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文娱-第4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的市场,后世也是被无数人研究,啧啧称奇——尼玛,熊这么多年,最熊纪录,没那个主流市场的股市能超越,真是活久见!

    所以说,全世界任何国家,照搬外国经验去研究,长期来看,未必是正确的。比如,日本投资者要是照搬美国的经验来投资,可能……嗯,水土不土!毕竟,美国从来也没出现过日本那样的长期熊市,即使是史诗级熊市29年引发了大萧条和世界大战的熊市,到了1933年,其实已经的见底了,之后,1932年跌至40点开始,逐渐开始回暖,1954年,已经突破400点。用了15年时间,突破了29时期泡沫崩溃之前的381。17点。可以说,15年大熊市,应该是美国最长的一轮熊市,但随着后来美国的经济规模持续增长,道琼斯指数不仅仅突破了曾经以为永远不可能再回到的380点。而且,还陆续突破500点、1000点、2000点、5000点、1万点、2万点……

    如果是当初30年代,道琼斯指数40多点跳天台的美国投资者,知道几十年后美国股市会是2万多点,会不会从棺材里面挑出来,大骂一句,窝草!等我跳了,你才这么牛!

    人们站在事后的角度去看前人,可能觉得很可笑很不值,明明熬一熬,就可以迎来光明。但是,很多人是熬不过15年那么长的时间的……

    日本市场的投资者,很多还是不断总结过去牛市和熊市的规律,总是不相信,自己国家的熊市,会创造吉利斯世界纪录,基本上,在最长熊市这个项目方面,估计没谁能超越日本。因为,其每过一年纪录都会多增加一年,只要它还未突破3。9万点,那么这么纪录可以保持到天荒地老,无人能破!

    所以,幻想牛市之后解套,并且赚更多的投资者,林棋只能表示,你们真的想多了,换个国家的股市,可能会这样,但是……这是史上最熊的日本股市,未来最长熊市的纪录,无人能破的日本股市!

第781章 定了!私有化退市投票通过!() 
93年4月的日本股市,相对于92年8月份的低点,稍微有点反弹。但是,指数相对于89年而言,跌幅依然是超过60%。

    不少公司的股票价格,甚至是跌去八九成市值。

    市场崩盘下跌,已有近三年。

    三年时间,每年的成交量都是持续的减少。

    巅峰时期,日本东京交易所的成交量,甚至是美国股市的几倍。但是……现在整个东京交易所,日成交量萎缩至不到万亿日元。

    流动性的减少,不仅仅造成了新股IPO发行规模不断的减少,已经上市的企业,想要获得新的融资,也变得很困难。

    日本本土上市公司,想要通过增发新股或者债券进行融资,大部分都是非常困难被低迷的市场所驳回。

    一些挂牌在东京交易所的外国企业,则是更是尴尬!

    因为,上市IPO融资,几乎是成为了一锤子买卖,之后,不仅仅不能融资,还需要给交易所缴纳挂牌上市所需的费用。

    换做是,能够再度获得新的融资,那么这笔费用是忽略不计的。但是每天成交量低迷,股价很低,并且,很难获得新的融资。那么,上市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本质上,对于企业来说,上市主要就是为了获得融资渠道,并不是因为上市公司听起来比非上市的公司更牛逼,所以要去挂牌上市的。

    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一共分为四个板块——市场1部、市场2部、外国部和保姆部(创业板)!

