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锁帝梦-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这样想着,听得身后有人声,急忙缩回了手。回身看时,东太后差不多已走到她身后了。她陡觉脸上一阵发热,强自镇静着说道:“回头有些要紧话姐姐先提个头,我好接着往下说。”

    东太后见她脸色不对,也不点破,只是吩咐身旁的宫女:“打帘子!”

66 谈话() 
《民国武林秘闻录》《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

    沉稳的步伐,由远而近,挺拔的影子越来越清楚,穿着一身白布行装的恭亲王,步履显得有些匆促,一进门只朝上看了一下,随即跪倒:“臣奕叩见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

    “请起来起来!”东太后的声音,客气中显得亲切,纯然是大家世族中叔嫂相见的口吻。

    “崔玉贵,快搀着六爷!”西太后叫道。

    等搀起来,西太后发现他的眼圈都是红的,心里不免一阵难过,但也无补于大事,只能勉强克制着自己。

    三人一时不知从何处开口了!

    西太后叫道:“姐姐,你不是有话要对六爷说吗。”

    东太后一时不知从何处谈起,随口问道:“六爷是哪一天出京的?”

    “臣是七月二十六一大早出京的,走的是大路官道”

    “路上走了几天?”

    恭亲王屈指数了一下答道:“因为微臣要沿路查看,所以走了五天。”

    “路上可还平静?”

    “路上还算挺平静的,桥梁道路,不甚平整。臣一路走来,已经吩咐了地方官他们赶快动工兴修,好迎接梓棺回京。”

    “是啊,总得赶在年前回京,才好。”

    恭亲王见她没有理解到自己的意思,以低沉郑重的声音又说道:“臣的意思是??????回京越早越好。”

    东太后不知他说这话里的意思何在,便转脸看着西边儿。

    西太后点点头,转脸与东太后商议后,说道:“既然是六爷这么说,还是早早回京的好。”

    “京里对大行皇帝的遗命,可有什么话说?”西太后又追问了一句。

    恭亲王细想了想,除去先帝派定顾命八大臣之一事以外,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议论的遗命。但心里虽然明白,却不便贸然地说出来,故意追问一句:“请太后明示,是那一件遗命?”

    “还有那一件,不就是眼前的朝政制度吗?”

    恭亲王看一看左右,犹豫了一下,还是不便直接回答。

    “六爷,只管放心说就是了,这里没有外人。”西太后看出他的那些心思了。

    他却高声说道:“回两位太后的话:顾命是祖制,臣不敢妄议。”西太后一下子,睁大了眼神,心里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这个答复,多少是出乎西太后意料的,但稍微想一想,也就无足为奇。如此大事,自然不能率直陈述,只怪自己问得太欠妥当了。

    西太后决不会因为他保留,也跟着保留:“六爷!这儿没有外人,有话你尽管说。也许我们姊妹俩有见不到的地方,你一定得说给我们。不能像他们似的???????”

    东太后也说道:“六爷,外面的事儿,我们不大明白,你要再不说,我们姐妹难不成,真是那笼子里的家雀儿,糊涂一辈子吗?”

    东太后有些激动了,也不藏着掖着了,又说道:“我不是敢于埋怨先帝爷,要说他那遗命,可真是有点儿欠斟酌,谁也没有料到,那‘八位’当中,竟然没有你!你们可是亲兄弟啊,唉……”她黯然地摇摇头,不敢说也不忍再说了。

    她是忠厚之人,没有多少心思,有话也就直说了。西太后没想到她还一直存着一份替恭亲王抱屈的心情,这时正好说了出来!

    这一下正好触及恭亲王痛心的地方,同时也感激东太后说了句公平话,不由得眼眶发热,赶紧把头低了下去,尽力设法让自己的眼泪不掉下来。

    西太后心想,肃顺窥伺甚严,召恭亲王密商一次不容易,得要趁此机会逼出他的话来,才不枉使那一条苦肉计,叫小安子路远迢迢地去搬救兵。

    她平静了一下心情,随口说道:“这我倒不明白了,顾命大臣是怎么着,要当一辈子吗?”

    恭亲王想了想答道:“用人的权柄,自然操之于上。不过先朝顾命,例当礼遇,倘无重大过失,以始终保全为是。”

    “那就是说,他们要是犯了错??????”还是西边儿的心思灵活啊!

