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系统]大唐宝宝成长日记-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虞九郎现在只是一介白衣,且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无牵无挂,毫无名气,那么他可以置之不理,当然这样他就算想做什么,估计也毫无门路和力量。

    但是,他的阿兄掌握着遍及大唐和周边的商行,一旦乱世来临,覆巢之下无完卵,到时商业必将受到严重的打击,虞家也会乱了。而他们如今封侯拜将,便是一脚踏入了朝堂纷争,更是无法再置身于这乱世之外了。

    然而权衡利弊终于做出决定兑换,之后耗费了一个多月时间将两部大部头看完的虞韶九此刻后悔不已。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绝对会克几吉几的罪恶之手,不去翻动它们。

    奸相当政?杨家揽权?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牛李党争?黄巢起义?大唐灭国?

    不要闹了好不好,宝宝还是个孩子!一点也不想知道这些知道了就分分钟会被杀人灭口的事情好吗?

    虞韶九的内心是奔溃的!一不小心就做了一回先知,这一定不是真的!我一定是在做梦!他掀起大袖盖在自己脸上,假装自己还在睡觉。

    凉亭里的动静,守在外头的小厮二人都注意到了。推开遮掩的纱幔,阿墨将手中的家书递给自家小主子,道:“幽州来的信。”

    原本还在颓丧的虞九郎惊喜地接过信笺,一目十行看了起来,然而一开始有多开心,之后便有多绝望。这下,虞九郎终于不能再自欺欺人,否认书中的“史实”了。虞渊在信中提到了一个叫做“安!禄!山!”的胡将,而他如同“史书”所说,正在被压往洛阳听候发落的路上,或许之后也会遵循着同样的历史轨迹,受到圣人的赞赏,只是敕令免了他的官,却让他以白衣充将领

    大唐迟早药丸的这个事实打击得小老百姓虞九郎一个踉跄后倒向榻,死鱼眼望天。

    “小郎君?您这是怎么了?”

    “无事,只是觉得累觉不爱罢了。”

    小厮:???

    阿书见小郎君醒来,也取了今日早晨公主府送来的请帖呈上前,“郎君,这是咸宜公主府派人送来的大婚请柬,您看是去还是不去?”

    自曲水宴后,洛阳城里便悄然兴起了一股风气,虞家九郎成为了洛阳城上层人士们竞相邀请赴宴的贵客,其抢手程度堪比虞氏商行每年上新时百姓揣着钱袋子哄抢的热闹程度。每日负责整理请柬的阿书都会收到几十封烫金宴帖,不是诗友会,就是同游邀约,这些都是来自各名士风流才子的邀约,比较好处理,若是有虞九郎欣赏的文人,便欣然赴约,其他一概以在家温书婉拒。比较难拒绝的便是来自公主皇子们和一些高官的邀约。

    也不知道怎的,自从曲水宴后,之前一个个只是听闻从未见过的公主皇子们便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上到已经成婚的公主,下到刚刚入学的皇子,一个个都对他释放出了善意,好像虞九郎是凭空冒出来似的,曲水一见,惊为天人。

    咳咳,他在这些人心中还真的是像刚冒出来的,从人人口中称赞的如日在东的虞家九郎到如今地得见真人,像是传说中的人物真正出现在了人世,且此人比之传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自然要好好结交一番。

    此前,他年少体弱,轻易不出门,后来便是因为不喜这等场合,出现在众人眼前便只有府学中。所以即使是民间处处有哥的传说,但是还真是很少在洛阳的“社交场合”见到他。况他品位较低,又无官职在身,自是入不了这些大人物的眼,直到西域回来后一战封侯,自然便有了结交的价值。

    “咸宜公主?”寿王殿下的姊妹,虞韶九总觉得这个名字很是耳熟,心里头异样划过,总觉得有什么东西没抓住,问道:“何人尚公主?”

    “回郎君,驸马乃卫尉卿杨洄,长宁公主与杨国公之子。”

    大婚请柬自然是不好推脱的,加之咸宜公主乃圣上最宠爱的女儿,虞九自是要赴宴的。前些天,便听说圣上为了这个即将出嫁的女儿,破例将她实封至千户。原本公主出嫁只封五百户,这一举动,自然是受到其他公主们和满朝文武的强烈反对啊!

    其他公主是觉得阿耶偏心,自己当初下嫁的时候也只有五百户啊!咸宜这个小婊砸不就是仗着自己的母妃是得宠的武惠妃才会这么风光,竟然比她们整整多出一倍!

