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道同谋-第9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然渡河。上岸时,才发现早已身中数箭。在征服马超之战中,面对虎狼一般的西凉之兵,阵前打招呼时,曹操竟然只让许褚一人相随。这期间,马超本想偷袭曹操,但听闻许褚之名,怀疑跟着的就是许褚,就问曹操,听说你们军中有虎侯,是谁?曹操笑着指了指许褚,他就是。结果,许褚也没说话,就瞪大眼睛怒视马超,竟然使得从来没怕过谁的马超心生畏惧,放弃了偷袭。再后来,许褚与马超于阵前大战,打了近百回合,许褚打得兴起,光着膀子,越杀越来劲。锦马超称小吕布,却一点儿便宜也占不着,这就是流传已久的桥段——许褚裸衣斗马超。”

    “还有一位,五子良将的榜单之上,但是战斗力也是非常的强悍,这就是庞德。他原来是马超的部下,后来辗转投了曹操,在与关羽一战时,骑着一匹白马驰骋奔杀,勇不可挡,还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极其自负的关羽之军畏惧不已,称其为白马将军。要不是后来被洪水冲垮小舟,落水被擒,关羽还真不一定能够笑到最后。”

    “典韦、许褚、庞德,这三员猛将,一个比一个生猛,但为什么都没有排到五子良将中去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这几员将猛是猛,但是统帅能力和谋略能力,都一个层面上。”

    这时,说书加重了语气:“为什么这五人能列作五子良将,而其他人不能,相信各位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好,下面我们今天重点向大家的人物。在之前呢,先问一个问题,各位可以再猜上一猜,这五子良将,有顺序么?如果有顺序的话,那么谁在前面,谁在后面呢?”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台下又哑然了,众人纷纷摊着双手,表示并不知情。

    唐卡这时很想大喊一声:“当然有顺序,至于顺序嘛……”

    当然,喊的冲动确实有,但是不能喊。正所谓,观棋不语真君子。这会儿要是真的喊出声来,那才真是露了怯。

    恰在此时,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说书竟然朝着唐卡这个不声不响坐在最外侧的人望了过来。

    他当时心里就是一惊!

    难不成,这个说书算准了自己要来这儿么?

    又或者,她看上去是在问大伙儿问题,实际上全是专门针对自己的?

    就在这一瞬间,他的脑子闪过很多念头,包括今天一早和骆青来这儿吃早茶,又碰巧赶上了警匪勾结案,然后差点儿被地下室的人算计,接着打出一系列宣传和网络应对组合拳。最后,只是到这来歇会儿,竟然又赶上了这个绝色在这儿说书。

    想到这儿,他不禁四处望了望,很快的,他眼角的余光就集中在了不少角落都的全景摄像头上。

    有那么一刹那,他突然想到了自己曾与路晴定下策略,联合飞妹用全景影摄像头拍下西京驻京办主任屠宏汉及主管驻京办的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其武所干下的“荒唐事”。

    这个赵其武和屠宏汉,可是“林季张万联盟”的开路先锋。

    莫非,自己对付他们的招数,已经被他们知晓,如今正在实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过来对付自己?

    时间短暂,他虽然想了很多,但一时半会儿还是理不清头绪。

    应该不会这么复杂吧?

    他们也可能一直就比较喜欢利用全景摄影头!也正因如此,自己与吴琼花在西京宾馆偷欢的镜头,才被他们悄悄录了去,逼得自己这位处级公开考试的“双料状元”,竟然只能忍气吞声,流放高凌县卧虎镇。

    不管怎么说,这个说唱刚刚望向自己那一瞥,绝对不是简单的打招呼,肯定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深义。

    眼下,是该转身就走,还是看下去?

    让人没想到的是,他此时作出了比这两个选择更为带劲儿的举动。

    他竟然冲这个说书微笑了一下,然后像台下其他人一样,也摊开了双手,意思是我也不知道,你还是赶紧公布谜底吧。

    说唱嫣然一笑,似乎读懂了他的面部表情,提高了声音,说道:“好!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还是由我来公布答案吧。答案就是,五子良将确实是有顺序的。至于具体顺序嘛,其实就是我刚才给大家介绍的顺序,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大家听到这儿会问,我第一次在念他们名字的时候,还说了他们的官名,张辽是前将军,徐晃是后将军,于禁、乐进是左将军和右将军,张郃是征西与车骑将军,这个所谓的排序,是不是都是根据官职来的呢?”

