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工业主-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事第一台车的dj4型控制系统的试制人员之中,有一部分是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的老员工,具有丰富的生产制造经验,也有一部分是这次新招收的新员工,形成了新老结合的局面。

    在几名技术专家,以及多名技术骨干的带领下,崭新的大厂房内,大家有条不紊,体现出了很高的效率。

    也许是唐飞开这个专项会起了作用,大家知道第一台dj4型控制系统试制的紧迫性,也许是生产效率+1这个buff在悄悄的发生着作用。

    唐飞亲自关注第一台车dj4控制系统的试制,基本上隔山差五就会去生产现场看一看,查看试制进行。

    遇上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有时候唐飞会客串一下技术专家的角色,亲自为大家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

    在试制过程之中,问题肯定是有的,但有问题不怕,它暴露出来之后,大家一起解决,一起整改和完善,第一台车dj4控制系统的试制还算顺利。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

    眼看就来到了年底,马上就是农历新年。

    今年对九洲工业有限公司来说是一个丰收年,今年的营业收入也已经统计出来,成功的突破二十元大关,达到了二十一亿五千多万。

    红星厂今年的营收也突破了二十亿,不过比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稍微少了几千万,在清江市的制造企业之中,他们屈居第二,让出了坐了多年的第一的宝座。

    常劲林还特地打来电话,向唐飞表示祝贺,也开玩笑似的说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他是眼看着九洲工业有限公司发展起来的,从当初的一家十几人的小作坊式的工厂,发展到现在年产值超过二十一亿,员工两千多人的中等规模的制造企业。

    亲眼见证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的发展,他心中没有丝毫的妒忌,只有欣慰。因为他和唐飞的私人关系不错。

    常劲林也在心中道,到了明年,dj4型电力机车将进入小批量生产,将成为红星厂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明年他有把握让红星厂的总产值突破二十五亿,不知道九洲工业有限公司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马上就要年底了,对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的员工来说,意味着发放年终奖励,然后放假过年。

    公司的效益这么好,大家对年终奖励就充满了期待,没过几天,关于发放年终奖励的正式文件也出来了。

    和去年相比,大家的年终奖励又高了一截,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家一个个高兴坏了,也对唐飞这个慷慨的老板充满了感激。

    像王海龙,杨成林等公司高层,年终奖励更高,都超过了两百万元,像王海龙更是拿到了三百万的奖励。连刘江也拿到了整整一百万的年终奖励。

    刘江一阵唏嘘,没有想到年近五十的人,还能有今天。他心中坚定的想道,士为知己者死,自己一定加倍努力工作,将六十岁之前的岁月全部贡献在九洲工业有限公司。

    赚得最多的,自然是唐飞这个老板,今年二十一点五亿的总营收,纯利润达到了好几个亿,利润水平远高于其他制造企业的利润水平。

    这还不算u盘授权生产的提成,欧美那些企业,每生产一个u盘,唐飞提成1美元,看似不多,但今年的生产量大啊,光这一项提成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欧美企业的u盘生产成爆发式增长,迅速取代原来的三点五英寸软盘。国内对u盘的需求量也呈火山喷发式,九洲工业有限公司今年光u盘生产就赚了不少钱。

    欧美企业生产制造u盘的提成,唐飞全部转到了位于港岛的九洲资本,吩咐高鑫,增持苹果公司,微软公司等企业的股票。

    九洲工业有限公司春节一共放了九天长假,除了从事第一台车dj4控制系统试制的人员之外,其余员工都休息了一个惬意轻松的春节长假,因为口袋有钱,很多员工选择了春节出去旅游。

