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引凰为后-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容涵盖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什么场合做什么打扮,对各色人等如何称呼,甚至仔细到连走路该迈多大的步幅,见什么人该行什么礼都写得清清楚楚。

    她知道自己距离一个合格的古代贵妇的标准差得还很远,可知道是一回事,被“女儿”这样教育真是有些心塞。

    这也就罢了,反正她也的确是什么都不懂。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

    几十页纸上详细地写了一件事——买卖房屋土地的流程。

    不就是那一晚自己不懂什么红契白契随便问了一句么?

    至于搞这么认真,像是要把自己培养成房地产经纪人一样!

    她阮棉棉从小最怕的就是这些条条框框的东西,随便看几眼感觉头都要炸了!

    凤凰儿看了看她手上的纸,“先问亲邻”四个字映入眼帘。

    她坦言:“棉棉姐,这些其实是写给我们两个人看的。”

    阮棉棉才不相信她的话,都能默写了还看什么?

    凤凰儿把她拉到一旁坐下,耐心解释道:“我前几日问过段庄头了,大宋立国虽然已经二十载,律法却一直沿用大燕的,所以我把曾经听过的关于土地买卖的流程写出来看一看。”

    阮棉棉并不是真的笨,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你弄这些是预备同左周两家打官司用的?”

    凤凰儿道:“一开始的确是这样打算的,毕竟那时我也拿不准左周两家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万一真要对簿公堂,总得有所准备。”

    阮棉棉道:“那现在呢?”

    “现在啊……”凤凰儿掰了掰手指,真是有些不忍心告诉她实情。

    自己又一次自作主张把棉棉姐的粮食和钱弄丢了一大笔,她肯定又要肉痛了。

    还有,万一韩家真的起了那样的心思,棉棉姐说不定很快就会被韩皇后召见,那就不是对簿公堂那么简单了。

    “快说呀。”阮棉棉催促道。

    凤凰儿知道不能隐瞒,便把今日同左未晞见面说的话,以及她自己揣测出的事情说了一遍。

    “什么?!”阮棉棉坐不住了。

    自己不就是过了一把女土匪的瘾,竟然惹出这么多的麻烦事!

    亏钱也就罢了,居然还牵扯到皇室争斗!

    她艰难地咽了咽口水:“韩皇后召见我的可能性有多大?”

    凤凰儿道:“七八分吧。”

    阮棉棉捂着脸:“这地方有后悔药卖么?”

    如果能后悔的话,别说那姓崔的恶人只是压价买地,就算是欺男霸女她也保证绝不多看一眼。

    凤凰儿把她的手拉下来,温言劝道:“棉棉姐,如果韩家真打算拉拢阮家,迟早都会有这一遭,躲是躲不过去的。咱们好生计较一番,决计不会让韩家人得逞。”

    阮棉棉道:“怎么个计较法?”

    凤凰儿冲桌上那些纸张努了努嘴:“喏,就从这些开始。”

    皇后召见自然要讲礼仪,棉棉姐正好把规矩学起来。

    另外,沈淑秀并不知道自家已经把田庄地契还给了左未晞,韩皇后一定会拿这件事做由头。

    所以关于土地买卖的事情棉棉姐也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阮棉棉哀嚎:“小凤凰,我好歹也是个成年人,还是个独立生活了好多年的成年人,居然还要你教我怎么生存,我真不想活了——”

    凤凰儿道:“棉棉姐,我只不过对这里的环境比你熟悉罢了,其实你懂的东西比我多得多。”

    “别安慰我,我知道自己有多大点能耐。”阮棉棉情绪依旧沮丧。

    凤凰儿笑道:“姑且算我在教你生存好了,可你不也一直在教我怎么生活吗?

    没有你,我永远不会知道在田野里奔跑是什么感觉,不会知道抢来的烧麦穗竟会那么香,不会知道躺在床上聊天直到鸡叫,一觉却能睡到晚饭时分是什么滋味。”

    阮棉棉有些动容:“小凤凰……”

    凤凰儿凝着她的眼睛:“棉棉姐,在田庄这几日是我做梦都没敢想过的好日子。为了这样的好日子能够长长久久,咱们必须挺过这一关。

    只有先存活下来,咱们才能按自己的想法活着。”

    阮棉棉瘪了瘪嘴,指着那“先问亲邻”道:“我一看这个就头晕,你给我讲讲吧。”