    ,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他年若为青帝() 
“能够这么问的人,肯定都是有心人。实际上,咱们的老祖宗确实比较在意官职,特别是在人死之后,都会有一个谥,还会加封一定官职,作为最终盖棺定论的评判,也是对他后人的泽被。”

    “这是因为,古人对于一个人的认定,是非常讲究的。当然了,后世如果还有认定,可以追封。比如关羽,在世的时候,就被曹操封为汉寿亭侯。在他生命的最后,也就是被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击败于麦城,俘虏被害后,谥封壮缪侯。”

    “按理说,这时的封还算正常。可是,在这之后,关羽的形象逐渐被民间神化。到了宋朝,更是扶摇直上。尤其是宋徽宗,也就是《水浒传》里与名伎李师师卿卿我我的那个风流皇帝,不到十年之间,就将关羽的地位从侯上升到了公,又到了王。先加封忠惠公、后封为崇宁真群、再封为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到了明代,明神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万历皇帝,他将关羽追封成了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和关圣帝君。到了清代顺治皇帝,对关羽的尊崇更是上升到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到乾隆皇帝则成了山西关夫子,与孔夫子并列为文武二圣。”

    此时,台下众人听得正是带劲儿,并没有人鼓掌。但是唐卡听到这儿,不禁暗自心惊。

    他掏出了,用百度查了几个人物。

    这其中,包括五子良将,包括关羽,甚至还包括刚才这位说书提到的宋徽宗等人。

    查完之后,更是惊心。

    别说,这个说书还真是不简单!

    她说的几乎每一句话,都是一个典故,或调侃,或认真,均有出处。串在一起,就成了一个三国历史大杂烩。但是,整合得还很有条理,主题也很突出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的脑海中,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将这个说书的这番说辞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一篇历史方面的论文,都不为过。再怎么说,与那些什么“水煮三国”之类的百家讲坛节目相比,可是绝对有一拼的。

    这个说书到底是谁,怎么会有如此深厚的文史功底?

    不应该啊!自己好歹也是市委办副主任兼宣传部副部长,掌握着整个西京最为紧要的中枢与喉舌机构,如果西京早有这样一位人物存在,自己至少也应该听过啊!

    可是,真的是闻所未闻啊!

    要命的是,就在他很是惊诧的时候,这位说书在纵论英雄之时,似乎发现了他摆弄的小动作,又是微微一笑。

    天!

    这是干什么?

    她怎么一直看着我?莫非,这么多离她近的听众都是“隐形人”,她真正在意的听众是我?

    唐卡隐隐感觉到了一丝杀气。

    却在这时,对面这位说书话锋一转,迅速引出了今天想要表达的“主将”:“今天想给大家讲述的这位,位居五子良将之首,虽然没有像位居五虎上将的关羽一样被民间传得这么神奇,但也很是不凡。而且,也是巧合,这位五子良将之首,张辽,是关羽的好朋友,二人的文韬武略,大致相当。”

    “最早时候,张辽是吕布手下的战将。因为吕布这家伙太自负,也没有什么韬略,虽然有毒士陈宫辅佐,但不能全听,所以被曹操所擒。”

    “当时,在白门楼,一代天骄吕布被缚于堂前,向曹操乞降,却被自己的问下张辽大骂软骨头。后来,吕布被刘备这个大耳朵说了一句公不见董卓、丁原之事乎,而被曹操所杀。到了准备杀张辽的时候,一边的旁观者,那可是一贯只跪天地跪父母跪君王跪兄长的关羽,竟然主动向曹操跪下,替张辽求饶。曹操念及张辽的忠义,好言相劝,张辽感动而降,从此跟定了老曹家。”

    “事实证明,关羽替张辽这一跪,真没白跪。为什么这么说呢?刘备后来被曹操打得大败,关羽在下邳城外的土山上被围。突围,很难,就算自己突出去,还护着刘备的二位夫人呢,肯定出不去。自杀,会死得很难看,刘备的二位夫人就更难保不遭特别喜欢已婚女人的曹操毒手了。进退两难之际,有情有义的张辽报答关羽在白门楼下跪求情之恩,主动提出去劝降关羽。”

