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烟传-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淑妃将她那法子细细地又琢磨了一遍,到底不曾用过她办事,也不知究竟能不能成的,便暗想着索性将全副担子都撂予她去担着,好便好,不好终究与她自身无碍。

    “咱们这些累年在宫中的,原是不懂那些买卖之事的,你既是女商出身,自是熟稔于此道的,也只得劳动你一回,到底将这事接起来,倘或果真能筹得款子,便由你去户部领这份功罢。”杨淑妃言语间不由自主地又将风灵的手执起,在她手背上轻拍。

    风灵忍着手背上的不自在,和心里的狂喜,答应道:“钱是宫中女眷们出的,脸面借的是夫人的,风灵何功之有?夫人快莫再提功不功劳的事,风灵只知往户部跑跑腿罢了,不知要领什么功。”

    杨淑妃笑骂了她几句油嘴滑舌。风灵心下欢喜万分,终是有机会能跨出承天门,往户部去一遭了,户部与兵部同在尚书省内,到底距拂耽延又近了一大步。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三章 牡丹筹谋(二)() 
这日清早,果然就有安仁殿的宫人咋咋呼呼地往牡丹园去看花,挑着小个儿的要了十来朵,留了百来钱予园子里的老内监。

    当下园子里尚有几名各宫室的宫婢在,见安仁殿的宫婢竟拿钱来买小朵的花儿,无不讶然。

    隔了半个时辰,杏叶托着乌木托盘,也来园内择选花朵儿,亦是小朵小朵地铰下来,杏叶嗓门大,还特意隔着花篱嘱咐铰花的小内监:“要小些,精巧些的才好,那些个碗口大的切莫拿来予我。”

    俄而,她的乌木托盘上也躺了十来朵细小半开的花,杏叶有意大声地问价,老内监也不含糊,报出了二百钱的价来,杏叶二话不说便取了钱予他,老内监将钱串子摆弄得“丁零当啷”地响。

    宫婢不敢向安仁殿的宫人打听,眼下见是昭庆殿的新主遣来的人,便一个个都放了胆量,上前来搭讪询问。有认得杏叶的便径直问道:“杏叶,我且问你,你家娘子要花便要了,何故要花钱来买?”

    “大朵的不要,怎的就专挑小的?”有人拨弄了几下乌木盘里的花骨朵儿。

    杏叶一扭身子,避开拨弄花朵的手,一瞪眼道:“瞧便瞧,莫上手,一会儿染了人气打了蔫,又成了我的不是。”

    动手的那人便嗤笑:“小得无人肯要的花,还金贵得跟什么似的。”

    “自然金贵,二百钱呢。”杏叶护着乌木盘驳道。

    一时众宫婢的好奇都被勾了起来,杏叶也是个会来事的,间将她们的兴致都提吊了上来,这才告诉她们:“我家娘子是要将这些小朵的花缀在帷帽的垂纱上,如此,走起路来自带着一股牡丹香气,垂纱飘动间,好似仙子一般呢。

    宫婢们皆听住了,竟不知还有这妙处,杏叶描摹得夸张,她们仿若都已见了帷帽垂纱上缀了小朵牡丹的仙子一般,一脸神往,一面暗暗记下,回去好告知各自的娘子,邀个功劳。

    “今晨安仁殿的人也来买了呢,我听得分明,是一百多钱,怎的到了昭庆殿就成了二百钱了呢?”有细心的质疑道。

    “正是呢,正是呢。”杏叶一拍大腿,懊恼道:“安仁殿买了去是要缀在裙裾上的,听闻尚服局已制得了一腰轻罗软裙,缀上小朵牡丹,莫说是花仙了,这便要成花神了。大朵的一向只在髻上簪了,终究无甚新意,故如今大朵的反倒不如小朵的金贵,眼见着小朵的渐渐少了,怎能不花些钱”

    “杏叶姊姊,那花朵儿缀在衣裙上,真的这般好看?”年小些的宫婢探头问道。

    杏叶回身朝她瞥了一眼,不屑地笑起了:“你年纪怎能懂其中的道理。好看不好看的尚在其次,安仁殿与昭庆殿争相以牡丹花缀衣,自然是因为圣人爱看,如若不然,花那个钱作甚?”

