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都不需子峰担心,我等会随时调配人员予以配合。而储藏粮食的山洞可以同步开工,在水泥没有试制出合格产品之前,可以将最后一道工序搁置起来,这个子峰无需担心。”

    原来是这样。见没有压力,赵峻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垂下头,开始琢磨手上的事务了。

    赵峻吃苦耐劳、扎实肯干,让他负责山洞开凿,是最合适的人选。这就是李毅的用人原则,他不会因其是赵云的哥哥,而给他一项清闲自在的工作,而是因材而用,发挥其最大的长处。

    出身卑微的赵峻,早就得知建平是一方乐土,幽州百姓人人向往此地。赵峻只想不受欺凌和压榨,安安稳稳种上几亩薄田,过上半生好日子。没有想到,来到建平便受到重用,这令赵峻甚至赵云、樊秀等都大感意外。(。)

第二百二十章 有情之人终成眷属() 
还有更加意外的惊喜,在赵峻踌躇满志,沉吟不语之时,于冰微笑的望向樊娟道:“千里姻缘一线牵,我愿做个月下老人,帮金童玉女牵线搭桥,促成一段美好姻缘。”

    于冰并未指名道姓,但她一张口,屋中之人便都明白其中之意了。赵云腾地一下红了一张脸,而樊娟更是害羞,她的俏脸如同红布一般,火烧火燎的滚烫,手足好像没有地方搁置一样,样子十分的尴尬。

    而赵府又是首次进入,她不敢轻易乱闯,只能低垂粉颈,把头深深的埋了起来。

    赵峻则十分的欢喜,他望了樊秀一眼,两人会心一笑,有于冰出面做媒,这婚事要风光许多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赵云已经十八岁,樊娟也只比他小上一年,婚期定下后,在李毅亲自主持下,为一对新人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而原来的院落给了赵峻,赵云和樊娟住进了新的府邸,对比原来的小院,这座新宅更加的气势宏伟。

    也许是入乡随俗,或者是新人对李毅等心存感激之情,婚礼采用了新式习俗,气氛十分的融洽祥和。

    “迈火盆啰!”火盆喻意婚后生活红红火火,如芝麻一样节节高升。

    “跨马鞍!”马鞍谐音平安,预示着新人一生一世平平安安。

    在一众人群的前后簇拥下,赵云牵引着樊娟,缓步进入了新房,开始了最重要的仪式。

    “一拜天地!”李毅面带微笑,声音虽然不大,却极具穿透力,只一低沉之声,便使在场众人都闭上了嘴巴。

    古人十分的迷信,对天和地极为崇敬,赵云与樊娟虔诚的跪拜后,才缓缓的站起身来。

    “二拜高堂!”

    赵云和樊娟均失去双亲,可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姐如母,更何况二人是哥哥和姐姐抚养长大,这一拜赵峻和樊秀受得理所当然。

    “夫妻对拜!”

    这是多么神圣的一刻,对面便是心爱之人,日思夜想,要和心上人永不分离,不想这么快就如愿已常,赵云兴奋的是满脸笑颜,他屈身缓缓的跪了下去。

    樊娟呢?她的心情极为复杂,喜欢云哥那自然千真万确,但她还没准备好,要做人妻,为人母,不想就这么快的降临到自己头上,怎么不令这个少女忧心?不过欢喜还是多于忧愁,与赵云携手到老,是樊娟最大的心愿,今日能达成所愿,她又夫复何求?

    带着一丝娇羞,又有几分惆怅,不过最多的还是甜蜜,蒙着盖头的樊娟跪了下去,只不过谁都发现不了她复杂的心情。一对新人以头触地,把诚挚的心交给了对方,这叩拜中含着信任、包容、责任、爱恋

    “送入洞房!”

