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红楼-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一惊。

    在皇帝生母的眼里,说是命格贵重……这可绝对称不上什么好事!

    “这是谁和太后娘娘说了此事?”黛玉虽这么问,心中却已经肯定是向怀荆做的好事了。谁知道……

    抱琴叹了一声,道,“是兰妃。就是因着忠烈王府的那位镇国进宫请旨意的话头……那时候是太上皇和太妃娘娘要看二皇子。兰妃跟着去了。”

    穆逸兰的身后,倒不大可能是忠烈亲王府。

    那么这桩事……是谁有心暗算?目的又是什么?黛玉并不认为穆逸兰是随意说起。尽管宝钗和迎春被慧远批命的时候,穆逸兰确实可能在场——正是那一次,东安郡王妃的态度,表明了东安郡王的立场!

    但她那时候可没把一个商贾之女、两个公府庶女放在心上。要黛玉来说,除非慧远说几人是凤命、贵命,那穆逸兰还有可能记得。可那种随便怎么解释的话……

    更何况,就算是记得她们两个的事,又怎么牵扯到她身上的?

    “所以我才找你来。”元春接过话头,叹息道,“太妃娘娘既然说了那些话,那就是放在心上了。若是不让她见你一面,自然会有许多人在她耳边说你的事。你是个聪明的,该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当然知道。

    若是不让太妃有个直观的印象,那只怕就任凭旁人编排了。只是,元春为什么会那么积极的帮忙?

    黛玉本来觉得自己只是来解释迎春的事情的,却不了自己反而卷进了不明的漩涡,心中疑惑重重。不过,她当然不至于贸然询问元春的目的,只是问道,“可是,难道娘娘就这么领我去拜见太妃娘娘?”

    元春皱眉道,“宫中的规矩,我们这些嫔妃要从外头招人进来,告诉陛下倒还在其次,首先要先得了皇后娘娘的允诺才行。皇后又是个孝顺的,太妃娘娘应该已经知道了。我们且等着就是。”

    黛玉自然点头。

    元春揣摩着黛玉的面色,心中却是松了口气,这才道,“好了,你也把那天的事情说说吧。张滦张清源的话,就是后宫里也传遍了,料想她也不至于欺君罔上。不过……”

    她欲言又止,终究只是道,“你是个姑娘家,又不用顾着厮杀。想来还有些旁的见解。”

    黛玉也摸不准,元春是对张滦不满,还是对向怀荆不满,又或者是怀疑起了狼群的来历——当然她也怀疑。可她也没想着和元春交心。怎么叙说这件事,倒是她先前就想好了的,如今不过是照说罢了。

    只是,黛玉才不过开了个头,就有宫女在书房外面大声秉道,“娘娘,太上皇妃娘娘召见。”等抱琴去开了门,这宫女又道,“太上皇妃娘娘说,这在京城的郡主县主,如今也只剩一个没见过了。还请贤德妃娘娘领去,让她一见。”

第三百零六章 太妃面前() 
    要说太妃没有见过黛玉,倒也是事实。

    虽黛玉在正旦的时候曾经进宫参拜过,可她又不是宗女,县主的品级,在一干诰命之中,就显得低了。甚至连殿门口的位置都轮不到她。

    加上那时候太妃又没有留心,哪里有可能记得她?以她的身份,既然来了性子,也就得由着她。此时得了太妃的宣召,早有准备的元春不过命抱琴上了钗环,便领着黛玉出了永安宫。

    以元春如今的身份,原是可以乘坐肩舆,可这会儿她却没有多说多问,径自领着黛玉步行。

    幸而要走的路并不遥远。

    太上皇决定了要禅让起,便指定皇城东北角的一处偏殿移居。只是那处地方不但地方不大,也有些荒疏。弘治帝便坚持不肯住进乾清宫。反而在奉天殿居住了一段时日,扩建并将那片建筑改名做了仁寿宫后,这才恭请太上皇及他的妃子们移居。

    永安宫距离坤宁宫较近,却不在中轴之上,也是在皇城东北,故此距离仁寿宫倒比坤宁宫还近些。

    因禅让这样可以流传千古的美谈,及弘治帝提倡的孝道,仁寿宫的华美可想而知。不过,对仁寿宫的金碧辉煌,黛玉倒是已经在太上皇寿宴的时候见过了,倒是并不放在心上。只是她也不能不认,皇帝的表面功夫真是做得极好的——仁寿宫大举修缮,但在他登基后,乾清宫及后宫嫔妃的住所等处,却并没有修葺。

    两者之间的差别,谁都能看得出来。

    进了仁寿宫,元春却是领着黛玉直奔偏殿。太妃虽然地位超然,但也不可能在正殿起居。一路上,并没有太妃身边的人领着,元春却也没有和黛玉说太妃的喜好之类,她知道元春的意思。是要她不用讨好太妃。

    她却不知,黛玉本来也没这意思。

    如今她带着玉佩,身具异能,如贾母那样只是身体老化的。玉佩并没有什么反应。但黛玉可是记得,这位太妃是病亡!

