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人说,人老了才会想当年。

军人喜欢想当年,因为他们的生命几乎随时都会凋零,每一刻的欢乐都值得珍惜和铭记。

一大海碗的面疙瘩吃完,宋彪倒是真没有吃出野鸡蛋的味道,就是这海鲜杂烩锅煮的不错,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味道挺杂乱的,但就是一个鲜字最突出。

吃完这顿饭,宋彪就不再停留的直接乘坐专列回奉天府,此时在总督府军部,东三省巡防军的军令部部长和奉天省巡防军总队长杨铁生正在等他。

宋彪提前打了电报过去,回到军部就要和杨铁生谈巡防军的事。

乘坐火车离开海州时,正好是五月的柞蚕丝养殖进入高峰的时候,大量的柞树叶在泼水蒙盖之后封在柳条筐里,一筐筐的顺着火车运往南楼镇,南楼镇有居民三万户,养柞蚕丝的家庭占一半,这些人也大多都是从山东过来的。

海州的柞蚕养殖有着明显的商业行为,因为本地缺乏养殖能手,大部分都要从山东、直隶招募,半招半培训,所以都有很多养殖大户,雇人在山里采树叶,招募工人负责养蚕。

这是海州柞蚕丝养殖规模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现在加入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养殖户直接在岫岩县扎根,而在金州、庄河厅一带,柞蚕养殖也越来越多。

说来说去就是靠辽东半岛70%山地里的大量柞树。

柞树是一个宝,既能养蚕,又能酿柞树蜜,最后结出橡实又称橡栎子,也是重要的坚果和药材,东北这边主要是柞树在北方的亚种辽东栎、麻栎和蒙古栎。

因为柞树是现成的,到处都有,数量庞大,特别是两条小铁路在山岭间穿梭,为柞蚕养殖带来了极好的生产和销售通道,本地柞蚕丝的养殖数量几乎是以难以估量的速度膨胀,而在辽宁其他各地和吉林省,柞蚕丝养殖也开始迅速扩大。

都是钱在作怪。

只有对rì本而言,这才是一个真正可怕的消息。

宋彪不知道光复革命一旦爆发,rì本会做何选择,可如果是换了他,假如他是rì本首相,他就是拼掉一切也要从朝鲜半岛打过来干涉局势,最差也能乘机逼迫对手放弃在朝鲜半岛的利益,运气好则能多占很多利益,甚至将中国挤压到举国混乱的局面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63章杨铁生

回到沈阳,宋彪并没有去总督府工作,而是直接回家,在书房里给秘书局打个电话,让正在总督府办公室等待的杨铁生喊到他家里谈事。

在外面出差了一个月,回到家里,刚满六个月的女儿居然不要他抱,抱到怀里就哭,让宋彪小小有点尴尬。

有岳父母在家里帮忙照料孩子,还有nǎi妈和佣人,舒萱也不是很忙。

宋彪和舒萱聊了几句在阜州和兴安盟视察的事,从阜州过来之时,他正好从阜州nǎi粉厂带了几听羊nǎi粉,就让舒萱先给女儿试着喝一些,据说草原上的孩子都是喝羊nǎi长大的,宋彪也是很感兴趣,可惜之处就是这种nǎi粉的nǎi腥味比较重。

在这个时代生活着,宋彪倒是觉得生活的乐趣很多,至少不用担心食品问题。

虽然是身价过亿英镑,宋彪住着的房子却是公家提供的东三省总督官邸,两层楼,八室四厅380个平方米的建筑标准,有一个宽敞的大院子。

出门大体是乘坐火车和马,汽车在这个时期还有点危险,宋彪很少亲自乘坐。

家里吃用都是军部统一供应的煤炭、丝布、粮食、油、茶、肉,这也算是东北新军内部的福利,孩子的nǎi粉是盛京nǎi粉公司统一供应,毕竟不是一家军官和士官家里有孩子,东塔园、和平桥一带都是东北新军的家属区,军队家属新生的子女很多,nǎi粉都是统一免费配发。按月领取。

这种感觉就像是70年代的军队系统,整个军队和家属都生活在一种特殊照顾的大环境中,在东三省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一个特殊阶层,出于这样的效应,每年报考远东陆士预科学校的学生数量都特别多,在招生比例上,通常都是六选一的情况。而从陆士预科毕业的学生也只有1/2的概率正式进入远东陆士。

