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文娱-第5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盘古阵营的主机集体降价,6月份,个人计算机市场的份额逐渐趋稳,不像4月和5月份下降的那么急。相对于pc而言,市场份额依然占据优势,但是,pc随着爆款cpu和主机带动下,市场份额逐渐回升到了42。

    盘古电脑阵营虽然还维持在57左右的市场份额,但是,市场份额此消彼长,依然还是非常明显。

    即使是在中国市场,pc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获得超过5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全球市场而言,pc却是势如劈竹。

    在高端市场,新一代pc强调旗舰性能,领先盘古9代。而在中端机型主打性价比。以奔腾2芯片的高频和低频版为代表的顶级芯片,加上低廉到不像英特尔风格的价格,像是一把尖刀,插入了盘古电脑阵营的软肋!

    就算是在游戏软件方面有一定差距,但是ib公司和英特尔公司宣布对游戏软件厂商进行补贴,对pc平占游戏进行每销售一份补贴不低于1美元。这种情况下,游戏厂商不仅仅赚玩家的钱,还能赚计算机硬件常山的补贴,这种好事情,自然让pc平台的新游戏数量出现300以上的暴增,当然了,pc吸引的厂商大部分都是在盘古平台占有率不高的中小厂商。这些厂商平均的素质不高,主要是蹭pc的补贴,即使如此,也给pc市场带来了大量新游戏,补上pc在游戏软件方面的软肋。

    而盘古平台,则是对游戏厂商进行返点。因为,目前新创业电子集团旗下拥有全球覆盖面最广的游戏发行渠道,在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等等市场,都是最大的游戏发行商。且,不仅仅有线下发行渠道,而且,线上还有电商发行渠道。以及,在线下载发行渠道,。仅仅是《盘古游戏商城》这个渠道,每天都会产生十万次以上的正版游戏下载量,一年正版游戏销售超过4000万份,金额不低于5亿美元。加上其他的渠道,仅新创业系掌控的游戏发行渠道一年就可以销售超过60亿美元的游戏软件,其中,自己开发的仅占三分之一。接近40亿美元,是其他游戏开发商委托发行的游戏版权。新创业系,对游戏软件抽成10~30不等,平均抽成可达20左右。仅是发行这一块,一年就稳赚10亿美元以上的收入,比自己开发游戏更赚钱。

    所以,新创业系不需要额外补贴,仅退出返点奖励。销售份额超过1万份,将会返点05,销售超过10万以上的热门游戏,返点1。而销售份额超过100万份以上的爆款游戏,更会额外返点3作为制作精品游戏的奖励。

    仅仅是这些返点,就足以让盘古平台的一线游戏厂商坚定的向盘古平台效忠。

    更何况,即使不返点,只要游戏卖得好,游戏开发商基本上都能赚取暴利。游戏厂商会亏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分成比例不够高,而是游戏不受市场欢迎扑街了!

    各种明暗的交锋,盘古电脑和pc电脑的单价不断下降,消费者直呼过瘾,只希望两大阵营永远对峙拼杀,永远不要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游戏行业也希望,两大平台竞争,不断给这些游戏开发商让利!

    ……

    盘古9代电脑,经过一番犹豫之后,还是在6月8日宣布互联网渠道的零售价降低到899美元,且在6月18日当天,将会享受899美元减100美元的优惠。也就是说,799美元的价格就可以购买盘古9代。

    可以说,上市不到8个月,价格已腰斩。降价速度,也创下了盘古电脑问世以来的纪录。

    除此之外,盘古电脑股份有限公司ceo高天宣布“1995年4月~6月17日之前,各大正规渠道购买盘古9代电脑的消费者,高于899美元的,将会无条件获得价值400美元的易购网0门槛优惠券。而在此之前购买盘古9代的用户,我们则是赠送200美元的0门槛优惠券。这些优惠券,可用于购买计算机类产品,包括软件、硬件,这些优惠券,我们盘古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当然,仅限于易购网上才能使用,非易购网用户的话,只有注册易购网账户,才能激活优惠券。这项补贴,针对全球的盘古9代的用户。我们郑重承诺,不会让所有消费者失望,即使使出再大的代价,甚至会造成短期利润亏损。依然会坚持让利消费者!”