    虽说距离她记忆的还有些时间,但黛玉自然要未雨绸缪。

    再者,她也不是不知道这些老人家,十个有九个喜欢做媒。放到太妃的身上,她若是开了口,那和金口玉言的差别也不大。

    要是让这位开了口,黛玉可要头痛不已。毕竟她还想留在京城做些事呢。

    是以黛玉也就一言不发的,顺带想了想自己前生的情形——她之前不还告着病么?对她来说,身上有病痛缠身的苦楚。可谓是体会至深。稍稍回想一下,她整个人就多了几分病弱的感觉。以至于元春回头一望,察觉到微妙的变化时,都有些吃惊。

    而在同时,又有几分警惕。

    虽说在后宫。在深宅大院生存,都少不了心机城府。但讽刺的是,大家多半都不喜欢太有心机城府的女子。元春自己,也并不例外。

    到了偏殿之外,黛玉就听见了殿内的莺声燕语。

    看来太妃说要见客,有品级的嫔妃们大半都过来凑趣了——黛玉也是知道的,弘治帝如今的后宫。并不算充盈。莫说三千佳丽,也三十分之一,都不见得满了。

    其中还少有品级高的。

    黛玉分明注意到,守在偏殿外的不少宫女、女官,目光都扫到了她的身上,那种评估打量的目光。实在是令人不快。

    不过,她依然保持着病弱的模样,却是中规中矩的跟着元春进了偏殿,向正中央那个身居高位,穿着一身常服的银发老妇行礼。

    老妇虽然并未盛装。不过插着几只珠钗,但她的脸上,却也带了精致的叆叇。

    如今在宝玉的暗示之下,贾琏已经将叆叇发展得十分类似于他们记忆中的眼镜了。如太妃这样的,叆叇的镜片,都是在数百对效果不同的水晶镜片中挑选。而那眼镜架,也是量身定制。

    是以,她一看见走进殿门的黛玉,就微微皱眉。

    而等到黛玉微微抬头,那眉头就皱得越发厉害了。

    不过,还不等黛玉彻底抬头,这点儿面色变化,便已经消失。倒是叫好几个始终暗中关注着她的嫔妃松了口气。

    黛玉很快注意到,穆逸兰却不在此处。

    宁妃周氏道,“我们在宫里,可也都听了义静县主的美名。早盼着一见了。今儿托了太妃娘娘的福,这才见着。怎么义静县主看着,似乎有些……身上不爽快?”

    黛玉还不至于上这么低级的当。

    更何况,有些东西有案可查,“臣女原是先天不足之身,虽父母溺爱,请名医调养,渐渐好了,但若一时调养不当,依然体虚。前些日子里,着了凉风,又受了惊,虽不曾伤风,却也确实有些不适。”

    只是先天不足,那就不是什么会过身的疾病。

    若是患了会过身的病,那是万万不该进宫的。黛玉对此明白得很。

    周宁妃见她答得得当,也就不好多说了。

    而太妃虽然眉宇舒展了不少,却也因此而不愿让黛玉近身,只是赐了座,淡淡道,“听说你是个有福的,既如此,更该惜福养身。不过,前些日子的事儿,我也听说了,却也是无妄之灾。”

    黛玉听见,心中更是诧然。

    她本来担心那“先天运势”之说给她带来麻烦,而且太妃的好奇,听来也不像是恶意。但之前这番话……可就分明有那么两分不满的意思了!似乎很有指责她用心太过的意思。

    但随即一想,黛玉却又了然,倒不由得在心中失笑。

    这宫中的嫔妃,一个个都不省油的灯。这太妃才起了兴趣,只怕就有人不动声色上了眼药了!这么一来,倒让元春的行为,似乎有了些多此一举的意思。

    可问题是……

    她才多大啊!至于么?