    “关羽一看张辽来了,心情好了很多,再也不纠结死或不死了。当下让张辽向曹操转达三事,一是以宾客之礼善待刘备夫人,二是只降汉而不降曹,三是以后有刘大耳朵消息马上去找他。曹操的心胸还不错,立刻许了这三事。于是,关羽受降。”

    “这之后,张辽一直担负曹操与关羽之间的调和者。直到关羽听说刘备消息后,挂印封金而去,过五关斩六将,曹操的麾下猛将夏侯惇气不过,要与关羽决一死战。还是张辽够意思,主动前去拉架,把夏侯惇劝开了关羽安全离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赤壁之战,曹操被孙权和刘备联军击败,败走华容道的时候,诸葛亮有意卖关羽一个人情关羽设伏。曹操亲自恳求关羽放行,关羽考虑再三曹操等人过去了。但是关羽又有悔意,回马大喝一声,曹军都下了马,哭拜于地。关羽正犹豫的时候,又是张辽,纵马而至。关羽一见故友,心中感伤,长叹一声,把曹军全都放了。”

    “只这一事,就可看出关羽情深义重的同时,也突显了张辽的重情重义。要不然,二人也不会惺惺相惜,互给面子。”

    “当然,张辽的品德高尚还不只这些。关羽降汉时,因为张辽和他关系铁,曹操就让张辽去打探关羽的去留之心。关羽很坦荡,明确告诉张辽,自己只会追随刘备。这一下,轮到张辽为难了。如果据实说给曹操听,曹操很有可能会以异心之名杀了关羽。而是如果不说,那就是欺君。张辽由此感叹,曹公是如父亲一般的君上,而关羽,只是兄弟。于是,张辽选择了据实告诉曹操。”

    “这个做法,后来也被认为是公私分明的典范。这之后,不少治世名臣,在向皇帝表达想法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个典故。臣常思张辽之言,与关羽虽为兄弟,但与曹公为君臣父子,安得不言?”

    “张辽还有一个好品德,就是顾全大局。他曾与护军武周不和,后来经人从中劝解,就与武周和好了。再后来,一起面对吴国大军的时候,素与李典不合的他,也能够摒弃前嫌,一举破吴。这种以大局为重的品德,再加上公私分明,一直为后世所称赞。”

    “刚才曾经提到张辽与李典摒弃前嫌,一举破吴,这其实是一个引子,也就是说,张辽军旅生涯最辉煌的巅峰,就是对吴主孙权的这场合肥之战。”

    “曹操在赤壁之战于华容道败走后,派张辽、李典、乐进率七千余人驻合肥。几年后,孙权亲自率兵十万围困合肥。十万人对七千人,众寡悬殊。偏偏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曹操又亲自率兵西征在外,一时间无法派兵回来援救。这样的严峻形势,对于驻守合肥的曹军来说,真是凶多吉少。”

    “这时候,张辽、李典和乐进想起来,曹操曾经留下过一封密函,交待过吴军来攻之事。打开来看,上面写着,如果吴军来攻,张辽与李典出战,乐进守城。因为张辽素与李典不合,所以乐进看了之后,非常顾忌,说了一句,要不然,还是闭门坚守吧。李典这时看了看乐进,没说什么,因为敌我相差确实悬殊,只能如此,想到前路渺茫,二人禁不住面面相觑,长吁短叹。”

    “这时候,咱们的五子良将之首,张辽,禁不住拍案奋起,慷慨面道,曹公如今远征在外,如果我们只是坐等他派出援军来救,那么就算援军来了,我们也早被吴军击败,合肥已经落入敌手。所以,现在应该做的,不是被动防御,而是主动出击。在吴军立足未稳之时,挫其锐气,方能安定众心,鼓舞士气。以攻待守,最终才能守得住。而如果只想着守,那么肯定守不住,只能一败涂地。如今千钧一发,成败就在此一战,诸位还犹豫什么?”

    “好!”听到这儿的时候,台下众人纷纷为张辽的热血形象所感染,大声鼓掌叫好。

    即便是唐卡,也禁不住热血沸腾。

    纵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