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文娱-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由于巴士运营属于公共服务,需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比如,车票涨价之类的事情,其公司自己说了不算,还需要提交报告给政府批准。如果民意抗议太大,其涨价觉得很难得到批准。

    相对于巴士车票的涨价流程比较复杂,电影票价涨价就比较容易了。

    从早期的电影票价几毛钱,而随着物价上涨,票价基本上不会跑输通胀,目前香港电影票价已经涨价到10港元以上,基本上,也仅比欧美的电影票价稍逊一点点。

    也正是因此,雷觉坤也仅挂了董事的名誉,并未把多少心思花在九龙巴士,反倒是九龙巴士每年的股息分红,用于投资地产和电影院。

    一开始,或许雷觉坤还未把电影生意当作主业,但渐渐的随着其院线生意越来越赚钱,规模不断扩张之下,利润倒已经不亚于九龙巴士每年给其分红的股息,而且,相对于九龙巴士他只占据五分之一的股份而言,金公主院线几乎绝大部分的股权都是雷觉坤占有,这样一来,就更加淡出九龙巴士公司的经营,专注于影视行业投资。

    从70年代开始,九龙巴士上市不久后,雷觉坤就开始持续的加码电影院的投资。到了80年代初,持续获得其投资的金公主院线,已然跟邵氏、嘉禾两大院线三分天下。当然了,香港虽然还有代表国内宣传喉舌的银都机构,以及一些零散的电影院。但相当于这三大院线的市场份额而言,几乎是可以忽略。

    由于金公主院线快速的扩张,迫使了邵氏和嘉禾等等传统院线大佬,开始联手打压金公主,使得香港本地的电影制片公司,纷纷不跟金公主院线合作,让金公主院线片源不足,只能放映老片或西片。而这个年代的香港电影还处于上升期,本地的观众对港片更感兴趣,所以,金公主院线的上座率开始下滑。

    这就迫使了雷觉坤开始投资制片公司,通过自主扶持电影制片公司,让金公主院线获得稳定的片源。

    香港80年代异军突起的新艺城,与其说是新艺城七怪、新艺城三巨头的功劳,还不如说是雷觉坤的大力支持。没有雷觉坤投资新艺城,新艺城可能就会跟香港其他的影视公司一样做不长久。而没有雷觉坤这个大老板的镇压,新艺城根本没法拥有凝聚力。

    从新艺城创业开始的新艺城七怪,不久后纷纷因为理念分歧,或者是掌握的话语权不等,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平起平坐,产生了上下尊卑的概念之后,自然就陆续的离开。等到剩下新艺城三巨头之后,其神话一直上演,但却因为持股多寡不同,分赃不均,逐渐出现越来越大的裂痕。

    至90年代初期,雷觉坤去世之后,三巨头也彻底分道扬镳,无论的口碑,还是实力都处于颠峰时期的新艺城,轰然解体。

    由此可见,“志同道合”是多么不靠谱的事情,不涉及到利益的志同道合,或许,能够长久。但涉及到利益分赃问题,即使是朋友,长期感觉到分赃不均,那么,迟早也会反目为仇。

    ……

    “真的稀客,林老板怎么有兴趣光临寒舍?”雷觉坤笑着招待林棋。

    “呵呵,还不是因为电影公司的事情。”林棋笑了笑说道,“原本,我准备收购丽的电视。结果,澳洲佬太可气了,他们1。2亿买下的股权,居然要提价到3个亿卖给过。虽然,这笔钱我也不是不能出,但被人当成冤大头,当然是不爽的。所以,我希望成立一家影视娱乐公司,让澳洲佬意识到,我未必需要买下丽的电视台!”

    雷觉坤点头说道:“相对于影视行业而言,林老板从事的游戏行业,显然是更能赚钱的照样产业!投资影视,应该类似于《斗破苍穹》那样挖掘好的版权,改编游戏?”

