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文娱-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上的总裁,也不能拿到比这更高的固定月薪了。但是,固定月薪仅是一个起步,大部分的员工很快就达到固定月薪上线,其后,他们将会有资格获得股权激励。每年,新创业电子公司都会根据员工的等级和自愿认购,以每股净资产的价格向自愿认购的员工转让股票。而这些股票,主要是林棋先生降低个人持股比例,而向员工销售。看起来,还要花钱认购,并不是什么回报率特别高的买卖,然而,新创业电子集团的快速成长,不少几年前认购的员工坦言,已经获得百倍回报,即使是每年的分红,也远远超过了工资。

    这种特殊的机制,让看好新创业电子集团未来前景的内部员工,基本上都顶格认购(据悉认购比例不得超过员工当年从公司所得的固定工资和分红的50%),能买多少公司的股权就买多少。

    而林棋先生认为一家员工数量太多,越来越臃肿的公司,必然会降低效率。

    为了着想效率,他从一开始就将新创业电子集团公司业务进行分拆,将一些外围的制造、售后业务,分包给成本更低的大陆代工企业。这些企业雇佣了远远超过新创业电子几十倍的工人,虽然,他们的收入远远超过大陆平均水平,但却是跟新创业集团的正式编制员工完全天差地远。除了成本更低之外,新创业集团总部也不需要付出管理成本和精力。

    分割了不太重要的业务之后,林棋注重于招募全世界的发明家和科学家,集中在自己的公司总部。这些科学家,自主的研发目前世界上都属于非常先进的XRM架构的CPU,以及CD、VCD、盘古主机等等各种在世界上都具备非常大影响力的产品。

    当然,除了这些比较严肃的硬件研发项目之外,新创业电子公司还活跃着大量软件的研发团队,其中,世界最复杂最先进的游戏,总是从其总部体系内各大工作室流出……

    仅仅用了六年时间,林棋先生旗下的子公司新创业出版集团,已经是香港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整个香港股市前三,以两百多亿港元市值,成为香港最大的出版公司。新创业电子集团,仅仅分拆一个子公司新飞电子科技,在日本上市,市值已然超过150亿美元。

    笔者曾经有幸采访过林棋先生,他很慷慨的阐述了其发财的道理,老一辈的企业,才有落后的技术,管理也未必比西方先进,更多是靠着华人工人勤劳,其剥削人数跟其财富积累成正比。大量的资本家,对于科技创新毫无兴趣,有钱要么去买地开发,要么雇佣更多的人,买下一批廉价的机器,扩大生产规模。因此,企业越来越臃肿,但是,总是大而不强,大量的精力都放在让其精疲力竭的管理和招待中,仅仅把这些例行公事的程序当作工作的本质,已经无暇关心更长远。而新创业的逻辑,就是一直保持其团队是在创造新产品,也就是一直在创业。永远在做企业最初成长最快时期事情,因此,也就像是一台永动机一般,持续的维持高效率的成长……”

    从东京回到香港的飞机上,林棋拿过一份报纸打发时间,吐槽说道:“这些记者啊,总是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接受他采访了。”

    “要起诉吗?”身边的一名新秘书问道。

    “算了!这点小事,要是追究的话,也太小气了。”林棋摇头说道,“最多的负面新闻!即使是负面,如果是真的,我们坦诚的面对,并且改正。如果是谣言从,才动用法律武器。”

    一些小公司起价,喜欢像疯狗一般咬人。以此来博取关注,但那种疯狗一般的公司,一般都很难做大。毕竟,如果一家公司的新闻,大部分都是又跟某某打官司,又起诉某某,那么,公众眼里绝不是什么正面形象。

第308章 媒体() 
林棋回到香港时,刚下飞机都被堵在机场门口,整个香港大量的媒体记者,都发疯一般追问问题。

    “是谁走漏了消息?”林棋不由暗骂?

    “可能是我们公司内部,也可能是航空公司。”新秘书赵琳说道,“需要调查吗?”

