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之祖龙-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用各自的方式传达自己的爱意,向心爱的人表白,这种习俗一直流传下来,直到现在还有些少数民族举行这样的仪式。
  后来这一天就成了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之一,节目也越来越多,例如赏灯啦、猜灯迷啦、放纸船啦等等。
  话归原文,伏羲生出来之后,竟然是一个人首龙尾的孩子,众人不惊反喜,因为古人以龙为神物,龙是尊贵和强大的象征,这孩子似人似龙,果然是神赐的孩子。
  华胥氏喜极而泣,这孩子也太会磨人了,竟然在她的肚子里呆了十二年,这其中的辛酸实在不足为外人所道。
  由于伏羲没有腿,只能以尾撑地而行,装似伏下来一样,而且他行动有些不便,所以人们就叫他作宓羲,宓就是“安静”的意思,意思是说这孩子很安静。
  宓羲从风姓,自小就十分聪明,他出世就可以开口说话,他的智慧族中无人能及,就是族里的长者也无人能够压得了他。
  他的英名很快就传遍了周围的部落,附近部落的人如果有什么难题就会来请教他,而不去请教族里的长老,宓羲也不吝啬,一一为他们解惑。
  这样一来,附近的人就更加爱戴他了,认为他是神的转世(本来就是),自宓羲出世不久,麒麟就不再来了。
  麒正守护了华胥氏十二年,功德完满,回到“问道天”之后,道行大为精进,一举斩出善尸来,让凤天这个师叔感到巨大的危机。
  因为凤天此时不过是斩去二尸的准圣,要是这个师侄再进一步不就赶上他了吗,那样的话他这个师叔可就丢脸了。
  于是凤天也磨着盘天许他一段机缘,盘天感到十分好笑,不过他还是答应了凤天,并给了他一道鸿蒙紫气,让他去参悟,机缘到了自然会通知他,到时就算是成圣也不是什么难题。
  凤天喜得至宝,也不再缠盘天了,回到自己的修炼之所,日夜参悟鸿蒙紫气中的大道争取早日成圣。
  麒麟走后,伏羲和华胥氏也没有什么意外发生,族人把他们请回了族里居住,每天都会分给他们一些食物,因为两母子的生活还算过得去。
  伏羲带着累世记忆而来,在娘胎里就会修炼了,到了他十岁这一年,他终于突破“炼虚合道”的境界,成就了天仙正果。
  他终于可以脱去本壳了,双腿化为人腿,再也不是龙尾了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他的传说才拉开序幕。
第三章 伏羲之治人始兴 一(求
        伏羲化出双腿之后,日夜在人族中乱走,看到长者就行礼,族人都称赞他道德高尚。
  此时的古人除了会用木棍和用石头砸的方式打猎之外,不会其他的技能,时常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来维持生活,不少人饿死。
  而且那时候的人不懂得做衣服,大多数的人都穿着树叶做的衣服,这种“衣服”夏天还好,冬天却不保暧,不少人在冬天会被冻死。
  伏羲看到他们这样非常辛苦,就教会了他们用挖陷阱的方法捕捉猎物,这样一来,捉到的猎物也就更加多了。
  伏羲还教会他们如何用石器把把兽皮剥下来,再用骨针做成兽皮衣,这样冬天就不会有人因为寒冷而冻死了。
  伏羲的部落因此比起其他的部落来更加兴旺,有些别的部落的人为了填饱肚子,纷纷来投,伏羲来者不拒,都叫母亲华胥氏收进了部落。
  族里的长老怕这样下去部落又回到了从前那样吃不饱的日子,组织了一些有意见的人反对伏羲这样做。
  然而聪明的伏羲却又发明了一个东西,可以让人得到更多的猎物,这个东西就是弓箭。
  越初族人都不相信弓箭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猎物,其中五大长老就是其中的代表,只见大长老看着这个奇怪的东西问道:“少族长,你说这个东西能够捕捉猎物,我不相有这种事。”
  伏羲道:“要是你不信的话我可以示范一次给你们看。”
  说完,他带着众人出了部落,来到一个平原,这个平原没有什么猛兽,只有一些草食动物在这里出没。
  忽然旁边的草丛一阵乱动,众人一看竟然是一只鹿,鹿可是跑得很快的,平常一般人根本追不上它们,而且鹿肉非常好吃,深得人族的喜爱。
