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间仙缘-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它的对面,人立著一条长约三尺,身子粗大如成年人手臂的金头大蜈蚣,头顶上两只大钳子在空中举得老高,那一对妖异的小眼睛更是死死的盯著青蛇,直似要将青蛇咬死才得甘心的样子。 
  见这金头大蜈蚣这副模样,青蛇可是不示弱的,它慢慢扭动身躯,将全身盘住,昂著高高的蛇头,蛇头左动右晃,摇摆不定,就在那晃动间隙里,青蛇大口张开,从口中喷出一团红色雾气,又是一阵轻风拂过,那雾已然向蜈蚣一把笼罩过去。 
  这红雾可不似先前青蛇喷出的迷晕两名家人的东西,那红色在白天里,也显得特别的醒目,居然将耀眼的日光也给比暗了下去,不等金头大蜈蚣反应过来,就罩上了它的身子。
  那蜈蚣似乎知道厉害,眼见得红雾突然笼罩过来,它就急忙的窜了出去,不料身子稍稍长了些,那前面的大部分冲了出来,尾巴还留在里面,正被红雾堪堪罩住,只听得滋滋声音响起,一股糊味就从它的尾巴上散发出来。
  再看它尾巴,那尾巴上的硬皮全部变得焦黄,好似被火烤过,有的地方已然深入到肉里,现出了白白的肉出来,仅仅是一个照面间,那蜈蚣就受创不轻,首先就落了下风。 
  金头蜈蚣冷不丁吃了个大亏,恼怒异常,也将金头摇动,口中发出嗡嗡之声,从土里钻出十多只一尺来长的银头蜈蚣,团团围住了青蛇,纷纷张嘴就咬。青蛇也是不惧,将蛇尾扫出,和那些蜈蚣斗在了一块。 
  那些银头蜈蚣数量不少,看似来势汹汹,可在青蛇不慌不忙,只将自己的身子冷不丁的扫动,银头蜈蚣就应声翻滚,这么多蜈蚣围着青蛇,竟然不能占到丝毫的便宜,反倒是折损了不少,弄得许多的银头蜈蚣身上,连那硬皮都裂了开来。
  看这意思,青蛇非但不骨吃亏,反倒是在众多银头蜈蚣的围攻上,占了不少的上风。
  众人频频点头,暗暗为青蛇叫好。只有老员外依然皱著眉头,原来老员外小时候就听得老管家说过,蜈蚣与蛇生性相克,蜈蚣是蛇的天生克星。 
  据说是一般的蛇见到大蜈蚣,都是不敢动弹,只是把嘴张开,任由蜈蚣爬入口中,进入肚里,直至被蜈蚣咬死,吃个精光。青蛇能有此表现,已经算是个异数。 
  果不其然,开始青蛇以寡敌众,和众多银头蜈蚣相斗也未见下风。只是那金头蜈蚣顾不得尾巴剧痛,狂性发作,不停的朝青蛇发起偷袭,慢慢的青蛇被咬中次数见多,眼见有些不敌,形势变得不妙起来。 
  那些胆子小的人,自然在金头大蜈蚣一出现后,就急急的跑回到自己原来占据的位置,该躲桌子下面的,还是在桌子下面,该躲在床下面的,还是在床下,那横在地上的人,自然动作最快,‘哎呀’一声,又倒到了地上。
  当然了,这些横到地上装死的,免不得还是要偷偷的睁开下眼睛,看看当前的战场情形如何,一则是好奇心还是有的,二则是谨慎小心,如果形势恶化,当然就不能躺在这么危险的地方,得逃命去了,离开这里远远的才是正理。
  那些还在勉强看着双方争斗的大伙,虽然他们的胆子要大了不少,可也只能看着着急上火,谁都不敢上前相帮的。
  传说中这路蜈蚣都很记仇的,听说有人打死过一只半尺来长的那种银头蜈蚣,家里人就经常在不知躲屋里的那个角落里的蜈蚣咬过。何况现在是这种没见过的大蜈蚣,只怕都是成了精的妖物,想想都叫众人害怕。 
  老员外也在和众人一样,胡思乱想间,只听得屋里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那声音无比的洪亮,虽然隔着这么多的屋子,大家还是听得清楚,那哭声紧接著一声紧似一声,可以说是声震天外,大家这才记起主人家里的正事来,明白这是屋里孩子已经顺利出生了。 
  说也奇怪,随著孩子的哭声,青蛇的身上有层淡淡的青光流动,它的神气就旺盛起来,只见奋起余威,蛇尾一阵乱摆,连连撞在那些银头蜈蚣的身上。
  这么一会儿的工夫里,只要有银头蜈蚣挨到它的身子,可就不只是身体受伤那么轻松了,它们全被击飞出去不说,更是掉在地上就不再动弹,居然就这么的将那些尺许来长的银头蜈蚣尽数击死。 
