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宅门-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宅门》
作者:陶苏
正文
第一章 李家是门好亲
        旭日东升,又是一日之始。
        淮安城的早晨,就在城门沉重的开启声中,拉开了序幕。
        这座方城被纵横交错的平安大街和广汇大街分割成了东西南北四市。西市都是高门大户所在,此时的富人们犹自高床软枕,好梦正酣;南市是府衙军营所在,一大早便有军士操练,呼号有声,井然有序;北市多为青楼楚馆,此时正值生意清淡,休养生息。
        唯有东市,民居集中地,商铺林立。当西、南、北三市还沉浸在清晨的安详宁静中时,东市早已一片熙熙攘攘。做早点生意的摊贩,赶着上工的走卒匠人,下板子开店门的伙计,还有早起为家人煮饭洗衣的妇人们,都已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这份忙碌乱中有序,使得整个东市显得生机勃勃。
        东市豆腐坊金玉巷,巷尾大樟树下,便是蜡烛匠金老六的家金家小院。
        “吱呀”一声,院门开启,一位身穿浅绿色衫裤,胸垂乌黑大辫子的少女,挽着一个大大的包袱,神色慌张地走出门来。
        “豆儿,你急什么!娘的话还没说完呢!”
        一名妇人冲出门来,一把拽住了少女。
        还是被抓住了。
        金豆儿无奈地回头道:“娘,你且省点口舌吧,我说什么都不会嫁到李家的。”
        金林氏紧紧抓着她的胳膊,好声好气地道:“我昨天刚打听了的,李家大少爷长相俊秀,绝对不是你担心的歪瓜裂枣来着……”
        “男人长得好看有甚用?好端端的都会病倒,指不定有什么隐疾呢。”
        “李家是淮安首富,家财万贯……”
        “李家有钱那也姓李,就是我嫁过去了,那银子也不会改姓金!”
        “那,那李家大少爷父母双亡,你嫁过去既不用伺候公爹,又无有婆婆刁难……”
        “哪里还用公婆刁难?光李家一老奶奶就够瞧的了,难道娘想看着我一进门就被李老夫人克死?”
        “那,那……”
        金林氏那了半天没那出一个字。
        金秀玉趁机道:“娘若有话,咱回头再说。我还得给王婶送东西呢,先走啦!”
        她用力挣脱了金林氏的手,脚跟不沾地,逃也似的走掉了。
        金林氏看着空空的双手,懊恼地跺着脚,恨自己嘴笨,又让这丫头给避过去了。这左邻右舍都关着门,也没个攀谈发泄的对象,只好嘟嘟囔囔地转回家门。
        犹自不甘心地冲女儿离去的方向埋怨了一句。
        “那李家,真是一门好亲呢……”
        金秀玉直到转出了金玉巷的巷口,才抬手抹了一把额上的虚汗。
        这老娘,年纪不大头脑却发了昏,从听说李家求媳、找算命先生测了八字以后,便开始神神叨叨,心心念念都是要她嫁去李家。也不想想,李家连个提亲的意思都没露,她自个儿一头热有什么用,可不跟白日做梦似的。
        她挽紧了包袱,加快脚步,没多久就到了春水巷。
        刚转进巷子,便听到了琅琅读书声,正是来自王家学馆。
        她今天要见的王婶,便是王家学馆的主人,王秀才的亲姑母。
        这位王秀才,年轻的时候也有一腔报国热忱,只不过中了秀才之后,便屡试不中,难有寸进。其人本身又是清贫人家,既无余钱买官,又不擅长营营之道,这满怀的报效朝廷造福百姓之漏*点,自然便付诸了流水。眼见做官无望报国无门,振振双袖百无一用,最后只好做起了教书先生,混个束脩度日。
        好在他学问扎实,又肯专心教学,于管教学生又有一套办法,手里甚至还出过几个童生,久而久之,豆腐坊的人家都将自家孩子送来他手下进学。
        靠着众家礼金,王秀才把套祖传的院子改成了学馆,桌椅板凳书籍纸笔一应俱全,按照金秀玉的话说,这叫形成教学规模了。
        她的弟弟金沐生,正是在王家学馆里进学。
        王秀才幼年失怙,一直都是由姑母王婶带大。王婶人品性子是没的说,可惜生来是个克夫的命,先后两任丈夫都早逝了,膝下也没留下一儿半女。王婶年过三旬,又顶着个克夫的名声,便歇了再嫁的心思,只把王秀才当做亲生儿子抚养,两人相依为命。