    盘古9代上市带给盘古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的毛利率就超过45,在消费电子行业而言,这样的毛利率其实高的过分。一般而言,绝大部分的电子和电器产品,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能维持20以上的毛利率已经很不容易了。净利润而言就更低了,绝大部分毛利率较高的厂商,但考虑到研发成本、广告推广费用、渠道成本、金融成本和税收成本,想要获得5净利润,其实已经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但是,盘古9代上市之后,盘古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扣除成本之外,能赚取的净利润每台不低于300美元。可以说,堪称是印钞机一般的暴利。如果没有遇到pc阵营的价格战,毛利率和净利润还将会提升。

    但是,现阶段盘古9代最低降价到799美元出售,虽然仅限制易购网用户,但是毫无疑问,这样的售价,已经没有利润可言。

    “要的不是利润,而是活下去!”林棋私下里跟高天是这样说的,“高科技行业,竞争不像传统行业那样温和,赢家绝对通吃,输家尸骨无存。处于下风,想要苟活,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赚不赚钱不要紧,市场和消费者不能丢失。一代产品不赚钱,都没关系,只要市场没丢,今后有的是机会赚回来。一旦把市场丢了,那么,之前的成功没任何意义!科技就跟燃料一样,过去的技术,不断的燃烧,价值会不断的燃烧殆尽。人类文明是不断燃烧新技术,才能获得增长动力。所以,对技术已经落后,价值被燃烧殆尽的科技公司而言,就真的被燃烧成灰烬,一点渣滓都不会存在了。需要不断的有产品销售,有现金流。现金流支持后面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相当于新的燃料,继续能发光发热,才能存在。只要你不发光了,就彻底凉了!”

    高天咀嚼了一番林棋的话语,内心不由燃起了一种使命感!

    科技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人类文明对于科技公司又是非常的冷血。无论你过去有多辉煌,只要你不再发光发热,很快就凉了!

    而对于保持领先的创新企业,现在领先现在爽,一直领先一直爽。不能领先,那么,就爽不起来了!

    价格战,其实并不是科技企业制胜的关键!

    但是,在屈居于劣势的形势下,必须要用价格战的方式,稳住市场份额。其实,性能稍微落后一代,并不会完全丢掉市场,只会损失一小部分在意极致性能的客户。

    但是,一直处于落后的话,市场份额就会持续的下降。就像当初的苹果电脑失去份额,主要是因为,核心的处理器6502芯片一直不能升级,拖累了苹果电脑的发展。硬件配置,比对手落后五年甚至十年,岂有不败之理?

第921章 再次访日() 
1995年7月,日本。东京。

    林棋再临日本,感觉相比几年前,东京依然是繁华,但是,人们的心情和气质,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几年前的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事,甚至连普通底层日本人也做着各种不切实际的美梦。而现在,随着日本经济退潮,从高增长神话的迷梦中消退,逐渐从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变成拖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累赘时,日本普通人的神情态度中多了一些自卑和挫折感。

    随着日本经济泡沫崩溃,这几年日本看起来平静。

    但实际上,地产、金融、零售、制造业、电子等等企业,都在不断的去杠杆去泡沫。表面上,一些企业还维持盈利甚略有增长,但是,更多的企业,却是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逐渐沦为僵尸企业。

    由于,29年大萧条,带给美国和全世界巨大的伤害,甚至,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种教训,使得任何现代国家,在遇到意识到国内经济遭遇困难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货币政策宽松和减税,并且,政府直接出手帮助困难企业稳住就业。

    所以,90年代的日本,没有一下子就发生山崩海啸,而是将经济衰退带来的后果,用几十年的时间缓慢化解,每年的阵痛虽然是有的,但是,总比一下子爆发,引发整个社会动荡要好的多。