    市场1部和市场2部,集中了日本本土的大企业,无论是成交量还是融资能力,都是超过后两者。

    而外国部,主要是针对一些跨国公司,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在其他市场发行过股票,也能在日本市场继续增发股票,实现跨市场上市。但是这个部门,对于企业规模比较高,基本上是海外的大型企业才有资格。外国企业在日本上市融资本身就受到限制,不仅仅条件更高,而且,能买外国企业股票的日本国民,需要特别申请,门槛比买入第1部和第2部的股票更高。

    至于,保姆部,也就是日本的创业板,既针对日本本土的中小企业,也是针对一些外国的企业。

    从架构设计上而言,日本东京交易所是野心勃勃的,试图打造一个国际化的金融中心,而不是仅仅针对日本本土企业融资和投资的平台。通过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来增强日元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就是,日本明明是一个小国,却做梦能像美国那样的超级大国一样,印钞票就能吸走全世界大部分的资金和资源。

    但是……到了90年代开始,这个计划就被腰斩了。

    90年时,最多时有130多家外国企业,在东京交易所挂牌上市。基本上,都是一些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最多时这些外国企业占日本股市近7%的市值。但是市场持续低迷,第三部的成交量几乎可说是降低到极点,有些国际巨头在日本市场挂牌上市的股票份额有几十亿上百亿美元规模,但那么大盘子的股票,每天成交不到几万日元,甚至很多天没有一笔成交。

    某种意义上,在日本90年代开始,针对国际大公司设立的第3部,基本上上市跟不上市区别也不是很大。

    所以,90年代到21世纪初,不断有一些在日本挂牌上市的跨国公司,主动退市。

    因为公司太便宜,而主动退市。这在后来,是非常常见的套利模式。

    林棋的这种退市套利,显然是走在后来日本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潮的前面。

    ……

    4月末。

    新飞电子科技公司和新创业电子集团联合宣布,要约收购动用62。9亿美元,回购2516万股。加上之前耗费了25亿美元,也既是说,为了赎回市场上的股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已经耗费了87。9亿美元的资金。

    累计从市场上赎回股权高达4865万股,约占38。92%的股权。

    截止4月末,新创业电子集团实际上对新飞电子科技公司控股超过1。024亿股,持股比例增至81。92%!

    虽然还有2476万股没有收回。

    但是,这些未收回的股票,已经不影响大局了。

    所以,林棋提前举办董事会,进行私有化退市的董事会投票流程。

    当然了,仅仅是走个流程,显得更正规一些。

    实际上,控股超过80%,已经是一股独大,其他股东连凑出否决权的票数都不具备,自然只能是大股东说了算了。

    所以,退市流程非常顺利,在5月3日,新飞电子科技公司宣布,董事会投票决定87。48的票数通过,反对票不到5%,其他的票数则是弃权。

    在退市投票表决通过之后。

    投资者依然可以在6月1日之前,将股票继续卖给新创业电子集团。

    其后一段时间,仅有少数中小投资者继续卖出股票。因为,大部分中小投资者,该卖的已经卖了。

    相对于巅峰时期,新飞电子科技公司有超过10万股东,而到了现在,则仅余200多名股东。

    不到200多名股东,总计持有2476万股。所以,这些人每一个都不算的中小投资者,大部分都是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投资,或是,一些金融机构投资者。

    其中,索尼和松下,各自持有500万股。两家企业在过去几年,一直没有出售新飞电子科技的股票,反而略有增持。

    而这次新创业电子科技公司宣布退市之后,索尼和松下,各自卖掉了1000万股,反倒是赚了一笔浮盈。两家企业,各自剩下500万股没有出售的股权,已经算是赚到的利润了。

    即使是林棋,也不得不说,松下和索尼两家公司,褥羊毛成功了!

    日本89年之后,经历了大熊市,但这两家企业,投资新飞电子科技公司,不仅仅没亏本,反而因为抄底和私有化退市的价格,而获得了浮盈!

    不过,这两家企业并不愿意把手中的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所有股票都出售,反而更愿意持有一部分股权,以此保持在新飞电子公司的董事会席位。

    即使……不能干涉新飞的运营决策,但至少,要了解新飞的动向,相当于是安排卧底在新飞的董事会,不断读取新飞的财务报表和经营状况!

    对此,林棋也是冷笑,就算这样又如何,新飞电子的新专利和新技术,都是来源于新创业电子集团!

    等到了解新飞电子最新的产品的动向时,已经是产品成熟,即将要上市了!