    沉着的恭亲王,徐徐答道:“兹事体大!臣此刻不能妄仪。还请两位太后给臣一两天的日子,好好儿筹划一下。”

    西太后点点头,表示满意,总算有了一句比较实在的话了。

    于是两宫交换了一个眼色,东太后便说:“一路来也辛苦了,先去歇歇吧!”恭亲王跪了安,退出烟波致爽殿。

    就这一时片刻间的功夫,行在的大小官员都已知道恭亲王来了。车马纷纷,三品以上的官儿,都到公馆来谒见请安。恭王一则是真累了,再则是行事谨密,一概挡驾,关上房门,好好睡了一觉,直到上了灯才起身。

    等洗过脸,正坐着喝茶,他那从京里带来的听差侍卫来禀报:“七爷刚才来过。听说王爷还睡着,不叫惊动。留下话,等着王爷有时间好聚聚。”

    我跟七爷回:王爷一宿还没有睡,实在是乏得很,七爷就吩咐人送来了几样王爷爱吃的菜。

    恭亲王看了看,吩咐酌留四样清淡些的小碗菜,其余的大碗菜,都转送给随员享用,又说道:“拿本王的帖子,去请曹老爷来喝酒。记住,不要被人看见了。”

    曹毓瑛也正在想着怎么才能与恭亲王见上一面儿,想不到他竟派人来了。夜拜恭亲王公馆,自然不宜于公服拜见,就身上所穿的一件白布孝袍,外加上一件黑布大氅披风,戴上帽子,坐上车,悄悄地来到恭亲王行馆,从侧门,径直到上房。

    恭亲王特别出屋站在阶沿上等,曹毓瑛抢步上前,先请了安,还要跪下磕头,恭亲王急忙走上前亲自扶住了,挽着手一起进屋。

67 密议() 
《民国武林秘闻录》《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

    恭亲王把红酒取了来,曹毓瑛认不得那是什么酒,于是正在主持洋务的恭亲王,为曹毓瑛解释,这瓶酒有五十年陈了,还是法国皇帝拿破仑“御驾亲征”俄罗斯那年酿造的。又指着“1812”的洋字给客人看,自然,曹毓瑛认不得。

    等把那血红色的液体,倒在成化官窑的青花酒钟里,曹毓瑛浅浅尝了一口,果然醇冽非凡,为平生所初见。但美酒当前,却不敢多饮,怕酒意浓了,谈到正事,思考不免欠冷静周密。

    于是略饮数杯,便即罢手,恭亲王也不多劝,吃了饭,延入书斋,摒退仆从,密商大计。

    “我竟小看了‘西边儿’。”恭亲王感叹着说。

    这话在曹毓瑛不算意外,也算意外。西太后听政不过十几天,已颇有能干的名声,但现在居然会让恭亲王也佩服,这不能不说是意外之事。

    “那八位对西边儿的观感,如何?”恭亲王又问。

    曹毓瑛答道:“精明!怡、郑两王,颇有畏惮之意。”

    恭亲王摇摇头说道:“她的厉害,精明上面,在假装不懂,装傻卖呆。”他十年前就领教过了。

    恭亲王一面回忆着,一面慢条斯理地说:“西边儿的要逼我献议垂帘???????你有什么高见?”

    曹毓瑛思索久久,说出一句恭亲王想不到的话来:“其实,西边儿的主意,也未尝不可行。”

    “怎么??????你?”恭亲王愕然,“我想,一切总得回了京再说,咱们现在就谈回京以后的做法吧!”

    “此时人心苦闷,不独你我。一等回了京,”恭亲王停了一下说:“局面一定会大大不同。也不过一两个月的工夫,你无论如何要多费点心。”

    听恭亲王的语气,他要跟肃顺好好斗一斗,已是毫无疑问的事,只不过把斗的地点,挑在京城而已。

    照这样看来,目前的工作,就是为京城一斗先作铺排,培养声势。同时,恭亲王与两宫的利害是一致的,唯有推倒先帝遗命,尽翻大局,重起炉灶。

    而这样的做法,只有垂帘之议,成为事实,因此要为两宫的未来作打算,与培养恭亲王的声势,同是一件急须着手的大事。

    恭亲王对这两点,早就表示了不反对的态度,目前所想知道的是利害的精确分析和进行的步骤,好作最后的决定。

    看到恭亲王的脸色,曹毓瑛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发生效用了,于是进一步申论:“女主垂帘,为利为害,关键女主,在于执政的重臣。”