    在公司加班加点,为第一台车dj4控制系统而努力的人,唐飞也没有亏待他们,按三倍的工资标准发放了加班费。

    春节长假之后,九洲工业有限公司全面开工,大家有投入了紧张而有序的生产当中。

    春节之后不久,红星厂试制的第三台dj4型电力机车成功落车,远比历史上大大提前。

    至于第一台和第二台dj4型电力机车则早就上线试运行,第二台dj4型电机机车还跑出了时速220公里的喜人成绩。

    第二台车也创造了牵引万吨级,连续运行60公里的记录,在总体性能方面,第二台车已经超越了第一台车。

    红星厂的会议室之中。

    外面春寒料峭,还带着早春的寒意,但会议室之中暖融融的,不管是常劲林,还是谢振华,都一脸的高兴。

    按照常劲林的吩咐,谢振华通报了这两台上线试运行的dj4型电力机车的运行情况,尤其是热情洋溢的向大家介绍了第二台车的运行情况。

    听完介绍之后,会议室之中沸腾了。

    “没有想到啊,第二台车的表现这么惊艳。”

    “第二台车好像采用的是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的牵引电机系统吧。”

    “难以想象,大大出乎了我们的预料。”

    “这才真正的大惊喜啊!”

    “。…。。”

    会议室之中大家这样一阵热议,一个个侧头交谈着,不时的,会响起一声声惊叹声。显然,第二台车的惊艳表现给足了大家惊喜。

    常劲林宣布,第三台车在厂内做完相关试验之后,尽快抓紧时间,让它也上线试运行,用实际情况对这台车进行检验。

    因为第三台车采用的也是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的牵引电机系统。

    散会之后,常劲林和谢振华暂时没有急着离开会议室,两位红星厂的高层管理者,坐在会议室之中,谢振华更是掏出烟,递了一支给常劲林。

    常劲林抽了一口烟,充满希望的道:“实践证明,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的牵引电机系统这么优秀,这么出色,那他们设计的控制系统将怎么样呢?”

    这真是充满期待啊。

    提起dj4型控制系统,谢振华道:“九洲工业有限公司在去年就进入了第一台车dj4控制系统的试制,不知道进展怎么样了。”

    常劲林道:“老谢,要不麻烦你明天跑一趟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看一看他们的试制进展情况。”

    谢振华正有此意,他真想去看一看,于是一口答应,“常总,我明天一上班就过去。”

    ………。

    今日三更,第一更送上!

第255章 大干一场() 
不管是常劲林,还是谢振华,都非常关心第一台车控制系统的试制情况,如果不是因为试制生产放在九洲工业有限公司,如果是在红星厂的话,两人估计会跑到试制生产现场看每天的进展情况。

    第二天。

    早上上班之后,在红星厂只露了一个面,处理完几份比较急的文件和签发几份比较急的技术资料之后,谢振华就亲自驾车,去了九洲工业有限公司。

    他直接找唐飞。

    下车之后,拿出手机拨通了唐飞的电话,“唐总,你在不在办公室,我过来了,想看一看第一台车控制系统的试制进展情况。”

    唐飞正在试制现场,他也比较关注控制系统的试制进展情况,“谢总工,你亲自过来了呀,我在九号厂房,这是我们控制系统的生产试制现场,你直接过来,还是我派人过来接你。”

    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制造厂区虽然很大,但规划的非常科学,厂房排列得也整齐,每一栋大厂房都有醒目的编号。

    谢振华又不是第一次来九洲工业有限公司,他朗声的道:“不用接我,我自己过来。”

    没有多久,谢振华就进了九号厂房,这是为将来生产制造dj4型控制系统而专门准备的生产制造厂房。

    厂房很大,地面也干干净净,几乎能照出人影。厂房内显得比较空旷,因为现在是试制阶段,生产规模还没有上来。

    如果试制成功,进入批量生产制造阶段,那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这里将会繁忙很多,也将会热闹很多。谢振华走进这栋厂房内,看到厂房内的情况,不禁点一点头,心中想道,九洲工业有限公司在管理方面,已经走到了红星厂的前面。

    他也一眼看到了唐飞,不由自主的快步走了过去,唐飞也看到了谢振华,挥手热情的道:“谢总工,在这边。”

    走到唐飞的旁边,谢振华也看到了试制之中的控制系统,见一些零配件已经就位,一些装配工人正在进行装配,一些技术人员在进行指导,不禁问道:“唐总,这就是第一台车的控制系统吗?”