    “算了,不要大张旗鼓。但内部保密制度要建立起来,公司老板的行程,不能是个人都能知道吗?这些媒体还好,要是被什么仇人知道了,哼!”林棋说道。

    仅仅不到两分钟,机场的警卫和林棋的保镖团队反应过来,组成了人墙,将这些疯狂的媒体记者们挡住了。

    不过,林棋也不禁觉得香港媒体发达真不是什么好事情,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成立出版社和报社,导致新闻记者真的很不值钱,尤其是纸媒,香港是远远过剩的。

    很多完全没有办媒体能力和经验的人,也敢花费几百块钱注册公司,然后,几千块钱成本把报刊给做出来。结果当然是产生了大量的废纸,香港大量的垃圾回收公司,处理的大部分可回收垃圾都是纸张垃圾。这些废纸很多根本就是崭新的报纸,印刷出来就扑街,然后,送到废纸回收站。

    当然了,林棋自然不会公然说出来,毕竟,他要说出口,必然会惹得无数人口诛笔伐。

    ……

    林棋回到香港之后,很快就受到香港各界邀请出席各类的活动应酬。

    本来林棋就不太喜欢沾染那些无聊的应酬活动,有这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多加强公司内部的治理。

    “各位,今天我从日本东京回到香港,一下飞机就被媒体在机场堵上了。这件事在我上飞机之前,应该没任何人知道。航空公司,也交代了保密。但是,香港的记者却是如同间谍一般,轻易的掌握了我的行踪。”林棋带着一点怒气说道,“被记者包围是小事,要是更可怕的是,如果我们公司的技术机密,也完全保密不了,一个新技术还未注册专利,就被对手提前知道。一件新产品还未上市,就已经泄露了商品的详细情况,那么,可想而知,会对我们造成多么可怕的损失。

    吸取这次的教训,我们内部应该建立一套更长期的保密制度。员工需要有保密意识,不要公司内部的事情,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就自己知道了还报道了。

    另外,跟媒体沟通的事情,我们要建立一个更专业的新闻公关部门,定期会向外界报道一些我们愿意公开的新闻。而公司内部没有批准公开的消息,知情者应该管好自己的嘴巴。

    至于可以对外公开的信息,则是,公司内部论坛,不需要凭员工身份账号密码登录,也能浏览的信息,这既是可以对外公开的资料。

    另外,就是公司内部要建立监控系统,涉及到可能泄密的环节,我们会进行监控。”

    在后世,办公场所有监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金融行业很多事情除了要证件之外,还需要摄像头拍照,一旦身份不符合,很多事情是办不成的。

    林棋虽然知道,员工一开始可能会反感被摄像头盯着。但这仅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适应了之后,也就无所谓有没有摄像头了。

    除此之外,监控和摄像系统,也是一门大生意。这种生意今后不仅仅会应用于金融、商场等等行业,而且,学校、公司甚至的城市的公共场合,而到处都有摄像头。这样一来,办案的效率也更高,法律上的纠纷和证据也更容易获取。比如,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发生在有摄像头监控的路段,那么,责任判定就更容易了。

    拿公司内部来做产品测试,等成熟后再推广上市,这也是新创业电子科技公司惯用的。

    基本上,大部分的员工,除了本职岗位之外,还会经常成为内部新产品的内测人员,负责反馈自身的体验,用来完善和改进产品。

    ……

    虽然,林棋在机场拒绝了媒体采访,但是后续还是安排了一些比较知名的大媒体,进行了了一次媒体交流。

    当然了,参加媒体交流活动的并不是林棋,而是新秘书赵琳。这个新秘书,也不简单,北大外语系毕业的,不仅仅擅长大路货的英语,而且,兼修日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法语。除了语言专精之外,其后来又到美国留学,在哈佛大学攻读金融。毕业后,到新创业电子集团应聘,既以六国语言的能力,征服了应聘考官,获得了聘用。

    当然了,新创业电子集团不太重视管理方面的人才,更重视技术人才。所以,看中的也不是其哈佛大学的管理方面的学位,仅仅是因为能擅长这么多国语言,在新创业电子集团公司总会排的上用场的。