  人群中的人不由喜悦地叫了起来,大家飞快地向那鹿扑过去,生怕它跑掉了,可是人的动作怎么及得上鹿呢,很快那鹿就消失在他们的包围之内了,众人只好望鹿而叹。
  只人伏羲羲微微一笑,张弓搭箭,一箭向那鹿射去,不偏不倚正中那鹿的咽喉,那只鹿向前跑了几步就倒在地下不动了。
  族人们大喜过望,把那只鹿扛到伏羲面前道:“太好了,少族长,这个东西还真管用啊,真的可以打猎呢,这下子我们就不用再为食物担心了。”
  五老也是一阵激动,他们也不是排挤伏羲,他们身为族中长老,不得不为族里考虑而已,现在已经证明这我东西真的可以帮族人打到猎物了,那样他们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他们一起来到伏羲面前跪下道:“少族长,您真是圣明啊,我们不该怀疑您的智慧,您就天神的儿子,果然不凡。”
  伏羲被他们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怎么说也是后世来的,这些智慧也是老祖宗们一代代积累下来的,他不过剽窃了老祖宗们的智慧而已。
  伏羲连忙扶起他们道:“长老们太客气了,这不过是小玩意儿而已,当不起长老们的称赞。”
  五长老齐道:“当得,当得,少族长造此‘神器’功在千秋,有了这‘神器’我们不但可以猎到更多的猎物,而且还可以用来保卫家园,实是功德无量啊。”
  上天仿佛在回应他们的话,降下无量功德,一半给了伏羲,一半附在弓箭上,此弓得了“功德之光”竟然成了一把不可多得的后天功德至宝至宝。
  当然虽然同属于后天功德至宝,但它比起第一功德至宝――“天地玄黄玲珑宝塔”来可就差远了,两者完全不是同一层次的。
  如果说“天地玄黄玲珑宝塔”可比先天至宝的话,这弓最多只能算是二流先天灵宝,威力不可同日而言。
  伏羲大喜,想不到无意中竟然得了一件后天至宝,这样一来,他在人间就有了保障了,以后可以放胆做事了,而且他隐隐觉得这是一条成道之路,不过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一念而过,他没有抓住。
  通过此事,族人对伏羲也就更加更加尊敬了,把他捧若神明(伏羲:“我本来就是神明。”),对他的命令再也不敢有违了。
  有一件事不得不说的是族人把那头鹿带回去之后,剖开它的肚子,发现里面竟然有一只未出生的小鹿,羊水已破,看来就要出生的样子,伏羲竟然因此失声痛哭。
  族人惊问何故,伏羲道:“鸟兽变亦是像人类那样要能繁殖才能成群,现在我们这样(把有嵬的母兽杀死)做只会使它们失去繁殖的根本,如此下去,将来鹿必然会被我们灭族,鹿尚如此,其他的兽类也不是一样吗?”
  “如此下去,我们人类就不会再有食物,那些以鹿这样的小兽为食的猛兽也一样没有了食物,这样一来,我们人族必然会成为它们的食物,那样我们人族的灭绝之其也不远了。”
  一般的族人对这翻理论似懂非懂,这可是后世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些日夜为了填饱肚子而活着的古人怎么会懂呢。
  不过伏羲的这番说话传到了族中的一些有智慧的人耳里,他们不由觉得眼睛一亮,他们感觉到伏羲不但智慧过人,还有一颗仁爱的心,于是他们团结在伏羲周围,为他出谋划策。
  这样一来,伏羲管理起部落来也就容易多了,为什么是伏羲管理部落呢,原来华胥氏自从伏羲生出又腿之后,对他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他把部落的事弄得整整有条,比她做得还要好,于是索性就把部落的事交给了伏羲,自己当起了“抛手掌柜”来。
  而伏羲把那只从母鹿肚里取出来的小鹿养了起来,族人时常会捉到一些受伤的野兽,伏羲就让那些受伤的野兽中的母兽为这个小鹿喂奶,在伏羲的细心照顾之下,把那只小鹿慢慢地喂大了。
  族人看到这个样子,纷纷仿效,把一些捉到的受伤野兽养了起来,就算冬天不出猎,他们也不会再为食物发愁了。
  有人会问:由于那时候的人族连自己都吃不饱,哪里有多余的粮食来饲养这些受伤的野兽呢,这个问题很好。
  因此人们饲养的野兽一般是不会与他们抢食的,这些被饲养的野兽一般是食草动物,例如今天我们看到的牛、羊、马之类的家畜,至于猫、狗之类的动物可能是后来人类的生活富足了,有了余粮食才饲养起来的。
  学会饲养家畜之后,华胥部落的人就更加多了,成了远近百里最大的部落,不少人来投。
