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村土财主-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嗨,我还不是打苍蝇混日子。我也是瞎子磨刀——快了。你没听说,姚成就要接你的班了,他才当了几天的兵?”
    “副班长,别这样说。我看小姚能成,人年轻,有发展前途……”
    “你不年轻?姚成比你还大几个月哩!”
    “副班长,你今天是怎么啦?”
    “班长,你不知道,我也窝着一肚子火哩!这世上总是好人受坏人的气。反正也过不了几个小时了,我就犯一会自由主义。朱桐生他老爹给部队上来了一封信,说你有海外关系……小说整理发布于ωωω.ㄧбk.cn”
    “海外关系?”董榆生大吃了一惊,脑子“噏”的一声,情绪受到极大的影响,心中嘣嘣直跳。
    “咱们一齐四年了,谁还不知道谁的几斤几两。世上真有这么一些人,专靠害人坑人过日子。现在我才知道了,有其父必有其子,原来爷儿俩是一路货,老董,你回去也得加倍小心才是。”
    董榆生脑子里恍恍惚惚的,活像是吞吃了无数的毛毛虫,搅得他胃疼肠子动,心绪难宁。他依稀记得父亲刚从部队回来的时候,夜里和母亲说起台湾有个什么人,那时候他还小,不谙世事,所以也没往心里去,现在回头想想,莫非他们家真有个什么人在台湾?如是这样,也怪不得朱家父子使坏。自己的前程影响了也就影响了,他最担心的就是父亲,他深知爹的秉性,一生刚正不阿,坦坦荡荡,眼睛里进不得半粒沙子,如今犯在小人手里,可不敢有个好歹……
    李向东瞅着董榆生半天不吭声,又加一句,安慰道:“班长,也没有个啥球大不了的事情,无非是回家种地,谁又不是没修过地球?……”
    “原来是这么回事。”董榆生边走边默默念道,“司令员、指导员、战友们,离开军营也是革命,我董榆生不会就此倒下去的……”
    喇叭里响起了起床号声,新的一天开始了。董榆生望望他熟悉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篮球架、障碍台、训练场,不禁心中一热,眼眶里流出两串滚烫滚烫的泪水。
    上部 第三十四章 人心都是肉长的
     更新时间:2009…5…10 14:50:17 本章字数:2576
第三十四章 人心都是肉长的
  董榆生匆匆下了汽车,一路小跑着直奔县民政局。他本想和朱桐生打个招呼来着。看人家那副神态,爱理不理的样子,也就不再搭讪,独自一人办好了手续。
  接待他的同志姓高,年约四十多岁,长得面善,人很和气,笑笑说:“行了,三天以后来办学习班。”末后还加上一句,“小伙子挺精神嘛!才多大呀,就当了四年兵了。是党员吗?”
  董榆生急着要回家,不想多耽搁时间,指指背包说:“大叔,能不能先把行李放您这儿?”
  “可以可以。我给你找个地方放下,没啥贵重东西吧?”
  董榆生大包换成小包,一身轻松地走到大街上,他还想给家里买点东西。临走时他给爹买了两瓶“青稞酒”,价钱虽然不高,在当地可是名酒,爹见了还不知有多高兴哩!小伙子四年没回家了,想想马上就能见到爹娘,心中一激动,决定当天赶回家,今日不是昨日,几十里山路对于一个老战士来说,能算个啥?
  今天的高原县城和四年前已无法相比,墙上、树上、电线杆子上到处贴满了花花绿绿的标语、大字报、小字报。啥内容都有,有造谣的、有避谣的,有骂人的、有找人的(通缉),琳琅满目,杂乱不堪。满街人群,衣着单一,或蓝或灰,要么深蓝要么浅灰,仅此而已。男装女服,式样统一,不是军便服就是中山装。偶尔几顶黄军帽,腰里扎着牛皮带,军不军,民不民,俨然就像电影里的“武工队”(没准怀里还揣着把枪)。来往行人,个个铁青着脸,佝偻着头,来去匆匆,谁撞谁一下,谁踩了谁的脚,既不搭理也不道歉,甚至看也懒得看一眼。碰巧熟人见面,少了往日的热情,不叫大哥大姐,皆是以“师傅”相称。曾经十分流行的“同志”,不摸底细绝对不敢贸然呼叫,生怕混淆了阶级阵线,惹出口舌,造成是非。聪明的中国人啊,每个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称谓,把先人留下来的词稍作修改,不论男人女人,官大官小,年高年低,好人坏人(关进牛棚的除外),一律以“师傅”相称,不能不说是一大发明。而“师傅”一词叫起来顺口,听起来亲切,既不失体面,又显示了对人的尊重,而且还少了同流合污的嫌疑。
  董榆生心里有事,紧赶慢赶才到城效,突然听见背后传来一阵唱歌不像唱歌、口号不像号的嘈杂声:“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董榆生本能地往旁边一闪,一台拖拉机开足马力从他身旁呼啸而过。车上十数个青年男女,挥拳抡臂,又喊又叫,气氛十分热烈。走出不远,拖拉机停下,一个“武工队”打扮的人尖声叫道:
  “同志们,革命的战友们,不能便宜了这个臭婆娘。让她和我们一道享受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好像是她立了多大的功劳凯旋而归似的,大家说怎么办?”