        如今王秀才开学馆做先生,虽没有大富大贵,日子也过得安稳。前不久王婶托媒婆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女方是淮安城西市的一户人家,两家门当户对,定下了成亲的日子。
        按照大允朝的风俗,成亲当日,新郎迎亲之时需带上迎亲礼,其中有一套五抬蜡烛,是绝不能少的,一般成亲之前,新郎都会找蜡烛匠专门定制。
        金老六就是个蜡烛匠,手艺一流,金家的蜡烛在全淮安城都有名头。而金家小子金沐生恰好是王秀才的学生,两家也算熟悉。王婶便特意跟金老六定制了五抬蜡烛,以做迎亲之用。
        金秀玉今日,便是给王婶送蜡烛来了。
        学馆的门微微敞开着,金秀玉随手在门上敲了敲,径自推门而入。
        门内首先是个大院子,花木繁盛。上房的大屋子便是教室,此时正坐满了学生,王秀才正在给学生们讲课。
        她侧耳听了听,讲的是三字经。
        挽着包袱,熟门熟路地经过院子往东厢走,果然见王婶坐在厢房门口纳鞋底。
        “王婶,这大日头的,你也不怕晃了眼睛?”
        金秀玉一开口便先笑,圆圆白白的脸颊上露出两个精致的梨涡,原本普通的相貌,顿时添了几分动人之色。
        王婶闻言抬头,未语先笑,一双本来就不大的眼睛顿时成了两条细缝。
        “豆儿来啦。今儿个天气热,这边倒是有些穿堂风,快过来坐。”
        金秀玉走过去,坐在王婶旁边的小板凳上。
        “喏,这是我爹做的五抬蜡烛,婶子看看吧。”
        “你爹的手艺还用看呐,淮安第一呢!”王婶接过包袱,随手放在一边,然后一脸认真地看着金秀玉。
        “豆儿啦,我听人说,你娘想让你嫁到李家去?”
        金秀玉先是愣了一下,立马想到定是老娘跟人闲扯皮说了出去,嘴巴恁也多,连隔了几条巷子的王婶都知道了。
        “李家这回求媳,一不论身世,二不论相貌,三不论人材,就单单限定了八字命格。你的八字,可找算命先生测了,当真是如传言那般?”
        金秀玉咬住了嘴唇。
        若不是因为这特殊的八字命格,她也不必为李家烦恼了。
第二章 克亲与旺亲
        淮安城地处交通要道,历来是繁华富庶之地。城中多富豪,基本都是经商起家,经过几代的发展,成为淮安的名门望族,而最有名望的就是淮安首富李家。
        李家的出名并不仅仅因为富有,而是有三个淮安之“最”:李家是淮安城最有钱的人家;李家有全淮安最年轻的家主;李家有全淮安命最硬的女人。
        这个女人,就是李老夫人。
        说李老夫人命硬,是有历史原因的。
        李家原本是三代同堂之家。李老夫人娘家姓王,是淮安的大姓,嫁进李家三年,丈夫就去世了。留下两子长成以后,大老爷李敬,精明敦厚,擅长商道;二老爷李铭,温文儒雅,仕途顺畅。兄弟二人一官一商,相辅相成,这才创下了李家的万贯家业。
        老夫人早年丧夫,守寡多年,眼看家业兴旺,大老爷商场得意,二老爷官场得意,正是该享清福的时候,却不料厄运连连。
        先是二老爷李铭,新婚不久,恰逢升官,带着新婚妻子赴任,路遇洪灾,双双丧生。李家白事做完不到两个月,大老爷李敬,行商途中遭遇强盗,人财两空,把条性命也丢在了他乡,只留下怀了三个月身孕的大夫人张氏和八岁的李家长孙。
        李老夫人一年中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两个儿子都是正当壮年意外丧生,伤痛之余,将心思都放在了长孙李承之和长媳张氏身上。不料大夫人张氏,怀孕期间突闻丧夫噩耗,已是悲痛入骨,为了腹中麟儿才勉强撑住,到了足月生产之时,竟是难产。稳婆费尽千辛万苦,才保下一对龙凤胎,大夫人张氏最终却仍是血崩而亡。
        李老夫人中年丧夫,老年丧子丧媳,打击不可谓不重,终于一病不起,若不是还惦念着八岁的长孙和襁褓中的一对孙子孙女,恐怕当真要撒手西去。
