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工业主-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项试制工作全面开展,不管是在九洲工业集团,还是在红星厂。

    红星厂。

    谢振华主持召开会议之后,下属各车间,各部门都召开了会议,主要部署首列动车组的试制工作。

    在工艺技术部,金永亮也召开了内部会议,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动车组的工艺技术小组,且将这些工艺技术人员集中在一间大办公室,集中办公,集中管理。

    办公室之中,大家都在认真的看着自己负责的零部件的相关的工艺技术资料,理解它,消化它。

    “太了不起了!”

    “是啊,没有想到,九洲工业集团编制的工艺资料,这么详细,这么清晰,这么科学,我估计啊,工艺验证都用不着了,可以直接进行生产制造。”

    “。…”

    这些工艺技术人员,纷纷一脸惊叹,他们算是大开眼界,第一次见识到了这样的工艺技术资料。

    其实,这些工艺技术资料是“神级工业主”系统出品的,自然非同一般,工艺步骤,工艺参数非常的清晰,按照它进行操作就能生产制造出质量优良的产品,完全用不着费时费力的进行工艺验证。

    但红星厂的技术人员还不敢肯定这一点,这不,金永亮就在考虑这件事情。他坐在自己的电脑前,亲自看着电脑之中动车组的工艺技术资料,心中在佩服之余,也在思考,到底是先进工艺验证,还是直接开始正式产品的试制呢?

    想了很久,他拿不到主意。

    于是,他特地去了谢振华那里,请示谢振华的意见。哪里想道,谢振华底气十足,大手一挥,不用工艺验证,按照工艺资料要求,直接开始正式产品的试制。

    随着这一声决定,红星厂在兢兢战战之中,开始了一些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为什么兢兢战战呢,因为其他人可没有这么足的底气,对他们而言,一个新车型,开始试制的时候,常常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经过无数次的验证,总结,耗费很长的时间之后,才渐渐形成完善的工艺技术资料,才有成熟的工艺。

    不过,随着试制的开始,有一些人发现,只要严格按照工艺资料的要求,严格遵循上面的工艺步骤和参数,几乎无一例外,都能生产制造出合格的产品。

    有了这样的经验,渐渐的,红星厂开始放开手脚,很多零部件开始投入生产制造……。

    ……

    京城。

    像往常一样,常劲林准点出现在他的办公室。他有一个习惯,除了每天看一看当天的报纸之外,还常常上一下网,关注一下红星厂或九洲工业集团的官方网站。

    2002年,网络技术已经比较发达,不像前几年一样还是一个新鲜事务。很多人都习惯于上一上网,看一看新闻。

    很多大企业,都时髦的弄起了自己的官网,将企业的一些介绍,最新动态等放在官网上面。红星厂和九洲工业集团都有自己的官网,九方动车公司新成立不久,官网还没有弄好,可能还要过一点时间。

    看完今天的几份报纸,常劲林打开自己的电脑,先看了看网上的新闻,然后登陆了红星厂的官网,先看红星厂在官网上发布的新闻。

    “咦!”

    常劲林看到了一条新闻,微微惊奇,反应过来之后,马上认真的看起来。这条新闻内容不多,但信息量很大,jf200a型动车组的部分零部件已经开始在红星厂进行试制了。

    这有一点大大出乎常劲林预料,原本他以为,九洲工业集团可能大约还要两个月左右才能完成jf200a型动车组的设计,也就意味着,起码还要两、三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开始动车组的零部件的试制。

    飞快的看完这条新闻之后,常劲林拿起电话,马上就给谢振华打了过去,“老谢,jf200a型动车组已经开始启动首列车的生产试制了吗?”