    所以,林棋故意卖个破绽给这两家公司,等到这些公司明白,盯着新飞电子科技,根本没卵用。董事会的经营报表都给你看,看明白所有的项目,也不会明白,新飞的核心科技,根本不是自己研发的,而是母公司授权的专利技术!

    想要盯着新创业电子集团的动向,这就比较复杂了。因为新创业电子集团的研究方向太多了,无数个有前景的技术方面,不同的产品都在投入研发,即使是自己没有研发团队,也是外包出去,让一些高校、研究所代替自己研发。

    就算是林棋,也不可能知道,公司都多少黑科技,仅知道,已经连续7年,新创业电子集团,注册的国际专利数量持续排第一。

第782章 黑科技DVD发布() 
1993年6月6日,新飞电子科技公司宣布,正式从东京交易所第3部摘牌退市,成为一家非上市的公司。

    而在公司摘牌成为非上市公司后,上岛伢子卸任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CEO。毕竟,之前上岛伢子兼职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CEO,更多是临危受命。因为公司在日本资本市场上市,所以需要处理跟资本市场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所以,任命上岛伢子担任CEO是能胜任的。

    在新飞电子科技公司退市后,上岛伢子将不再继续担任CEO。

    毕竟,日本新创业株式会社的工作也是非常繁重,需要她投入更多精力。而兼职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CEO,会让她两头都不能全力以赴。

    更关键的是,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总部是在香港,日本东京虽然有一个东京地区的总部。但仅仅是每年上市公司开董事会,以及跟投资者沟通,才启动的平台,并不是真正的总部。

    当然了,为了勉励上岛伢子做出的贡献,上岛伢子私人斥资100亿日元,参加私有化退市,购入的40万股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股票,依然可以持续持有。

    由于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股东的结构,从一开始就是新创业系其他的公司不同。新创业不少的创业项目,都是内部孵化,资金和资源不假于人手,不需要外部的风险投资。出资的主要是新创业电子集团,而同时允许员工以净资产的价格,买入创业项目的股权,以此捆绑员工跟公司的利益。

    而新飞电子科技公司,一开始就是新创业电子集团和和飞利浦集团联合投资设立的合作平台,在公司上市后,飞利浦公司陆续的套现落袋为安,赚取了百倍的投资回报。新创业电子集团,则是选择不退反进,继续增持股权,一直到把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直接私有化退市。即使是私有化退市之后,还有大约200多名原上市公司的股东,并不愿意退出。

    所以,新飞电子科技公司就当是一家普通的股份制公司,即使不在公司担任职务,一样可以拥有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股权。

    “上岛小姐,感谢过去几年,你对于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贡献!今后,我作为下一任CEO,一定会给新飞电子科技的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第三任CEO姜万勐很的兴奋的说道。

    “谢谢!”上岛伢子说道,“虽然卸任了CEO,但我依然有40万股,希望你能够给公司创造价值,不要让我这样的小股东血本无归。”

    “上岛小姐放心,我这个人和团队,其实是集团公司内部的下一代图像解压缩技术DVD的研发团队!我们整个团队,虽然只有100多人,但绝对是是精兵强将,且DVD技术上已经成熟了,甚至可以实现商业化量产了,就差把专利技术注入到新飞电子科技公司名下了。”姜万勐笑道。

    另外,跟姜万勐一起过来的技术团队负责人是美籍华人孙燕生,历史上,孙燕生和姜万勐创立万燕公司,共同发明了VCD。但是……真实情况下是,孙燕生是80年代初就研发图形解压缩技术,甚至有图形加压缩技术之父的名声。VCD和DVD等等产品,都是大量运用了孙燕生的发明专利。

    虽然跟孙燕生联合创立万燕,共同发明VCD。但是VCD所需要的解码芯片,却是需要从孙燕生在美国设立的公司C…Cube公司手中拿货。

    C…Cube公司出售MPEG…1解码芯片,才是其主要利润。投资万燕公司仅仅是抛砖引玉,促进解码芯片能够更快商业化普及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