    凤凰儿浅笑道:“依大燕的律法,在房屋土地的买卖中,无论典、卖都必须符合‘先问亲邻’、‘输钱印契’、‘过割赋税’、‘原主离业’等要件。”

    阮棉棉道:“你先给我说说‘先问亲邻’是怎么个问法。”

    凤凰儿道:“亲指的是房屋或者田地主人的血亲,凡典卖物业,必须先问房亲,不买则次问四邻。其邻以东、南为上,西、北次之。

    上邻不买,递问次邻,只有四邻皆不买,才允许问旁人。”

    阮棉棉忍着头晕道:“意思也就是说,左周两家的田庄,其实我是有优先购买权的。”

    凤凰儿点点头:“是,因为他们两家已经没有了直系血亲,你是唯一的邻居。”

    阮棉棉又道:“我听你说典卖,典的意思就是当,左未晞既然舍不得卖田庄,当初为什么不选择典当?”

第四十二章 辣米油() 
见阮棉棉不仅愿意听自己讲这些枯燥乏味的东西,甚至还能主动提问,凤凰儿很高兴。

    她越发耐心解释道:“左未晞因为银钱周转不灵才听信了崔管事的建议去做粮食生意,所以才有了同佃户们签订的收购契约。

    签订契约的时候春耕刚结束不久,加之她又不通农事,哪里会看得出今年粮食的长势如何,便按照去年的粮价签了五百文一石。

    没曾想今年的粮食大丰收,把价格压低到这般地步。之前答应高价收购粮食的商人又以燕军攻城为借口跑了,她无奈之下才选择把左家的田庄拿出来典当。”

    阮棉棉道:“那后来怎么……还有那周家的田庄,我看左未晞最紧张的是这个才对。”

    凤凰儿见她颇有些刨根问底的意思,只好道:“典卖物业不是随便找一张纸写几个字就行的,必须用官府雕版印造的契纸。”

    阮棉棉点头:“这个我懂,在我们那里也是一样的。”

    “那我就不细说了,左未晞毕竟是侯门贵女,加之才刚除服不好抛头露面,所以就托她们府里的大管家去办理典当田庄的事宜。

    没想到那大管家上了年纪不留神把脑袋给摔了,事情才落到了那姓崔的管事头上。”

    阮棉棉讥讽道:“明摆着那大管家摔跤这件事就是姓崔的恶人干的!”

    凤凰儿点点头:“那姓崔的便趁乱把典当的契约改成了绝卖,甚至还把周家的田庄地契也一并顺走了。”

    “真特么毒啊!早知道我那天下手应该再狠十倍!”阮棉棉一口牙咬得咯咯作响。

    凤凰儿忍俊不禁,棉棉姐刚才还后悔多管闲事,现下又后悔下手太轻,果然是个真性情的女子。

    阮棉棉又骂了几句才道:“其实最该死的是那姓沈的一家,为了抱韩皇后的大腿,竟做出这么龌龊的事情。”

    凤凰儿道:“为了利益那些人什么事儿做不出来?现在她们说不定已经把事情捅到韩皇后那里去了,还不知道会往咱们身上安多重的罪名。”

    阮棉棉却一扫之前的颓然,一拍桌子道:“小凤凰,这一趟我还去定了,不把姓沈的一家弄掉一层皮我就不姓阮!”

    凤凰儿的情绪也被她带动起来:“是该给她们个教训,而且咱们还不能白跑这一趟,得往回捞些好处。”

    “什么好处?”阮棉棉觉得自己的脑子又跟不上趟了。

    凤凰儿笑着站起身:“棉棉姐,天都已经黑透了,咱们还没有用晚饭呢,你昨儿刚说我只有好好吃饭才能长得像你一般高,我去唤红儿端饭过来。”

    她一边说着就往屋外走。

    “站住!你又敷衍我!”阮棉棉哪里肯依。

    凤凰儿说话间已经走到了门口,扭头笑道:“咱们能够得到多大的好处,全都要看棉棉姐你到时的表现如何,我可不敢妄加揣测。”

    “红儿,端饭。”她朝外面大声喊了一句。

    阮棉棉撇撇嘴,这算是近墨者黑?瞧小凤凰这大嗓门,哪里还看得出半分从前的斯文秀气。

    “哎,来啦——”红儿小丫头早有准备,立刻就带着几名丫鬟提着食盒过来了。

    很快各种吃食便摆了一小桌。

    依旧是地道的农家菜,却比昨日多了一道鱼汤。

    红儿这几日也历练出来了,很快就给两人各盛了一小碗鱼汤。

    “三夫人,这是佃户家的孩子们今日一早在河里钓的,专门送来给您和六姑娘尝尝鲜。”