    电话里头,谢振华自豪的声音传了过来,“常总,我准备向你汇报呢,我们已经启动了部分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如车体开始进入下料工序,车体底架也开始制造,转向架也开始进入前期生产制造工序……”

    谢振华大致介绍了一下目前的生产制造情况,顿时,常劲林莫名的欣喜,核实情况无误之后,他想了想,马上拨通了严部长的电话。

    严部长当初特地吩咐,关于jf200a型动车组的一些进展,常劲林可以直接向他汇报。

    常劲林这个电话打过去的时候,严明华正在办公室之中接待几位客人,这是几名老外,国内某著名动车生产制造的高层和他的助手以及属下。

    华夏方面本来准备和他们接洽,进行动车组生产制造技术引进的,但这件事情被暂时搁置了,时间拖得久了,这些老外们也有点急,特地派了一名副总裁,带着几个人,特地到了严明华这里。

    ……。

    今日三更,第三更送上,大家晚安!

第470章 惊喜比较大() 
此刻,严明华正在接待国外某公司高管一行四人,洽谈的内容是动车组的技术引进,双方已经谈了很久。华夏国内将洽谈暂停搁置,从他们的副总裁亲自来拜访严明华能看出来,这些老外们有一点坐不住了。

    严明华一直笑而不语,听得多说得少,他心中已经有了计划,基本上不会引进国外的动车技术,起码也要看一看九州工业集团的研制进展再说。

    见严明华的态度比较模糊,老外们焦急,连脸上都有几分表露,但主动权在严明华手中,他们在焦急也没用。

    老外副总裁想了想,咬一咬牙,缓缓的道:“严部长,我们可以做适当的让步,在价格上都好商量,且保证我们的动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严明华还是依旧笑而不语,他心中想道,九方工业集团的研发进展应该还不错吧,也许两三个月就会有结果,如果研发受挫,两、三个月之后再和这些老外们深入详谈也不迟。

    正准备说一些什么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响了,严明华拿起电话,里面传来了常敬林振奋的声音:“严部长,我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向您汇报。”

    “哦,是什么好消息呀?严明华一下来了兴趣,脸上浮现出了笑容,他要听一听,到底是什么事,难道是和动车组的设计研发有关吗?”

    果然,常劲林振奋的声音传了过来,“严部长,最新消息,九州工业集团的动车组研发成功了。”

    什么成功了?

    严明华一下子就高兴起来,这不正在和老外们谈动车组技术引进的事情吗?在这关键时候居然传到了这么好的消息。

    他当着老板们的面大声的问道:“常总,真的成功了吗?”

    常劲林道:“千真万确,我亲自打电话给老谢,得到了确认,目前部分零部件已经在红星厂开始了试制,在九州工业集团也开始了部分关键零部件的试制,首列动车组的研发已经全面展开。”

    这太好了,刘明华一下子有点激动起来。

    这个电话是当着老外们的面接的,老外们看到严明华的表情,心中一咯噔,感觉暗暗不妙,心中想到,难道有什么对我们自己不利的消息吗?千万不要和华夏的动车组有关。

    其实他们来之前也做过一些调查,想弄明白为什么华夏方面暂停搁置关于动车组技术引进的洽谈。

    调查结果让他们很担心,在华夏国内居然成立了一家动车公司,准备开始动车组的研发,他们也弄不明白到底这家公司能不能研发出动车组,性能怎么样?和他们自己的动车组相比,差距在哪里?

    至于说比他们的动车组还要先进,他们是不会相信的,因为他们是世界上著名的动车制造企业,所生产制造的动车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本来只是打算将十几年之前研发的老旧动车组技术转让给华夏,得知华夏国内在进行动车组的研发,搁置了本来商谈好的第一轮洽谈,他们已经决定出一点血,将比较先进的动车组技术转让给华夏。