    大臣是觉得礼制不可违,圣上更不能因为区区一己私欲就坏了规矩,纷纷上书劝道:“百姓租赋,非我所有。战士出死力,赏不过束帛;女子何功,而享多户邪﹖且欲使之知俭啬耳。”

    然而我们英明神武的圣上觉得自己为这个国家付出了辣么多,整个国家都是自己的,难道只是想要多宠爱自己的女儿也不行吗?大熊孩子硬是不顾大臣的反对,将咸宜公主分为千户。这场撕逼闹得人尽皆知,洛阳的老百姓每日就指望着这个当八卦猛料看了。

    虞韶九撇开心头对于未来的愁绪,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嘴角一勾,轻呼出一口气,又是那个春花秋月皆不敌颜色的翩翩九郎。

    此事一人烦恼无用,自己又不是搞权谋的那块料,还是等阿兄回来,与他商量,再早做打算吧。

    虞韶九想清楚后便随口问道:“何日?”

    阿书回道:“就在三日后。”

57。大唐宝宝成长日记五十七() 
三日即过。这一日,虞九郎着一袭绛色礼服,赶赴婚宴观礼。婚姻,亦作昏因,“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大唐同前朝一样,迎亲婚娶均在夜间。

    公主出降后不住在夫家,而是入住由朝廷出资修建的府邸。但是可能是为了照顾驸马那方人家的面子,出降那天却是在外馆举行的。

    虞九带着阿书阿墨并几名护卫,暗中还有几个暗卫保卫,趁着公主的仪仗还未出发,早早来到了外馆。香雾缭绕、御席珍羞的奢侈场面自不必细述,短短一段路,不时有名流贵客迎上来与虞韶九打招呼,虞韶九看着锦衣飘香的诸位宾客,忍受着呛鼻的香味,在心里一万次吐槽大唐男士爱臭美的风气。

    李约坐于席上,眉目俊朗,端的是一派风流才子,男女分席,女眷那边的小娘子秋波暗送,虽说他不是大唐最受欢迎的美少年形象,但胜在家世尊贵,本人又颇有才名,同虞九郎和司空曙被传为“洛学三友”,所以还是有不少待字闺中的小娘子心系与他的。

    李在博面上风度翩翩,心下却是无奈,自己已经快要及冠了,家中阿娘日日念叨着别家同岁的郎君孩子都可以走路了,偏他毫无念想,今日又在为他张罗婚事,简直烦不胜烦。他年少出游,志在山水间,对婚娶之事毫无兴趣。趁着公主大婚,赶紧溜出来避难,结果却是又陷入莺莺燕燕中。拿起桌上的酒樽,豪饮而下,放下时,蓦然一掠,灯火葳蕤中,人群中,一道昳丽的风景正朝这里走来,那人一袭绛衣,所到之处,旁人避让。李在博心下一喜,终于有人来吸引火力了!

    “九郎!这里!”虞九听到后头熟悉的唤声,转身,便见不远处,在博兄像见到救星一样召唤他。刚才还黏在李约身上的目光立马转向虞九郎,且目光的热切程度比刚才上升了不知多少个等级,李约看着那些仿佛要燃烧起来的目光,心有戚戚,暗道,果然,九郎走到哪,都是人群的焦点。

    等人近到跟前了,李约庆幸道:“你总算是来了,快入席吧。”说着问旁边的阿书小厮,“如何,外头人没挤到你家主子吧?”

    阿书:“回李郎,未曾。”

    虞韶九心底无奈,“我一堂堂男子,又不是瓷做的,你同阿兄有必要如此夸张吗?”

    “嘿嘿嘿,习惯,习惯了,谁叫九郎你自幼体弱,轻易不得出门啊。”况且前日得知九郎也要出席婚宴,文初(司空曙)可是硬拉着叮嘱他要好好照顾年幼(?)的九郎,否则回头就与给他好看。李在博有些无奈地想到,当初那个温柔腼腆的文初去哪了?时光真是把无情刀。

    “对了,你今日备了什么贺礼?”小厮阿墨手中的贺礼刚才入门时,已经交给了公主府的人。虞韶九随口答道:“一套商行未曾出的锦绣系列棉服和口脂面膏等,那些面膏都是新出的好东西,我阿娘都夸过的。就是工序和材料比较复杂,产量甚少,等会随我回府,给你阿娘拿一套吧。”比起会致癌的铅粉,虞韶九对自家商行新出的保养品十分有信心。

