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文娱-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老板,这么下重注在《开心鬼》身上,值得吗?”新艺城电影公司总经理麦嘉有点吃醋说道,“新创业影视公司,不可能成为金公主旗下的子公司。即使合作的影片能带来短期的票房收入,但是长远而言,对我们又能有多少帮助呢?”

    新艺城的辉煌,除了因为自身的眼光和实力之外,更关键的是雷觉坤这个大老板的力捧。如果没有金公主院线,给予优先排片,新艺城的电影业不至于屡次刷新香港电影票房纪录。

    而现在,新艺城出品的《夜惊魂》本该获得七成的电影场次,但却被压缩到了两成。

    更关键的是,这部电影虽然找了新艺城借人,但却是跟光头佬麦嘉无关,而是黄百鸣参与的作品。

    麦嘉凭什么当新艺城总经理?除了当初奋斗电影公司他出资最多,之后,把奋斗电影公司的股权折算成金公主电影公司近半股权,再通过金公主电影公司控股新艺城。不过,一开始其获得的股权并不是很多,但是,雷觉坤允许麦嘉等人电影赚了钱之后,拿钱去入股新艺城或是金公主电影公司股权。

    而正是因为麦嘉靠着《最佳拍档》赚的多,所以,持续的增持新艺城的母公司金公主电影公司的股权,从而借助控股公司的代言人控制了新艺城。

    原本,其他的创始人是没有底气跟麦嘉扳手腕的,但假若其他人,比如黄百鸣参与制作的《开心鬼》不红也就罢了,若是红了呢?

    如果《开心鬼》红了,雷老板为了留住黄百鸣等人,肯定会下重注,或是以金公主的股权拉拢,或是以新艺城的股权,以此来加强对于黄百鸣的捆绑。

    以雷觉坤的性格,肯定不会吝啬于重金拉拢人才。整个金公主电影或者新艺城的发展历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雷觉坤对于专业人才的重视。其不仅仅给予新艺城的优秀管理层股权激励,并放权给新艺城的团队治理。

    即使后来新艺城分赃不均,其公司的创始人矛盾越来越深,不少人选择挂冠而去。

    比如,徐克后来就是不满新艺城利益分配模式,股权都给三巨头占了,他再努力也不过是给那些占据股权的三巨头打工。而雷觉坤倒是非常干脆,给徐克资金和资源,让徐克成立徐克电影工作室。这样,挂名在新艺城旗下的徐克电影工作室,本质上,已经不再受新艺城的干涉,而是直接跟雷觉坤商量问题。

    “麦嘉啊。”雷觉坤笑了笑,“你还是格局太小了一点,林老板的实力,我们硬要跟他扳手腕,他随便拿出一部游戏的利润,就可以以本伤人!对于这样的大佬,我们不去激怒他,不让其动了以本伤人的念头,已经是最大的成功了……即使他看中了影视行业,也不可能是香港这么一小块市场。这个小小城市,居然有上百家电影院,已经足够拥挤了,再要增加一条院线,恐怕大家都赚不到钱。《开心鬼》我们不仅仅给他大量场次,上映之间也要到40天!”

    ”什么?四十天?”麦嘉就更震惊了。

    雷觉坤并不在意香港有多少家电影制片公司,反正,电影制片公司数量多了,院线公司就能获得更多的谈判优势。比如,香港大部分的电影仅上映几天至十多天时间。能够上映二十多天时间的电影里面算的大卖级别,金公主院线力捧的自己电影,顶多也就给一个月出头的院线场次。

    为什么呢?因为,一部电影票房高潮通常集中在上映的前两个星期,尤其是第一个星期的上座率最高。一部质量过得去的电影,在院线上映的时间越短,最好的一个星期就下画,那么,院线公司自然是得利最大。

    至于,延长电影上映的时间,虽然,票房还会继续刷新,但是,电影院的上座率却已经严重下滑了。

    正常情况下,两个星期以内,电影已经过了票房高峰期,正常情况下,只有上座率居高不下的大卖电影,可续继续延长场次。但是即使是刷新了香港电影票房记录的《最佳拍档》也仅上映了33天!

    “如果林老板自己投资电影院,恐怕就要考虑上座率了。那么,他估计不太可能给自己的电影40天的上映时间。”雷觉坤微笑说到,“如此一来,他何必自己成立院线呢?”

