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文娱-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林棋也不至于那么无情,毕竟,张大海在一开始,是帮了林棋大忙。如果,不是张大海对于香港出版发行行业了如指掌,早期林棋也不可能借助新创业出版社赚取第一桶金。

    现在即使张大海的利用价值已经被压榨干了,但是,林棋为了做给手下和合作伙伴看,也不会做出过河拆桥的事情。

    仁义、道德这些东西或许并不是做生意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会看这个老板的过去的所作所为,以及一家公司过去积累的商誉。

    太过于卑劣,产生的负面影响,未来想要洗掉这些负面影响,需要耗费的代价会更多。

    ……

    见到林棋和张大海聊天,张大海的老婆识趣的抱着孩子离开。

    这跟张大海前妻有着巨大的差别,可能是这个女人文化程度更高智力也更高的因素吧。

    换做是张大海之前的妻子,很可能不分场合的介入老公和上司的谈话。

    当然了,这个女人也很聪明,至少对于张大海的身价和财富来源有着清晰的认知。

    之前的那个张大婶,脑子没有什么智力,完全没有自知之明。

    林棋并不觉得,张大海抛弃之前的那一任妻子有什么毛病。本来就不是原配,并且,张大海处理新创业出版的股权之外,香港那边的别墅也给了那个女人也不算亏待了她。

    “老张,去年新创业出版公司做的不错!”林棋一边拍着两只萨摩耶的狗头,一边微笑的说道,“2个亿的盈利,在整个香港出版行业已算是第一,就连《明报》也远远不如新创业出版社!”

    “对亏了老板您的的英明领导。”张大海完全是低眉顺目,自认为比林棋的下属,而不是平起平坐的合伙人。毕竟,他知道,新创业系的何等的庞大,那些名称中带新创业字号的企业中,新创业出版公司的规模并不算靠前的。即使一些仅带“新”字的小字辈,新飞电子科技公司靠着畅销全世界的D和VD,比新创业出版社的前途就要强几十倍。

    就算是新创业出版公司,业绩的报表,也并非张大海的功劳,主要因素真的是林棋的英明领导。平时,林棋干涉的不多,但是关键的时候,林棋的指点会让企业节省几年奋斗。

    “下一步,新创业出版公司应该加速上市……”林棋说道。

    “远东交易所的李福兆前不久还跟我喝茶,将上市的好处,只不过,没有老板您的同意,我哪敢答应。”张大海说道。

    香港最早的证券交易可以追溯到1866年,彼时虽然没有正规的证券交易所,但是,由于英国商人已经很流行股份制,成立股份公司,发行转让股票的交易,很早就已经出现。1891年,为了规范证券交易,香港成立了股票经纪协会,后来这个协会更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这也是香港第一家证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又成立了第二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经纪人协会,1947年,这两家交易所合并为香港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

    香港证券交易所,从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为英国资本提供上市融资和证券交易的服务,是比较歧视华人资本的,以至于,一些前景很不错的华资公司一直被香港证券交易所拒之门外。本质上,这个交易所,不过是英国人的玩具。

    因为,华人资本被排斥在外,所以,60年代后期,香港相继成立了远东、金银、九龙三家证券交易所。

    香港证券交易逐渐进入了四大交易所互相竞争的阶段,其中,远东交易所后来居上,其实力逐渐超过了香港交易所。虽然,作为首家交易所的香港交易所,拥有汇丰、渣打、和黄、九龙仓、置地、怡和、港灯等等老牌的英资巨头,这些巨头历史悠久,几乎是在香港成立初期就已经扎根,因为,圈占了大量的优质资源。

    但是,香港的华人资本却是抓住了60年代开始的香港经济崛起机遇,这些高速成长的华资企业,因为被港交所歧视,大部分选择远东交易所上市。其中,远东交易所的招牌上市公司长江实业,李嘉诚的旗舰店,就是在远东交易所上市,从70年代至于80年代之间,长江实业最高带来几十倍的回报率,未来几十年内这家公司累计回报率更是会高达数千倍。虽然,远东交易所的骗子老千明显高于香港交易所,以至于,很多投资者怀疑华人骗子多英国公司更良心之类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远东交易所后来孵化出的百倍千倍回报率的公司数量也是非常之多。一堆老千股的出现,本质上,不过是香港的证券监督和法律的漏洞,环境的因素,让一些老实人也开始尝试捞偏门。

    也正是因为,远东交易所的门槛低,所以,林棋也准备选择把新创业出版公司拿到远东交易所上市。

    “你跟远东会的老李约个时间。”林棋沉吟说道,“我跟他喝茶聊一聊!”

