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烟传-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枝一溜小跑地去后院小厨煮醒酒酸汤,杏叶撑着风灵的胳膊,将她搀扶进正屋。

    一进屋,杏叶肩膀上的压力瞬间消失了去。她讶异地看着风灵自己站直了身子,一扫醉态,自脱着满是酒气的外衫帔帛。

    “你没醉呀。”杏叶接过她褪下的衣裳,赶紧跟着她往内室去翻找干净衣裳。

    “你见我与玉勒弘忽是如何吃酒的。那半壶屠苏酒算得什么,想当年,我与部曲们饮尽的五云浆空坛能垒成一堵矮墙。”风灵对杏叶的惊乍嗤之以鼻,“我若不醉倒,如何能脱身回来。难不成还在那边,等着她们将我随意婚配人么。”

    杏叶吃吃地笑了几声,“我瞧着太子妃那意思,竟是来同杨淑妃抢人的?”

    风灵在她脑门上轻轻一点:“尚不算笨。”提到太子妃她忽然想起适才席间高阳公主不明就里的一顿话:“席上你也听见高阳公主说的,武才人奉御侍疾的话,我问你,那武才人是何人?我在两仪殿内并未听过此人,奉御侍疾又是怎么说的?”

    杏叶探头出帷幔外一望,回身小声道:“我也是听人传的话,武才人进宫许久不蒙圣恩,原悄无声息的,近来却因与东宫……与太子有……有……”

    杏叶脸皮微红,扭扭捏捏说不下去。风灵立时会意,不耐烦地替她补道:“有苟且之事。”

    杏叶忙点点头,接着道:“小小一名才人,比之宫人只略高些微,又未蒙圣恩,东宫那边若是肯开口讨要,圣人就此下赐东宫,本也无不可。偏太子妃硬是端着架子,一板一眼,说了一堆君臣父子的伦常,此事便搁置了。”

    风灵“噗嗤”笑道:“那此事岂非更丑了,想来那位太子妃脑筋也并不十分好使。”

    “这话倒说对了几分,据说太子妃的舅家没少往里头送女官,皆不中用。前一阵还送进来一名内监,听说倒是比女官顶用呢。”杏叶津津乐道着宫人之间私传的东宫闲话,冷不防教风灵在肩头拍了一巴掌。

    帷幔外屋门一响,有人端着碗盏等物进来。“醒酒酸汤得了,娘子现下可要用?”是竹枝。

    杏叶拉开帷幔,风灵已换了一身衣裙,跌跌撞撞地从里头出来,“脑袋转得厉害,你且去罢,我歇息一阵便好,吩咐外头都小声些,莫来扰我。”

    竹枝杏叶奉命出去,风灵待脚步声渐去,歪在矮榻上发了一会子怔,突然跳将起来,铺展了纸笔,飞快地修书一封。

    这封书信数日后将夹带在送往西州顾坊的文书中,飞奔赶赴西州。西州顾坊的大管事佛奴在接到公务文书的同时,也便收到了这封书信。

    再过些日子,顾坊大批量的贵重越锦,在走货途中遭逢匪盗,因佛奴未慎重,部曲带得少,越锦悉数遭抢。

    又过了些日子,长安东市中有新至的越锦面世,引得多少尊贵的夫人娘子竞买,最昂贵的一匹正红蔓枝团花吉祥流云纹,更是卖出了千缗的高价,一时整个长安为之鼓噪,藏有越锦的那几家大商户,每日门前骏马高车,豪仆往来,在东西两市风光无限。

    由是,宫中也悄然多了几身越锦裁制的衣裳,衬得春色比以往任何一个春季更娇丽。

    风灵跟着奔忙了几日,藏有越锦的商户皆为她一一纪录,只待佛奴列明的被抢越锦的名录到手,便可比对出哪几家同西疆悍匪有瓜葛。

第二百一十一章 多事之春() 
且说这个春季,于长安而言,显然多事。

    几家显贵的夫人娘子为了忽如其来的越锦明争暗斗了好一番,从一匹匹越锦里扯出的恩怨盘根错节,细说起来,可足足说上好几日。不够财力与门第去争越锦的,便乐得看一出出的好戏,整日兴致勃勃地啖着当季的樱桃酪,或窃窃私语,或谈笑风生,话资充沛。

    当那些引起贵女豪妇之间轩然大波的越锦,成了一件件惹人眼的锦衣时,又出了一桩惊天大事,一夜之间将越锦之争冲淡,众人再不议论越锦如何,却是悄悄私语高阳公主如何。

    风灵获悉这消息时,竟还比市坊之间晚了数日。若非圣人骤然病倒,她还一无所知。

    李世民自去岁春上大病之后,将养了一整年,旧疾未再犯过,可到底是上了些年纪,旧疾犯一回便大伤一回。今次这病犯得突然,阿盛来传她前去探疾时,特意嘱咐她莫提高阳公主,她不知就里,追着阿盛问下去。