    不过,不管心中怎样,黛玉自然还是恭敬站起,应了一声,“臣女时刻也不敢忘父母之恩。”

    却是将这“福气”一说,直接归于父母。虽然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可称不上是对太妃的教训悉心听取的态度。

    太妃在宫中待了多少年的?她的儿子孙子,在太子太孙的位置上待了那么多年,也没引得太上皇起换人的心思,这固然有外力的作用,太妃本人的知情识趣,可也绝对有功!

    黛玉的态度,可不为太妃所喜。

    但清楚的瞧见了这年纪小小的女孩子并无半点刻意讨好之意,却又不由得有些好奇。

第三百灵气章 直白拒绝() 
    对于宫廷的嫔妃们来说,黛玉的表现,很是令人狐疑、不可思议。不少人想上一想,甚至怀疑起传言的真实性来。甚至她们怀疑的那一部分,反而是黛玉“心机深沉”的传言。

    尤其是贾家传出来的那一部分。

    要说这姑娘迂腐古怪,倒是比较可信的。可如果真的有心机,怎么不知道要讨好太妃?如今太上皇已经几乎不问事了。一天到晚就是听戏、垂钓等事。再者,女人家的事情,当然是讨好了太妃才更有用。

    至于说欲擒故纵……

    周宁妃垂下眼帘,心里冷笑。

    太妃在妃位上做了一辈子,为了当今能顺利继承皇位,也隐忍了一辈子。就是如今,都不敢求个后位。这还没真正体会过什么叫做高处不胜寒呢。

    比起不卑不亢,直率天真,她老人家还是更喜欢讨好奉承。就是一时好奇……也只会是一时好奇而已。没看皇后都不大到仁寿宫来?

    如果这林黛玉是觉得她这么做能讨了太妃的喜欢,那就只能说,是贾贤妃出手了,也只需要看好戏而已。

    如今能在太妃面前得了好的,除了有了个儿子傍身的兰妃穆逸兰之外,可都是深谙如何在太妃面前讨好的人。而除了穆逸兰这样的奇葩之外,宫中还真没有沉不住气的高位嫔妃。

    见了黛玉的表现,又见了太妃的反应,私下里松了一口气的人其实不在少数。

    不过,如周宁妃一般想着静观其变的人,却不是全部。这也有一个缘故,是黛玉在扫视了太妃跟前的这些嫔妃之后,也一样发现了的。

    太孙在东宫时,太子妃夏氏和元春都并不如吴贵妃受宠,也说明了什么。

    满屋子封号不低的嫔妃,撇开元春。那是一个赛一个的弱质纤纤、柳腰黛眉,甚至也多半都文质彬彬,看得出教养良好,绝非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类型。

    不幸的是。黛玉也是这个类型。虽年纪尚小,身量不足,五官却也差不多长开了。绝对是比这满屋子的人,都还要弱质纤纤,书香绕身!

    娴嫔于氏就凑趣道,“义静县主年纪虽小,却是经过事的。只怕见识比我们还强呢。当初猎赛的时候,就立了大功,还两次遇到了韩奇那个凶人,前儿又有那样的事。太妃娘娘虽也听旁人说过了,总不如当事人说来真切不是?也叫我们见见世面。”

    太妃想想也是,都把人叫来了,也就不妨听听看。当下颔首道,“是这个道理。你们都养在闺中。小小年纪的都进了宫,哪经历过什么惊心动魄的事儿?义静,不妨挑些事儿说给我们听听,也算听个稀奇。”

    黛玉心中蹙眉。

    她以往也听过太妃的一些事情,可都是道听途说,不敢轻信。听了这话,方才有些肯定太妃的性子了。

    ——或者说。如今的性子。

    那个嫔妃说话还算得体,虽隐隐藏着恶意,却也让她不好反驳。可太妃说话,可就十分轻忽了。什么叫做听个稀奇?

    对当事人来说,可是生死攸关!

    她自己之前也说“无妄之灾”,转口就成了新鲜事……

    黛玉颇有些莫名的想到了王夫人。

    不过。王夫人她还能顶撞,面对大楚地位最为尊贵的女性,于礼她也不能拒绝这样的要求。不过,“稀奇”这种说法她依然不接受。

    因此她站起来行礼道,“臣女也不过是经历了几桩闺中女儿少见之事罢了。撇开猎赛的事情是有惊无险之外。另外几桩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