇有加,热情隆重的接待了李毅等人。(。)

第二百四十四章 甄家生女李毅措手() 
拜访张纮时,正逢其身体有恙,请过数位名医都不见效果。虽说病得不重,但长时间拖下去,对身体也有有害无益。于冰独立行医两载有余,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她一眼就洞察对方的病因,开了个方子,没用几剂药,便根除了,令广陵张家颂之小神医。

    远行一次实属不易,人财物都要做足,拜访饱学之士的间歇,也不忘农渔桑蚕茶等,南方独特产业,可以引进的优良品种,如水稻、小麦等作物,都适当做些尝试。

    而种桑养蚕技术,由于气候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则建立商路,促进贸易往来。

    汉末茶文话还未形成,饮茶也局限于南方少数产地,而茶的品种五花八门,每一地都有其不同品味,若是异地养殖,恐改变了原来的风味,其品质也将大受影响。因而只能适当的促进此行业的发展,建平的力量微弱,根本波及不到南方各地,这一重任只能由毋极甄家完成了。

    腊月二十六,一行人返回毋极,将一众兄弟安顿下来,李毅等再次叨扰甄府。

    意想不到,众人来至甄府,只见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李毅一眼便看出,一定是操办喜庆之事。

    “坏了,没有购置礼品!”李毅心中一沉。

    还未等李毅想出应对措施,便被管家甄隐得了个正着,看见老主顾登门,他的脸上立即堆满了笑意,小跑着奔了过来,双方寒暄后,便满面含笑的道:“几位爷,里边请啊!”

    请吧!李毅跟随着众人进到了大院之中。甄府内人流涌动,摩肩接踵,可谓是热闹非凡。

    “老爷和少爷如今都在厅堂,几位稍等片刻,待老奴通禀一声。”甄隐点头哈腰的说道。

    “不必打扰了,我们还是去后院吧,也好看看刚出生的孩子。”看到那来往不断的客人,甄氏父子无法分身,于冰等也不是外人,便主动提出前往后宅。

    “这有些不妥吧!”李毅嘀咕了一句,他用眼睛扫了眼一旁的蔡邕。

    “这倒也是!”于冰这才想起,有蔡先生同行,若是约他入内室,确实有些不妥:“那我们就此分开行事,哥哥陪着先生前往厅堂。我们嘛,可要看看这个千金小姐了。”

    “请几位爷自便。”普通人是不可以入内宅的,但于冰二人却是除外,作为下人的甄隐,又怎好说三道四?忙施了一礼,就转头忙着迎接宾客了。

    以甄家的势力和人脉,在中山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如今甄逸老来得女,自然是一件高兴事。

    但在男尊女卑的时期,生一个女儿,而且是妾侍所出,不应该有如此大的排场才对。但那女孩却天生异兆,平白无故,便玉衣加身。这在崇尚鬼神的汉末,可是轰动一方的奇闻,因而惹得毋极官商两界纷纷拜贺,几乎踏破了甄家的门槛。

    实则这种诡异之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或者哪个仆人要讨好主子,而故意编造的瞎话,又或是下人做后离去,后被其他人发现,便以讹传讹,做事之人却不敢揭穿,再或总之绝不是鬼神所为。

    李毅听着客人阿谀逢迎,他心中猜想着缘由,却不好道破天机。

    实则甄家富甲一方,势力与日俱增,便想借题发挥,弘扬一下自己的名望,从而达到其某种目的。

    后院也是忙碌异常,婢女、婆子进进出出,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于冰皱了皱眉头,心道:这还不如去厅堂呢。

    但厅中都是真定的头面人物,不认不识的,以布衣的身份,与那些人搅在一起,也是相当无趣。

    正踌躇之间,迎面走来一少女,其端庄秀美,着实不俗。此人正是甄家大小姐甄姜。

    “小妹见过两位兄长!”甄姜含羞盈盈一礼。张英、于冰前后入甄家两次,尤其首次医治父子顽疾,一住便是数日,甄家老少主仆,没有不相识的,甄姜一眼便认出三人也不足为奇。

    “都是自家人,妹妹也不必多礼了!”

    二女遇到大妹,接下来的事情,便由其带领不提。

    而李毅则实在无趣,他这平民百姓的身份,虽得甄逸父子推崇,却令官商两道不正眼相看。

    蔡邕却得到非常之礼遇,当他报出大名,立即引发一片呼声,众人久闻其命,却难得一见,如今能与大儒攀谈,那简直是梦寐以求,痴人说梦之事。

    有问必答,显露出渊博的学识,蔡邕在众人面前,展示了无尽的才华。而李毅只能当一名看客,索然无味的旁观大儒侃侃而谈。

    谈论正浓之时,一四十出头,肥头大耳的富商,大摇大摆走了进来,他笑意盈盈的道:“闻甄兄喜得千金,真是可喜可贺,兄弟之薄礼不成敬意,望兄台海涵!”

    甄逸先是一愣,随即满脸堆笑的迎上:“张兄弟能来,乃是往甄某人脸上贴金!”说着便开怀大笑起来。

    见到来人,在座之人都是一愣,旋即纷纷起身,与其称兄道弟,就如同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

    当然李毅并不识得此人,但他送出贺礼,却让其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而经此点醒,蔡邕也只好自怀中取出一物:“此物就见面礼,送给贤侄女吧。”

    李毅定睛一看,乃是一方玉砚。其美玉温润白腻,仿佛有一团灵气照拂其上,这正是途经广陵,张纮所赠之物,蔡邕得此玉砚爱不释手,便贴身收藏起来。

    甄逸当然使得此物乃无价之宝,他有一种却之不恭的感觉,但对方拿出来,便是推辞不掉了,也只好道谢收了下来。

    如此一来,李毅更有芒刺在背之感,就如同整个厅堂中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那目光充满了鄙视。

    怎么办?此时的李毅,急得汗珠流淌,他恨自己怎么不跟着去后宅,那样便无此劫难了。

    “小侄无甚准备,以此薄礼聊表寸心,希望妹妹能强身健体,活波康健!”这当然是李毅之言,他走投无路之际,突然触到了腰间的宝剑,那可是他前往江南的路上,新买不久的应手之物。(。)

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中生智应付过去() 
但想到与甄家关系非凡,送出这宝剑,也算不得什么,只是送给一个女孩子,总有些不伦不类之感。尤其宾客满堂,岂不是贻笑大方,授人以柄了。

    于是李毅自怀中取出一块彩布,其不大不小,刚好将宝剑隐藏其中,然后双手奉于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