  此长彼消,金头大蜈蚣受伤势影响强烈,身子越发沉重,连连被青蛇击中,眼见得没了帮手,知道难以支持,将身子晃了几晃,不太甘心的发出怪异的声音,也不知道是什么含义,直接跳出争斗的***,远远的逃窜不见了。 
  这时,屋里孩子哭声早已经止住,不一会,叶老婆婆已经从屋里走了出来,向老员外道喜到,“恭喜老员外,夫人生了一位公子,母子平安。” 
  刘老员外赶紧就要往屋里走,却听得众人惊呼,回头看时,只见那青蛇并未赶去追击金头大蜈蚣,而是盘在原地不动,将蛇头抬得更高,蛇身也如人立了起来,仿佛如人在叩拜一样,将头冲屋里点了三次。 
  它像是知道老员外在看它,青蛇冲老员外看了看后,晃晃蛇头,忽然间就有一朵白云平地而起,落在青蛇腹下,跟着慢慢散了开来,把青蛇的身子全部裹住,不一会,白云散尽,青蛇竟然在众人注视下,凭空消失了。 
  刘老员外心下也有些明白,笔直回到屋里,一看,果然夫人已经生了个大胖小子。
    前部 第一章 刘青学艺
     更新时间:2009…10…10 15:08:03 本章字数:8460
  南京,又有石头城之称,那是由于紫金山环绕城郊,石头城屹立西郊,自古就被誉为“钟山龙蟠,石城虎踞”。 南京连通南北,乃是兵家必争之要地。
  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之前有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名。当日明成祖靖难后,国都北迁,应天府改称南京。
  在明代以前最为有代表性的称号是作为三国时吴国孙权称帝时的都城建邺,当然也还有那位传说中骑上某座破庙中的泥马过江的某位皇帝称帝的建康,由于泥马的神奇表现,自然也得到了大幅的宣扬。
  在三国时,西蜀汉丞相诸葛武候把此处称作是虎踞龙盘之地,可见其壮丽险要。当此之时,元人朝廷将称其为集庆,称作集庆路。
  正值夏末之际,集庆路依然极为酷热难当。城外浩浩向东的长江水已经开始泛滥起来,城内显得很是忙乱,行人稀少,偶尔有人也都是匆匆来去,却像是如果走得慢了,会引来无名之灾的。
  往日里极为热闹的各家店铺,差不多都已关闭。不过本城最大的也是最有名的老字号福来客栈是个例外,这却是由于大批在外商旅因为江水暴涨,长江水路暂时封闭,南北交通中断而羁留在福来客栈。
  “当今元人皇帝无道,横征暴敛,使得天下大乱,白莲教刘福通刘大帅率先在颍州地方起义,他们都以红巾裹头,号称红巾军,听说声势很大,各地纷纷响应。
  就听得那声音顿了下,接着道:“徐州有芝麻李,濠州有郭子兴大帅,黄州有彭莹玉彭和尚,也是均以红巾包头,同样号称红巾军,大壮声势,我汉人英杰并起,前人说过‘胡虏无百年之运’看来就要应验了。”
  这声音正是在那福来客栈的大堂中传出,那是有一个满面皱纹,一头白发的青衫老者在侃侃言道。
  和所有的说书书场一样,在大堂的正中间放着一张长桌子,桌子上放着一把折扇和一块醒木。
  只是那青衫老者却也没有在桌子面前的小凳子上坐着,而在那长桌子前站定,一说到激昂之处,醒木一拍,手舞足蹈,让周围的听客看官们感觉身临其境,听得是津津有味。
  听客们自然散落在楼上楼下,这些多是南来北往停在此处的人,当然也有更多的本地听客。
  “不知云老人可知,现今天下,称得上英雄的算哪几位……”众人中有人搭话道,都去看时,只见一粗豪的壮年大汉从外面走入,那大汉手上拿着个长长的布口袋,布口袋里却是鼓鼓囊囊的,似乎塞了不少的东西。
  大汉冲云老人问完这句拦头话后,也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径自找了个空位坐下,布口袋也就往桌子上一扔,只拿眼睛看着云老人。
  这时已是元朝灭掉南宋将近百年,而汉人中间,自古以来就流传‘胡虏无百年之运’的说法,加上元人残暴,各地起义已是不断,四方豪杰应运而生,元朝已在风雨飘摇之中,眼看将灭。
  而原来元人朝廷任命的集庆路知府据说已经被人暗杀,而新任的汉人知府已经宣布效忠平江的起义军张士诚,大街上那些平日里横行无忌的元人大兵也早已经没了踪影,所以大伙说话也就没了顾忌。 