  “推下去,把她扔下去!”紧接着三五个壮汉,不由分说,连拉带拽,从马槽里拎出一个披头散发的中年妇女。一声号子一二三,眨眼间那妇女便“噗嗵”一声被撂在路边壕沟里。随着一阵狂呼乱叫,拖拉机绝尘而去。
  董榆生紧走几步到了跟前,眼睛一瞅,那女人两手抱头,缩成一团,止不住浑身瑟瑟发抖。只见她头发零乱,衣服破烂,身上还沾满斑斑血迹。董榆生不忍,心想时下天寒地冻,别说是条人命,就是鸡鸭猫狗,也不能这样处置。该杀头该枪毙,那是法律上的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里不是说不能虐待俘虏吗?他一步跳下路基,大声叫道:
  “大婶,您醒醒。大婶,您怎么样?……”
  女人挨了一跌,又惊又怕,好在路边是浮土细沙,伤得不算太重。她刚才缓过神来,听到有人叫她,睁眼一瞧,见是个黄穿军装的年轻小伙,以为又是“造反派”找她的不是,赶忙把眼闭上说:
  “别管我,你走吧!”
  董榆生看那妇女灰头土脸,狼狈不堪。脸色焦黄,行动不便,看样子伤势不轻。急忙俯下身,把她扶起来坐好,拍拍她身上的土,解释说:“大婶您别怕,我和刚才那些人不是一伙儿的。我是路过这儿,看您摔成这样。大婶,告诉我您家住哪儿,我送您回去。”
  “师傅,你……”
  “大婶,您别叫我师傅。我是刚复员的战士,今天早晨还在部队上站过岗呢。”
  “你是解放军?……”
  “对,大婶。不过,我现在已经不是解放军了。大婶,您一定渴了吧,我这儿带的有水,您先喝两口?”说着董榆生从挎包里掏出一包饼干,又从肩上取下军用水壶,壶里是刚从民政局老高那儿灌的开水,打开壶盖,里面还冒着热气。
  妇女还要推辞,看小伙子满脸诚恳,不忍拂了人家的一片好心。再说天刚放亮就出门,被折腾了整整一天,又累又饿又有伤,嗓子眼里正冒火哩!她接过水壶,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又吃了两块饼干,稍微缓了缓,她挣扎着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土,充满感激地说:
  “师傅,谢谢你救了我。我好多了,你走吧!”
  “大婶,我不是说了不要叫我师傅吗。我叫董榆生,凉水泉子人,您叫我榆生也成,小董也成。”
  “董榆生?你知道董传贵吗?”
  “那是我爹。大婶,您认识我爹?”
  “不不,只是听说,人没见过。”妇女摇摇头说。
  不管咋说,既然是“熟人”了,更不能撒手就走。董榆生执意要送大婶回家,妇女拗不过,只得让董榆生搀扶着走了一段路。到了三岔路口,中年妇女停下来,说:
  “榆生,咱俩到此分手。我走东边去茨萍,你走西面上凉水泉子。几年没回家了,快回吧!大婶的身上不干净,遇到个熟人说不清楚,可别因为我影响了你的前程,快回吧,啊?”
  “大婶,您怎么这样说话?您是我的长辈,身上又有伤,帮您一把是我的本份。没偷没抢没反革命,熟人见了怕哈呀?”说着,董榆生不由分说,一猫腰背起中年妇女,迈开大步朝东边的路上走去。
  “榆生,你是个好人。”大婶俯在董榆生的背上,不由得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泪水落在董榆生的脖子上,火烫火烫的。妇女腾出一只手来,擦擦眼睛,接着又说,“咱俩萍水相逢,你这样待承我,大婶这一辈子都不会忘了你。”
  “…………”
  走走停停。山路崎岖,又赶上月黑天,半夜时分,他们才赶到大婶家。
    上部 第三十五章 山中美少女
     更新时间:2009…5…10 14:50:18 本章字数:4008
第三十五章 山中美少女
  一个女孩倚在大门口,听到声音冲过来,一头扑到妇女的怀里,声音哽咽着说:“妈,您怎么了?我听他们说把您扔到半路上了,有心去找您又不放心家里,妈,您把我难心死了……”
  “快回屋说,快回屋说,”进屋点上灯,大婶指着董榆生说,“狼女呀,不是你这位大哥哥,今天也许就没妈了!”
