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引凰为后-第5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车一路飞驰,他只抱着书本仔细研读,颇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意思。

    司徒明依旧和司徒恽乘坐同一辆马车。

    父子二人各自占据了车厢的一角。

    见他频频掀开车帘子往外瞧,司徒恽放下手中的书卷:“老二你这一路上都在看些什么呢?”

    司徒明叹了口气:“儿子想起了当年离开燕京的事,所以忍不住就想瞧瞧。”

    听他这么说,司徒恽的手一松,书卷直接滑落到地上。

    他们一家人离开燕京时,老大十五岁,老二尚不满十二,老三十岁,老四八岁,年纪最小的阿照才刚满周岁。

    虽然那时他们是按照计划离开的燕京,并不像那些逃难的难民一般仓皇。

    但一家人都是自小便养尊处优,从来没有吃过半分苦头的。

    突然背负着叛臣的名头出逃,又担心后面会有追兵,心里的压力可想而知。

    因此从燕京到宋京的一路上,大人都紧张得几近崩溃,更何况是小兄弟四人,着实是吓坏了。

    即便是几十年后的今日再次想起那一段经历,司徒恽的心情依旧难以平静。

    如果没有那一场出逃,如今的他以及成国公府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尊荣富贵还在,也少吃许多苦,却只能沦为乞降的一方,哪儿有如今这样的风光!

    “老二。”他抬眼看着司徒明,轻唤了一声。

    “父亲。”司徒明凑到司徒恽身侧:“您怎么了?”

    司徒恽淡淡一笑:“无事,为父就是听你提起往事,心里生出些感慨。”

    司徒明道:“那时儿子虽还不满十二岁,但事情还是懂得一些了。”

    他突然把薄唇凑到司徒恽耳边,压低声音道:“父亲,儿子至今想不明白,当时您为何会选择背离大燕?”

    司徒恽呵呵笑道:“这个问题很重要么?”

    司徒明一噎。

    这个问题对别人而言是不是重要他不清楚,但他觉得对自己而言很重要。

    如果不离开大燕,以成国公府的在燕国的地位,他就算不打算念书想要经商,也不需要吃那么多的苦。

    不需要听到那么多的讥讽,也不需要迎娶杨氏那样的破落户人家的女儿为妻,更不会遇到阮氏……

第一百三十九章 归故里中() 
三年多前杨氏被休弃后,司徒明隔年便续娶了如今的妻子王氏。

    比起十多年前他初次说亲时,成国公府在大宋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他虽然年过三旬,膝下有儿有女,又只是成国公的庶子,且还是一名商人,供他挑选的继妻人选,不管家世还是容貌,竟都不比当年的杨氏逊色。

    最终他选择了王氏,她不仅温柔貌美,父亲的官职也比当初杨氏的父亲高了一级。

    成婚两年多,王氏虽然没能替他再添一男半女,但两人的日子过得是很不错的。

    司徒明对这位同长子一般大小的小妻子很是宠溺,但要说有多喜欢也谈不上。

    至于对阮氏的那些隐秘的感情,两年多来他再也没有刻意去想。

    直到重新踏上大燕的土地,他的一颗心像是飞出了樊笼,那些压抑许久的想法竟再次冒了出来。

    司徒明知道他不能再继续胡思乱想下去了。

    从前二房遭遇的一切固然有杨氏的原因,但根源却是在他的身上。

    如果不是他对阮氏太过痴迷,杨氏也不至于因妒生恨做出那样的错事。

    可他反复压制了无数次,心中的不甘还是偷偷发了芽。

    阮氏他是不敢去肖想了,可二十多年前他们一家突然离开燕京的缘由,他必须向父亲问个一二。

    司徒恽见他对那所谓的秘密这般感兴趣,只觉有些头痛。

    世上的事情,凡是少有人知的都可以被称为秘密。

    越少人知晓,秘密便越有价值。

    老三那是机缘巧合,况且以他如今所处的位置,他绝对比自己更不愿意说出那秘密。

    可老二跟着瞎掺和,算是怎么回事儿?

