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背着背包去支教-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还会吸引来很多优秀的支教老师,甚至有可能公办教师会来。越想孩子们的未来越美好。华北平原的风没有高原猛烈,济南的冬天虽然已经没有老舍笔下的柔美,但却有现代都市的繁华。随着开学脚步越来越接近,新的小学需要建造,我们不得不赶快回去了。

    回到了水塔小学,住宿紧张,我跟老婆住在了海军家的窑洞里。我去老阿姨家拿行李的时候,看到了他漂亮的儿媳妇,她们正忙着喂猪,能感觉出来猪的数量少了很多。心想老阿姨去年应该赚了点不少钱,儿子打工带回了不少钱,老阿姨这个年过得不错。他看到孙老师跟我在一起,悄悄地跟我说:“这个女娃挺好的,娶了她吧。”我说:“能行!”她怎么会知道,我们已经结婚了。晚上,我接到了一个喜讯的电话,我已经考取了特岗教师,被分配到中心校教书。如果分配到中心校我可以跟孙老师形影不离,工作也轻松,在编制的老师课不多,但我舍不得这里的14名学生啊,还有窑洞前孩子亲手养大的30多只兔子。我不在的时候,孩子们每天轮流照顾这些小兔子,因为有一大堆草,还有家里的剩饭,都拿给它们吃。当我看到的时候,已经是一群兔子了。

    我跟老婆商量怎么办,老婆说你可以既在中心校当在编老师,又在这里当支教老师,根本没有冲突。说得对,就这样,我买了一辆摩托车,每天驮着妻子去上班,下午载着老婆回家。下午没课的时候就在水塔小学,周六日给这里的孩子上课。赵老师还是编写自己的教材,我也编写水塔小学版教材。中心校的孩子有很多有利的条件,教师资源和学习资源都很丰富,我有时候跟他们讲村里的孩子多么艰苦,可孩子们太小根本不懂。

    新的水塔希望小学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一步步地建造着,不断有媒体来记录这里的点点滴滴。春天的黄土高原上,麦苗开始返青了,杂草发黄了,榆树开始吐出一串串黄色的新芽了,树上鸟窝里鸟儿开始产蛋了。几株油菜花孤零零地开在山坡上,兔子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大了。希望小学就要竣工了,一群群的外来的参观者,使这个山村开始沸腾了。我告诉孩子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学习。生活就是这样,先苦后甜,日子就是这样,越盼越好。在我的建议下,新的小学设有养殖场和种植园,这样孩子们可以动手劳动,可以手脑并用。外国有个华德福教学听说也是这个理念,晓庄师范听说也是这个思想,不管那么多我就是为了锻炼孩子们自食其力的能力。

    新的小学马上就要剪彩了,爱心人士要请我参加。在剪裁大会上,县里的领导讲了话,乡里的领导讲了话,并发放了一些学习用品。我建议他们再捐助一些羊和猪,许多人对我们的养殖场和种植园感兴趣,我们的兔子也有了属于他们的乐园,孩子们不想卖的话可以自己买回家。没多久,我们搬进了水塔希望小学,看着公益人士帮我们盖得美丽校园。我很感动,远处白杨树下已经不再冒烟了,他们帮我们通了电,可以用电磁炉烧饭了,不知道那滋味还是不是以前的那个胶片,也许更好吃吧。春天万物复苏,桃花已经绽放出粉红的花瓣,在清风里散发出一股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杏花在枝头泛白,那古老的爱情歌曲已经搬上了银幕,在电视机里传唱,村头大喇叭里放着这首优美的旋律,我知道这是从电脑里传出来的,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是从小学的教育开始变化的。孩子们开始坐在崭新的楼房里上课了,不同担心买蜡烛还得花钱,不用担心下雨会漏雨了,其实最不用担心的是吃得蔬菜用的文具。

    海军的爷爷每天赶着羊群去山上,唱着一首首放羊歌。幸福的笑容和富裕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最值得我高兴的是,我不用骑着摩托天天去中心校报到了。我和老婆的编制调到水塔希望小学了。老婆对我说:“以后我们的孩子也要在这里上学,我们要把希望小学办好。”

    养殖场里,处于繁殖期的动物们蹦啊跳啊。兔子的数目越来越多,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羊群自由地啃食着鲜嫩肥美的紫花苜蓿,慵懒的肥猪每天吃着饲料,看那个头估计有200斤重了。

