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高兴也得支持。

这就是帝国内部的实际状况,帝国并不是像rì本那样的军国主义帝国,zhōngyāng军部还没有cāo纵内阁的实权,实际上帝国政治高层内部更像是古代的文武分治,文官和武官各有一套系统,双方互不统辖,都只接受皇帝的最高统帅。

只不过zhōngyāng内阁还要受制于国会。而zhōngyāng军部则连国会都可以不放在眼里。

回到自己在军部的办公室,蒋方震就迫不及待的在第一时间发密电给西伯利亚军区司令部,让赵庭柱和卫立煌做好相关的准备,而他则负责制定出最合适的对苏作战规划。

鉴于帝国四面御敌之现状,蒋方震很清楚此番对苏作战绝对不能像和rì军的交战这样一打就是三年,对苏作战必须以雷霆之势速度决出胜负,在最快的时间内消灭苏联在东部地区的主力部队,夺取喀山,并使得苏联在德军和波兰联军的进攻中最终亡国。形成中、德、波三国分刮整个苏联的局面。

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zhōngyāng军部再同德军达成一份互相能够接受的协约,一起和平分刮苏联,纳粹德国再将扩张方向对准英法及殖民地,中国所面临的世界政治和军事对峙的压力就会大幅减弱。英国也将失去同中国在东南亚和印度洋角逐的勇气及实力。

所以说,现在进攻苏联是最有利于帝国的国家利益。

蒋方震打了一个电话,将陆军参谋总长傅良佐请到自己的办公室,等傅良佐一进来,他就很是兴奋的说道:“陛下同意了。”

“真的?”

傅良佐还有点不敢相信,他本以为这么重大的决定至少要等半个月才能分晓。

他比蒋方震要年长,明年就要正式退役。也是近期即将退役的唯一的资深陆军上将,在此之前,他倒是一直窥视着蒋方震的总参谋长一职,可惜每次都未能如愿。

正因为这种竞争关系。他和蒋方震的私交其实并不好,他和赵庭柱的私交倒是甚厚,故而对赵庭柱提出的突袭苏联的计划也是最为鼎力支持。

确定陛下已经批准的消息后,傅良佐就迫不及待的同蒋方震商议道:“那我们也该尽快拿出一个最合适的方案。务求速胜,千万不能像对rì战争这样拖延太久。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快速推进,消灭苏联。”

蒋方震则道:“我也是这样的想法,卫立煌提出的作战规划还是非常可行和适合的,在他的提议之上进行更为详细的规划是最为合理的办法,只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联现在就算是实力再不济,战争潜力还是大于rì本,所以速胜速决之关键就在于一次调遣的兵力和资源到底有多少。”

傅良佐很随意的坐下来,自己取出烟点上,同蒋方震解答道:“那当然是能抽出多少就抽多少,美国那边的问题算是基本解决的,对付英国,那本来就只是海军的事情,咱们陆军这边集中一切力量速攻苏联,一个月内就推进到喀山。”

蒋方震并不抽烟,他为自己倒了杯茶,沉默而慎密的盘算着这些事,等了片刻才同傅良佐道:“等下将潘兆勤喊过来,咱们再一起好好的合议一番。想要对付苏联,眼下还是要优先将空军主力都抽调到西北,速战速决,等对苏联的军事行动结束后,再让空军回去协助东北国防军也不迟。”

傅良佐并不否认这一点。

他想了一会儿,才道:“赵老总真是好运啊,这一战的把握极大,他在西北坐镇,那更是平扫万里西疆。”

蒋方震笑一声。

他知道傅良佐还是很羡慕赵庭柱和卫立煌的,帝国为此准备了二十年之久,一旦出击,必当如龙出深渊,横扫千里之地,苏联根本是挡不住的。

可以说,赵卫两人是坐收奇功。

如果苏联和英美将中rì战争作为中**事实力的参照物去评估,那就真的是大错特错了,帝国在大机械化变革上努力了二十年之久,整体作战水平和风格同过去早已大相径庭,代表帝国陆军目前最高水平的军事装备,不管是陆军还是空军,现在都还未暴露。

