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京,1937》是这样,《情人》也是这样口不为钱。
    只为得到主流社会的承认。
    好,继续干吧!
    南京,冬天。
    枪声突然响起来了。
    所有的难民都骚动起来,人群一刹那乱起来。
    “不许乱。不许乱!否则格杀勿论。”一个日本小军官大喝。
    刚才,一个难民因为动作太慢,被他一枪击毙在地。
    黑色的血黏稠浑浊的在地上流,然后很快就停止下来。很奇怪,他没有多少血。
    死亡实实在在。让黄昏感到震惊;“司令官阁下,这可是平民啊。”
    寺内寿一淡淡地回答:“黄先生,你不明白我们东方的战争方式。东方的战争是全民动员。没有职业军人。真正是所有阶层的事情,又有谁能分清呢!”
    骚动地人群安静下来,排成队列,在日军的命令下开始报数。然后用粉笔在他们衣服上写下数字。
    黄昏沉默,面色阴郁。
    783个,总共有783人。
    然后,报到单数的人站在左边,报到双数的人站在右边。
    那个小军官提声大叫:“单数的人可以走了。”
    又是一阵慌乱,难民都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呆呆的看着鬼子兵,不明白他们要做什么。
    小军官跑到司令官面前,“司令官阁下,已经筛选出来了,请指示。”
    寺内寿一看了看黄昏;“黄先生,我会给你订单的。现在,这里已经变成战场,请您离开吧!”然后伸出食指举过头顶狠狠一划。
    小军官一个鞠躬:“哈依!”
    枪声响起。
    屠杀在光天化日下赤裸裸地进行。
    “他们是平民啊!”黄昏震惊了。
    寺内寿一冷冷地看着黄昏:“我说了,东方人的战争中没有平民,所有的人都是战争单位。”
    “野田。”他叫了一声。
    那个小军官跑过来:“司令官阁下。”
    “混蛋,帝国还不富裕,不能在支那人身上浪费子弹。”
    “哈依。”野田转头命令:“所有人听着,用刺刀。”
    ……
    黄昏和司机蹲在地上,大声地呕吐。
    他知道那个小军官的名字了。
    野田毅。
    对所发生的一切,寺内寿一似乎什么也没看到,一驱车,离去。
    在一片黑白对比强烈的画面中,在一片哭喊、挣扎、呐喊、嘶叫、哀求、怒骂声中。一个穿着红色花袄的小女孩在尸体中茫然穿行,色彩鲜艳、摄人心魄。
    她既不哭也不喊,只在尸体中找着亲人地脸。
    背上,一个白色的粉笔数字,16。
    要顺。
    这一片断是贝聿铭的杰作。
    没有人能够想像,黑白胶片也能够使用得如此具有震撼力。
    没有人说话。
    悲伤和恐惧弥漫了整个放映室。
    黄昏感觉手指一疼,这才发觉,烟头已经燃到最末端。
    他打开等,看了看大家苍白的脸,说:“好了,这一场景就这样了。下一个场景我们换到水泥厂去。”
    水泥厂的高炉已经完全建设完毕。在这里将要拍摄剩余的场景。时间是两个月。
    看完片断,出门一看,没有太阳。吹过来的风有点凉,秋天已经很深了。
    第五卷 新一年 第六十九章 贝聿铭的魅力
     更新时间:2009…10…9 10:49:31 本章字数:2303
    专业选手和业余人士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选手做事有自己的套路,不管是何等复杂的情况,他们就有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手段。业余人士做事情大多凭感觉,只有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之后,才能总结出经验和捷径。当初,黄昏以后拍一部电影只需要一台摄像机。
    当初,黄昏仅仅安排了三台摄像机,等拍摄完毕后选取适合需要的镜头。
    事实证明,这不过是外行人的乱来。
    美国摄影大师贝聿铭在拍摄大屠杀镜头时,一共安排了十二台不同机位的摄影机,同时拍摄。然后再在海量的胶片之中选取出需要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南京,1937》之所以成功,有一半是老贝的功劳。毕竟,电影是视觉的艺术。而摄影师则是拔开观众眼皮的那只手。
    同时代,美国导演很喜欢使用靓丽的色彩和画面,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效果。因为他们认为,或者相信,观众来电影院仅仅是一种娱乐行为。是来开心的。
    那么,就让所有让人不安和反感的东西都消失吧。
    才子佳人、金钱美女肾上腺,纸醉金迷,红男绿女,这些才是卖座的保证。
    同期,美国出现了一部投资巨大的科幻电影,《2022太空漫游》。在票房上表现强劲。听到这个名字,黄昏吃了一惊,据他所知道的,以前的另外一个世界有一部科幻大片和这个名字很类似,叫《2010太空漫游》。难道两部片子是同一部?