    有些村民看着繁荣的养殖场,还专门跑来这里学习养殖技术。他们不仅学会了打针配药,还学会了算经济账。望着一头头肥壮的猪羊,心想:“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兔舍的建造也是比较科学的,还配有专门的产仔箱,防疫消毒设备。猪的繁殖方式是采用自繁自养,防疫措施十分科学,孩子们只偶尔来喂一下饲料就可以了。

    羊群在自由地放牧,山坡上那一片片绿色的牧宛如波浪,随风起伏。学校里的学生不再是14名,已经100多名了。缺乏师资,捐助学校的公益组织派来了6个支教老师。赵老师通过考试,已经转成编制教师了。他的老婆在学校食堂做公益早餐和午餐,和他一样很爱这些孩子。

    孩子们自己种的蔬菜有的可以吃了,远远望去绿得发亮的是菠菜,扁扁的是韭菜,漏出两根角的是大葱,还有那土豆洋葱散布在豆棚瓜架边。。。。。。是否他们记起“空空树,扁扁柴,野鸡下蛋土里埋。”现在孩子们的餐桌上已不是山药蛋了,取代的是各种蔬菜,更好的是每餐都可以吃上肉了。我仿佛看到了一间间蔬菜大棚,还有那自动喷洒的灌溉设备,四季采摘的新鲜蔬菜。

    这里的蔬菜肥料是养殖场的农家肥,偶尔喷点农药,学生除了学习,就是饲养和种植。每个学生都有爱心,都很勤劳。老婆每天带着孩子去采摘蔬菜,我每天带着孩子去饲养动物。老婆告诉我:“她有了我们爱情的结晶。”我当时高兴极了,抱着她转圈,我多么喜欢孩子,是孩子们给了我无限的想象力和不断上进的冲击力。

    为了给孩子们增加营养,我出资引进了一批蛋鸡,在这个山村人们都养土鸡,根本没听说过。当他们看到又大又圆的鸡蛋的时候,都想跟我学习这个技术。小小的山村在慢慢变化着,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很发达。没有资源的黄土窑洞里,有些有钱人开始盖起了楼房,像学校一样,甚至比学校还好。

    小麦收割的季节到了,养殖场里也收获了第一批资金,很多村民都从学校买了兔子、猪、羊、蛋鸡等动物,我给每个孩子分了50元,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收小麦了。这里是山区,机械化的收割机进不来,还是原始的镰刀去收获。看着辛苦的人,他们的观点是:“不种小麦吃什么?”“我说可以用前来买。”我租种了海军家的坡地,种上了一些果树。已经有杏树开始结果了,桃树今年结的更多,苹果和梨也有许多开花的,相信明年会是个丰收,到时候父老乡亲会学习种果树的。

第13章挂满枝头的爱情果实() 
暑假马上就要来了,支教老师们辛苦地教着孩子,他们要孩子们用考高?13??来证明他们的付出。我说,孩子们的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看那菜园里的黄瓜、茄子、豆角···看那养殖场里活蹦乱跳的动物,都是令人满意的成绩,当然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是不错的。支教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英语、美术、体育课还有普通话,他们把城市里的先进文化传授给了他们,我把农村里的农业技术传授给了他们。县里的领导有时候会来看看,但他们关心的是盈利后钱去哪里了?我说都分给了孩子们。我做到了,但我想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赚钱,还有劳动者的艰辛。

    果园里的杏子熟了,老婆怀孕了在家休养,我买了一辆五征三轮车将满满一车杏运到了县里的果品收购站,换来一沓百元钞票,当海军的爷爷看到的时候,说:“我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还是有文化好。”爷爷太老了,我把他安排到养殖场帮忙照顾那些动物,每个月给他一些生活费。爷爷把羊都捐给了养殖场,他说他离不开羊,但他的养殖技术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慢慢的我们研究出了一套养样的方法,可以自己生产饲料了,每天羊可以自由地在坡上活动,羊这种动物必须活动。养殖场里的母猪每个月都会产仔,每次都十多只,数目越来越多,我想到了老阿姨,老阿姨来了以后看了看我,看了看猪,说:“我没听说过猪吃饲料,早就听说你搞这一套了。明天来跟你学习!”“阿姨,您就在我这里养猪吧,每个月给你发工资,你就是管理就行了,孩子们负责喂养。”他想把猪捐给学校,我说您的心意我领了,你看这猪都放不下了,您还是卖掉换成钱存起来吧。其实她那是土杂猪特别便宜的一种品种,养殖起来不合算。阿姨回到家里,把自己的都卖掉了,高高兴兴来养殖场管理了。