    司徒明一看父亲脸上那带着警告的假笑,到嘴边的话只能咽了回去。

    还是再等等……

    三日后,一行人抵达了燕京。

    马车刚在东城门外停下,司徒恽父子二人便同时掀开车帘子,一起朝那巍峨的城门和坚固的城墙看去。

    正感慨物是人非,就见那名陪同他们从河中府来到这里的燕国官员已经来到了马车旁。

    只见他冲司徒恽行了个礼:“成国公,我朝圣上的意思,已经着人在会同馆替您安排好了住处,您看是不是……”

    司徒恽收回视线。

    “就依燕帝的意思,去会同馆歇息。”

    “是。”那官员再次拱了拱手。

    半个时辰后,一行人抵达了会同馆。

    安顿好住处,沐浴更衣用过饭,已是傍晚时分。

    本该早些安置,以便第二日能有充足的精力觐见燕帝的司徒恽,却让随从把方才那名官员请了过来。

    那官员姓刘,是光禄寺的一名寺丞。

    虽然顺利把宋国使团迎进了燕京,他却丝毫不敢大意。

    抵达燕京后他甚至连家都不敢回,只在会同馆里寻了一个普通的屋子住下,晚饭也只让人给他弄了些简单的吃食。

    听闻成国公要见他,刘寺丞忙重新整理过仪容,和那随从一起去了司徒恽居住的院子。

    行过礼后,二人分宾主落座。

    随从上了热茶后退了出去。

    刘寺丞轻笑道:“国公爷有事尽管吩咐,下官一定尽力而为。”

    司徒恽也笑道:“老夫请刘大人前来,是有一些私事想要打听一下。”

    刘寺丞眼皮微微跳了跳。

    他今年不过二十八岁,眼前这位叛离大燕的时候,自己不过是个三四岁的孩童。

    而且他出身寒门,成国公府在大燕却是百多年屹立不倒的顶级勋贵。

    成国公想要打听的私事,是自己这样的小人物能知晓的?

    换作从前,他国的官员出使大燕,他们这些光禄寺的官员虽然需要认真招待,却也不必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太低。

    不卑不亢才是最需要的态度。

    可如今不一样了。

    圣上已经递了降表,很快大燕将不复存在。

    他们这些朝廷官员保住命不难,想要保住官职却是基本无望。

    所以即便是面对他从前根本看不起的大燕叛臣司徒恽,他也不得不讨好。

    谁让人家在宋国比在大燕混得还要好呢?

    司徒家大约是祖坟冒青烟了,换了个地方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后族。

    只要这位国公爷稍微抬举自己一下,他保住饭碗应该不成问题。

    拿定主意,刘寺丞十分恭敬道:“国公爷客气,下官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司徒恽很享受这样的待遇,朗声笑道:“刘大人果然年轻有为!”

    刘寺丞客气了一番。

    ※※※※

    见司徒篌态度不错,司徒恽的心情好了很多。

    篌哥儿这孩子终究是长大了,比从前懂事,也比老三孝顺。

    他的目的是想询问苻溱微的事,但为了不让孙子反感,还是先关心了一下他这一年来的经历。

    司徒篌也不打算隐瞒,把最近一年来他随着阮大将军四处征战的事情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因为这一年苻溱微和他几乎没有分开过,其间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她几回。

    司徒恽顺势接过话头:“篌哥儿,那苻姑娘和你是……”

    司徒篌十分坦然地笑道:“她是孙儿的未婚妻。”

    司徒恽没想到他会这么直白,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好个未婚妻!

    这是不把司徒家的长辈当回事啊!

    司徒篌同祖父接触虽然不多,但对他的脾性非常了解。

    祖父和外祖父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人。

    外祖父打仗的时候各种计谋层出不穷,对自家人却从不用心机,说话做事都是直来直去。

    祖父却早已经习惯了官场上的阴谋算计,对自家人也不忘耍些小心机,就算说些简单的事情也要绕弯子。

    对付这样的人,最有用的招数就是像外祖父那样直来直去,根本不给对方弯弯绕的机会。

    不等司徒恽顺过气来,司徒篌接着道:“我和苻姑娘的亲事是外祖父做主定下的。

    只是这几个月战事吃紧,还没有来得及举行仪式。”

    司徒恽面色不虞,抱怨道:“大将军是你外祖父,替你做主婚事也无妨。

    但事情都定下了却不知会咱们府上一声,是否有些不妥?”