这正是宋彪想要的效果。

东北新军的士兵待遇可能要差一些,但在军队内部,士兵、士官、尉官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鸿沟。只要是愿意努力学习和训练的健康青年,想在部队当士官还是很容易的,从士官转尉官就要看文化成绩。一般年纪大和文化基础差的基本转不过来,但只要在部队表现好,在远东陆士速成班进修期间积极加入新华会、光复会、新政强国会这样的组织,思想“端正”,都会被推荐到各地巡防军继续维持军职,或者是退伍后转入各乡民兵所工作。

总体来说,在东北新军当兵还是很有前途的,对那些没有顺利考取陆士预科、陆士的青年而言,直接去当兵,在部队经过两年锻炼也还是有机会通过陆士进修班转为尉官。当了尉官,或者是资深士官,基本待遇就会有比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各种福利上。

宋彪在书房里和舒萱聊的都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比如蒋雁行妻子给他们女儿宋媛媛做了一套洋布裙子。大嫂那边做了几双鞋子,舒家的大夫人下个月过生rì,舒萱想送一对金镯,还有岳父舒高立这段时间身体不太好,想从远东印书局退休之类的。

两人谈了十多分钟,杨铁生就匆匆过来了。正好也给宋媛媛带了一套丝缎料子的花裙子做礼物,同他寒暄两句,舒萱这便收了礼物离开书房,让杨铁生和宋彪在这里谈公事。

正所谓家国天下,公事在宋彪这边有时候也如私事一般。

为什么中国在清末之后会形成军阀割据,正因为自湘淮两军开始,军队在很长时期里都会被视作私人武装,这种思维的惯xìng延伸到东三省,使得人们习惯的认为东北新军和东三省巡防军就是宋彪所持有的武装力量。

在地方,如果有人从民兵队转入巡防军,他就会习惯的说自己如今也去了总督大人麾下效力。

杨铁生和其他的军官肯定不一样,他是四大金刚之一,也是唯一身在巡防军,而且担任东三省巡防军军令部的部长,在宋彪这里就要自如一些。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离奇的命数,冥冥中就仿佛是有宿命之论,杨铁生就是这样的人,他总是很奇怪的会成为给宋彪看家护院的那一位。

他和赵庭柱算是文化基础比较好的,第一批从远东陆士进修班毕业,此后短暂的赴俄国参谋学院进修半年,后来同吴元泽、孙树林一起负责组建第六步兵旅,科尔尼洛夫上校担任教导长,第六步兵旅改为第六步兵师的同时设为预备师,一部分主力部队就分散到了三省的巡防总队,杨铁生也在此时转入东三省巡防军担任奉天省巡防军提督,东三省巡防军设立军令部后,他开始兼任军令部部长一职。

东三省巡防军的编制和职务设置上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各省都设有巡防总队,编制为师级,设有本省巡防提督和教导长,直辖三个本部支队和各府、直隶州、军垦系统的巡防支队,各巡防支队直辖三个本部大队和各县巡防大队,各大队编制为营级。

东三省巡防军的规模并不大,总编制为7。5万人,奉天省3。1万,吉林省2。3万,黑龙江省2。1万,装备以M1891式莫辛纳甘步枪、M1897温彻斯特霰弹枪、麦德森轻机枪和77mm迫击炮为主,只有各总队本部支队列装一些从东北新军退役的旧型号火炮,如rì本31年式山炮、克虏伯M1873型7厘轻野炮、克虏伯七厘半重野炮、12厘意造青铜加农炮,有一些甚至是清zhèngfǔ甲午战争时期被缴获的rì军物资。

表面来看,东三省巡防军的实力很小,但各乡镇的民防所和民兵队同样归属东三省巡防军管辖,民兵武装配备率也从早期的10%逐渐增加到50%。这样计算起来,东三省巡防军实际总兵力就可能达到50万的规模。

正是因此,宋彪才会选择让杨铁生来当东三省巡防军军令部的部长,在此之前,他考虑的另一个人选也是赵庭柱,除此二人,他并没有第三个人选。

舒萱离开书房之后。宋彪让杨铁生拎一瓶热水过来,两人一起泡了壶茶,坐在窗户边的散热片旁边抽烟。将两个大搪瓷杯子搁在散热片上,免得茶水冷了。

两个人喝茶抽烟,沉静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说什么话。多年的情义和上下级关系,他们之间有些话真是不用说的。