    曹毓英这时想起了这样一个典故:由于多尔袞以与孝庄太后从小同在深宫,青梅竹马的情谊,因而可以取帝位而不取,扶立孝庄亲生的幼主,自此确定了帝系。

    这一段大清朝的开国史实,包含了无数恩怨血泪,诡谲神秘,甚至还有“太后下嫁”的传说。

    恭亲王已经十分明白曹毓瑛的意思了:不必以垂帘不符祖制,或者女主临朝,大权在手,将来会难控制而有所顾忌,两宫垂帘,不过是一块重登政坛的踏脚石,将来的做法,全在他自己!

    “受教了!”恭亲王很谦逊地说,在这一刻,他才真正下了决心。

    就这时候,侍卫跑来说道:“七王爷到!”恭亲王向曹毓瑛使了个眼色,叫他先走一步,然后向外走去。

    他们弟兄对比着细细打量,两弟兄,相差八岁,但恭亲王显得像中年,而醇亲王太稚气了。他正生气,撅着嘴,受了什么委屈似地,不管怎么样,总觉得缺少那股华贵轩昂之气,不似个龙种。

    “六哥,你这一趟来,说什么也得拿出个主意来。那肃六,简直叫人瞧不下去!”醇王很激动的样子。

    恭亲王一听他那么大的声音,先就皱了眉!

    “你今年二十二,分府成亲,当差也不止当了一年了,怎么还是这么沉不住气?别说担当大事,有大事可也不敢告诉你啊!”

    醇亲王见他真生气了,小声说道:“我知道六哥办事谨慎,怕隔墙有耳??????”

    恭亲王很直率地问:“我在京里听说,有人指我要造反。可有这话?”

    “大伙儿都是这么说,叫我有什么办法。”醇亲王不敢随便说了。

    恭亲王见他知道好歹了,说道:“你记住,在这儿随他们怎么说去,你不用管,听到了只当没听到。反正回了京,好歹总得见真章儿!”

    醇亲王极兴奋地问道:“六哥,你预备怎么办?”

    “你别忙!”他安慰他说,“等我想妥当了,少不了有你卖力气的时候。”几句话,立该又把醇亲王说得满怀兴奋。打倒了肃顺,当然是六哥当权,那时候就决不会光干这个摆样子的御前大臣了!

68 设宴() 
《民国武林秘闻录》《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

    恭亲王的想法是从醇亲王身上,可以建立一条稳妥的交通宫禁的秘密通路。醇亲王福晋是西太后的胞妹,出入宫禁,无足为奇,而作为近支亲贵的醇亲王,在一般人心目中是个不容易想得起来的、无关重轻的人物。

    所以由这条线来传达秘密消息,十分可靠。历来宫廷中有大变局,成败关键,往往系于一个“密”字,现在自然而然有此一条路线,真是天意安排!

    “我实在想不明白!”恭亲王顿感伤心,“先帝何以始终不愿意跟我见面,临终也没有一句话交代!”

    “那都是肃六一手遮天!”醇亲王愤愤地说。

    “病重的那几天,老五爷带着五哥和我,特为去问安,说不上两句话,就让肃六使个花招,给撵出来了。”接着,他把大行皇帝崩逝之前的情形,细细说了给恭亲王听。

    眼看着东方发白,醇亲王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二天后,两宫召见近支亲贵,赐茶赏饭,以一种家宴的格局小皇帝亲近这些叔叔,同时西太后暗地里安排着,还要跟恭亲王再作一次谈话。

    吃过茶宴,叙过亲情,再谈国事,殿里只有两宫太后和惇亲王、恭亲王、醇亲王。三王都在西面儿依序赐了座位。

    东太后首先发言,她看着恭亲王,问道:“六爷那天回去啊?”

    “臣打算过几日就回去。京里事情也多,得好好儿安排一下。”

    他一面说,一面看了看西太后,她的反应也很快,随即接口:“对了!京里全靠六爷多费心了!”

    “臣一定尽心尽力办差,不辜负皇上与太后。”

    恭亲王很肯定地说:“一回了京,一切都在臣身上。”两宫太后对看了一眼,微微点一点头,有所默喻了。

    “不过回京的日子,总得请两位皇太后,早早定了下来,臣一回去马上就好预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