        李家花费多少金银,请了多少名医,用了多少珍奇药材,才保住了老夫人的性命。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李家富贵逼人,却是一门孤寡。李老夫人带着长孙和一对幼小的孙子孙女,确实是含辛茹苦。
        好在岁月是最好的伤药,十年过去,如今李家大少爷李承之已担负起家业,成为淮安望族中最年轻的家主;一对弟妹李越之和李婉婷也逐渐成*人。
        李老夫人晚年保养得当,倒是越来越康健,慢慢就开始操心起孙子的婚事来,不料半月前,一直身体康健的长孙李承之,竟突然病倒了。
        因着丈夫,两个儿子,两个儿媳都是壮年去世,长孙一向健朗,却说病就病,李老夫人便怀疑李家风水不宜,请了风水相师来看家宅。
        相师的结论出人意料,李家的风水倒是大富大贵,但李家却有一人是天生奇特的命格,旺家宅克亲人,是以虽富水长流,主人家却均十分短命。
        这个人,便是李老夫人。
        李老夫人这才知道,丈夫和儿子儿媳,原来竟都是被自己克死的,不由又痛又悔,幸而有孝顺的孙子和贴心的忠仆劝慰,这才免了郁结于心。
        依照风水相师所言,李家大少爷李承之,二少爷李越之和孙小姐李婉婷,能够健康活到如此岁数,已是上天庇佑。然而由于李老夫人命中带克,若放任自流,迟早还会再克亲人。
        李老夫人自然十分恐慌,再三求问解救之法。
        相师这才言明,李家添丁,必须是身带福寿命中带旺之人,方能保寿命保福禄,保家宅大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正是风水相师这一番话,才有了李老夫人是全淮安最命硬的女人的传言。
        为了李家人的长寿安康,李老夫人决定为长孙李承之求一门亲事,对女方,一不要求家世,二不要求相貌,三不要求人材,唯一就是,女方必须是身带福寿、命中带旺的八字命格。
        李家是淮安首富,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古往今来,有钱就代表着有权有势,说李家是淮安城的土皇帝,也不为过。按常理来说,这样的人家,那是人人羡慕个个眼红,谁不愿意把女儿嫁进去享福呢。
        但是,这个福,却不是人人能享受得起的。李老夫人的命硬,已克死了丈夫和两个儿子,如今似乎连孙子李承之都受到了影响,这已经足以让一般人望而却步,何况还有八字命格的严格条件。
        当然也不乏有贪慕虚荣的人家,兴冲冲地给自家女儿测算八字,期望能够符合李家所要求的身带福寿、命中带旺的命格。
        本来金家小门小户,同李家的高门大宅,不说天壤之别,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金林氏素来是个眼皮浅的,架不住左邻右舍撺掇,也拖着金秀玉到算命摊上测了一回八字。
        人生在世,常常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当日金林氏一拿出金秀玉的生辰八字,算命先生只扫了一眼,便大呼好旺命,随后又仔细察看了金秀玉的面相和手相。
        金秀玉长相并不出彩,最多一个白净秀气,珠圆玉润,不笑时也就普普通通,一笑颊边两个梨涡,倒是十分可人。
        算命先生仔细看了她两个梨涡的位置,又拿了她的双手细细观瞧。
        金秀玉两手并无特别,只是五指叉开后,双手掌心靠近掌根处,各有一个深深凹陷的圆窝。
        算命先生瞧了半天,突然连道三声恭喜。
        “令千金,面带福禄窝,手带长寿窝,生辰八字是旺夫旺子旺家宅,正是身带福寿、命中带旺之人。恭喜金夫人,良缘天降,李家长媳,非令千金莫属。”
        算命先生不过是上嘴唇跟下嘴唇轻轻一碰,却喜坏了金林氏,吓坏了金秀玉。
        金林氏喜的是,只听说天下掉馅饼,不料竟砸中了自家。千算万算,万万想不到女儿八字如此富贵,若能攀上李家这门亲,真算得上是金家祖坟冒青烟,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金秀玉怕的却是,若李家当真闻风而来,上门求亲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