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文娱-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最暴利的一种设备。

    改革开放之后,国内也开始向欧美日本等等国家商议引进程控交换机。至82年11月,福州首次引进日本的F150程控交换机。这种万门程控交换机,让福州成为当时国内首个能够十秒钟内拨通电话的城市。也正是因此,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的引进程控交换设备。

    由于这种设备国内不能自主生产,完全依赖于进口,自然只能任由国际厂商漫天喊价。引进程控设备的电话线路,接入一根电话线的成本既超过1000美元!

    即使到90年代初,国内接入一门电话的成本,也高达400美元。也正是因为程控交换设备存在暴利空间,所以,90年代国内不少企业,不约而同选择了程控交换机作为创业的方向。

    90年代初,巨龙公司率先推出了巨龙程控交换机,获得了不俗的市场反响。接下来,大唐、中兴、华为先后杀入交换机市场,形成了“巨大中华”国产交换机渐渐靠着性价比,将低端市场从海外厂商手中抢了回来。后来,华为成了世界电信通讯设备行业的老大,中兴公司也成为了世界通讯设备厂商中的前四名。

    中兴和华为两家公司早期跟国际电信设备巨头的差距那是天差地远的,但却逐渐屌丝逆袭,超过了一个又一个国际巨头,成功的奥秘就是——便宜!

    以进口程控交换机的价格,国内90%以上的地区都是用不起的。所以历史上在一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开始使用程控交换机之后,国内绝大部分地区依然还在使用纵横制电话交换机。而国产的低端程控交换机即使在垃圾,也比纵横制电话交换机要先进的多。也正是因此,中兴、华为等等公司如同野火燎原一般,迅速的把乡镇和四五线城市的市场占领。占领了绝大部分低端市场,获得的利润虽然未必赶得上高端市场,但是却让人才队伍和经验技术积累逐渐升级到了能够跟国外巨头抗衡的地步。

    新创业电子集团跟后来艰难起步的中兴和华为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母公司财大气粗。对于中兴、华为而言,初期投入千万元资金于程控交换机市场,无疑是一场压下了绝大部分身价的豪赌,赌输了公司要破产,团队要解散。

    而新创业电子公司投入在程控交换机项目上的资金大约有5000多万元,在国内而言,堪称是一笔非常大的科研投入。但对于新创业电子而言,不过是投入一点钱,尝试新的市场前景。做成了公司自是多了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项目,做失败了损失也是微不足道。

第337章 新创通讯() 
新创业电子公司研发的500门程控交换机稳定运行一周之后,水到渠成的获得了东莞电信局的订单。

    从82年开始福州引进程控交换机之后,在国内引发了震动,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通讯行业人士前往福州参观取经。虽然,全国各地的电信局都认同了程控交换机技术先进但奈何进口设备昂贵,国内也没多少城市用得起。

    500门程控交换机跟国外引进的万门程控交换机相比,配置当然是比较低端的。但是以此来替换纵横制电话交换机,却是能立竿见影的提升效率。

    而且它的价格也非常亲民,即使跟纵横制电话交换机相比,也只会更便宜,而不是更贵。

    实际上,纵横制电话交换机有着复杂的机械和机电结构,国际上能自主制造这种设备的国家也不超过十个,中国是极少数有能力生产纵横制电话交换机的国家,也证明工业底子不俗。表面上跟发达国家差距大,那也仅是一些高端技术被封锁。实际上,以中国工业的底子,如果不受技术封锁,可能发达国家粉碎机要提前很多年启动!

    相对不笨重的纵横制电话交换机而言,程控交换机核心部件主要是集成电路,这些集成电路的复杂程度甚至还不如一台盘古电脑。国内没能自主生产,仅仅是思维上的盲点,高估了这玩意的技术含量。真正捅破了这层白纸,它的价格可以被打到白菜价!