  云老人并不为大汉打断了他的话生气,他微微一笑,正要答话,只见大汉突然将手一摆,阻止了云老人说话,他猛的站了起来,眼光扫向门口,有心人此时看到大汉眼中似有异芒闪动,让人不敢直视。
  大伙也跟着往客栈门口看时,只见门口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多了两名黑衣老者,黝黑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活像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死人,如同那僵尸还魂,显得十分的怕人。
  左边的黑衣老者猛的睁开那微闭的眼睛,抬眼向大伙看来,众人全都“格登”一下,在心里打了个突,只有那大汉不为所动,迎向黑衣老者的目光,大步朝门口就走。
  只是也没看大汉怎么作势用力,竟从两名黑衣老者中间穿过,稳稳站在门外的空地上。
  两名黑衣老者互相看了一眼,暗暗心惊,知道已经遇到平生最大劲敌,心意相通,两人左右一分,也站到了门外的空地上,只是分在大汉的两边,隐含包围之势。
  大汉也是在江湖上有名的人,却也不曾料到两名老者只是站在自己左右,自己便会觉得处于千军万马包围中,更有沙场上所独有的气息。
  大汉也知道对方和自己一样,也是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才会有此气势,看来自己刚才也就是凭着师门轻功奇绝,从他们中间掠过,不觉也有些轻敌了。
  两名黑衣老者眼睛一翻,都是默不出声。大汉无奈之下,只好主动问道:“两位是为元人那狗知府来的。”只见两名老者到是很快的同时点了点头。
  大汉知道无误,不再迟疑,双拳击出,将两名老者揽入场中,居然是要以一敌二,和两名老者就斗在了一处。
  大汉也没有施展自己师门功夫,使的都极为平常的招式,极为简单的罗汉拳,在他手上施展开来,不但隐然有风雷之势,还有极大的暗劲,笼在两名老者周围。
  两名老者也是有一身高强本领的人,在大汉这赤手空拳之下,竟然使不出五成功夫。
  两名老者心惊不已,被大汉逼得连连后退。两人不由恼怒起来,两人练有合击之术,又是久经战阵,并不慌乱,同时往后一纵。
  两人跳出***,弯腰低头,手往后一探,手指拨动间,已经把背上的大宝剑给取了下来。 
  大汉并没有趁势抢攻,哈哈一笑,退了一步,等着两名老者出招。两名老者有剑在手,和刚才大大不同。
  只见剑光闪闪,在空中发出破空声响,两名老者左右进击下,呼吸间已经把大汉裹在里面。
  云老人果然见多识广,也不管还有几个人在听他讲话,或者说还有没有听者,已经在向旁边的人解释道:“列位上眼,这两个老者都使的是江湖上极为有名的两仪剑法。”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两仪剑法最为讲究阴进阳退,阴消阳生,取阴阳调合之意,极合道家心法,这两名老者果然使得精奇呀。”云老人接着说道,流露出赞叹之意。 
  要说这两名老者确实配得上云老人称赞两句,他们两人将长剑施展开后,四周的人就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只见那白晃晃的两团剑光,在大汉的两边交叉移动,那速度之快,简直就不常人所能够想像出来的了,这让大伙不得不为那大汉捏上一把冷汗了。
  再看那大汉却是一点都不着急的,一双大手在霍霍剑光中,也守得不动如山,两名老者长剑虽利,却也是攻不进去,那两团渐渐变得散乱,两名老者的身形又慢慢的显现出来。
  众人看得清楚,两名老者不止是手下缓慢,他们的脸上更是大汗如雨,身形越发慢了起来,两名老者知道功力消耗得太快,眼看支持不下去,他们更加心急,心里同时想到,看来不出绝招是不行了。
  两人把心一横,同喝了一声,执剑之手离了宝剑,双手向下一按,大宝剑一坠一起,飞了起来,化作两道黑光,流星赶月般直冲大汉的面门,竟是传说中的驭剑之术。 
  眼看大汉就要丧命在这两把宝剑之下,众人之中已经有人发出惊呼,却看大汉喝了声“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