    香港的电影院线,要么是电影制片公司,为了自家电影发行,而建立起来的。比如,邵氏、嘉禾的电影院线,都是为了电影发行利益服务。

    也有一些公司,比如,金公主院线一开始并没有制片公司,但感觉片源受制于人,逐渐就开始投资电影制片,乃至于投资当电影制片公司。

    只有电影制片公司,感觉到自己是发行不顺,信不过传统的院线,才会决定自己投资电影院进行发行。

    雷觉坤很清楚地意识到——不刺激林棋产生投资电影院线的念头,比其他更重要!

第157章 首映() 
1982年8月5日,嘉禾公司的《奇门遁甲》下画之后,新艺城乘着间歇期上映《夜惊魂》,《夜惊魂》上映后狂收了150万票房,平均每天50万,在香港的电影市场,已经算非常强劲的表现了。

    要知道,电影票房突破千万元大关,这是在1982年才刷新的纪录。在81年香港电影票房榜的冠军《摩登保镖》刷新了香港电影票房纪录,也仅获800多万的票房。

    直到82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才突破了千万港元。可以说,82年香港电影称得上是井喷之年。若是按照正常逻辑,金公主院线应该继续捧《夜惊魂》。

    但在8月9日,《开心鬼》首映,金公主院线直接把自家的《夜惊魂》场次大幅度削减给《开心鬼》让位。

    这样的安排,是雷觉坤一意孤行,将新艺城公司的反对声音完全压下去。《开心鬼》票房表现好则已,表现不好的话,雷老板也会遭到员工的怨言。

    中午11点。

    雷觉坤还未离开办公室。

    “老板,我是李茂文。”门外传来敲门声。金公主原先前身还是丽声院线,由雷觉坤发起,拉上其他的戏院老板陈荣美、冯炳仲合伙参与,其中,雷觉坤由于实力最强,占了七成股权,剩下两个股东,以其戏院入股,占了不到三成。而李茂文擅长影院经营,被请来当总经理,雷觉坤立力排众议,给了李茂文1%的院线公司的股权。

    “进来!”雷觉坤说道,“首轮票房统计出来了吗?”

    “出来了,上午第一轮票房统计……”李茂文拿着一张打印出来的表格,“整个院线收入12。5万元,《开心鬼》第一轮安排了17场,收入10。7万,平均上座率约63%。《夜惊魂》收入1。8万,平均上座率45%……”

    这个年代的电影院都是单厅戏院,整个电影院拥有多则几千座位少则几百,平均都是有1000个观众坐席。

    所以,院线排片数量不会像后来那么多,同一家影院,正常情况下,每天只会放映1~3种电影。其中,如果有一部电影的主打作品,那么,全天绝大部分的场次都是放映这部电影。

    于此同时,戏院不可能全天只放一部电影,避免误判了行情之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误。

    雷觉坤脸上无惊无喜的说道:“还可以!”

    实际上,以《开心鬼》的投资预算和曝光率,首映日的首场仅获10。7万元收入,虽然已经不俗,但却不算最顶级。

    要知道,当初《最佳拍档》的首映日,大部分的戏院甚至是爆满,高峰时期根本都是买不到票。

    《开心鬼》现在的上座率,最高的戏院可以达到八成,上座率较低的则是低于5成。

    假设《开心鬼》是一部两三百万制作的成本,这个数据应该已经算不错的了,但它是一千万元大制作。

    千万大制作的电影,至少应该是取得像《最佳拍档》那样级别的票房,才能赚回本钱。

    李茂文摇头说道:“虽然,《开心鬼》比《夜惊魂》成绩要好一点,但是《夜惊魂》是第四天上映了,首映日的上座率也有六成多的!香港的观众,看多了喜剧,这类电影已经不能像70年代许冠文时代那么火了。”

    “喜剧片过时?”雷觉坤可并不这么认为。

    新艺城电影公司成立之前,雷觉坤投资过电影,比如,76年麦嘉拍摄的《一条光棍走天涯》,就是喜剧风格的电影。这也符合当时的气候,因为,在李小龙之后,香港最火的就是许冠文。许冠文的电影,自编自导自演,虽然,其表演风格不如后来的周星驰那么夸张,但是,其喜剧的桥段,也着实堪称的时代经典。