坐在这里,宋彪心里也有很多感慨,当初他其实更想让赵庭柱到巡防军,后来琢磨一番还是选择了杨铁生,因为杨铁生有两个优点,一是踏实肯干,二是任劳任怨,这些年也很上进,没有给宋彪丢过脸面。

和蒋方震、陈其采相比。杨铁生肯定不能算是有才华的人,在第一届远东陆士进修班中的成绩也不算优秀,而这已经是他很努力的结果,至少比张亚虎、陈武垫底毕业之后再私下多读一年好得多,所以说是没给宋彪丢脸。

当然。这个时代的军人还是很特别的,不识字也不代表就无法成为一员虎将、良将。

真要上场打仗,杨铁生真不是张亚虎、陈武这种人的对手,关键还是xìng格不一样,那两个天生都是不要命的个xìng。

沉默的将一根盛京牌的卷烟抽去了大半,杨铁生才和宋彪问道:“总座。您找我来是不是要问巡防军这边的准备情况?”

宋彪点着头,先和他问道:“曲同丰在奉天省巡防军那边给你当教导长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了,你感觉怎么样,比孙树林怎么样?”

杨铁生想了想,道:“各有千秋……曲同丰稍微jīng明一点吧,孙树林懂得东西更多点。”

宋彪哦了一声,孙树林和杨铁生是长期搭档,一直表现不错,后来考虑第一骑兵师那边需要jīng通步兵和工兵专业的教导长,所以才将孙树林调了过去。

最初,宋彪考虑将刘赓云抽出来去给杨铁生当教导长,结果陈武和第三任教导长章亮元又闹了矛盾,非要换教导长,宋彪只能将刘赓云去救场,最后就将曲同丰调去给杨铁生当教导长。

说到这个事情,宋彪就和杨铁生续道:“章亮元这个人其实还不错,他和陈武出了矛盾之后,我就正好派他去德国考察,前些天刚回来,总要安排一个合适的地方,我考虑将他派到军令部负责巡防军的炮兵训练,同时兼任参谋处主任一职。”

杨铁生点着头同意,道:“那个人还行,陈武就是xìng格不太好而已。”

宋彪对这个事也不是很高兴,知道陈武这两年有点毛病,道:“这个事,我也和他说过了,刘赓云就是他最后一任教导长,要是再出事,我就让他送他去外国进修个四五年。”

杨铁生道:“就怕他不当真。”

宋彪道:“那没有办法,我这话是真的。一年换一个教导长,这么搞下去不是帮我,而是害我。”

杨铁生道:“我和他谈过,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拿第一任教导长卡列金上校和他们对比,总觉得这帮自以为从rì本陆士毕业就了不起的士官生都很自负,水平却都不行。我最初和科尔尼洛夫上校合作,后来换了孙树林,感觉确实差的挺多,关键是经验差距太大,俄军的顾问都是大小实战打出来的,理论水平也不错,孙树林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理论水平一般,而且只有嘴上的功夫,很多事情都不懂。话说回来,大家毕竟都是这么过来的。”

顿了顿,他又道:“还是得多打几场仗,仗打得多了,再结合理论研究才能出水平。总座这几年对那些在rì本留学的士官生很是关照,给了不少机会,也一直要求他们通过演习增加经验,平时多学习,积累理论水平,我私下感觉真正用功的人也不多。”

宋彪简而言之的答道:“没办法,总体还是很缺人,在中国这个地方想要扩兵不难。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比如说蒋方震、陈其采这样的,你让他们当参谋官,那都是很不错的,特别是他们两个,这几年的水平提高很快,有时候经常连我也得说是很不错。话说回来。你真让他们率领部队打仗,那就指不定要出问题。至于其他的留rì士官生,不到战场上考验一番。光是我们现在这种搞演习,私下调查评论,在研修班做一些讨论学习……其实真的看不出实际水平。现在也就是先用着。后面终究还是要从远东陆士的毕业生中逐渐从底层重新挑选。”

杨铁生叹道:“是啊,说到底还是总座难办,军队不大不行,大了也不行。”

这些问题是宋彪过去五年中最头疼的事情,可话说回来,他的情况毕竟是还不错了,和北洋军、其他各省新军相比,他这边已经算是jīng英荟萃,真的上了战场,将领是一个方面。士兵和装备同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哪怕将领水平低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