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文娱-第3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王国时,廉价买下了大片的地皮。原本属于荒郊野岭,但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渐渐成为了繁华的闹市地段。仅仅是地产价值就值百亿以上,这是邵逸夫商业投资案例中最成功的案例。仅从回报率而言,陆续只用了几百万元购买的地皮,后来增值了几千倍,堪称的持有不动产暴富的经典案例。

    当然了,这些仅仅是意外,毕竟,邵逸夫当初买下廉价地皮时,香港经济还不是太发达,谁也不会料到地产价格会涨成那样!

    不过,林棋对于邵氏最大的资产,也就是那块面积不小的不动产,并不感兴趣。

    邵氏的电影院线,才是林棋志在必得的资产。

    电话中仅讲了了几分钟。

    之后,林棋就再次打电话给了黄锡照,让他带着支票本和了律师和银行的人上门,3个亿,收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

    “邵六叔,久候了,我们老板已经授权,新创业影视娱乐集团出资,收购邵氏电影公司的院线资产!”黄锡照看着当初需要仰望的老对手公司的老板,不由感慨。

    70年代的香港电视市场,丽的电视和后起之秀VB激烈的抢占市场份额。当初是VB棋高一着,吸引华人观众,赢得了主流收视份额。

    不过,到了丽的电视被新创业系收购,改名为星辰电视台之后,形势就出现了变化。香港的电视行业,已经是星辰台占据60%的市场份额,VB仅占40%。

    由于香港就这两家电视媒体,所以,VB市场份额下降,还能生存。

    但是院线市场就未必了,邵氏的市场份额10%都不到。所以,出售院线资产,甩掉包袱,重点发展电视媒体,自是最好的选择。

    “嗯!原本在电视行业,你是个难缠的对手,现在,你跟对了老板,比以前更有能耐了!”邵逸夫评价说道。

    “呵呵,我就是个打工的而已。”黄锡照说道,“您依然还是影视行业真正的大佬!”

    虽然,两者见面眼中擦除了一点火花,但是成交依然是很顺利。

    在双方的律师和银行,检验了合同和资产之后,迅速完成了资产的交割流程。从今以后,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也算是新创业影视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了。

第511章 磨合期阵痛() 
    邵氏影业出售,这个消息尘埃落定之后,对香港业界的震动,是非常巨大的。

    “格局彻底变了!”嘉禾的老板邹文怀看到新闻之后,焦虑的在办公室来回走了半个多小时,也难以心静。

    “新创业系终于还是做电影院线了!”金公主院线的老板雷觉坤也是有点头疼,“早知道,当初答应林棋,引进他的数字放映系统,也比林棋自己进场更好!”

    不过,很快这些电影院线,开始松了一口气,因为,被收购之后的邵氏电影院线,正在瞎折腾。

    一般电影院线作为资产投入比较大的生意,院线经营者不会轻易的更换电影院的布局和设备。

    林棋买下了邵氏电影院线资产之后,开始大刀阔斧对于电影院线进行调整。不仅仅是更换座椅、空调等等设备,放映系统也全面向数字放映系统靠拢。今后,邵氏电影院线,只保留少数电影院,继续采用胶片拷贝放映。剩下的电影院,全部只放映数字拷贝的电影。

    这样激进的做法,让香港的一些业界人士不解。

    毕竟,数字电影放映系统太过于超前,把胶片转成硬盘拷贝,对于一些电影投资人而言,又是一笔额外的开支。

    邵氏电影院线,将大部分的院线,转为数字拷贝,自然就不能放映传统的胶片电影。这样的做法,一旦片源跟不上来,只会让电影院线的生意一落千丈。

    新创业影视集团的一些元老,也劝说林棋缓慢推进。

    “老板,数字影院的优势我们都是清楚的。但是……这个转型步伐还是太快了,数字片源跟不上来!”黄锡照对林棋劝说道。

    但是林棋断然拒绝说道:“不能慢!必须要快,宁可邵氏电影院线三分之二的电影院不赚钱,也不能拖慢数字院线的转型进度。不仅仅我们自己转型,而且,要用经营成绩,吸引更多的友商跟进转型!胶片赚数字,固然多了一笔支出,但是,我们现在香港地区至少有18家电影院是数字影院。一部电影如果投资了几百万,再增加50万元的胶转磁,转换成硬盘存储的数字拷贝,也并不是费钱。更何况,转码成VCD,也是需要转数字格式,数字影院播出格式仅是更高清而已!”

