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昭华未央-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腾垂在身侧的双手握成了拳,转身大步走了开去。

    玉娘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容来,轻声缓气地回话:“回殿下,是娘娘宣奴婢来见,可娘娘身子不爽,要歇息会,所以令奴婢在这里等着。殿下还是快进去,外头风大。”

    景明叹气道:“母妃又不舒服了?她总这样。”他皱着小小的眉头站起身来,转身往昭阳殿走去,才走了没几步,又折了回来,对玉娘道:“我忘了你就是个傻子。母妃叫你站你就站,我不叫你起来,只怕你还得跪下去呢。起来罢。”这才领着一群宫女太监走向了昭阳殿。

    玉娘脸上含笑微微:“谢殿下。奴婢恭送殿下。”

第41章 无忌() 
三皇子景明进了昭阳殿不久,就有个二十来岁的宫女脚步匆匆地出来,走到玉娘身前,屈一屈膝:“谢采女,娘娘召见。”玉娘听着这句,缓缓地吐出一口气,她正想着如何脱身,装晕是不敢的,一晕便是将高贵妃彻底得罪了。纵然日后她同高贵妃终要敌对起来,可如今她不过是个采女,连乾元帝的面儿也没见着,如何斗得过一个宠妃?高贵妃只要借着她这一晕,就能说她病了,立时就能将她送出去宫去。如今高贵妃即肯召见,倒是省了许多事,所以脸上微微笑道:“是,请姐姐前面引路。”

    那宫女将玉娘上下打量了回,十月的天在这风口里站了这些时候,玉娘原本洁白的脸叫风吹得微微发红,发髻也有些松了,一支金钗将坠落未坠的,便笑道:“采女不用这样客气,奴婢菀香得罪了。”她本在玉娘身侧走路,就伸手替玉娘将金钗扶正了。玉娘哪里防备得菀香忽然伸手,不由自主地退了两步,清泠泠一双妙目里露出一丝惶惑来。

    待得反应过来这个菀香是替她扶钗子,脸上顿时涨红了,又谢过菀香。菀香瞧着左右无人注意,就道:“采女一会子见到娘娘,记得拜谢三皇子,若是没他求情,采女只怕还要站会子呢。” 从来无事献殷勤的总有内情,不是有求与人,就是前头挖了坑。玉娘口上乖顺地答应了,心中却是暗暗警惕起来。

    昭阳殿正殿上,高贵妃携着皇三子座在主座上,看着谢采女缓缓走进,在殿中双膝跪下,规规矩矩地磕头请安。高贵妃恍若未见,转过头去,轻抚着景明的头,柔声道:“三郎,你方才说她比丽御女好看么?”

    高贵妃生有两子一女,皇长子景淳,皇长女静嘉,皇三子景明。因椒房殿李皇后无子无宠,若是不出意外,立长立嫡,他年即位的该是皇长子景淳。只是意外便出在了皇三子景明身上。景明在乾元帝的儿子中行三,乾元帝本身也是永兴帝三子,景明虽不是嫡子,却是在乾元帝即位后出生的,所以在乾元帝眼中,景明远比景淳更肖似他这个父亲。乾元帝既有这个意思露出来,处处揣摩着他心思的高贵妃自然心领神会,也把景明看得格外重些,所以方才景明进来说起外头的谢采女站得可怜时,高贵妃就顺了他的意思,将谢采女召了进来。

    景明点了点头:“母妃,她脾气比丽御女好。”高贵妃掩袖而笑,真是孩子,她一小小采女,脾气敢不好么?便是丽御女,也不过在宫女太监们跟前跋扈些,当着自己这个贵妃,还是恭敬得很。

    高贵妃方向玉娘道:“抬起头来,我瞧瞧。”玉娘依言抬头,她在外头站得久了,脸上多少有些狼狈可怜,从来宫中的太监宫女在乾元帝,李皇后以及各妃嫔间,都要保持仪容整齐,玉娘这副模样,若是高贵妃一心寻衅,还好说她个不敬,不想高贵妃见她形容狼狈,反笑道:“都是我头晕病闹的,竟忘了你在外头,瞧瞧这小模样,叫风吹得,我这里也不忍。”说了又叫陈女官,“你去取一百两银子,两匹尺头来,选个人帮送谢采女回去,就当我给谢采女赔不是了。”

    玉娘听了这句才明白高贵妃方才将她晾在外头的缘由,哪里是要给她些苦头吃这样简单,分明是为着厚赏送下来打的伏笔。且这笔厚赏,自己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不接就是对高贵妃方才叫自己在外头站着这举动不满,往大了说,就是心怀怨望,高贵妃要是以此为借口将她如何了,以李皇后的为人怕也不会为她出头。可若是自己接了,高贵妃辛辛苦苦地做张做势,消息自是要传去椒房殿的,其间还不知要添加多少,李皇后知道了,日后便是想用她,也得掂量一二。真真是一步进可攻退可守的好棋。