    抱着好奇心,黄昏独自一人去电影院观摩了一下。可怕的事情总算没有发生。两部电影没有地方是一样的。这也让他松了一口气。
    不过,那个导演在电影画面上的光影手段和用色的确非常华丽而且明亮。这代表了一种新的潮流。整部电影充斥着美国中产阶级特有的乐观精神。
    不过,黄昏并不打算这么干。因为《南京,1937》本身就不是用镜头来打动观众的,也不是用故事,历史本身也不是故事。
    不需要打动什么。黄昏甚至没有想过要打动谁。一切都可以无视。
    但老贝的出现给了他新的想法。
    同样的黑白片,在老贝的手下居然玩出了许多花样。
    概括来说,《南京,1937》的画面岁故事分为两大类。
    一是历史性的画面剪辑。比如宏观的大屠杀镜头,日军占领南京的入城式。这部分黄昏的意思是尽量使用手头收集来的真实历史资料片。必要的时候用电脑技术进行修补和PS。这一灵感来自于美国影片《阿甘正传》。片中演员汤姆。汉克斯在越南战争中立功后,受到美国总统肯尼迪接见时,美国总统就是真实的资料,而双方的亲切握手则是电脑合成所为。
    和另外一个世界不同。电脑技术要慢上半拍,虽然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但大伙电脑里的系统还使用一个类似于W98这种落后的东西。至于其他方面,因为黄昏是个电白,也没怎么留意。反正,单纯靠现有的电脑技术,合成资料片是足够用的了。
    因为日占领军司令官寺内寿是由区光所扮演,所以没有用历史资料片,但屠杀镜头和日军在南京中的暴行则完全使用历史资料。那些沙沙发响地影片画面已经开始发黄,这让观众有点不耐烦。但黄昏还是一意孤行使用这些画面。真实的东西比任何虚构还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些东西,只要观众耐心地看上几分钟就不得不被震撼。
    贝聿铭也不得不被黄昏这一天才般的思维方式所震动。渐渐的。他感觉自己不再是在拍摄影片,而穿越时空来到那座悲惨的人间地狱,用自手中的摄影机不动声色地简单纪录着那一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老贝很明显地老了下去,目光中有着两团阴郁的火苗在燃烧。
    另外一部分的画面就是主角黄昏身上发生的故事。这一部分的画面对比度很强。人物、风景、都棱角分明,对比强烈。有一种十九世纪油画的特点。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黄昏和王茹在一个雪夜提着汽灯去看那些躲藏进工厂的难民。天上下着洁白大雪,地上也是一片雪白,灯发出耀眼的白光。只那群无边无际的难民潮水一样在地上涌动,黑糊糊一片。这一场景让黄昏想起荷兰画家伦伯朗的油画《夜行》。但却比那副画更宏大。更质地坚硬。
    这大概就是大师地魅力,老贝这样的人就算不搞建筑设计,不搞摄影,就算是去画画也会成为顶尖人物。因为他本就是作为大师而被上帝派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黄昏被这副动静结合的图画惊得呆住了。
    “好!”他不禁击节叫好。
    “好在什么地方?”老贝笑眯眯地问。
    “总之感觉倍儿棒。”黄昏也说不说究竟好在什么地方。他不知道,其实不是老贝在故意和他抬杠。贝聿铭是非常欣赏黄昏这个天资横溢的年轻人的,对于这种艺术上的行而上的问题。他一直都在寻找能够交流的同类。
    但黄昏却和一般人一样,做出这种不作边际的回复,贝大师的眼神有点黯然了。
    “敏锐得很跳蚤一样的年轻人。”这是贝聿铭后来对黄昏的评价。
    黄昏知道,自己不露点什么,老贝是会瞧不起自己的。但却不知道怎么将这个话题接下去,只得无奈地回答:“老贝,你也知道,我是个搞文学的,对于电影没什么研究。干脆借今天这个机会,请您指教我一下。”
    “好。”老贝沉吟了半天,说:“电影,尤其是黑白影片,东方人的审美趣味和西方有着很大区别。抛开故事不说,单纯从画面上来说。西方人更乐意将电影画面搞成油画类型,真实、细微、逼真。而东方人则更多追求笔墨趣味。就拿中国画来说,就有象形和会意两中方式。象形我们就不用多说了。会意就简单得多,就是一副图画不仅仅是真实风景的复制。而应该加入更多作者主观上的东西。”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黄昏不竟感慨。