    因此东莞签署了20台程控交换机的合同,合约涉及到的金额仅40万元人民币。虽然,可能20台500门程控交换机的效率,比不上单台万门程控交换机。但是,福州引进的万门程控交换机,即使日方给了优惠价也高达500万美元,而从欧美引进则更会高达一千多万美元。

    而20台500门程控交换机,虽然用起来比单台程控交换机要复杂。但安装完成后,是能够以进口设备几百分之一的代价,提升东莞当地的电话装机容量。

    更关键的是,一部程控交换机就可以在村、镇设立新的电信局,能够展开电话入户业务。

    实际上,后来的90年代,国产的电信设备能井喷,就是因为电话普及率比较低,但增长非常迅猛。引进进口的交换机等等设备,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村镇,是很难产生效益的。

    但假设一个新的电信局设备投入仅需要几万块钱,这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了。因为,几万块钱的投入仅需要10户装机就可以保本,多装几户,装机费就是纯利润。另外,后续运营过程中,还会源源不断的产生话费收入。

    国际厂商要卖百万以上的设备,国内厂商卖几万,虽然性能和质量可能远低于那些大厂。但属于凑合能用的范畴,即使有故障,也积极的配合更换维护。这样一来,自然能迅速的蚕食那些国际大厂不屑一顾的内陆市场。

    而大厂卖百万元,国内厂商卖几万,并不是国内厂商亏本赚吆喝,相反,技术门槛被捅破了,大家都能制造之后,国内厂商以几万快出售的电信设备,依然还是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在90年代中期,中国的电信基础设施被誉为“七国八制”,沿海城市和一线引进,基本上都是用不同国家不同公司进口的通讯设备,不仅仅价格各异。而且,基本上都是不标准不兼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电信运营商认为,之后国际大厂才能制造这种先进的设备,中国国产厂商是不能造电信设备那么高大上的玩意。

    第一个打破发达国家才能制造电信通讯设备神话的公司叫做巨龙科技!这家公司是国内程控交换机的鼻祖,90年代中期巨龙科技巅峰时期,一年就可以拿下100亿元订单。那时候,巨龙科技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不亚于海外厂商。至于,华为、中兴、大唐、烽火之类的公司,都是仰视巨龙科技的扑街。可惜的是,巨龙科技公司的技术团队原本是军队的现役技术官兵,而在90年代末国际政策不允许军队经商,所以,巨龙公司的有军队编制的技术团队不得不撤离。因为没预料到这种情况,所以巨龙公司迅速的陨落。

    也正是巨龙公司衰退,导致了中兴、华为、大唐等等竞争对手崛起。而包括中兴、华为在内的公司,其战略上跟巨龙如出一辙,既是靠着廉价够用的低端产品,从农村包围城市,一点一滴的夺取绝大部分地区的市场份额。最后只剩下一线二线城市,也迟早会换国产设备。

    归根结底只有一个词——便宜!绝对是性价比!

    这跟电脑你卖4000,我卖2000这种性价比不是一个级别。而是你卖100万,我卖2万!

    即使100万的设备,确实比我的好。但是那么一丁点的性能,不值那么大的差价。这种大批量采购的一年采购量逐渐会达到百亿、千亿级的巨大市场,性价比才是关键。

    以国内飞速发展的电话装机市场而言,全盘采用进口设备,一名电话入户的成本约为3000~5000元,加上电话机的话,电话装机成本要5000~1万。

    而换成了新创业电子公司提供的产品,电话入户成本不超过100元。即使将电话机的费用涵盖在内,也不过是2000块钱成本。

    这种门槛的降低,会促进电话装机用户规模的飞速增长。

    即使现在国营的电信局没有绩效考核指标,但是,效益比较好的话,员工还是能获得更好的福利。比如——福利分房!