    玉娘早知进得宫来,自是少不了的勾心斗角,却不想她这连乾元帝的面也没见着,就扯入了皇后与贵妃之争,只是事到如今也没了退路,只得顺势而为了,所以也不推辞,安安静静地磕头谢恩。

    高贵妃原以为这谢采女少不得说“几句不敢当娘娘赏赐”“娘娘赔罪万不敢当”云云,不想竟是默不作声地收下了,一时倒也摸不清这个谢采女路子,也不耐烦与她多说,只消将自己赏了她这些东西的消息传进椒房殿,自然有人问她,也就撩开手去不管,只地了头与景明说话。

    陈女官取了一百两银子,并一匹珍珠红的斜花绫,一匹鹅黄双宫绸来,奉在高贵妃面前,请高贵妃看了,高贵妃一手拢着景明在怀,凤眼斜斜睃过去看了眼,才笑道:“谢采女雪白的皮子才撑得起鹅黄。”

    陈女官见高贵妃过目了,这才过来同玉娘道:“谢采女请随我来。”玉娘这才立起身来,屈身告退,正要退出去,那景明忽然从高贵妃手上挣了开来,跳下椅子几步跑到玉娘跟前,扬着下颌道:“喂,你这个傻子好没道理。是我给你在母妃跟前求的情,你怎么一声儿也不谢我?快谢。”

    玉娘脸上涨得红红的,先把高贵妃瞧了眼,见高贵妃脸上毫无愠色,这才屈膝道:“奴婢谢过殿下。”景明这才点头,挥手道:“你亏着是遇着我,若是遇着我二哥,你这样不将他放眼里,他就恼了,打你一顿也是有的,以后可记得了,去罢去罢。”

    高贵妃笑道:“胡闹,瞧你把谢采女吓得。”又向玉娘温言道:“二皇子如今也不到十岁呢,哪能动辄喊打喊杀的,不过是些孩子话,都说是童言无忌,你也不要往心里去。这就回去罢。”

    玉娘又屈了屈身,这才随着陈女官退出了昭阳殿。到得殿外,陈女官四处瞧了眼,随手点了个小宫女过来,将高贵妃给玉娘的赏赐交在她手上,令她快去快回,说完不待玉娘再开口,转身就回了昭阳殿。

    自打高贵妃向乾元帝引荐了朱德音,乾元帝这些日子来倒是常往昭阳殿来的,今儿原本是承明殿的陈淑妃二十八岁生辰,乾元帝前些日子答应了过去陪她的,不想行到半路,昭阳殿那边有个小太监跪在路边拦着,说是三皇子景明闹着要父皇一块儿用晚膳,高贵妃劝不听,手足无措,只好来请圣上做主。

    这样以生病,以皇子皇女为借口半路截皇帝的事,宫里的妃嫔们没少干,乾元帝心知肚明。心情好些便从了,若是不爽,加以训斥的也有,偏景明是他做了皇帝后头一个儿子,又和他排行一样,自然就偏心了,当即向身边的内给事昌盛笑道:“罢了,你去同淑妃说,我明儿去瞧她。”即命摆驾昭阳殿。

    乾元帝到得昭阳殿前,高贵妃早携着景明在殿前跪迎,乾元帝见着景明,心中自然喜欢,倒是撇下了高贵妃,先将景明拉了起来,弹了下他的鼻子,笑道:“你还好意思要见朕,你先生可是都和朕说了,你字也不肯好好儿写,只闹得要骑马,亏得赵腾好性子,肯随你折腾。”

    景明扬起小小的脑袋道:“我是父皇您的儿子,是君,他们都是臣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既然是臣子,自然是他们听我的”高贵妃忙道:“胡说呢!你不过是个皇子,那些大臣们就是听也该听你父皇的,轮下来还有你大哥二哥,你还远着呢。”一面说一面去瞟乾元帝神色。

    乾元帝当皇子太子时叫永兴帝拘束得苦了,景明又是他心爱的孩子,哪里肯拘束他,听着这话,不独不恼,反而哈哈而笑道:“你说他作甚,朕的儿子,就该有这气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得好!你先生教得也好,该赏。”拉着景明的手,父子两个率先走进了昭阳殿。高贵妃落后他们父子几步,朱德音更落在高贵妃身后,正要跟进正殿,高贵妃却道:“今儿你歇息去罢,圣上要同三皇子说话呢。”