    李福兆虽然出身是香港四大名门之一,本身也是远东会的主席,后来,香港四大交易所合并之后,因为远东交易所实力最雄厚,所以李福兆也意气风发的担任了香港联交所首任主席,一开始几乎是一言九鼎,堪称证券行业教父中的教父。

    但是,好景不长,87年的股灾发生后,李福兆接受采访时语气不善,而被媒体不断的炒作,因此,从联交所公司的主席降为副主席。其后,更是墙倒众人推,股灾爆发香港的廉政公署随即以调查审核上市受贿的名义起诉李福兆,1990年这位香港的股坛教父,彻底被关进监狱。

    当然了,虽然几年后李福兆彻底靠边站,但是现在的李福兆依然是香港炙手可热的证券教父,大量的华资企业也受益于远东所的成立,能够享受原本英国公司才拥有的上市融资特权,所以,现在有必要跟李福兆搞好私交。

第243章 远东会主席() 
1984年2月末。

    林棋在香港半山区的别墅约见了李福兆。虽然,李福兆是香港证券行业大佬,但是,毕竟不是太有钱。

    金钱为尊,有钱可以为所欲为的香港,李福兆显然跟林棋不是一个档次的人物。即使给面子,尊称其为证券教父,但也就是那回事。

    请李福兆到家中喝茶,这位证券大佬,屁颠屁颠过来了。

    因为,林棋是远东会潜在的客户,客户就是上帝。远东会的发展,主要就是因为拉拢大量的华资企业上市,以数量取胜,最终,在规模上超过了港交所。

    “林先生,新创业出版公司上市,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你们信息披露符合我们交易所的规则,至少每年要披露一次年报,最好半年报、季报也披露,并且,找具备资质的投行作上市辅导,应该就没问题了。最快速度,今年以内就可以上市。”李福兆微笑说道,“不过,林先生为什么不考虑把一些更有前景的公司上市呢?比如,新飞电子科技公司,VD和D都非常受欢迎,如果上市的话,可能会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明星!”

    “先试水吧!”林棋笑了笑说道,“况且,现在市场比较低迷,体格太大的公司上市也卖不上价钱!”

    “说的也是!”李福兆笑道,“我们远东会随时欢迎林先生旗下的优质企业上市。”

    新创业出版公司上市仅仅是第一步,后续林棋计划是把旗下是非核心业务,逐步都分拆上市。

    上市主要选择香港市场为主,因为香港市场虽然现在的规模比较小,但未来的发展空间大,而且,香港的制度有利于上市公司融资发展。上市初融资规模即使不大,但是,今后把握好时机,可以在牛市的时候,大规模融资。多融几轮资,发展速度远远比正常经营要加快好几倍!

    像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看起来门槛也不算太高,但大部分公司只能首次发行股票融资,后续想要增发股票,审核难度是比较高的。

    尤其是,非美国本土公司,二次、三次更多次融资的难度就更高了。所以,很多中资一开始纷纷把美国视为上市的首选,但后来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都后悔了,不仅仅是因为美国人对于中国的很多企业不熟悉,所以给予的估值比美国同行业的公司要低的多。比如,做同样的业务的公司,美国的上市公司利润1亿美元,中资上市公司也是年利润1亿美元。但美资企业的成长和品牌更被美国投资者接受,所以有可能给予30亿美元的估值,而另外一家中资企业尽管在中国市场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美国投资者由于并不是其产品的消费者,所以,可能同样的业绩甚至成长性比美国同行还要好的多,却只获得15亿美元市值。这种歧视,是相当普遍的,倒不是说市场有也有种族歧视,而仅仅是因为,市场确实不了解这家公司。