    阿盛无奈,想想此事牵涉甚大,且因圣人病倒,并未圈作禁中语,外头早已传成了大风巨浪,即便自己不说,她早晚也会知晓。怕她不懂忌讳,在圣人病榻前再说错了话,只得低声相告。

    原来,高阳公主与玄奘首徒辩机大和尚的那段风流韵事,教人揭发了出来,揭发便揭发了,事实上也无人不知,可无端便有人借着一桩盗窃案,诬赖辩机偷盗御赐之物,辩机辩解是高阳公主所赠,高阳公主性子刚烈,也认下了系自己私赠。由此,满长安皆知高阳公主与佛门高僧有染。

    有好事者煽风点火,使得此案在长安城内闹得沸沸扬扬,家喻户晓,皇家颜面尽失。这话经由御史,在大朝时传至圣人跟前,直惹得雷霆万钧。圣人当即便下令腰斩了辩机,连同公主身边十数名仆婢,一同处死,将高阳公主禁足于府中,无谕不得出,算是予梁国公房玄龄一个交代。

    公主任性,出了些丑事,本也算不得什么天塌地陷的事,如此了结了便罢。偏高阳公主听闻辩机遭腰斩丧命,便于府中上疏求同房家次子和离,求圣人恩准剃度受牒出家去。圣人看了上疏,只暴怒着叱了一声“不准”,便倒地昏仆,引动旧疾。

    风灵前往两仪殿望探时,李世民果然沉沉昏睡,牙关紧咬,连汤药都灌不进去。整个尚药局忙作一团,外头守着的大小妃嫔世妇皆红肿着双眼。

    风灵别无他法,侍疾的事也插不上手,除却每日探视问安,便只能尽力将自己手里的差事办妥,好在圣人大安后即可便能设立商课,筹措起出兵高丽的军资。

    虽不得闲与嫔妃皇女们一同抄经祈福,每日晨昏,也会往佛堂拈香求拜,替他求些加护。这一年多来的相与,使她与李世民之间终究是有些道不清的情分的。

    好在,有米大郎的帮衬,差事办得步步顺遂,眼见着商户大多核实完备,分销越锦的那几户商户也都纪录在案,很快便能将柳氏深埋暗藏的财资线索,并他私自养兵,伪作沙匪四处劫掠的罪行一并启出。

    只是,原说好寒食前便归来的拂耽延,迟迟未归,转眼已是五月暮春。风灵借着出宫的便利,往怀远坊的宅子里去问过几回,管事回她,拂耽延人虽迟归,却传过书信回来,道,娘子势必来问,便回一切安好,不必挂念。

    且听那管事说他此番出去,带着韩拾郎,一路也不缺人照拂。既如此,风灵也安心了。

    这一日,她例行出宫与米大郎同往东市,未等到米大郎,却来了一名米家的家仆,请风灵过府说话。

    风灵心中生疑,生怕有诈,本有意不去,可那家仆竟“噗通”跪倒在她跟前,失声痛哭起来。风灵无奈,提着十二分的小心,随他去了米宅。

    到了米宅门前,风灵便懵了。门框上裹了玄色布帛,大门敞开,院内四处黑帛飘荡,哭声哀绝。米大郎是粟特人,风灵常年与粟特人混在一处,深知这玄色布帛意味着什么。

    引她来的家奴一面请她入内,一面带着哭腔道:“我家阿郎昨日从城外归来,因着急赶回,走了一段山路,好端端的车,说坏便坏了,连马带车滚落山下,阿郎他……在山石上磕了头,送回来时,人便没了……”

    风灵脑袋里一片空白,浑浑噩噩地祭拜过米大郎,便往米宅外走。

    那家奴跟着跑了出来,唤住她,在她跟前摊开手,一枚带着锐刺的小铜球教布帛托着,赫然躺在他手里。

    “阿郎出事后小人去查验过马车,车并非无缘无故便坏了,是因此物卡在了车轴中,铰断了车轴,方才出的事。此物模样古怪,小人自忖着别是有人有意为之,便私携了回来。”说着他又倏地跪下,脑袋重重地磕在了风灵脚旁。

    再抬头时脸上已是泪水涟涟,“小人知晓娘子是宫中来的,我家阿郎死得有怨,求娘子为他解怨,不教恶人逍遥法外。”

    风灵怔怔地立在原地,杏叶上前接过布帛,将那小铜球呈于风灵眼下。风灵的眼睛里蓄了泪,却仍能将那铜球瞧得清楚,她探手径直取过铜球,锋利的尖刺割破了她的手掌,嵌入肉里。