只要帝国决定出兵苏联,别说是正陷入德波进攻的苏联,就算是完全处于最高军事水平和状况的苏联也抵挡不住。

帝国陆军真正的jīng锐,以及帝国陆军真正的最高实力和水平就将在这一场战争中展露无遗。

蒋方震和傅良佐对此都深有信心,他们相信,结果一定会让世界大吃一惊。

第321章机械之王

()20世纪40年代同70年代的大机械化陆军中枢截然是不相同的,40年代的大机械化中枢实际上是卡车,而非表面上的坦克,但到了70年代,随着步兵装甲车、履带装甲车、轮式装甲车的大量普及,机械化的中枢才真正意义上的转移到了后者。

坦克很重要,它将决定战争的胜负,但在大机械化时代里,真正决定长期胜利归属的终究还是战争物资的运输能力,以及大规模部队的机动调配。。。

到了80年代,现代军事的核心才转变到新的大型军用运输机上,其实几次转变都还是一个问题,那就是部队的输运能力。

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好和数量最多的军用卡车,轻中重各型号完善。

同过去不同,现在的一辆军用半履带卡车(类似于二战德国的欧宝骡子)可以相当于15匹马的运输力,速度更快,耗费更少,十几万辆卡车能够保证的不仅是大规模物资、部队的转运,还能保证部队的作战规模和火力水平。

对于这一点,纳粹德国实际上一直未能很好地理解透彻。

帝国的汽车工业为zhōngyāng国防军提供了世界上最为全面和先进的军用车辆,同时保证了数量的充裕和产能的强大,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zhōngyāng军部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有很强硬的底气制定出一份速攻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帝国zhōngyāng国防军将在一个月内实施千里大跃进,攻占喀山,歼灭苏联在东部的红军主力部队,随后再歼灭苏联部署在哈萨克的驻军,以确保帝国对整个苏联东部和哈萨克地区的占领。。。

……

几天后,在宋彪皇帝的批准下。陈嘉佑陆军中将以内廷总长的身份在běijīng召开记者会,代表zhōngyāngzhèngfǔ通报中苏关于哈萨克dúlì谈判破裂,中国将会考虑在亚盟内部通过军事行动决议。出兵解放哈萨克。

这是内廷第一次逾越过zhōngyāngzhèngfǔ直接发表对外事宜的通报,因为zhōngyāng军部不适合代表zhōngyāngzhèngfǔ,而以顾维钧为首的zhōngyāngzhèngfǔ实际上并不愿意发表这样的通报。

最终就只能由内廷总长出面直接发表这一通报,消息一经传出。整个世界为之一片哗然,所有国家和政客们都很清楚,这就意味着中国可能出兵进攻苏联。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说。中国并非是无理的侵略者,中国是以亚盟利益为基础,要求苏联允许哈萨克dúlì,而苏联予以拒绝,最终迫使中国决定在亚盟内部推动军事决议,经亚盟各国投票表决后,共同出兵解放哈萨克斯坦。

话是这么说的而已。

很多年后。回顾美国cāo控联合国和北约入侵朝鲜、塞黑、阿富汗,事实上都是同样的手段,只要有合适的理由,正义总是在世界霸主的手中cāo控着。

虽然有乘火打劫的嫌疑,但帝国还是积极的在亚盟理事会内部推动此事。其实在帝国内廷发表这一通报之前,帝国就已经同亚盟的主要成员国达成一致,而帝国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军事部署也同时展开。

这场战争是在中苏第二次秘密会谈结束后才开始筹备的,完全启动筹备工作还是在1940年的7月份,但在此之前,帝国实际上为了这场战争已经准备了二十年之久。

这样的基础使得帝国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就做好出兵苏联的准备工作,帝国在亚盟理事会内部推动军事行动的决议案通过之时,全国已经开始再次大规模的全面动员,从中部地区抽调的22个陆军师都在一个月内如期抵达西伯利亚军区和中亚,使得帝国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的陆军驻军规模达到27个装甲旅、14个坦克师和30个机械化步兵师的规模,空军也将在两个月内达到1。3万架作战飞机的规模。

人们以为这场战争的缘由是苏联不同意让哈萨克斯坦dúlì,实际上显然不是这样,苏联同意,但不是帝国所强调的那种无条件dúlì,而帝国也从未真正要求苏联无条件的让哈萨克斯坦dúlì。