    李约眼睛一亮,虞氏的东西可都是好东西啊!有钱都买不到的,这下拿回去孝敬阿娘,总可以让她消停会了吧,当即应下。

    投桃报李,李约殷勤地介绍起了席上的人,虞韶九边回忆书中的“史载”,边对号入座。圣上最宠爱的公主大婚,来的人自然都是能搅动一番风云的大人物。

    大唐承袭了自汉以来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日,东都洛阳城内,一片欢腾,锣鼓震天,公主出降,万户皆晓。皇宫里头张灯结彩,左右前后共有近百名禁军开道,公主的仪仗从洛阳城皇宫的城门出来,一直到举行婚宴的外馆,一路上观者如云,大道两旁均是火树银花。

    天光已经全然暗淡,外头的热闹声也渐渐大了起来,众宾客大多翘首以盼,虞韶九被李约撺掇着到前门。“公主的仪仗到了,我们快到青庐观礼吧。”

    公主浩荡的仪仗从宫门出发,在外馆门外,服褕翟纁袖,戴金玉凤冠的咸宜公主以扇掩面,在以青布幔为屋的青庐内,与驸马二人对拜。

    礼成之后,便是杯筹交错,吟咏祝福,观看花烛,歌舞的热闹场面。

    华冠列绮筵,兰醑申芳宴。环阶凤乐陈,玳席珍羞荐。

    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尘。欢凝欢懿戚,庆叶庆初姻。

    虞韶九身为近来京中的大红人,即使以身体不便为由,也被灌了几口酒,虽是镇定自若,但是面色微醺,烟波醉人,真真美艳不可方物,几乎周围的小娘子甚至是公子们都在偷偷窥他,连一些年纪颇大的耶娘辈分的大娘大郎们也以欣赏的眼光看着这个后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一抹红衣,玄纹云袖,绝然出尘。

    虞韶九总觉着室内烟雾缭绕,胸中窒息,是以同旁边的好友说了一声,便要到院中透气。李约看着好友有些醉意的眼,也不放心地跟了出来。

    “我说九郎你这酒量委实甚小!这哪家小娘子啊想要摘花,只需一杯酒便可将你放倒强上哈哈哈!”

    阿书阿墨:“咳咳咳咳!李家郎君慎言!”

    李在博不以为意:“嘿!开个玩笑嘛!据说这府邸前方有一处莲池夏日荷花开得美极,不如我们前去一观?”

    一行人遂往前方去。

    “小娘子留步,这可是你掉的手绢?”听到熟悉的人声,虞九等人前进的步伐顿时停住,他们正在一处拐角,抬眼望去,便可看到莲池前方的景象。

    只见一姿色艳极,年方十五上下,体态丰腴的女子正同寿王相对而站,有些羞怯地接过锦帕,真可谓,月下看美人,越看越美,寿王李瑁只觉得眼前之人美得惊人,月色醉人,犹如蟾宫里的嫦娥仙子。

    “奴家多谢寿王殿下。”音如其人,如空谷幽兰,绵软醉人。李瑁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人,嘴角勾起,邀请道:“夜路难走,我看小娘子一人,不如与本王同走?”

    女子迟疑了一番,又天真娇俏地偷觑了他一眼,看了看周围夜色,娇羞地点了点头。

    “娘子是哪家闺秀?”

    “奴家叔父乃河南府土曹杨玄珪,家人称呼我为玉娘。”

    “原来是玉娘啊”

    二人说话的声音远去,虞九一行人才从转角处走出来,刚才那番景象贸然出现着实有些尴尬,加上李家郎君的私心,虽然听墙角也不是君子所为就是了。

    李约拍拍锦袍上不存在的尘土,有些不好意思地冲被自己强拉着听墙角的谪仙友人致歉。

    “刚才那女子是何人?你为何拉着我不让我出声?”虞韶九突然想起自己收到公主府请柬时心头闪过的异样。杨家玉娘,这名字为何听着有些耳熟?

    “刚才那女子乃京城中远近闻名的杨家玉娘,姿质丰艳,精通音律,是个难得的妙人。我观瑁郎眼神,估摸所谓郎有情,像是心悦那玉娘,方才拉住你,也是为了给二人一些相处空间,免得惊扰了一对有缘人。”

    唐书中也并未记载杨贵妃本名,只是记载了“乃杨玄琰之女”。

    其实,杨贵妃,本名只单字一个玉,“玉奴”、“玉娘”则分别为幼时爱称和世人的尊称。至于“玉环”,也只是后人对她丰腴身材的戏称。

    虞韶九脑海开始高速运转回忆史书所载,寿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