  借着灯光,叫“狼女”的女孩这才看清楚眼前这位既像解放军又不戴红领章的年轻人:他满脸汗水,面带微笑,还有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看起来好面熟啊!哦,他不就是那《月夜哨兵》上的解放军叔叔吗?那副画就贴在他们教室的墙壁上,她天天和“他”见面,没想到今天看到“真人”了。女孩又惊又喜,搓着双手,忽闪着明亮的眼睛,盯盯地注视着她的解放军大哥哥,傻傻地笑着,半天不知该说啥、叫啥?
  “你这个死女子,书都念到狗肚子里去啦?见了恩人不磕头,还愣在那儿干什么?”妈妈生气了,坐在炕角上责备女儿。
  “哎。”女孩慌乱中敬了个少年先锋队礼,刚把手举过头顶立刻意识到未戴红领巾,急忙换个姿式恭恭敬敬鞠了个躬。心里在暗暗怪妈妈:都啥时代了还兴磕头?说出来的话却是,“谢谢你,大哥哥!”
  董榆生立时羞红了脸。四年的部队生涯,除了和尚就是光头,接触的全是清一色的须眉好汉,哪有和女孩儿说话的机会?眼前这位小妹妹,穿着虽然破旧,但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看年龄不大,顶多也就十四五岁,可是她气质不凡,又不怯生,面白如雪,双目似电,梳一对黑油油的小辫子,扎两根红艳艳的头绳儿。看人不亢不卑,说话不慌不忙。如果不是眼见,谁信深山陋舍里还有这么出色的小丫头?
  女孩张罗着做饭。大婶碍于客人之面,不便上炕就寝,半歪着身子在炕沿上小憩。董榆生几次要走,都被大婶苦苦劝住,非要他吃口饭才许动身。趁这时间,董榆生借着晨曦和昏暗的灯光开始打量起主人家的住室。房子不大,坐北朝南,应该是堂屋。一盘大大的土炕占去一半的地方。炕头上三个小孩一男二女在被窝里一字儿排开,伸出脑袋,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新来的客人。炕上仅有一张颜色黑灰的破席,上面看得着的也就一床被子。屋里没什么陈设,一张又当桌子又是面柜的木质高箱,算是这间屋里最豪华的装饰品了。桌子上方端端正正贴一张领袖像,左右两旁一副条副。上联是:听毛主席话下联是:跟共产党走领袖像左下角,挂着一个黄书包,书包上绣着红字:革命到底。一条碎成条条缕缕的红领巾,和书包挂在同一枚钉子上。屋地扫得很干净,屋地下几双大小不等的布鞋,不是帮子露口就是底儿破洞……
  女孩端一锅热气腾腾的洋芋进屋,炕上的小家伙们顿时来了精神,个个圆睁双目,猛地往前蹿了一截。最小的弟弟最先沉不住气,带着哭腔喊道:
  “大姐,我要吃!”
  “没规矩!”大女孩一边申斥着小弟弟,一边挑了两个黄澄澄的大洋芋双手递给董榆生,很抱歉地笑道,“大哥哥别笑话,山里头就这条件。”
  小弟弟已经在小声抗议了:“大姐昨晚没做饭……”
  董榆生把手里的洋芋分一个出来拿给小家伙,说:“小兄弟,这个你先吃。”
  小家伙瞅瞅大姐看看妈,没敢伸手接。
  大女孩说:“锅里有,别给大哥哥争了,真没出息,下来吃吧!”
  这话真灵,好比是埋伏的士兵听见了冲锋号,小家伙们争先恐后冲下炕。两个丫头多少还穿点衣服,小男孩干脆就光着屁股下了地,也不管冷热,好几只手伸进锅里抓洋芋。大女孩不好意思地瞅了董榆生一眼,转过脸来喊道:
  “行了行了,给爹留两个。”
  董榆生这才意识到,家里还缺了一个人。
  大婶说:“狼女呀,给你哥擀碗面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