    包括后来的新艺城的这批人,最初说服投资人给钱让其拍片,都是拿着剧本说:“为要拍许冠文那样的喜剧片。”

    新艺城成立之后,其创作班底也是确认以喜剧片为主,并集体创作,大家共同出力,把笑点、桥段集中,创作出能够让观众从头笑到尾的电影。这个集体创作,以喜剧片为主的理念,使得新艺城创立之后,就持续的赚钱盈利。从预算只够拍一部电影,发展到可以能够同时拍摄多部电影的大公司。

    随着新艺城能够同时拍多部电影的时期,新艺城已经打破喜剧片独大,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

    中午,雷觉坤并未离开公司,直接在公司总部叫外卖,跟公司值班的员工一起吃饭。

    午饭后,稍微在办公室睡了一觉。至下午一点多,雷觉坤觉得今天第二轮的数据,应该出来了,就找员工去询问。

    “暴涨,中午票房暴涨,中午第二轮放映,《开心鬼》收入13。6万元!”一名员工兴奋的说道,“金公主旗舰戏院,已经爆满了!”

    “什么?”雷觉坤感觉到有点惊讶。

    到了下午票房稍微回落之后,晚上两场,电影票房再度飙升。《开心鬼》首映日,票房最终突破83万港元!

    ……

    “首日票房83万元?”林棋是第二天中午收到了汇报,“这个票房收入是好还是坏?”

    “当然应该算是不错的了!”黄锡照解释说到,“香港只有唯一的一部电影,曾创下日票房100万元,那就是《最佳拍档》。除此之外,这个数据应该能跟《龙少爷》、《少林寺》之类的大卖电影相比了。”

    “哦,知道了!”林棋说到,“《开心鬼》同名的唱片,以及开心少女组合,磨合的怎么样了?”

    “D唱片准备在下个星期发行。”黄锡照说到,“每张售价68元,首批就制作了5万盒。发行唱片时,同步推开心少女组合!”

    实际上,新创业系公司那么多的事物要处理,林棋这么可能每一件事都等汇报。正常情况下,这类的投资,后续跟进根本不需要向他不断的汇报。《开心鬼》的票房数据,提交到新创业影视娱乐公司总经理黄锡照这个层次已经足够了。

    这个项目是由新创业影视娱乐公司投资,所以,后续的跟进项目的进展,都是新创业影视娱乐公司在做。

    不过,林棋对于有些事情的进展比较关心,则是可以随时打电话去了解详情。

    “对了,丽的电视台那边的状况怎么样了?”林棋问道。

    “还是老样子,由于我们掉起了澳洲帮的胃口,所以,澳洲帮苦撑着不愿意廉价出售股权。倒是有买家愿意购买,但是澳洲帮61%的股权报价3亿港元,吓退了潜在买家!”黄锡照笑了笑说道。

    “潜在买家是邱德根吧?”林棋问道。

    “这个,不仅包括邱德根,他报价1。65亿港元,并不算最高的。最高要属李嘉诚报价1。8亿。”黄锡照说到。

    “李嘉诚?”林棋愕然,“他不好好经营他的房地产,掺和什么电视台生意?”

    “恐怕是看到我们想买,觉得有利可图。”黄锡照说到。

    林棋不知道李嘉诚打的什么算盘,但是林棋不怕里面有什么阴谋,了不起,丽的电视台他不买了。如果能买下丽的电视台,有买下之后的玩法,不能买下又不是影响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

    电视台不过是一个内容发行的平台,而没有电视台,D、VD等等介质,以及电影院线一样可以作为发行平台。

    况且,香港的电视台拍照难拿的仅是免费电视台的拍照,后来,收费电视牌照和卫星电视拍照,可是批准了一大批。拿不到免费电视牌照,可以拿收费的,或者是卫星电视牌照。林棋绝不是认准了丽的电视台这一个选项。

第158章 开门红() 
1982年8月10日,各大报社拿到院线提供的第一手票房数据之后,《开心鬼》的曝光率徒然暴增。

    “《开心鬼》首日票房83万,新创业影视公司投资首部电影赢得开门红。金公主院线总经理李茂文称,《开心鬼》题材更适合年轻人观影,暑期档能够大卖并不会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