  伏羲在饲养过程中造着后世的经验,给了初民们不少启发,特别是用木拦栅把家畜们圈养的概念,使人们的家畜不至于走失,初民们感激他的这种功德,把他叫做“包牺氏”。
  另外,伏羲还教会初民们使用其他的用具,他看到初民们的武器都是简单的武器,这个时期人类只会用一些天然的工具,例如木棍、石头之类的东西。
  也有一些聪明的人类把一些天然的石头之中比较尖锐的用来当作最原始的石刀、石斧……但这样只不过是最初的工具而已。
  于是就在原始社会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伏羲教会他们把石头磨成各种各样的工具,例如把一些原始的石块加工成与现代的铁器差不多的样子,这样一来,这些工具就比原来的工具好用多了,得到族民们的广泛称赞。
  伏羲为什么不把现代的东西全部教给他们呢,一来古人的头脑太简单了,他们学不会这些东西;二来这些东西太超前了,伏羲不想改变人类原来的进化史。
  文明是经过无数的年代一步步发展才会慢慢地进步的,如果一下子发展得太快,上面的那一位可不会放过他的,因为这些东西教给古人之后,就是改变了人族的大势,就是干扰了天道的运行。
  鸿钧道祖为天道执行者,只算大势不管小节,平常他搞些小动作鸿钧那老道是不会管他的,可是要是他改变了大势,那就是要与鸿钧道祖对上了,到时大家打起来的话,恐怕天地就会回归混沌了,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何况,如果人族发展得太快的话,就会快速地消耗人族的气运,这样就会加速量劫的到来,对人族反而不利,后世就是由于人族发展得太快,所以劫数一波接一波。
  虽然人族气运悠长,但也不能这样挥霍啊,所以伏羲决定还是让人族慢慢发展的好,平稳的发展是不会招来劫数的。
  很快伏羲的部落就成了人族第一部落,人口远超其他的部落,不过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带来不少麻烦,因为部落的人口男女比例非常悬殊。
  在伏羲的部落中,年壮的男人占了六成之多,其他的人都是妇女与小孩,还有一些老人。
  这样的人口比例是非常不利的,部落中一半男人没有配偶,这可怎么办呢,把族里的长老们急坏了。
  不过这难不倒伏羲,因为他打算让这些男人和外族的人通婚,这样一来,什么问题不都没了吗。
  其他部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过他们刚好相反,部落里的男人都去投靠华胥氏的部落了,族里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妇女。
  伏羲把他们的族长召集在一起深入地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制定了一个办法,就是让伏羲部落的人与外族的人换人,以男人换女人。
  不过伏羲可不是吃亏的主,规定一个男人至少要换两个女人,甚至更多,其他部落的人都惹不起他,因为他的部落是最为强大的,所以他们只好答应了伏羲的这个不平等条约。
  从此,伏羲就把人族一直以来“族内通婚”的习惯改为“族外通婚”,以后每年伏羲都会派人带着一些部落里的适龄青年拜访其他的部落,用他们换来其他部落的女人。
  这种习俗叫做“走婚”,这种习俗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现在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保留着这个习俗。
第四章 伏羲之治人始兴 二(求
        由于伏羲使华胥部的人兴旺起来,大家都很敬服他,所以在伏羲成年那年,华胥氏就把部落族长的位置传给了他,这又引起附近部落的一阵轰动。
  因为自古以来,人族的族长都是由女性担当的,而伏羲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任男性族长,但是族里却无人反驳,因为伏羲的仁慈和智慧已经深入人心了,他们巴不得伏羲来做族长呢。
  伏羲成为族长之后,更加兢兢业业,为了族民过得更好,他每天都出去巡察族民的生活,看到哪个有困难就帮他们一把,更加得到族民们的爱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