    于是,他们派出了副总裁亲自拜访严明华想试探一下华夏方面的态度,严明华的态度很模糊,他们很担心。

    现在,严明华接了一个电话之后,这样的反应,他们心中更加担心,觉得应该发生了什么事情。

    果然,严明华接完这个电话之后,根本不再谈动车组技术引进的问题,而是挥手客气的道,布鲁克先生时间也不早了,要不我们一起去吃个饭。

    现在连上午点都不到,吃什么饭呀?布鲁克心中明白,洽谈的事情应该是黄了,华夏方面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估计是和动车组的研发有关,难道九方动车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嗯,一定是和这有关,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的调查了解一下,清楚对对手的动车组的情况,他们的动车到底处于什么技术水平和我们自己的相比怎么样?。

    布鲁克身为副总裁并不愚蠢,相反很聪明,他知道必须先了解华夏动车组的情况,尤其是弄清楚其技术水平。

    如果华夏研发的动车组水平很先进,和自己的动车组在技术上差别不大,那情况就不妙了,华夏完全能自给自足,自己生产动车组,而不必要再从国外花大代价引进动车技术。

    于是布鲁克起身告辞道:“严部长,吃饭就不必要了,我们还有一点事就先回去处理一下。”

    说请客吃饭,也就是随口说一说,见布鲁克等人要走,严明华也不挽留,还是比较客气的,将他们送到办公室门口,目送他们离开之后,转身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坐在沙发椅上,心情空前的高兴起来。

    完全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心中想道,天啦!这就已经研发成功开始啦,部分零部件已经开始试制,九方动车公司的动车组真的和介绍资料上一样,这样先进,这样卓越,这样出色吗?

    不行,我要打个电话,心中这么想着,严明华拿起电话给常劲林打了过去。

    很快电话就通了,常劲林道:“严部长,您找我。”

    严明华大声道:“对,我找你,你马上去一趟清江市,详细的了解动车组的设计研发情况,首列车的试制情况,然后回来向我详细汇报。”

    常劲林马上答应:“好的,我马上订机票,马上去清江市,以最快的时间将情况了解清楚,写一份详细的报告给您。”

    严明华道:“快去快回,我等你的消息。”

    他知道动车组研发成功,且如果还和介绍资料上的一样,那绝对是一件大事,了解情况之后,他必须向大红门内的高层做详细汇报,因为他知道高层也在关注动车组的研发。

    到了他这个级别,他还知道国家未来准备大规模的建设高速铁路,需要大量的动车组,现在新安线的修建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条快速铁路线主要是为未来高铁的修建摸索经验,打基础。

    对新安快速专线的建设,我也要关注一下。于是,严明华拿起电话又给铁道部打了过去,叮嘱他们加速新安线的建设,最好比计划能提前一年半载,如果国内属首例动车组研发成功出来,能在新安线上进行试运行,那是最好的。当然,如果首列动车组试制出来之后,新安线还没有建成,动车组也可以到其他铁路线进行运行,因为这是200公里等级的动车组,不是300公里或380公里动车组。

    ………

    再说常劲林。

    他接了这项任务之后,马上定了机票,带着他的助手,一行两人乘坐飞机赶往江南省,且出发之前分别给谢振华和唐飞各打了一个电话。

    得知常总又要来,谢振华很高兴,在电话之中说了,正好有很多事情要向他进行汇报,不只是关于动车组试制的,还有其他事情,如dj4型电力机车的生产制造,韶山型电力机车的生产制造以及九方动车河西工厂的建设等等。

    常劲林是华夏n集团的副总,属于高层,现在又是动车组研发联络人,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本来仅仅只管后勤的,现在也开始管一些电力机车生产制造的事情,如下属各分公司经营等具体事务。

    见他能和颜部长直接对话,他在华夏n集团的地位慢慢的上来,排名渐渐靠前,谢振华说向他汇报这些工作完成正常。

    唐飞也接到了常劲林打来的电话,那个时候唐飞正在生产制造现场。

    首列动车组相关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已经开始在九州工业集团进行,主要承担运行控制系统,动车制动系统以及动车动力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这些东西是动车组的核心之一,唐飞很关注这些东西的试制,基本上每天都要去瞧一瞧,看一看,了解实际情况。

    从这些天的试制来看,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