    实际上,邵氏电影院不仅仅的是从传统的电影放映系统,转型为数字放映系统。而且,同时推进是还是单厅影院切割成多厅影院。

    原本单厅影院,一个电影院只能放映一部电影。一部电影扑街之后,电影院短期内上座率就有可能扑街。

    但是,切割成多厅之后,27家电影院,预计屏幕能增加到100张以上。

    座位数量虽然会随着单厅间隔成多厅,而出现了减少。

    原本邵氏电影院线,在香港的座位数,大概能逼近3。5万人坐满电影院线。10元票价计,所有电影院爆满,即可收35万元。一天放映5场都爆满,理论上日流水可达到140万元。

    院线观众座位的规模,并不逊色香港任何一家同行。

    而多厅改单厅后,座位数量会减少了2。5万左右。潜在能够容纳的观众数量,是削减了不少。

    但是,林棋是清楚的知道,多厅影院才是未来的电影院未来主流的经营模式。因为,多厅模式可以同时放映多部电影,避免压住单部电影,票房扑街导致整个院线的业绩都受到影响。

    ……

    “林总,最新的数据报告,院线的销售有一些缩水。而且,索尼在收购邵氏电影失败后,还对香港电影市场不死心,最近买断了二十多部近期上映的新片发行权。这些新片,全部都是胶片拷贝,只会在传统的影院放映,而坚持不进行数字化转码。”黄锡照面色有些难看,“除了《FSN》目前能够给邵氏带来30万票房之外,其他的电影院,每天不到5万收入。”

    “同时放映《FSN》的友商电影院,上座率跟我们数字电影院相比如何?”林棋问道。

    “当然是数字电影院上座率更高!”黄锡照兴奋的说道,“因为,《FSN》的数字格式,清晰度至少比友商的传统电影院清晰一倍!仅凭着肉眼,也是能看出两者的差距的!”

    “《FSN》的成功,说明更高清是电影院的发展方向!而传统的胶片电影,已经很难继续获得更高的清晰度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转型为数字电影院呢!”林棋肯定的说道。

    短期内遇到的困难。

    林棋并没有当一回事,他手掌掌握着数字影院的核心技术,至少比现在的电影院的放映技术要领先10多年!

    全球电影市场大约在2000年前后,才开始推进数字电影院。

    那时候,2K标准才逐渐得以推行。其后,才开始在电影院市场推行4K、8K,甚至是3D数字影院。

    3D方面的技术,新创业系也在研发,传统的红蓝3D当然是不行的。新创业系研发的是类似于IMAX巨幕电影技术的3D。但是这种巨幕院线,即使是21世纪也不太成熟,所以,暂时林棋也不打算太过于激进。

    先把数字影院技术推广,其后才开始抽出一小部分的电影院,搞3D巨幕。

    当然了,任何新技术推广初期,都是需要广大厂商支持,否则,没有市场支持,也会显得很尴尬。

    就如,近期的数字影院技术一样,大部分的传统电影制片,依然是胶片,而不是数字拷贝。

    胶片拷贝转数字之后,虽然能在数字影院放映。但毕竟一开始的清晰度已经有限制了,不会比真正的数字高清设备制作出来的片源更清晰!

    所以,那种胶转磁的片源,相对于传统的电影院放映的片源,也没有多少优势。

    只有真正用数字设备制作出来的高清电影,放映质量才能有保障!

    “林总,也不必担心,如今大局已定,索尼不过是垂死挣扎,迟早会自己灰溜溜的滚出香港市场。”

    黄锡照并不是很担心,索尼在香港并没有多少根基,现在突然进军电影发行,仅仅是搅屎棍性质的。这么做的后果,是索尼自己也不赚钱,所以,时间长了,索尼自己肯定是要撤退的。

    林棋则是陷入了思索,索尼的动作带来的影响,就目前来看,虽然不大,但绝对不是没有意义。

    至少提醒了林棋,技术太过于超前,有时候,也是一种破绽!