    众宫婢围聚着她还待要问,杏叶却不肯再说,护着木托盘,挤开众人便要走,口里还叨念:“莫再问了,莫再问了,快予我让条道,归去迟了,耽误了制牡丹帷帽,恐怕顾娘子要责。”

    杏叶一路憋着笑,快步赶回昭庆殿,将方才牡丹园里的情形细致地向风灵讲了一回,风灵自抿嘴轻笑,到后头放浪形骸地捂腹大笑,连竹枝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却终因看不过风灵的笑相,先止了笑规劝她留意姿态。

    “瞧着罢,明日一早,自有牡丹园忙活的。”风灵笑着吩咐竹枝,“晚膳时分,你去告知牡丹园的老内监,明日来要牡丹的,一律按五十钱一朵作价。倘若有不服的,只需搬出安仁殿的夫人来,便说夫人前来要花,也是按这个价即可。若再不服,大可教她们自去安仁殿问个究竟。”

    竹枝犹疑不定:“这,可使得?”

    “有何使不得的。”风灵满不在乎地截住竹枝的疑虑,心中自道:宫妇久在深宫,争宠许是在行,可这市井手段,谅她们也不曾见过,拿捏住她们岂不容易。

    及到次日,杏叶又往牡丹园中去采买了十来朵,园里果真较昨日喧嚷了不少,有来买牡丹的,亦有不服遣了宫婢来评理的,指骂牡丹园中的内监胆大包天,徇私舞弊,按什么罪名的皆有。

    老内监按着风灵的嘱咐,凡是来买花的,一律按五十钱一朵的价售出。来滋事的,不必理会,左右有杨淑妃压着,那些宫妇也决计无胆量拿了此事去烦扰圣人。

    再往后一日,牡丹便提价到了一百钱一朵,吵嚷评理的人便少了一大半,皆深恐往后再抬价,吵吵闹闹不服的,都闷了声,遣了宫婢紧着来买花。

    到了第五日上,才过了丑末,风灵尚且睡得迷迷登登,竹枝便在门外叩问,说是牡丹园里的内监来问,今日作何价。

    风灵被扰了觉,半眯了眼,含含糊糊不耐烦道:“还作甚价,放了限制,随她们竞价去,价高者得。”

    竹枝听了心头一凛,直替那些嫔妃世妇的钱袋子肉痛,牡丹园的内监却乐滋滋地领命而去,打量着只今日这一日,大致便可将牡丹园中的花都料理干净了。

    晨曦初露时分,风灵起身洗妆,待她收拾妥了,溜溜达达地逛去牡丹园时,园子里早已花去人空,几名小内监正低头打扫铰花时散落下的枝叶。

    老内监指挥着两名小内监抬了一口小木箱出来,予风灵恭恭敬敬地作了个礼,“顾娘子之能,老奴五体投地。”说着他将那小木箱在她眼底下打开,一整箱的铜钱、金饼并一些饰物,连得风灵也不禁大吃一惊,心里直呼:宫中女眷当真是肯花费。

    “谁能想,经顾娘子的妙计指点,那些原本要揉踏成泥作堆肥的牡丹花,竟是竞价至一两金一朵,若非亲眼所见,老奴决计不肯信。”老内监惊叹不绝,一面命小内监将木箱子装了车,与风灵一道送往安仁殿。

    安仁殿内,杨淑妃方梳罢了髻,正往髻上堆金银珠玉,漫不经心地朝木箱内一望,往发髻里插了一半的金簪滞在了半空,呆了好几息,犹不敢信,指着木箱问道:“皆是贩牡丹所得?”

    风灵笑着反复同她确认了,她面上的惊疑才慢慢褪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四章 牡丹筹谋(三)() 
财资既聚,当即杨淑妃便遣出宫人,往各殿去召世妇以上品阶的宫眷前来,将竞购牡丹的钱帛展示于人前,清清楚楚地告知她们这笔不小的钱资将用以城郊支棚施粥赈灾。

    宫眷们无话可说,便是有不能顺服的,再听杨淑妃称将于圣人跟前陈情,道明钱资乃宫眷同筹的话,也都偃旗息鼓,再无不服了。

    下半晌,风灵便于安仁殿将财资细细点算出来,清算完毕,殿外已起了暮色。杨淑妃自是要留她在安仁殿用膳。

    食案才端上来不大功夫,殿外便由内监急急地跑来,称是圣人将至。

    杨淑妃带着半隐半现的高兴,向风灵怨道:“原还想同你安安心心地用一餐饭,好谢你连日的辛劳,这下可好,你我都不必用这一顿了。早知倒还不如让你回昭庆殿,好歹能安稳用饭。”

    风灵哪里敢有半句抱怨,这样的怨言也只有伴君二十余年的夫人方有资历半真半假地说上一说,且十有**也非真心埋怨,不过是借机以示位尊,好起个震慑的力道,风灵并不以为意,虚应着她几句,通报的内监便已到了殿前。

    杨淑妃不慌不忙地站起身,领着风灵往殿外去迎。

    风灵暗自思忖,头一回见圣人,相谈甚好,可一见了杨淑妃,圣人便黑了脸,可见她与杨淑妃一同出现时,圣人不喜。这是显见的事,精明老练如杨淑妃者,怎可能看不透?既然如此,怎又不知避讳,还同拉着她一同见圣人。

    风灵不安地瞥了身边的杨淑妃一眼,却见她神色泰然,唇边噙着一抹温顺安宁的微笑,不觉一丝不妥。

    如此,风灵便也安了心,自道:她尚无不安,我又有何惧?