    “对呀!”林棋笑道,“投资影视行业,利润多寡,我根本不在意,关键是把观众眼球吸引过来。玩家一点印象也没有的新游戏上市,想要让玩家接受,需要的广告投放成本太昂贵了。现在游戏行业这么火,全世界一堆的公司都在投资游戏,包括日本、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技术和人才方面,我并不认为,能占据绝对的优势。所以,必须要通过吸引玩家的眼球和注意力,在游戏还未上市之前,多获得关注,既多几分胜算。投资影视,或者是搞一部大卖几百万本几千万本的畅销书都是一样的,为了热门IP——intellectual property!我要让澳洲佬明白,我要的仅仅是热门IP,拍大热的电影,持续获得热门IP,跟拍电视剧没区别!这样,他们迟早会低头,乖乖的把股权卖给我。事实上,除了我之外,谁会付出几倍的溢价,购买持续亏本的丽的电视台呢?”

    见到林棋这么坦诚,雷觉坤点头说道:“既然是为了给澳洲鬼佬压力,帮点忙没问题。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帮忙或合作的地方?”

第143章 借人() 
“从贵公司借一些人拍电影!”林棋很认真的说道。

    “借谁?”雷觉坤并未感到意外。照理说,新艺城是一家成立没几年的公司,不像邵氏和嘉禾甚至有自己的片场。与此同时,新艺城旗下的人才规模,也远远不能跟嘉禾相比。正是因为,新艺城缺少专业的影视明星,所以,其大规模的吸引歌星来拍片。在效果上,当然是相当好的,新艺城时代的电影,不仅创意领先,就连电影中是音乐的质量,也超过了同行。

    “准备借黄百鸣、高志森。”林棋说道,“剧本已搞定,资金不是问题。就缺导演和剧组了。”

    “就缺导演和剧组……”雷觉坤被林棋这句话逗乐了。

    没有导演和剧组,也理直气壮的搞影视公司,这不得不说,林棋心真是大,或者说,有钱足以在影视圈为所欲为。

    “借人可以,但我也有一个条件。”雷觉坤说道。

    “什么条件?”林棋问道。

    “新片的发行,交给我们金公主公司。”雷觉坤笑道。

    “港台和东南亚的发行权可以交给你们。”林棋说道,“其它地区的版权,我们自己发行。至于分成比例,香港票房我要5成,其他地区我要25%的分账比例。”

    “好,那就成交。”雷觉坤眉毛不由一舒。

    要知道,金公主院线的发行渠道主要是集中在香港,在香港当地,可以说其渠道优势不逊色邵氏和嘉禾。但在香港之外的地区,金公主公司还是需要跟当地的发行公司合作,至少要交出一半的票房分成,才能喂饱当地的发行渠道。剩下一半才是金公主和电影制片公司的分成比例,双方各得25%,也算是公平。毕竟,制片公司付出了投资,金公主也是贡献了人才资源和发行的成本。

    ……

    历史上的《开心鬼》是一部成本仅200万元的小制作电影,当然,其质量却远远超过了其投资金额。

    不过,林棋对其很多的五毛特效都不如的一些电影特技,还是有点不满的。所以,这部电影拍摄过程中,除了需要用香港电影传统的模式去拍之外,后期制作中,林创业电子却会参与进来,给其增加特效。

    现在的电影特效技术还是比较简陋,好莱坞烧钱搞的特效跟香港的省钱的土办法也并没有形成巨大的技术鸿沟。

    真正出现了大片和小成本制作没有可比性,那是到了90年代中期之后。高性能的计算机可以运营更好的特效软件,这样一来,顶级特效和五毛特效之间对比越来越鲜明。

    事实上,新创业电子为了游戏的特效渲染工作,也自主研发了几台浮点运算1亿次至5亿次之前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在这个年代已算是超级计算机,但是林棋眼里兼职是渣渣。要知道,后世10块钱买一颗淘汰掉的垃圾芯片,浮点运算也是能够达到10亿次的。

    一些“垃圾佬”,甚至喜欢专门捡垃圾,娱乐性的组装“百元神机”。什么叫做“百元神机”呢,预算不到100块钱去装机,专门去捡垃圾。人家不要的主板、显卡、内存、PU、电源一起买,当然,组装出一台能点量的机器。然后,效果居然达到勉强能玩《LOL》这样的网游的程度,虽然,特效开到最低也卡的不能忍,但是,那种百元神机拿到现在,已经足以比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还要领先几年。