    凤凰儿从小就喜欢吃鱼,今日又特别饿,端起热气腾腾的鱼汤就喝了一小口。

    阮棉棉对这鱼汤却不怎么感冒。

    倒不是鱼汤本身有什么问题。

    毕竟这里基本没有污染,鱼又是河里现钓的,厨娘的厨艺也过得去。

    而是她吃了几天大宋的饭菜,嘴里有些淡了。

    没有大米勉强可以忍,没有辣椒却是忍无可忍。

    她虽然不是以吃辣闻名的那几个省的人,但也是从小就喜欢吃辣。

    长大之后更是越吃越厉害,几乎到了无辣不欢的地步。

    可惜自从穿到这里,她愣是没有在菜中尝到半点辣味。

    当然,基本的常识她还是有的,辣椒是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的,这个时候肯定没戏。

    这几天每到吃饭的时候,她就要默念一遍,这里食材无公害,少吃辣椒不上火。

    天知道她忍得有多辛苦!

    刚才听见红儿说鱼,她立刻就想起了从前最爱吃的酸菜鱼、水煮鱼、剁椒鱼头、鱼火锅……

    甚至还想起了许许多多不是鱼的辣菜。

    瞬间觉得眼前这一小碗鱼汤简直……她甚至都闻出了其实并不存在的腥味。

    见她一副不想喝的样子,红儿又开始紧张了。

    “三夫人,您怎的不喝呀?”

    凤凰儿也有些奇怪,鱼汤明明很好喝,比她从前在大燕皇宫里喝的都不差,棉棉姐这是怎么了?

    阮棉棉苦着脸道:“我想吃辣。”

    至于那个“椒”字还是免了,毕竟红儿她们还在,不好多说。

    大燕的规矩,御膳房从来不做味道刺激的菜品,所以凤凰儿完全不明白“辣”是什么。

    倒是几个小丫鬟一听就明白了。

    其中一个嘴快,忙回道:“二姑奶奶是不是想吃‘辣米油’?”

    这下轮到阮棉棉懵了。

    辣、米、油?

    这是什么东东?

    难道是类似小米辣一样的东西做的那什么——油?

    如果是真的她阮棉棉真要去烧几炷香高香,她这辈子的嘴和胃都有救了!

    红儿也争着道:“我娘的老家是潭州的,每年都要采好些食茱萸,她做的辣米油最地道了!”

    阮棉棉总算是明白了,果然自己太天真,辣米油和小米辣没有任何关系。

    她对那个“食茱萸”已经基本不抱什么希望了,但还是忍不住嘱咐红儿:“明日让你爹回去给我带些来,我最近胃口有些不好,想吃辣。”

    红儿忙应道:“是,三夫人。”

    大约是被那“辣米油”刺激了,阮棉棉这顿饭吃得索然无味,胡乱啃了几口馒头就罢了。

    吃过饭小丫鬟们把碗碟收走了,红儿却凑到凤凰儿耳边叽叽咕咕说了几句。

    凤凰儿惊喜道:“真的,快带我去瞧瞧。”

    阮棉棉歪在椅子上,懒洋洋道:“什么事情这么激动?”

    凤凰儿笑道:“佃户家老母鸡孵的小鸡中午出壳了。”

    阮棉棉噗哧笑道:“难怪这么激动,去吧,小鸡最可爱了!”

    凤凰儿朝书桌那边使了个眼色:“我很快就回来。”

    阮棉棉的腮帮子鼓了起来。

    这算哪门子的女儿?!

    自己去玩还不忘给老妈布置功课,反了天了!

第四十三章 圣旨到() 
小鸡们的可爱之处远远超过凤凰儿的想象。

    当晚看了近一个时辰不说,第二日一早她又带着红儿去了佃户家。

    阮棉棉则几乎拿出了当年考大学的劲头,把小丫鬟们全都撵出屋,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把凤凰儿写在纸上的东西细细啃了几遍。

    直到肚子饿得咕噜叫,她才捏了捏酸胀的脖颈,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有些发木的腰腿。

    正准备开口唤人,就听见屋外传来了凤凰儿和红儿说笑的声音。

    “姑娘,您干嘛喜欢那只灰不溜秋的呀,奴婢觉得黄的那一只毛茸茸的才好看。”

    “又说傻话,小鸡哪只不是毛茸茸的?”

    “反正奴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