    水泥长的所有工程都已经完工,虽然毛糙,虽然难看,但确实完成了。
    拍速度开始加快。
    另外一边,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热血男儿》也要杀青了。
    第五卷 新一年 第七十章 金鸡呀,那个百花
     更新时间:2009…10…9 10:50:01 本章字数:7664
    学习了美国同行的作风,《热血男儿》的一系列拍摄手法非常先进,画面也很漂亮。黄昏越来越注重电影画面的美感。尤其是,宣传海报……
    五个队员,花泽类、黄启发、全琮还有两个新人,加上女教练孙芊芊抱着膀子对着路人翻白眼。
    “他们的眼神很不友善啊!”林玉婷来交作业。她为《南京,1937》所写的音乐已经全部搞定。看起来脸色有点苍白。
    “运动员需要对人友善吗?”黄昏手中拿着飞镖,对着墙上的海报瞄准。如果不是他的靶子其臭无比,上面六个人已经体无完肤了。
    “你这是什么逻辑?体育运动对所有人而言不过是一种游戏。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玩就好了。没必要搞成敌对态势。“林玉婷用手指点了点墙上的几个年轻人,说:“你看看,你的手下都变成了什么人,一个个恶狼似的,很不招人喜欢。还不全是跟你学的。”
    “如果说是一种游戏,那大概是体育商业化以前的事情吧。”黄昏笑了笑:“自从体育项目市场化以来,就变成了一钟战争。观众来看体育比赛,不是来看马戏,看得高兴就喝彩一声。就拿足球和篮球比赛来说,一支球队就代表着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整体势力。现代社会已经没什么战争。但人性之中总有那么一点野蛮的东西存在。于是,体育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争。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能够胜利,什么手段都是可以容忍的。比赛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社交礼仪。你不能彬彬有礼。像美国的NBA,有的人一参加比赛就秒度动作不断,满口喷粪。你还不能和他急,一急,犯规的就是你。被对手这么一搞,什么心情也没有了,还拿什么来对抗?”
    “那么。前一段时间和你进行拳击比赛的那个泰森,他在比赛的时候咬人家耳朵也是合理的吗?”
    黄昏回答:“林玉婷,你还是没弄明白我要说什么东西。泰森咬人耳朵的事情也是合理的。泰森的事情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他这个人本来就是为娱乐大众而存在的。他的**罪,他咬人,他耍横,都是大众给宠出来的。因为,观众就需要这么一个明星。一个惹是生非时刻为大家带来新闻的坏家伙。如果大家都是君子,干脆动口不动手,骂大街好了。”
    “好像扯远了点。”
    “是啊,扯远了。”黄昏尴尬一笑:“我拍这部片子就是要告诉所有的观众一个道理,体育就是战争,做事也好做人也好,都需要拼命。”
    “典型的黄氏风格。”林玉婷冷笑:“做事情不顾后果,一有想法就迫不及待地乱来。然后等待自己人品爆发,强行过关。”
    “我个人认为,做事没有必胜和必败的宿命,一咬牙就冲过去了。”
    “这就是你取名《热血男儿》的原因?我看是莽夫手记才对。”
    “东方人的性格太内敛,我们需要的张扬。”黄昏突然对林玉婷说:“我以前还考虑过将这部电影起名为《男人们的球队》。”他有点不好意思。
    林玉婷一笑:“那,孙芊芊夹在里面算是怎么回事?”
    黄昏更加不好意思。
    “对了。我发现所有地演员好像都胖了一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