    正好张茹已经高升了,任新创业电子集团的CEO。当然,管不到技术部门,只能管行政、财务和市场相关人员。但是,也觉得是非常励志的故事了。一个没学习没背景的年轻女子,居然能够升到新创业电子集团这么大一个公司的CEO位置上。

    而张茹就是林棋的秘书出身,现在公司又给林棋安排了一个贴身秘书,兼翻译。基本上,没人怀疑,最多几年后,表现中规中矩,至少能在公司混上一个高管编制。

    “对不起,无可奉告。”

    “很高兴您能关注我们集团公司,但是这个问题,还不是我能回答的了的。”

    “不了解,回头我会问问,如果可以说,我会择机告知各位媒体朋友。”

    “新飞电子科技公司是一家独立运营的上市公司,我们集团虽然是最大的股东,但是,它经营完全独立,如果获得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新闻,应该去新飞公司去了解,柯慈雷总裁是个很好的人,可能会告诉你。我能告诉你的,仅是我们在专利和战略上,是跟新飞进行深度合作。”

    “啊?你问我们老板林棋现在有多少钱?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也想要知道,但我真的不知道。要不,你猜猜看?”

    这次新闻发布会,就是赵琳代替林棋进行发言。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她把握的很好。

    当然了,媒体很烦恼的是,问了很多等于没问,虽然,赵琳不是一问三不知,但是口风还是太严了,简直就像是大陆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一般。

    当然了,林棋也是看中了这一点,遇到事情,就可以把这种卖萌糊弄的新闻发言人推上去应付差事。

第309章 电台() 
1985年5月31日,林棋代表新创业影视娱乐集团跟香港政府旗下的文康广播科签署了一份资产转让协议,将原本属于香港政府直接运营管理的电台,纳入旗下,成为一家私有广播电台。

    而将香港电台纳入旗下之后,新创业系不仅仅拥有纸质出版平台、电视台,而且,还拥有了一家老牌广播电台。

    老实说,广播电台的商业模式,相对于电视台而言,不在一个层面。

    但是,从人才梯队培养而言,广播电台却是扩大了电视台的平台范围。一些广播节目,是可以给电视节目做人才储备。

    比如,广播剧、电台音乐等等节目,这些节目,就可以作为电视节目的有益补充。

    林棋作为一名声控,对于华语配音比如日语配音,有点耿耿于怀。而中文影视、动画、游戏的配音人才的培养,也是需要专门的平台的。传统的电视节目作为平台,培养成本高,而且,未必合适。

    但是电台节目培养,却是比较合适的。电台节目更讲究声音,所以,其他娱乐产品的声音所需的人才,应该是通过电台来培养。

    “恭喜你,林先生!香港电台,今后就是你们的全资子公司了。”香港政府官员尹建新微笑说道,“今后,我们广播处就不再直接经营广播电台,而单纯作为一家政府机构存在。当然,希望今后香港电台在贵公司旗下,能够更好的为公众服务。”

    林棋笑道:“当然!在收购之前,我已经有周密的规划,未来香港电台只会更好。”

    “希望吧!”香港电台虽然是港英政府的财政包袱,但毕竟运营多年,不少的电台员工,都算半个整个公务员,以前是其同事,尹建新自然不希望电台结局不好。

    ……

    相对于电视而言,广播电台诞生的历史更早一些,最早在1906年圣诞节前夜,美国的费森登和亚历山德逊在纽约附近设立了一个广播站,并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广播。广播的内容是两段笑话、一支歌曲和一支小提琴独奏曲。这一广播节目被当时四处分散的持有接收机的人们清晰的收听到了。

    其后,世界各地都开始流行无线电爱好者收听和播放广播,不过,这些都是小众爱好者,不定期也不固定频道播出一些无线电波。

    直到1920年11月,美国匹兹堡第一家获得经营牌照的商业电台诞生,无线广播才渐渐的开始了商业化。

    香港电台也是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老牌广播电台,最早这家电台可以追溯到1923年,由香港的一些业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