    有了爷爷和阿姨在养殖场,我轻松了许多,我安心照顾待产的老婆。

    新学期又开始了,学校里又来了一波新的支教老师,赵老师还在当校长,我还在教书,不同的是学生多了,老师也多了。秋天马上又到了,果园里苹果开始收获了。我采摘了一些苹果分给了学生吃,学生说从来没吃过。相信以后每年的秋天,苹果会满山遍野都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水果。养殖场里又开始卖钱了,22头猪卖了三万五千元,除去饲料,净利润一万五,羊群赚了一万元···当孙老师看到这些钱的时候,他竟然激动地哭了。他或许明白,以后学生们都会赚到这么多的钱的,甚至比这些还多。孩子们这次分钱是家长过来领钱的,家长们都说:“还是读书好!”或许,他们只看到了钱,但是孩子所获得的知识,所培养的能给力比钱更多更多,这些财富是用钱买不来的。

    支教老师,努力地教着科学文化知识,慢慢的他们也喜欢上了这里,有些老师竟然留了下来,他们也许跟我当年一样充满了热情激情豪情。但他们现在的条件已经是一天比一天好了,人们渐渐地从窑洞里搬了出来,家家户户已经用上了冰箱彩电,李秋菊的衣服已经不用手洗了,她学会使用洗衣机了。人们开始用钱买大米吃了,我看到有些孩子的家长已经不出去打工了,说外边跟家里赚的钱一样多出去干啥啊。我看到村里养殖场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现代化了,人们开始学习科学技术了。很多人都在问我那种果树的品种好,我明年春天也栽上果树,小麦一亩才产800斤不划算,农村人现在越来越会算账了。

    在瓜果飘香的季节里,老婆就要生产了,我们住进了县里最好的医院,顺利生产出一对六斤的双胞胎男孩,我给他们起名一个叫自力,一个叫更生。

第14章山乡巨变中() 
今年的中秋节和教师节赶在了一块儿,孩子们都说假期太长了,都愿意?13??着学校饲养动物收获蔬菜。那一群群健壮的羊儿悠闲自在地啃食着肥嫩的牧草,活蹦乱跳的兔子们啃食着一片片嫩绿的苦荬菜,猪舍里一群群腆着肚子的肥猪懒洋洋地咀嚼着饲料,孩子们在教室里唱着那首时下流行的《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歌。他们可能不会明白,他们的爸爸也许不会为了生活离开他们去遥远的城市打工了,因为家乡变得越来越富裕了,越来越美好了。老阿姨,坐在院子里择着刚从菜园割下来的韭菜,穿得干干净的王大梅和扎着蝴蝶结的李秋菊在帮着忙。老师:“扁扁柴是不是韭菜啊?”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我想起了刚来时候给他们猜过这个谜语,我笑了笑:“真聪明!就是的。”孩子们已经学会思考了,这种思考是从行动中获得的,我很高兴。

    马晓燕急匆匆跑到我面前,“老师,我家从学校买的鸡产蛋太少了,你去看看吧。”我想递给她毛巾擦擦汗,谁知她竟然用上了湿纸巾这时髦的东西。我开着摩托去了她家鸡场,看着一枚枚硕大的鸡蛋,望着笼子里咯咯哒哒的母鸡,告诉她们鸡跟人一样也需要丰富的营养的,只要营养跟上了,产蛋率自然高了。当我要离开她家的时候,看到一个人正开着一辆装着饲料的汽车进了家门,晓燕高兴地说:“爸爸,你回来了!”富裕起来的晓燕的妈妈给她找了一个有本事的爸爸,多么幸福的一家啊。

    秋风里,我看到火红的高粱,金黄的谷穗,碧绿的菜畦,洁白的羊群,高空中,我看到一座座塔吊,他们这在建造新型农村社区的楼房。远处人们围在一块儿,正商量着一间间塑料大棚怎样建造。近处,那是一个个初步成型的新型农村养殖合作社。路上,我看到刘涛在帮着周强家剥玉米皮儿,一起说着笑着。

    老婆看到我回来,高兴的让我抱孩子,初为人父的我脸上一直堆满笑容。

    这个学期很快结束了,扎根在水塔小学支教老师很快就要结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