    后世的一台I7计算机的效果,已经可以达到90年代的超级计算机的水平了。那时候,好莱坞用来给《泰坦尼克号》做特效的机器,未必有一台I7电脑性能好。

    但国内的特效水平,依然不能让观众满意,甚至,感觉还不如90年代末的《泰坦尼克号》。

    这所以产生这种差距,根本不是计算机硬件之类的问题了。而是软件和人不行。美国在80年代计算机性能很差的时代,就已经在采用电脑做特效,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和人才。

    香港的电脑特效技术,是在90年代末,香港电影受到特效大片冲击时,开始决定通过做特效片来挽救市场。其做出的《中华英雄》、《风云雄霸天下》等等特效片,虽然是五毛特效,但由于当时香港的拍商业片经验丰富,所以,整合的比较好。

    国内的特效,从《英雄》、《无极》开始,跟美国人屁股后面学特效,真正自主搞电脑特效,已是21世纪了。可以说,后世的中国特效技术,实打实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积累,仅仅有十年时间。美国则是三十多年的积累,不仅仅是硬件技术方面的领先,包括软件编程和熟练的人才,都远远领先。

    而美国的特效工作室的水准是不断的研发电影特效新的设备和软件程序,国内的特效水平,却仅仅停留在学会使用美国淘汰下来的特效软件的程序。这种不是层面的水平,造成了国内的特效长期处于低端。

    林棋既然做电影,那么,当然是要顺带着把电影特效产业给培养出来。未来,能够跟好莱坞大片抗衡的,也只有同等水平的特效大片。

    如果不扎扎实实的积累技术,试图靠着小聪明小智慧去抗衡科技进步带来的先进生产力,那无疑是螳臂当车。

    ……

    在跟雷觉坤沟通之后,林棋就没有任何顾虑的向新艺城借人。

    现在新艺城七怪、三巨头,名义上是合伙人。但实际上是麦嘉独大,三巨头持有新艺城股权,其中,黄百鸣仅有9%股权比例,石天占19%,另外72%的股权是金公主和麦嘉合资公司占有,而合资控股公司的比例,金公主占51%,而麦嘉本人占据了49%!

    因此,新艺城的矛盾,主要是其他众多才华横溢的导演,感觉到分享不到公司成长,于是,纷纷的离去。

    包括三巨头在内,现在的黄百鸣怨气还是比较少的,但后来黄百鸣的喜剧片,也逐渐崛起,撑起新艺城公司相当多的利润,而却拿的非常的少,自然是非常的不满。

    比如,几年之后的徐克不满新艺城的利益分配,在新艺城感觉到越来越不痛快,但雷觉坤挽留,投资了其电影工作室,让徐克独立经营。这个徐克电影工作室,在几十年后,依然还存在,其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多,却大多是充满徐克审美的精品。

    新艺城主打的还是喜剧,其他非喜剧作品,也是精品层出不穷,但真正支撑新艺城业绩的绝对是喜剧片。

    前期是麦嘉的作品扛鼎,但是到了后期,则是黄百鸣的喜剧更胜一筹。

    这时候的黄百鸣,早就是香港的知名编剧和演员,其创作了大量卖座的电影剧本,高志森更是黄百鸣的徒弟。

    当然了,黄百鸣和高志森合作时期,两者都处于巅峰状态,后来两人决裂之后,各自发展都大不如前。

    原本的《开心鬼》剧本,是高志森偶尔看了香港的朱秀才话剧,这部话剧自然跟喜剧无关,但是,其却是奇葩的脑洞大开,将阴森恐怖的鬼怪题材,编成了热热闹闹的喜剧。而且,初次执导《开心鬼》之后,却是让其导演天赋展现出来,其后多年连续制作多部《开心鬼》系列电影。整个《开心鬼》系列,如果不是新艺城解体了,那还是继续大卖多年。但新艺城解体之后,版权归谁也不好说,后来,黄高师徒的反目,其中就有《开心鬼》版权到底归谁的因素。

    黄百鸣虽然不是太帅,也没周星驰那种天分,但却出奇的跟《开心鬼》里面的角色合拍。除了《开心鬼》系列,黄百鸣其他的作品,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剩下的那些养眼的女学生,对演技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青春靓丽就足以。

    “林先生,这个剧本是您亲自创作的?”黄百鸣拿着《开心鬼》剧本后,就爱不释手。作为香港最重视剧本的新艺城,尤其是初期,剧本集体创作,完成好的剧本,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无权进行修改。黄百鸣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