    她将铜球举至眼前,太阳的光芒在利刺伤闪耀,她喃喃道:“第三枚铜球。”

    随后她便失了理智,眼里瞧不见满街市往来的人,耳里听不见杏叶在她身边急切的叫唤,迈开大步走到送她来的马车前,坚定直接地向驾车的内监命道:“解开。”

    内监不敢违拗,将马从车套上解开,风灵一手牵过马缰,一手从车旁抽出带着防身用的长刀,翻身上马,一气呵成。杏叶扑过来,却未能拉住她,扑倒在地大叫她。

    马铃响处,街市上的人皆惊起,分拂开一条道躲让她,有老弱或动作缓慢些的,连滚带爬地避开,跌倒摔仆者众多。

第二百一十二章 怒火高烧() 
风灵便带着这股子决绝的气势,一路奔出去,到了路口才发觉不知柳府在何处。她在马上俯身抓起一路人,“柳府何在?”

    路人惊恐万分,哆哆嗦嗦地说不上话来。她扔开此人,又拽起另一人,那人好些,颤声问:“哪个柳府?”

    “兵部侍郎柳姡А!狈缌榈纳羧绫咽羌丝趟灾兄挥幸桓瞿钔罚毫鴬'父子乃祸首,因这二人的私欲野心,死了那么些人,自己同他们进进退退,弯弯绕绕地纠缠这许久,倒不如一刀一个,砍了这两个祸首来得爽利,也省得他们再去祸害谁。舍了她一个,万事皆休,痛痛快快。

    抓问了几个路人,她获知了柳府所在,当下加了一鞭,飞奔过去。

    柳府门前的戍卫健仆素日里只需仗着头顶那张带柳字的匾额,便能威武地站在这门前,根本就无需真刀真剑地戍守,眼下冷不防见一人一骑直冲将过来,皆慌了手脚,有跌跌撞撞进去禀报的,有慌手慌脚提起刀棍的。

    风灵在大门口的石阶前弃了马,提着长刀飞身几步跨上石阶,那几名卫士不过是较为健壮的家仆,哪里能抵挡她盛怒之下的刀锋。

    积压已久的怨怒直冲上头,长刀挥得雪亮生风,卫士们手中的刀棍根本近不得她身,有人将长棍径直朝她丢过来,教她一脚踢至乌木大门上。恰大门洞开,柳爽领着阖府的护卫,提着刀器跑来,当头被那长棍砸了一下,亏得有大门替他解去了长棍飞至的劲道,这一下砸得并不要紧。

    “顾风灵!你在此疯什么!”柳爽抽出随身的佩剑指向她,剑柄上的镶嵌倒比剑锋还亮许多。

    风灵知他虽官拜东宫候卫校尉,却身无半分拳脚剑术,大约连弓也未必能拉满弦,故毫不在乎地一步步迎向他的剑尖。

    “柳爽,柳公子,我为何而来,你心里不知么?”风灵怒瞪着一双泛红的杏眼,怒极反笑,笑得冷冽无比,逼得柳爽往后退了小半步。

    府外远远躲着围观的人越聚越多,风灵提高嗓音,呵斥道:“你不知也无妨,我这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告知。我今日来,是来问你,沙州大萨保康达智一家、你的两位嫡亲姑母柳夫人与阿满婆、你的表弟未生、还有商户米大郎,他们究竟是同你父子有何仇怨,必得要取他们的性命?”

    柳爽握剑柄的手腕不把稳,颤颤的剑尖指着风灵:“你休要信口诬蔑!”

    “你敢指天说我有一句诬蔑之词?”风灵冷笑着向前踏了两步,手中长刀朝柳爽手中的剑挥去,“哐啷”一声,富丽堂皇的长剑应声落地。“你不认也罢,今日便教你父子二人自去他们跟前领罪!”

    言罢她长刀直刺过去,柳爽往后一缩身,一众护卫涌上前,风灵的长刀也不知是刺入了谁的皮肉中,惨呼一声便有数十柄利刃冲她袭来。

    她于气急之中,又抱了拼死一搏的决心,一时十数名卫士竟拦挡不住她,可她终究是以一人之身与数十人抗衡,且身手并非上乘,手上渐短了气力。

    柳府门前人仰马翻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渐近,有人大呼:“武侯来了,武侯来了。”原是守卫长安城安定的武侯到了。

    柳爽非但未得松缓,反而越发急了起来,暗道:是哪一个好事的召了武侯来,若教武侯捆了去,问起大僚门前喊打喊杀的缘由,岂不麻烦。

    他将牙一咬,命道:“快将她弄进府中,就地诛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