在中苏的多轮密谈中,苏联最初不同意让哈萨克地区dúlì,同时要求中国继续供应战略物资和军事装备,转让军事技术,因为苏联认为自己在帮助中国抵御纳粹德国,结果谈判破裂。

随后,苏联开始同意哈萨克地区dúlì,作为交换条件,中国必须满足苏联所要求得到的军事、技术和物资援助,谈判继续破裂,实质上,中国并不是否决给予苏联足够的支持,而是要求得到更多的领土转让,这是苏联完全不能接受的条件。

……

事态发展的非常迅速,快到了让德国和苏联都来不及做出反应的程度。

1940年9月15rì,在陈嘉佑中将代表帝国内廷发表通报之后的第10天,亚盟理事会在běijīng通过代表投票决议,于这一rì成立亚盟北方联军,委任陆军上将赵庭柱为亚洲同盟北方zìyóu联军总司令官,授权北方联军总司令部解放哈萨克地区。

在此期间,德国纳粹党办公厅秘书长马丁。鲍尔曼以元首特使的身份紧急秘密访华,就中国出兵苏联的底线进行交涉,德国对此是非常矛盾的,既欢迎中国出兵,又担心中国迅速占领苏联东部地区,窃取了本该属于纳粹德国的领土。

在正式出兵之前,帝国仍然派遣内廷总长陈嘉佑中将同马丁。鲍尔曼会晤,郑重承诺帝国的目标只是解放哈萨克斯坦,同时保证亚盟成员国不再受苏维埃主义侵蚀。

与此同时,苏联也匆忙再次表达愿意同亚盟就哈萨克斯坦dúlì做出协商的意愿,但在这一时期,苏联传到帝国的所有讯息都不过是一张废纸,根本无人问津。

帝国也可以说是盲目相信武力,问题是帝国确实拥有解决一切问题的武力,帝国的野心也绝不只是哈萨克斯坦这么简单,苏联本身是非常清楚的。帝国的目标彻底将苏联一切为二,将苏联彻底驱逐出亚洲的版图。

在亚盟理事会内部通过表决,并授予北方联军一切军事权力后。事态的发展就彻底不再受到政治力量的束缚。

……

鄂木斯克。

帝国西北之城。

在帝国的版图上,它被明确的标注为一个军事要塞之城,整个城市都像是一个规模空前的帝国要塞,陈其采在1933年视察鄂木斯克时曾经如此评价这座城市即便没有军队。它也可以抵御一百万的陆军。

这就是鄂木斯克的价值。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鄂木斯克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地道的中国城市,当地的俄裔居民如今只占本地居民总数的1/7。大部分的居民是从山西和陕西迁移来的新住户。

鄂木斯克有一定储量规模的石油,但是开采量并不大,因为处于中苏交界的区域,本地商贸和工业经济一直很繁荣,苏联各个zhèngfǔ机构都在这里设有采办处。

在周边的整个西伯利亚省,超过1。1亿亩的耕地为鄂木斯克的粮食加工业、纺织业和机械工业带来了良好的基础,这里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城之一。虽然本地开采的石油并不多,但是每年从苏联进口的石油都会在这里加工。

短短的二十年间,它一跃成为新西伯利亚地区最为繁华的城市。

赵庭柱上将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三年时间,在过去的三年里,他一直秘密负责筹备对苏作战事宜。可以说是准备的非常充分,了然于胸。

比起běijīng的生活,赵庭柱将军倒是更喜欢在鄂木斯克的生活,因为地大人稀,鄂木斯克从建市开始就是中国最大的城市,道路宽广,绿化率高的离谱。这里的气候和东北差不多,对赵庭柱将军来说更是再合适不过,以至于他都想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

在这里,他和卫立煌的合作颇有点像一战德国的兴登堡元帅和鲁登道夫参谋长,他将大部分的工作都委托给jīng力充沛的卫立煌,而他几乎就只用在文件上签字而已。

话是这么说的。

赵庭柱毕竟是在枪林弹雨里一路打出来的资深陆军上将,对于战争,他实在是太熟悉,熟悉的就像是老农民种地那般,他不需要去参加太多的会议,只要看到卫立煌提交的报告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于这场战争,他准备的时间也确实是太长了,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他都不曾间断的思考过这场战争,在经过无数次的思考后,他得出的结论却异常简单速度和效率。

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只要有最高的速度和效率,帝国就将轻松的赢得这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