    乾元帝论着外貌,倒也算得上萧萧肃肃,朱德音又是初知人shi,不免将一颗芳心系在了乾元帝身上,别说是伺候zhen席,就是服侍他用个膳,朱德音都是喜欢的。忽然听着高贵妃不许她进去,脸上白了白,到底不敢违拗,低声答应了,立在原地,看着高贵妃袅袅娜娜地进了正殿,殿门缓缓在她身后阖上,泪水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高贵妃才进昭阳殿,就听景明道:“风那么大,她就在外头站着,脸都吹红了都不知道找个可以挡风的地方避一避。见着我倒是知道我身份的,可跪下了又不知道起来,父皇,你说她傻不傻呢?白长那么好看了。”

    乾元帝听着前面的也就罢了,贵妃召见采女,不叫她退下,莫说是刮风,便是下雨下雪的,采女也不好自己找地方避去,规矩如此。倒是景明那句“白长那么好看了”逗得乾元帝哈哈而笑,这样小年纪,也知道分辩妍媸了吗?所以故意问他:“你也知道好看不好看?”景明点头道:“儿臣自是知道,譬如母妃就是好看的,她们就是不好看的。”说了白嫩嫩的小手将在昭阳殿里服侍的宫女们指了一轮。

    乾元帝又问:“那她和你母妃比呢?”

第42章 转机() 
景明这么大的孩童心中,自家母亲总是最好看的,所以在景明眼中,高贵妃可比丽御女好看多了。可今儿景明初见玉娘时,玉娘立在昭阳殿前,四周空空荡荡,她绯色的衣袂叫风吹得飞扬,就如景明前些日子在乾元帝书房挂的那幅吴道子的飞仙图上的飞仙一般,是以在景明心中,那傻乎乎的谢采女也好看得很。这会子乾元帝问他,高贵妃同谢采女相比哪个好看,景明就把小脸皱成了一团,想了回子才道:“好像差不多,儿臣也不知道。”

    乾元帝本以为景明还是要说句:“自然是儿臣的母妃好看。”不想景明竟想了许久,,倒是逗得乾元帝哈哈又笑了回,道:“那下回你点给朕看看,朕来分辩。”

    高贵妃听着他问出哪个好看些时,心中已隐约知道不好,景明自是挺喜欢那个谢采女的,不然也不能才一进殿就说什么:“母妃,别叫那个采女站着了,外头怪冷的。”偏乾元帝性子有些狭窄,他在与人说话时,顶不喜欢一边儿有多嘴的。高贵妃纵使心里着急,也不敢出声拦,眼睁睁听着景明说出那句要紧的“差不多”,不由扼腕后悔,又听得乾元帝起了兴趣,更是懊恼,如何就叫景明撞上了暗里又把谢采女咬牙,定然是她狐媚,竟连个小孩子也不肯放过。

    好容易挨到了乾元帝同景明说得了,高贵妃过来强笑道:“圣上,这批采女进宫时,妾赏了东西下去,其余采女都来谢过了,偏谢采女不小心扭着了,养到今日才好。妾想着,谢采女才多大呢,知道什么,别仗着年轻,不当回事,落下了病根就不好了,皇后殿下执掌宫务,许留意不到这里,所以叫了她过来。妾看着,到是妾多虑了。”

    高贵妃这番话看似在同乾元帝解释,话里话外的,却是说着谢采女不知规矩进退,十分无礼。连着李皇后也捎带了回。

    乾元帝听着,倒是不以为意:“皇后是个仔细的,一个采女不值得什么,她想不到也是有的。”乾元帝虽不爱重李皇后,可李皇后这些年来,无论在太子东宫,还是未央宫中,倒是没出过什么岔子,所以这回听着高贵妃这话,倒是下意识地替李皇后说了句话。

    听不着自家想要的话,高贵妃就有些失望,当着乾元帝的面儿一丝端倪也不敢露出来,只赔着笑脸道:“圣上说得是。”就使宫娥捧了水来,高贵妃洗过手。宫娥太监们知道高贵妃的规矩,知道她要亲自伺候,所以都不上前,由得高贵妃如民间夫妻母子一般,亲手替乾元帝拆骨头,为景明剔鱼刺,倒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昭阳殿这里一片和睦,承明殿中的宫娥太监们却是个个噤若寒蝉,看着陈淑妃立在一地狼藉中,竟是没人敢上前劝一声。

    原是陈淑妃满心欢喜地等着乾元帝过来,不想又叫高贵妃截了人去。这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若是平日也就罢了,今日偏是陈淑妃生辰,乾元帝上个月就答应了陈淑妃这日来给她做脸的,事到临头却遣了昌盛来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