    “对!”唐飞介绍道:“元旦之前我们就开始进入了试制阶段,过年都几乎没有停下来,目前来说,进展还算顺利。”

    结合眼前的这台车的控制系统,唐飞滔滔不绝的介绍起来,听完之后,谢振华惊愕不已。

    他用不敢相信的语气问道:“什么,居然只要再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基本试制完成,速度这么快!”

    这速度,确实够快的!

    谢振华原本以为起码还需要大半年的时间,即使不需要大半年,起码也要好几个月吧,哪里想道,只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基本完成试制。

    唐飞心中想道,没办法,系统的任务摆在那里,必须抓紧才行。系统规定,五个月之内必须完成试制,将第一台车的控制系统合格的制造出来,五个月呀!

    这么短的时间要求,说实话,唐飞心中的压力比较大,只是不方便和谢振华说而已。

    唯一能做的,就是抓紧一切能抓紧的时间,利用一切能利用得上的时间,从试制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再过两个月左右,就是四个多月的时间,距离五个月的时间要求不远。

    总不能踩着五个月的时间点吧,必须要稍微提前一些。万一试制过程之中有一点什么意外,即使耽误了一点时间,也能有一个缓冲,还是有希望在五个月之内完成。

    谢振华不知道唐飞有任务啊,见只要再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第一台车控制系统的试制,他内心莫名的欣喜。

    “唐总,说实话,我是奉常总的要求过来看一看的,常总很牵挂第一台车控制系统的试制进展情况,现在看来,常总大可放心了。”

    再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第一台车的控制系统就能做出来,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红星厂dj4的小批量生产起码要到今年的下半年,必须等上线试运行的几台试制车跑足一定的公里数才行,找目前的情况看,还需要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谢振华心中高兴,心情不错,在控制系统的试制现场,几乎看了一上午,一直舍不得离开。

    他也再一次见识到了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的技术实力,他自问,如果是由红星厂进行试制的,肯定会磕磕碰碰,远不可能这么顺利。

    ………

    深海市,芯片基地。

    这里的建设进展一直比较快,加上深海市的冬天非常暖和,根本没有冰雪的出现,整个冬天都是照常进行建设的。

    一期工程,包括几栋专业化的大厂房,一处物流仓储中心,外加设计研发中心,还有一栋现代化的办公楼。

    办公楼的规模不是很大,也不算很高,只有十几层的高顿,但设计得非常漂亮,已经在进行玻璃外墙的安装,装修完之后,效果就会会体现出来,肯定将非常不错。

    几栋专业化的大厂房也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开始进入收尾性建设阶段,估计到下一个月的时候,将进行厂房内水电风气的安装,这些东西装完,就能开始生产设备的安装。

    王兴奎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他的身后跟着十几人,有稍微年轻一点人,也有中年人。有一些人还戴着眼镜,显得像一个学者或知识分子。

    王兴奎已经完全进入角色,他不但关注一期工程的建设进展,也着手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更负责一些生产设备的选型和采购等等。

    这身后跟着的十几人,全是技术人员,其中有几人的技术水平还不低,全是王兴奎亲自在深海市人才市场上招聘,并亲自挑选的。

    深海市不愧是大城市,不愧是华夏改革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充满活力,也不乏很多在这坐城市寻找梦想的人,其中很多就是技术人员。

    今天是王兴奎第一次带着大家到这里来,一边走,一边为大家介绍建设之中的芯片设计和生产制造基地。

    “看到没有,那是我们的办公楼,它的建设进展最快,那边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是我们将来的设计研发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