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天师-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差不多。”陈金笑了笑,身子往前探了探,轻声问道:“王菊今天疯疯癫癫的跑来,给你下跪磕头……这事儿如果说和你无关,别人会信,我可不信!给我说句实话。”

    “别问,别说。”陈自默撇撇嘴道。

    “嗯,我懂了。”陈金内心中极度震惊,但神情不变,转身去往堂屋了。

74章 未铸炉,先观内()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王菊发疯跑到陈宅,给陈自默下跪磕头的事情,很快传遍了秤钩集。村民们惊讶好奇,也有个别人幸灾乐祸的同时,都禁不住心生惴惴——这件事,太邪门儿了!

    陈自默,是老神棍胡四的传人。

    而王菊如疯子般癫狂的所作所为,明显不是什么实病,绝对是中邪魔症了,或,被人下了咒?!

    去年李志忠强拆胡四老宅,与陈自默几次发生冲突,之后就发生了闹鬼事件,老李家六户宅院,连续两晚同时有鬼临门,惹得家里鸡飞狗跳,人心不宁,李志忠的长子李军,更是摔断了腿。虽然闹鬼事件最终有官方调查,揭秘澄清了事实真相,可村民中总有些心眼儿多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思来想去,就发现了官方为闹鬼事件定案,其中有太多经不起推敲的疑点。所以自从闹鬼事件之后,村里其实一直都流传着各种版本的谣言,村民们私下里也会经常将这件事当作谈资,一个个化身超级侦探,猜测、推断,然后信誓旦旦造谣……

    在这些谣言中,有着小神棍绰号的陈自默,自然是最大嫌疑人,而且他画符下咒招鬼,报复老李家的经过,也被人传得神乎其神仿若真有人在现场亲眼所见似的。

    当然,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把这些当作笑话谈资罢了。

    没人会当真。

    可王菊事件的发生,迅速在村里传播的同时,让村民们禁不住再次想到了去年的闹鬼事件。

    都是刚刚招惹了陈自默,同样遭遇了邪门儿的事情。

    看来……

    陈自默那小子,是真有本事的人?

    当年的胡四,也是真正的阴阳仙,能驭鬼通神的主儿?

    若非如此,怎么解释这些事?

    很快又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并且让人无法反驳——胡四和陈自默,如果真有驭鬼通神的本领,能画符下咒杀人于无形,何至于过了这么多年尝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苦日子?陈自默又怎么可能,让李志忠强行把老宅拆除,他自己还挨了老李家的人好几次围殴暴打?

    村子里纷纷扰扰,各说各的理儿,各造各的谣,也不争执也不吵闹……终于,有人再次提出了一个相对中立些却更容易让人接受的想法:甭管陈自默那小子是否有下咒画符驭鬼通神的本领,反正这小子他妈邪门儿,是个扫把星之类的人物,谁,也别去招惹他!保不齐他自己没本事,可死了的胡大仙,在天之灵护着他呢?!

    村民们深以为然。

    而王菊,给陈自默下跪磕头,被家人强行控制送到村卫生所包扎伤口之后,就不再疯疯癫癫神经质,用表情眼神和动作,拒绝了家人送她去大医院检查,苦涩无比地笑着,双眼含泪回了家。

    在接下来的每一天,每一个人都看得出来,王菊神志清醒不疯不傻,她收拾家务,洗衣做饭,照看孩子,下地干活儿,什么都不耽误,甚至比以往更加贤惠勤劳。

    可她……

    就是不说话,无论别人怎么劝,怎么安慰,一个字都不说。

    王菊娘家的人听说这件事之后,急急忙忙前来,看到沉默不语,额头上裹着纱布,胳膊腿上也都是淤青伤痕的王菊,一家人抱在一起哭得天昏地暗,他们可不认为明显头脑清醒的王菊,是被人下咒中了邪,肯定是李志斌把王菊的脑子给打伤了,才成了哑巴,所以,即便哑口的王菊不断阻拦又拼命摇头做手势解释,娘家的人不但不信她,反而愈发肯定,王菊是被李志斌给打得怕了,为此,他们几次都差点儿把李志斌给暴打一顿,无奈老李家人多势众,又向来强势跋扈惯了,岂能容得王菊的娘家人,登门闹事还把李志斌打了?