    而条件比较好的单位,虽然工资也不会涨多少,但是,却是可以给员工提供福利啊,比如,让后世房地产上深恶痛绝的福利分房制度。这个年代的房地产发展不起来,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的单位都有分房福利。效益好的单位,用不了几年,人均都能分到大房子。即使效益差的单位,相当于是免费长期住的职工宿舍,还是能保证的。

    东莞的合同仅是一个起步,实际上,目前东莞的订单也仅能满足万线。实际上,东莞当地的市场潜力至少还有百倍以上的增长空间,随着经济发展,仅这一座城市至少需要安装百万部电话。

    更别说全国各地几千个城市,未来仅电话装机市场,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也正是因此,林棋在公司程控交换机的产品做出来之后,就将项目小组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新创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今后专门做电信设备,不仅仅是固定电话相关的程控机、电话线、电话机之类的业务,后面还有市场规模更大的互联网设备和移动通讯设备的庞大市场。

    这一块业务虽然不会是集团公司的主业,但毕竟是非常有前景的方向。而且,提前多年涉足这一块市场,让国家省点外汇,让那些国际垄断寡头少赚一点利润,也算是为国做了点贡献吧。

第338章 进度80%的战争大片() 
1985年12月末,虎门镇。

    年初这座被写入中国近代史的古镇,因为林棋的心血来潮,更改了未来发展规划,成了一座以影视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实验城镇。

    整个虎门影视基地目前大概有2万多人,一半是电影剧组和园区的工作人员,另外一半是建筑施工人员,这些施工人员按照园区的规划图和《鸦片战争》剧组的要求,进行繁忙的建设。

    不仅仅是电影需要的场景,而且,还包括最基础的基建工程和商业住宅类型的建筑。为了还原历史,这些住宅和商业建筑,也会搞的古色古香,内部虽然有现代化设施,但从外面看,几乎跟古代建筑一个风格,不会突兀的看到电线杆、变压器这种破坏氛围的建筑。

    “老板,平时我们的员工,生活方式也竟可能做到跟历史上的人物一样,随时都可以把我们的员工当做群众演员拍到戏里面。”影视城的管理层自豪的表示说道,“现在我们的在搞鸦片战争主题园区,这部戏之后,我们会陆续拓宽到更多朝代,甚至是外国的历史建筑……”

    林棋点了点头说道:“今后新创业影视公司会不断的投入多部历史大片。像《鸦片战争》这种规模的,不能保证每年都有,但两三年投资一部,这是没问题的!”

    “太好了!我们正需要更多的电影,打响我们的名气。”园区的管理层充满期待的说道。

    而在影视城规划初期,最关键的就是名气。没有打响名气,自然是很难吸引外部的剧组前来拍摄,更别说是吸引游客观光。

    而目前园区的人气完全靠林棋投资的《鸦片战争》,虽然,它投资规模巨大,但影视城想要真正的发展好,还是需要其他剧组慕名而来,而不是仅靠着新创业系内部输血照顾。

    当然了,暂时而言仅靠着《鸦片战争》一部电影,就足以维持影视城先期的运营。

    要知道,《鸦片战争》的预算已经超标,累计耗费了1。3亿港元。估计电影杀青的成本,可能要达到2亿港元。

    这样的投资预算,拿到香港会吓坏整个电影行业。因为,这年头的香港电影行业,全行业一年的投资预算加起来也才1亿多港元。每年投资的港片几百部,绝大部分的港片预算是以几十万元低成本为主。能够获得几百万投资预算的电影,每年也就十多部。而五百万以上的电影,在香港已经算当之无愧的大片。

    当然了,新创业系的片子另算,香港的电影行业需要吹整个行业的牛逼时,会把新创业系的影视票房成绩,也计入港片的全球总票房数据。但是,香港电影行业内部排资论辈,又习惯性的忽视比整个行业格局更大的新创业系的作品。

    当然了,《鸦片战争》电影投资至少有一半是用在了服装道具和场景的搭建。相对于好莱坞耗费巨资搭建的片场,拍完之后喜欢拆除或遗弃,《鸦片战争》电影剧组搭建的相当一部分场景是永久性的建筑,今后是可以重复性利用。

    也正是因此,这部电影的耗费的成本,比表面上要低一些,毕竟,虎门影视城也算是新创业系的资产。

    无论如何这部电影的投资预算,应该是创下了华语电影新高。如果跟原本的历史相比,至少二十年以内,没有那部华语片的预算,能跟《鸦片战争》相比。

    如果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