    当然了,这个破绽对于资本只有几亿的玩家可能是致命的,会让小玩家被拖垮!

    但是,林棋是几千亿资本的大玩家,去搞这种几个亿几十亿的生意,即使亏个十年二十年,也是亏得起。只要他坚持,只要亏得起,这个市场没人能打败他!

第512章 大动作() 
    “对了,老板。索尼公司也推出了一套数字影院系统!”黄锡照想了想说道,“不过,并不是用硬盘,而是用索尼公司研发的CD!”

    “什么?索尼公司已经在CD…ROM、VCD等等市场扑街,还未放弃吗?”

    “是的!”黄锡照拿着文件说道,“索尼不仅仅没有放弃,而且卷土重来。研发出一款成本相对家庭影院昂贵的数字投影设备。光盘容纳达到3。2GB!虽然,跟我们的数字放映设备比,分辨率不足,但是,已经堪称了准入门级的数字放映系统了。”

    林棋忽然站了起来,嘴角露出一抹笑容,说道:“记得,要永远尊重你的对手,强大和弱小只是相对的,比如,曾经占据了霸主地位的邵氏影业,在没有收购之前,市场份额已经降低到10%以下。即使索尼的新手,如果,真的是索尼高层,决定真的要搅局,也是很令人头疼!”

    索尼能拥有数字放映技术,并不出乎林棋的意料。本来索尼后来就是单反、DV、高清数字摄像机等等设备方面,拥有举足轻重的行业地位。

    数字放映和数字摄像机等等技术,存在很多关联系。新创业系虽然在CD和VCD等等技术上,市场占有率更高,但在这方面的纯技术,未必就比索尼领先多少。

    所以,面对索尼的动作,林棋觉得要认真对待了!

    整个办公室内,众人自觉都是围拢过来,他们很少会见到老板有这样的表现。

    在整个新创业的疯狂扩张之中,林棋基本都是杀伐果断,有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简直就是鲸吞牛饮,所过之处,必然会掀起一场风暴。

    至于,索尼公司固然是日本的大财团之一,但跟新创业系冲突的过程中,貌似一直处于下风。

    导致新创业影视公司的人,也不免觉得索尼不了如此。

    “老板,您想到了什么?”黄锡照很期待。

    “接下来,我们必须有大动作。”

    “邵氏影业在香港人的心中,更多是一种情怀,见到一个更头换面的影院,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走进了新装修的老家,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索尼想要插足香港影视行业,分一杯羹,可没那么容易。半个月的时间之内,在所有院线运营的状态下,对我们手头已经的所有院线进行升级,数字影院现阶段,价格降低到10港元。等到明年后年,片源渐渐多了起来之后,再涨价到20港元。”

    “除此之外,邵氏以前的经典电影,全部都胶转磁,在数字电影院重新放映。还有,我们自己的《开心鬼》、《鸦片战争》、《阿瓦隆之庭》、《黄飞鸿》等等电影,原本后期就是在电脑上制作的,胶片电影发挥不出其画质。可以在数字电影院线,放映更加高清的版本。”

    “补贴近期跟邵氏电影院线合作的制片方,免费提供胶转磁技术。可以签院线、VCD等等一揽子发行权。”

    说完林棋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可以发言,当然他是听听更为细节的建议,至于整个想法,他刚才已经就是在脑海中敲定了。

    80年代日本财团的做法,与林棋其实是如出一辙。即使是不熟悉某个领域和市场,但一旦让其觉得有机可乘,就会采取银弹攻略。通过收购和大举投资,渐渐的成为市场主流的玩家。

    索尼公司就是佼佼者,原本在娱乐行业根本没有影响力。但在历史上,索尼投资了哥伦比亚影业,获得了哥伦比亚公司剥离的电影、音乐等等业务,进而成为全世界影视娱乐市场的主流玩家。

    相对于哥伦比亚的投资规模而言,香港市场自然是微不足道。

    林棋觉得,如果让索尼觉得有甜头,恐怕真的会耐着不走了!

    林棋要打的就是一场速度战,在索尼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改变香港电影市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