    总而言之,李志斌家里被折腾得彻底乱了套。

    而身为始作俑者的陈自默,事发之后就不再去关注任何王菊的消息了,也不担心,王菊会忤逆他的威慑,用手势、写字之类的方式透露他施术威慑哑其口的秘密。

    因为“蝠蛊”种在了王菊的意识深处,她但凡稍有忤逆的想法,“蝠蛊”立刻就会发作,打断其思路,在其脑海中造就出可怕的幻觉。而且,只要有这般状况发生,陈自默都会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如若王菊渐趋适应幻觉,不再那么害怕,有了试探忤逆,或者拼死一搏的苗头,那么,陈自默就会毫不犹豫地追加施术,以“蝠蛊”控制王菊的行为,让她做出悔恨万分的事情。

    譬如:弑子!

    问题是,陈自默苦恼地发现,自己一脚踏进鬼门关,险死还生,换来了体内大小周天的通透后,施术却比以往的难度更高了。

    其实早在此次施术之前,陈自默就已然感觉到,随着自己修行的时日越来越长,虽然修为境界上还没有质的提升,但修为确实在稳步提升着,所以,卷轴缓缓释放的灵气,量有些不够了。

    现在体内大小周天通透,卷轴灵气沁润入体虽然可以用于修行净体境,但如果用来施术的话,根本无法在体内形成充足本元灌冲经脉,从而与天地相参形成术法之力。

    因为,现在他体内经脉溜滑,莫说是少量本元,就算是再多的本元,都会以极快的速度,泄出体外,虽然仍旧能做到与天地相参,可有出无进,形不成术阵循环,又怎能施术?

    俗话说有一利必有一弊,陈自默觉得自己这次险死还生后,利弊不止各一了。

    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陈自默现在可以确认,自己大小周天一通,绝对是净体境圆满,可以修行铸炉之境了。可问题又来了,由于大小周天通透,经脉拓宽增韧顺畅得像是抹了油的玻璃一样,所以只要有外在灵气或本元、元气,包括白启林的罡气可以借用,他就可以清晰感知到本元在体内流经时,三魂五脏六腑七魄,乃至细微之处,依着干爷爷在世时所讲述的修行至每一层境界时的状况,这,明显是达到了术法修行的第四境,观内境,初期。

    观内境:

    术语有云“己身铸炉有寰宇,凝神化念不外居;周游其间览江山,驾云乘风来回去。”

    铸炉成寰宇,修观内境,初期心念能凭借本元游走体内而察伤损、观优劣、定修行,无所不及之处,不再如以往修行时,耗时耗力耗费心神地去一点点感应本元在体内的运转,再判断推测体内的症状,而是如目视般真真切切;观内境中期时,心念无需随本元游走,一念而动,便知伤损优劣之变在何处,心念便到那里细查,效率极高;境成期,心念观命魂而知天地两魂之细微,牵体内各处器官共济天地两魂,渐趋渐近;观内圆满时,三魂归体化作一,居己身寰宇之内,与自然隔开,摆脱天地自然之势对个人心神方面的影响。

    正所谓“顺则凡,逆则仙,我命由我不由天。”观内修成圆满,术法修行才算得上真正的登堂入室了。

    陈自默可以肯定,自己现在确实有了观内境初期的水准,可是,自己还未修行铸炉境,自身无寰宇,怎能修观内?而且,自己天生不具返祖本元,如今更是借助外力生成的本元,都会迅速流失,整个身体就像是一副处处漏水的破筛子。修行净体境,施以寻灵术、静心术、护心术的话还勉强做得到,施展其它术法基本上就是难以为继,又怎能铸己身炉鼎?

    思来想去,陈自默把目标先锁定在了白启林的身上——这位在武学上已经登堂入室的大师级高手,如果肯收我为徒,传授其正宗武学的话,那么……

    陈自默心想铸炉境需要内外兼修,内里经脉也就那样了,外体可以通过习武锤炼。

    眼瞅着就要开学了。

    关于能否去市一中上学的问题,父亲每天都会对他说:“再等等,这都要开学了,新生名额、班级、住宿等等各方面都已经确定,这时候安插一名学生进去,很麻烦的。”

    正自沉浸于思考自身将来修行问题的陈自默,对于去哪里上学,已经能够做到坦然了,他劝慰自己:“无所谓,开学之前如果定不下来,就先去县一中报到吧。”——父亲已经答应他,即便是不能直接入学市一中,等过些时日,再从县一中转校到市一中。

    这天清晨,天光未亮。

    陈自默在书房中听得前院传来了白启林打拳的声音,便起身出去洗了把脸,精神抖擞地往前院走去。

    他已经旁敲侧击地暗示过白启林好几次了,可白启林总是装作听不懂的样子顾左右而言他,实在是搪塞不过去了,掉头就走。这让陈自默心里很受伤——若非看在那天清晨,白启林为了救他,几乎耗尽了自身罡气,累得跟孙子似的,陈自默真想抄起扫帚把白启林从家中赶出去——虽然,打不过他,可这是老子的家!