    与前两次见时骑着马的神采不同,今日李世民却是坐着步辇来的。步辇稳稳落地,那名唤作“阿盛”的内监上前搀扶着他慢慢下来,安仁殿的宫人尽数都出来迎他,问安的呼声连成一片。

    风灵偷眼望去,仲春时节里,李世民却系了一领薄底的斗篷,仿佛经不住风似的,虽不至孱弱无力,脚下的步子踏不出多大力道,却是风灵一眼能瞧出的,她低着头,皱了皱眉,不过几日未见,怎就判若两人了?

    杨淑妃亦是吃了一惊,却不惊慌,倒像是处置惯了一样,上前搭扶起他的胳膊,柔声切问:“可是旧疾又犯了?”

    李世民略点了一下头,阿盛替他回道:“昨日还是好的,今晨起出了一身冷汗,又是望日大朝,下了朝便不安了,尚药局的奉御和太医署的医师都来请过脉,皆断定是旧疾重犯了。”

    杨淑妃悠长地叹气,却又不敢叹出声来,风灵在她身旁听得真切,竟忍不住开口问道:“圣人是何旧疾?”

    她本是关切之意,却不想宫禁之内莫说是说话,便是喘气儿也得思量着来。内监阿盛被她这一问唬了一跳,不知该如何答她,只朝她干瞪着眼。近旁听见的宫人也赶忙低下头,相互瞥了几眼,甚是局促。

    风灵见他们如此形状,心底嘀咕:不就问个疾,也是出自一片关切,怎就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这宫禁之地,究竟是怎样的骇人所在。

    李世民进了殿,在上首杨淑妃惯常坐的胡榻上落了座,杨淑妃在他身侧加了两个锦靠,好使他借些力,自己则侧让到了一旁。

    “那年高墌原伐薛举,途中忽起了寒热病”李世民倒不在意风灵是否有礼,坐定后自同她讲起病因来。

    “寒热病”风灵睁大了眼,轻捂了口,“我家部曲也有人染过此病,这可是要死”

    她倏然发觉失言,忙顿住了口,顶着阿盛和杨淑妃朝她飞来的眼刀,伏下身连声告罪:“风灵失言,罪该万死。”

    李世民喘了几口,好像是带着笑,杨淑妃忙奉上了一盏温热的水。他吃了几口水,平了喘,挥手道:“说得是实情,何罪之有。寒热病确是要人命的急症,昔年行军途中病势来得紧急,仗着年轻身子壮实,倒也扛得过,且军中有名医随侍,本不打紧。”

    他说至一半,又要停下歇一会儿,转眼瞧见风灵与杨淑妃未及撤下的食案上,吃食尚未动过,料想她们为迎驾,连晚膳也不曾吃得,便指了指食案向风灵命道:“不拘你礼数,若是饿着,边进膳边听也无妨。”

    杨淑妃的眼中掠过十足的惊诧,不免在心里细数了一番,圣人一向宠溺孩儿,可这样的恩遇,连高阳亦未曾得享,仿佛只有一回,魏王染疾,她随侍圣人亲往王府望探,正逢魏王进膳,见圣人自是要撤案的,圣人因他病中不忍,方道了句:青雀养病甚要,不必撤案。

    眼下,他不仅容许这出自市井的小娘子不受礼数拘束,当着他的面随意嚼食,却还要哄孩子般讲那些陈年旧事予她听。偏这不懂宫礼的小娘子很是受用,当真一面进膳一面认真地听他说道往事。

    “那后来呢?那名医可将陛下治得了?”风灵催问了一句,夹了一箸银芽丝,很是自然随意地送入口中。

    李世民便忆道:“治是能治得,只是要耗费不少时日。恶战在即,岂容我慢慢调治,我便予了他五日,定要将治好的。那名医当真是大胆,竟是开出了虎狼之剂,言明五日必治,却要大耗底气。昔日迫在眉睫,且又无计可施,便用下了这药,果真是三四日便好利索了,伐灭薛举正当时。事后多年里未见有反复,只当医者危言耸听,岂知不惑之后,便当真时有复发,此乃真医者。”

    风灵听得入神,放下玉箸问道:“那位名医如今何在?怎不来替陛下诊治?”

    “中原大定之后,不肯受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