    也正是因此,像新创业出版公司这样的核心市场是香港本地,将来即使会把业务扩大到整个中文市场,甚至是世界各地。但是,香港市场肯定占核心地位。香港当地的投资者可能也是消费者,通过消费一家上市公司的产品来进行“草根调研”,从产品了解公司市场竞争力,本质上,这是一种很朴素的调研。假设,一家公司的产品据说市场占有率很高,但投资者没法确认接收到的信息的真伪,也不知这些信息是不是全面。那么,就需要简单的办法去验证,就是——自己去使用这家公司的产品,若是真的能打动消费者,跟同行的产品对比具备一定的优势,那么,新宣传信息可能是真的。否则,一家公司的产品,感觉很糟糕,虽然未必能说明其业绩是假的,但至少,可以说明不可尽信。

    简单说,香港很多企业披露的财报未必是真的,因为,交易所和证监会监督都比较扯淡,一家骗子公司,只有骗局彻底暴露,对市场造成巨大的损害才会有投资者意识到是怎么回事。而很多明显有欺骗嫌弃的公司,即使出现了一丝征兆的,但是香港的交易所和证监会也不会太认真的去刨根问底。

    主要是靠投资者自己去发现老千公司,以及需要上市公司自律。这种机制,也就是比美国还要彻底的自由市场,政府不干涉,所以,问题多多。

    香港证监会和交易所开市勒令老千公司退市,这需要等到到三十多年之后,但清理的也不是太积极。只能说,发现确实是捞钱公司之后,才会采取措施,而不是先入为主,怀疑一家公司之后就展开调查。

    这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香港的股票市场繁荣的基础并不是香港本地的投资者。后来,香港金融市场规模逐渐的扩大,主要是因为机构投资者。作为机构投资者,拥有大量的专业财务人员,仅仅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就可以排除绝大部分的财务报表有问题的公司。

    绝大多数老千和骗局,财务报表不可能做的天衣无缝,总是能够通过对比其财务报表判断其业务是否正常。但是机构投资者即使有能力发现老千公司,但凭什么会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跟普通投资者分享呢?况且,即使一些机构出具一些做空报告,分析一些财务有问题公司,也会被市场低素质的投资辱骂,不认为骗子公司是害其亏本的元凶,而是认为拆穿骗局的机构才是罪魁祸首。

    所以,机构即使有这些高质量的做空报告,要么是自己根据分析来做空套利,要么就是高价钱卖这种报告。要知道,大部分的价值分析的报告是很廉价的,毕竟,只要有想象力,再根据已有的财报,再低的素质也能写出一堆的乐观的分析报告,但这类报告大部分的是没有价值的信息垃圾。

    而有理有据的做空报告,往往是很昂贵的。因为,通过大量的财务分析和同行业对比,以及很多的金融机构给的流水。就像是破案一般,一点点的拨开迷雾,找到接近真相的答案。

    如果说乐观的分析报告,能有一半接近于事实已经算很不错了,绝大部分都是些报告的人臆想出来的。那么,很多做空报告则是绝大部分都是有现实依据。

    总而言之,香港在制度上是保护更强势的公司和机构,而不是保护弱势的投资者,有钱可以为所欲为,虽然不是百分之百正确,但通常情况之下,有钱确实可以为所欲为,并且,法律甚至不是偏袒弱者而是偏袒有钱人。

    林棋倒不打算学习那种老千股的伎俩,毕竟,玩那种小道,能骗几个钱呢?林棋要做的是堂堂正正的融资,做大格局,不仅仅单纯索取,而且,是可以跟普通小投资者共赢,只要那些中小投资者不是眼高手低整天炒来炒去,长期持有的话林棋有很大把握,让持有自家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可以获得巨额回报。

第244章 高盛() 
远东交易所的李福兆对于新创业出版公司上市非常热心,因为,交易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