    当然了,付出代价的是日本政府,日本政府的增加赤字,举债借给银行来拯救银行。而银行,则是不断对企业施以援手。

    短期内,日本的银行和企业在政府的帮助下,还能勉强维持,甚至,还有信心逐渐靠着努力,来改善经营,走出困境。但这个靠着希望靠着努力来逐渐改变颓势的美梦后来也破碎了,破碎的原因是98年亚洲金融风暴。98年之后,亚洲金融风暴,日本政府元气大伤,不得不减少了对企业和银行的帮助。所以,98年之后,日本的银行破产和企业破产的规模,再度进入高潮。

    90年代中期的日本,很多人觉得仅仅是经济暂时性困难,触底之后可能会反弹。但是,一直到98年之后,很多人才开始醒悟,这分明就是经济战败,失去十年。

    而十年之后,又有人开始反思,日本经济似乎失去了二十年。失去二十年之后,还未真正的企稳,因为……尽管日本已经消化了大量的泡沫,但是……二十多年颓废的日本人,已经失去了进去精神,不相信努力会获得回报这种天方夜谭,反而会认为,努力会损失更多。

    当然了,90年代中期,日本企业界,早就比民间更深刻的了解目前日本的经济状况,根本就是外强中干。

    “林桑,好久不见!”日本理光株式会社社长市村健太郎头发已经出现斑白向林棋握手,“十多年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初不起眼的电子玩具制造商,会成长到现在这般地步!如果,当初能继续跟贵公司合作,理光说不准已经突破瓶颈,成为顶级财阀!”

    林棋点了点头,说道:“还需要多谢理光公司当年廉价供应芯片!”

    在一开始,林棋也没有算到,自己能创立出新创业系这样的科技巨头,一开始的目标,甚至仅仅是做任天堂那样的公司。

    之所以先期选理光代工芯片,也是因为,理光的芯片比美国的MOS科技公司的芯片更便宜。只有便宜的芯片,才能研发出廉价的爆款产品。

    新创业电子集团初期格局并不高,但却是靠着早期掌机、街机等等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业务积累了巨额的利润,才让林棋进一步抓住历史性机遇,在精简指令集芯片还未被市场接受之前,投入重金研发XRM架构的CPU,靠着后发优势,使得XRM指令集芯片在架构上是优于X86这样的复杂指令集芯片的。

    甚至,XRM芯片初期的代工,还是理光公司负责。一直到,新创业电子集团,自己的晶圆厂建立起来,才逐渐跟理光公司分道扬镳。之后,新创业电子集团靠着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一点点的建立盘古电脑产业链和软硬件生态,一步步成为比IBM公司规模更大的科技巨头!

    当然了,IBM公司之所以混的不如新创业电子,更多是PC产业布局初期,没摆正心态,仅是看苹果赚钱,也想要捞一笔。且,IBM因为畏惧反垄断法,所以,初期没选择自主研发芯片和操作系统,而是选择将这些核心技术外包出去。最终,IBM打造了PC产业链,最受益的却是英特尔、微软等等公司。倘若当初IBM投入更多资源,那么,格局恐怕要比现在大的多。

    新创业系初期,几乎是跟苹果的策略类似,主不过先知先觉,没犯苹果的错误。CPU和操作系统等等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研发,所以,核心技术的升级换代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像苹果电脑,在70年代末,几乎是市场绝对的垄断者,却是因为最关键的CPU厂商拖后腿,导致苹果电脑公司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开拓的个人电脑市场份额,被后来的PC和盘古电脑夺走。

    新创业电子集团这样一直在增长的科技巨头,全球都是罕见的。即使是IBM那样的巨头,这些年其实规模一直是收缩,裁员增效,美化财务报表,实际上,创新能力一直是在削弱。

    而新创业集团集团,即使是现在这样的块头,每年维持20%~20%的增速,也并不是很困难。因为,新创业系抓住太多的风口,目前布局的产业,就有太多的增长点了。

    许多年过去,理光公司的规模仅停留在30亿美元,扣除日元升值因素,基本上没有增长,甚至比当初的规模更小一些。

    而新创业系一年营收可以超过3000亿美元,在全球也算是当之无愧的顶级财阀。当初,在理光眼里,新创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