    现在,为了修行,陈自默决心豁出去面子不要,直来直去地求师,看白启林还能如何拒绝!

75章 借罡气,汲五行() 
自那日早上渡罡气救陈自默,一身浑厚罡气却被陈自默体内诡异吸附之力汲取殆尽,白启林至今心有余悸,又感觉匪夷所思。不过,天赋差就是差,这是毫无疑问的。

    尤其是那天早上陈自默的内伤极为古怪地痊愈之后,白启林愈发肯定,陈自默没有习武天分,体内不存罡气,丹田难成,纵然气质脱尘反应敏锐,真正习武的话,说破大天去也就是能练出一身不错的花架子,普通防身自然可以,但……白启林这种在武学上登堂入室且已成大家的人物,本就对收徒一事不那么热衷,即便是将来想要收徒了,也必然极为挑剔,绝不可能收陈自默这样的废柴为徒。

    但碍于陈金的面子,且当初曾走眼看错陈自默的天赋,还主动要求过收徒,所以这几天陈自默套近乎暗示想要拜师习武,白启林都故作不明其意,推脱敷衍。

    此刻,白启林一边打拳,一边暗暗庆幸:“还好这小子就要开学上高中去了。否则天天被他缠磨几次……受不了。”

    习武到了白启林这般境界,每日晨起打拳已经不必再放空心神无旁骛,更不必日日勤修炼内外,而是随心所欲,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间,都是在习武。

    那日一身罡气被汲取殆尽,白启林也不过是躺下睡了半天,起来打了几趟拳,便恢复了七八成的功力,而且他还从中受益,体内罡气多少年来从未空过,这次偶然巧合之下罡气耗尽,再恢复功力后,竟然隐隐约约有了极大的提升。

    站在圆门旁,看着白启林在那里拳势开阖,云卷云舒,周边天地五行自然元气汇聚如氤氲蒸腾,陈自默羡慕不已,心想如果自己能有这般能耐,引来自然五行元气汇聚,何愁身如筛子存不住本元,从而因后继无力不能施术呢?

    这时候,陈自默当然不会去贸然打扰正在习武的白启林,他琢磨着,趁着白启林习武时,引天地五行元气汇聚,自己何不试试,借此刻五行元气浓郁,修铸炉境?

    修行无小事,越铸炉境而过,直接入观内境,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可根基不稳,陈自默不放心啊……

    他迈步过圆门,贴着墙根儿走到前院西侧挨着花坛的小块空地上,不去影响东边那块空地上白启林的大开大阖,自行站定做起手式,默念静心术咒,期许着那些受白启林牵引的氤氲元气,因为浓度高量大的缘故,能有些许沁润到他的身上。

    此时,他身处氤氲元气边缘,静下心来,果然有丝丝缕缕元气,摆脱了白启林的气机牵引,附着在陈自默体表,稍稍停留,便受到术咒心法的牵引,入体化本元。

    陈自默心中一喜,静心术已然其到作用,迅速心如止水,铸炉境初期心法流转。

    起手式缓动,臂展如云卷,腿迈似移山……

    铸炉境初期,需以本元淬炼经脉的韧性强度,拓宽其容量;中期以术法为主,外部强身为副,在本元和术法作用下,配合习武锻炼,打造提升肌体的强度,同时淬炼三魂五脏六腑七魄,以增强在施术时所能承受的本元急速流转的量和力度;境成期,开始凝练本元存中枢魄,也就是丹田之中。铸炉圆满时,丹田成漩衔接全身器官,本元存储浑厚,寻常施展低级术法时便会有用之不竭的感觉。

    此刻借五行元气修行铸炉境,陈自默才豁然发现,充沛本元在体内以小周天通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