第一百四十章 归故里下() 
刘寺丞想要走司徒恽的路子,为的不过是替下半辈子谋一个饭碗。

    但要说对慕容离亭,他却是发自内心的尊重,甚至远远超过燕国皇帝。

    听司徒恽问起摄政王,他叹道:“自那一日与圣上反目之后,摄政王带着十几名武将离开了燕京。

    具体去了什么地方,下官就不太清楚了。”

    司徒恽也不过随口一问。

    慕容离亭的动向,自有阮大将军去操心,他跟着瞎掺和什么?

    送走刘寺丞没多久,司徒明带着司徒篌以及其他四名司徒家的少爷来给司徒恽问安。

    司徒恽遂把方才刘寺丞的话对几人学了一遍。

    司徒明不明白他的用意,忍不住问道:“父亲,您该不会是想要回老宅去看一看吧?”

    司徒恽含笑解释:“老夫本以为这么多年过去,老宅肯定随了他姓。

    没想到端康帝当年会把老宅给封了,几十年都未做他用。

    既然咱们都来到这里了,祖坟那边要去修缮,老宅也该去瞧瞧。”

    司徒明不好再劝阻。

    以如今的形势,他们想要去一趟被封的老宅倒也不难。

    假若老宅被燕帝赐给了其他重臣,他们反倒是不方便去瞧了。

    他想了想又道:“即便如此,咱们也不宜把动静搞得太大。

    燕帝向大宋乞降,不代表所有的燕国人都愿意归降大宋。

    咱们若是太过招摇,难免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麻烦也就罢了,最怕的是因此拖累了皇后娘娘的名声。

    圣上把娘娘当眼珠子一般爱惜,谁要是敢插圣上眼珠子,那岂不是在找死?!

    见他行事如此沉稳妥帖,司徒恽暗暗点头。

    这些年老二是真的历练出来了,不枉自己偏爱他一场。

    他点点头:“老夫也是这个意思。

    如今他们小兄弟几个已经长大,也应该学着办事了。

    你安排一下,把这两件事情交给他们去做。

    至于篌哥儿,把手头的公事办好即可,这些事情就不要掺和了。”

    几人一起应是。

    ※※※※

    自那一日同安肃帝撕破脸皮后,慕容离亭带着十几名将军去了渭州。

    此行自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为了银子。

    世人都以为,渭州左半城早在几十年前便彻底毁了。

    其实左楚钰率左家三千子弟离开燕国时,把一部分产业从明处转移到了暗处。

    她诈死再次回到燕国后,之所以那么快就累积了可观的财富,就是以那些暗处的产业为根基。

    如今慕容离亭手中还有几十万军队,单是每日的给养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大燕国库空虚,各州府的库房也大多亏空,不得已他只能提前动用渭州左家那些还能赚钱的产业。

    一刀切看似爽快,从今往后这些产业恐怕会因为没有银钱周转而毁于一旦。

    但目前的形势,已经不容他做选择。

    宋国使团抵达燕京的消息传来时,慕容离亭正在左家老宅中埋头查看账目。

    听闻宋国使团的正使是成国公司徒恽,他抬起头看向阿宾:“司徒箜的祖父?”

    阿宾顿了顿才道:“是,就是司徒皇后的祖父成国公司徒恽,如今他已经抵达燕京。”

    慕容离亭轻笑道:“成国公夹着尾巴过了二十多年,如今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阿宾辨不清他究竟是喜是怒,小声嘀咕道:“从前小的听人说过,成国公府从前是大燕底蕴最深厚的人家,不是寻常的公府侯府可比。”

    慕容离亭敛住笑容:“你没有听错,司徒家是大燕所有开国勋贵中,唯一一家从未衰败过的勋贵。

    历代大燕皇帝,甚至包括宝应帝和端康帝,对司徒家都十分宠信。”

    “啊?”阿宾的下巴险些惊掉。

    宝应帝和端康帝,大燕历史上最残暴的两个皇帝。

    偏生这父子二人还都是高寿,一共在位七十多年。

    七十多年间,单是被父子二人抄家灭门的官员数都数不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