    行过跪拜之礼,若不入洞房,由新郎挑开新娘的盖头,那二人还不算真正的夫妻,因而这最后一步,更加的至关重要。

    一对新人被扶入了洞房,赵云面目笑容,拿起一旁的秤杆,轻轻挑起樊娟头上那描龙绣凤的大红盖头。这秤杆代表着称心如意,至此大礼才最终达成。一对金童玉女才结为百年之好。

    古代婚礼太过纷繁复杂,李毅、张英、于冰合力提倡移风易俗,借鉴现代婚礼,编成一套简单易行而又庄重的程序。

    婚礼终于结束了,李毅和两位妻子回奔自家,张英一路上却是闷闷不乐。对此李毅自然是心知肚明,他欠了一份巨债,不知如何才能还清,因而心中也沉重无比。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于冰笑盈盈的说出了对新人的祝福。这也包括对全天下两情相悦之人的祝愿,但这只能是一句心愿而已,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想有情人相聚首,真是千难万难。

    素利的婚期被推迟了,这是他主动提出的,原因是前妻尸骨未寒,又大仇未报,他不能做下绝情之事。看起来汉鲜联姻要推迟一段时间了。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道路已修到辽河之畔,粮仓也建至河的西岸,粮食物资都运抵了前方,只等一声令下,大军兵锋便可直指扶余。

    素利与槐头不共戴天,点燃了鲜卑人的仇恨之火。王仁等以身殉职,加深了汉兵对这个老狐狸的仇视。

    已经先礼后兵,便不需再费二话,见将士同仇敌忾,李毅便一声令下,集中了一万五千兵马,由素利为开路先锋,风风火火杀奔扶余。

    不一日,大军行至辽河之畔,只见河水湍急,滚滚波浪肆意拍打着两侧的岸槽。

    “架浮桥!”素利一声令下,负责架桥的将士,或撑船横渡,或铁索横江,或搭板铺平道路不到半日时间,一架横贯辽河的平坦浮桥,横亘在激流险滩之上。

    “过河!”素利传下了第二道命令,数千将士如风般飞渡至辽河东岸。

    辽河之东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铁骑踏过浮桥,便可以肆无忌惮的一路横行了。

    扶余人思维并不开阔,作战少有使诈,装备也不精良,又没有太多的马匹,与装备精锐的建平骑兵相比,可以说是螳臂挡车,对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即便知己知彼,又占尽各种优势,张英仍不敢大意,并特别叮嘱素利要小心谨慎。

    素利也不是莽夫,他自有分寸,称喏一声后,便倍加小心的开向扶余腹地。千里平原,一望无垠,铁骑飞驰,无所阻挡。不一日,素利率领着先头部队,便依照科拉所绘制的军事地图,挺进了数百里,进入了敌国的心脏地带。

    缺如情报所探,扶余的军队战斗力柔弱,又各自为战,对素利时有骚扰,却构不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因而,先锋军才长驱直入,如踏无人之境,丝毫不把敌军放在眼里。

    “再行两日便可抵达扶余国都,以我军的行动速度,恐怕兵临城下,敌军还在睡大觉!到时候,我们便来个迅雷不及掩耳,一阵急冲猛打,就可攻陷扶余城,擒拿扶余国王,活捉槐头这个老贼了!”于冰满面春风,十分得意的畅想着战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计中计李毅上恶当() 
“那是自然,扶余还处于奴隶社会,其落后的政治制度,就决定了他必败无疑的事实。”李毅的语气十分坚定。

    这也难怪,奴隶制存在着残酷的剥削和压榨,每个城堡和庄园,都聚集着大量的奴隶,其份额占扶余人口的半数以上。有这么多人无人身自由,这就给李毅可乘之机,只要想办法把受压迫的阶级争取到自己的一边,扶余不但会土崩瓦解,还能解决占领后的稳定这一巨大难题。

    只是出兵之前,李毅军制定了闪电战的作战方案,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兵至扶余城下,突袭拿下都城,再把战火蔓延至四面八方。为了贯彻突袭的战略战术,李毅军才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而发挥骑兵机动力强大的优势,竭尽所能的向中心地带推进。

    李毅、于冰都极为乐观,但张英却锁起了双眉,她作沉吟状良久,直到两人的目光全被吸引过来,才露出一丝苦笑道:“问题不像二位想得那么简单,否则槐头岂不成了摆设?”

    是啊!还有槐头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出手,难道被人无视了?绝对不可能,这个老狐狸绝不会听之任之,他必然要搅浑一潭死水。李毅想到此处,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槐头迟早要出手,他行动得越晚,就孕育越大的危局,我们不能束手待毙,却不知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然?”

    李毅抛出一个尖锐而棘手的问题,就这个疑问,张英已经思索良久,但还是无从着手。本来敌人在明,己方藏于暗处,不知是心虚还是未知原因,总觉得敌我倒置一样,被无形的眼睛锁定了目标。

    “这个老滑头不出招,还真的无迹可寻,我终于觉察到,自己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很。”张英无奈的摇了摇头,她望了眼李毅,把目光停在了于冰的脸上。

    “我?”看着那张英充满期待的眼神,于冰一脸的茫然,料敌先机,自己可是不擅长,她沉默半晌道:“恐怕让姐姐失望了,小妹真的是无能无力呀!”

    无能无力,张英长叹了一声,她瞩目前方良久,才缓缓说道:“无论槐头何时出击,其目标都必然锁定素利。为防万一,需派出接应的兵马,我也只能做到如此了。”

    “我愿领命前往。”李毅当仁不让的请命,他并不知道槐头是否出手,但只要有危险存在,就不能让妻子去以身犯险。

    共同生活良久,二女对李毅的脾气秉性一清二楚,知道拗不过他,也只好由着他的性子了。接应的兵马,也出不了太大的差错。

    李毅带了两千兵马,尾随在素利的先锋大军之后,行了数十里,前方突然出现一个三岔路口。

    “主公,我们去往何方?”李恒犹豫了片刻,前来请示李毅。

    “凌锋走的那条路?”李毅漫不经心的说道。

    “右侧那一条。”李恒不加思索的回答道。

    “跟上他就是了,咱们也走右侧那条路!”李毅丝毫都没有犹豫。

    “可是”

    “可是什么?难道有什么不妥之处吗?”见李恒吞吞吐吐的样子,李毅心中升起一丝惊异之色。

    “左方好像有有人影晃动是不是有所行动的敌军?”李恒踌躇一下就不再犹豫了。

    “有敌军?”李毅显得十分的诧异,怎么会出现敌军?不过既然漏出了痕迹,就不能放过他。李毅毫不犹豫的道:“走,咱们过去看一看,能打则打,若敌军人多势众,别惹他就是了。”

    “喏!”李恒应了一声,便传下命令,沿着左侧的路径奔了下去。这条路初时还比较宽阔,但随着逐渐深入,变得越来越狭窄了。而刚刚李恒发现的人影,却一个都没看见,即便放出斥候探索,还是没有任何发现,他们竟然凭空消失了。

    极不正常,这里边一定有鬼。李毅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这狭窄的小径,若是遭到敌军攻击,怎么与其作战呢?是进入道路两边的灌木丛,还是单兵与敌死斗?

    “撤!”李毅一声大喝,但还是晚了,就在他下达命令那一刻,只听得震天的呐喊声,在荆棘丛中,冒出了成千上万的步战手,他们大多赤身**,还有的打着赤脚,手持着刀枪棍棒,杂七杂八的家伙事,喊着听不懂的话语,声势极为浩大的冲了出来。

    “一群乌合之众,不要乱,他们成不了气候。”李毅大声叫喊着,尽可能让更多的将士听到,使他们感到一丝的安慰。

    敌众我寡,军心必受影响,即便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建平兵马心中一凛,原本整齐的队形,变得有些混乱了。

    “不要乱,保持队型,用弓箭招呼对手。”各级军官高声叫喊着,竭尽全力维护队伍的稳定。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虽说陷于各异的天赋,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神箭手,但射杀冲在前面,几乎近在咫尺的敌人,还有着十足的把握。

    摘弓搭箭,“嗖嗖嗖”利箭划出道道美妙的弧线,飞向了冲在前沿的敌军。

    可怜的扶余大军,都是些临时拼凑的队伍,大部分是刚刚放出来的奴隶,还有很多的平民,只要极少数是奴隶主等上层社会成员。这等偏驳的配置,大半人员都未经训练,其战斗力可想而知了。

    一阵密集的箭雨过后,倒下的扶余人匍匐了满地,半绿的树丛被染得殷红一片,紫红色的血水到处流淌,汇成了条条小溪。

    “敌人太厉害了,快跑啊!”幸运的躲过首轮攻击者,颤栗着用李毅听不懂的话语狂喊着,霎那之间撤退得无影无踪了。

    “扶余人跑了,要不要追赶一程?”一场虚惊过后,李恒擦了把额头上渗出了冷汗,有些大不甘心的问道。

    李毅一双眸子中射出两道精芒,寒芒闪过后,脸上流露出阴森恐怖之色。但这阴冷的神色只是一闪即逝,随即他的脸变得阴沉起来,他蹙起了眉头,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